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有人这样形容预习的重要性:“预习是决战前的火力侦察。”“预习是摘取金牌前的预赛。”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过程。”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经历自己“做数学”的过程,而数学预习活动正好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
关键词 预习 方法 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疑难点,从而在大脑皮层上引起一个兴奋中心,即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状态。这种注意状态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指引着学生的思维活动指向疑难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预习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初始阶段应以激发预习的兴趣、指导预习的方法和感受预习的快乐为主要切入点。
一、激发预习的兴趣
学生的预习兴趣是预习效果的关键。在预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觉地养成预习的习惯。
“认识钟表”一课,经过课前的预习,一开课我就说:“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习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学生说,我板书。我接着问:“你们都预习了哪些内容,有哪些问题自己已经解决了?”学生回答后,再让其说说预习中还没解决的问题。每次我都将学生自己没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记录在黑板上,接着将新知识让学生到黑板上讲述,让学优生给予评价补充或是纠正。我根据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与流畅性、“疑问”的数量与质量、讲解的层次性与逻辑性来了解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课前预习作出评价。这样的课堂,学生想得多、说得多、交流得多、体验得多、个性发挥得充分,再也不把预习当作是可有可无的事了。
二、教给预习的方法
预习一般是指上课前对新知识的自学准备,但初次接触预习的学生缺乏具体的实践和方法的指导。而数学预习又不同于语文的预习,语文课中每篇课文学习之前都有固定的预习内容,比如熟悉字词、读通课文等。数学课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概念课、计算课、操作课等,而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应该用不同的方法来预习。因此,教师应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在课堂上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各种知识的预习方法。
在数学学习中,数学概念的学习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概念不清,一切无从谈起。然而,这个重点又恰恰是一个难点,因为数学概念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简明、概括的反映,非常抽象,而不少学生抽象思维差,要掌握干巴巴的数学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所以,加强课前预习很有必要。
三、享受预习的快乐
预习是让学生自己学进去,充分发挥自主性,他们就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探索的快乐、能力增长的快乐。
1.通过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在预习时,对自己不懂的内容都做了标记。听课时,就会主动地、有重点地听课;教师在审阅学生的预习作业后,发现学生较集中、较典型的问题,教学时也会有针对性地施教,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通过预习,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是当今教育所关注的课题。数学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甚至比掌握数学知识更为重要。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在预习中学生学会了看问题—提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思维活跃起来,能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看待一个问题;能够结合实际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这证明在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形成的过程中,自学能力逐渐建立起来了,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3.通过预习,让学生学会探索和创新。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堂教学能否达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能否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索、创新精神,预习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数学的预习是有明确的预习目的的,要积极开动脑筋,要善于从课本中发现问题。预习时要边读、边想、边做记号、边做笔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着自主探究,有时往往会有新的发现。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原本是教师的常规教学手段,但近来我们不难发现,在许多数学课堂上已经看不到学生预习的痕迹了。究其原因,原来是教师害怕学生经过预习,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的结果,再来对它进行探究就失去意义了。其实,这是教师对探究的误解,这些原本就能从课本上直接学到的知识,还有探究的必要吗?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即使进行了课前预习,也并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新课的知识。这时就要求教师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对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而并非一定要把例题作为探究的材料,这时的探究才有现实意义,学生也乐意参与。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生学会学习将终身受益。我们要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要想让学生会学数学,首先应从课前预习开始。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预习是合理的‘抢跑’。”学生一旦掌握了预习方法,一开始就“抢跑”领先,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使学习变得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 预习 方法 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疑难点,从而在大脑皮层上引起一个兴奋中心,即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状态。这种注意状态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指引着学生的思维活动指向疑难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预习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初始阶段应以激发预习的兴趣、指导预习的方法和感受预习的快乐为主要切入点。
一、激发预习的兴趣
学生的预习兴趣是预习效果的关键。在预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觉地养成预习的习惯。
“认识钟表”一课,经过课前的预习,一开课我就说:“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习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学生说,我板书。我接着问:“你们都预习了哪些内容,有哪些问题自己已经解决了?”学生回答后,再让其说说预习中还没解决的问题。每次我都将学生自己没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记录在黑板上,接着将新知识让学生到黑板上讲述,让学优生给予评价补充或是纠正。我根据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与流畅性、“疑问”的数量与质量、讲解的层次性与逻辑性来了解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课前预习作出评价。这样的课堂,学生想得多、说得多、交流得多、体验得多、个性发挥得充分,再也不把预习当作是可有可无的事了。
二、教给预习的方法
预习一般是指上课前对新知识的自学准备,但初次接触预习的学生缺乏具体的实践和方法的指导。而数学预习又不同于语文的预习,语文课中每篇课文学习之前都有固定的预习内容,比如熟悉字词、读通课文等。数学课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概念课、计算课、操作课等,而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应该用不同的方法来预习。因此,教师应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在课堂上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各种知识的预习方法。
在数学学习中,数学概念的学习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概念不清,一切无从谈起。然而,这个重点又恰恰是一个难点,因为数学概念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简明、概括的反映,非常抽象,而不少学生抽象思维差,要掌握干巴巴的数学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所以,加强课前预习很有必要。
三、享受预习的快乐
预习是让学生自己学进去,充分发挥自主性,他们就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探索的快乐、能力增长的快乐。
1.通过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在预习时,对自己不懂的内容都做了标记。听课时,就会主动地、有重点地听课;教师在审阅学生的预习作业后,发现学生较集中、较典型的问题,教学时也会有针对性地施教,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通过预习,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是当今教育所关注的课题。数学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甚至比掌握数学知识更为重要。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在预习中学生学会了看问题—提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思维活跃起来,能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看待一个问题;能够结合实际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这证明在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形成的过程中,自学能力逐渐建立起来了,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3.通过预习,让学生学会探索和创新。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堂教学能否达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能否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索、创新精神,预习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数学的预习是有明确的预习目的的,要积极开动脑筋,要善于从课本中发现问题。预习时要边读、边想、边做记号、边做笔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着自主探究,有时往往会有新的发现。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原本是教师的常规教学手段,但近来我们不难发现,在许多数学课堂上已经看不到学生预习的痕迹了。究其原因,原来是教师害怕学生经过预习,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的结果,再来对它进行探究就失去意义了。其实,这是教师对探究的误解,这些原本就能从课本上直接学到的知识,还有探究的必要吗?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即使进行了课前预习,也并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新课的知识。这时就要求教师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对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而并非一定要把例题作为探究的材料,这时的探究才有现实意义,学生也乐意参与。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生学会学习将终身受益。我们要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要想让学生会学数学,首先应从课前预习开始。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预习是合理的‘抢跑’。”学生一旦掌握了预习方法,一开始就“抢跑”领先,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使学习变得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等良好的学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