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活动课教学,努力打造生本课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njiansh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本课堂的基本理念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以生为本。然而,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越俎代庖,忽略了活动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活动课教学呢?本文试从活动前的指导、激发活动兴趣、加强活动引导和开展课外探究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活动教学;活动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071
  初中科学课程包罗万象,内容丰富,涉及科学探究,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五大方面。现行义务教育教材突破以科学知识阐述为主的传统模式,在课文与练习中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科学探究的情景和机会,设置较多的科学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认识,以此带动科学内容的学习。整个初中阶段《科学》教材共有240多个科学活动,“活动”组成了科学教材基本内容,它是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打开科学殿堂大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活动中学生学会手脑并用,体验探究过程,掌握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基于课程的理念和教材编排的特点,教学中,重视科学活动的重要性,并提高教材中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特别重要。
  然而,在实践中,活动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缺乏活动意识,依然是一支粉笔写到底,还有一部分以课件代替活动,忽视我们学生参与活动的重要,教师往往越俎代庖,从课件的呈现或自己演示活动结果,以讲代替,以看代替活动的现象十分突出,这就大大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落实活动课的有效教学,努力打造生本课堂,就显得十分重要。基于这一教学理念,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立足学情,落实活动前指导
  学生活动往往是没有目的,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科学的指导。可以说,是教师指导活动教学成功的关键。由于初中学生毕竟还是比较自由散漫,在他们的心目中,活动课就是玩,如果不好好引导,合理分工,学生就会敷衍了事,整节课就是嬉戏、打闹。活动教学也就名存实亡。因此,活动教学前,教师一定要对每一活动的任务进行分工和说明,让学生明确活动要达到什么目标,做好哪些准备事项,需要记录的数据等。
  案例1. 科学七年级(下)植物的一生之《种子的结构》,学区优质课评比在我校举行,虽然都是活动课,用相同的材料和仪器,两位开课教师给我们展示的活动效果却完全不同:
  课堂一:学生活动“种子的结构”
  活动一:观察扁豆种子的结构(扁豆种子较大,便于观察)
  1. 观察扁豆种子的外形 ,指出种子中种脐的位置。
  2. 剥去种皮,感觉种皮比較 ,它的作用是 。并用手掰开子叶,用放大镜观察扁豆种子的胚。
  3. 画出你看到扁豆的剖面图 ,在剖面图上标出结构名称。
  活动二: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 观察玉米种子的形状、颜色。
  2. 用小刀在玉米种子中央部分纵向剖开,用放大镜和解剖针观察玉米种子的纵切面,对照书本,找出胚,并指出子叶、胚芽、胚根、胚轴所在的位置。
  3. 与菜豆种子的结构进行比较,多了 结构。
  活动三:种子成分鉴定
  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上一滴碘液,能看到什么变化
  ,这说明了 。
  该教师对学生情况相当了解,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能力有限,教师先指导学生观察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进行活动一。接着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这是个难点,尤其是玉米胚的结构,教师通过对玉米种子结构的活动教具讲解,指导学生借助放大镜和解剖针层层观察,最后让学生比较两种子的异同点。整节活动过程,学生目的明确、动中有静、循序渐进,活动效果非常好。
  本节活动,教师不仅引导了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分析归纳总结能力,更避免了学生的盲目操作,为课堂节约出很多宝贵时间。另外,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气氛非常融洽,三维教学目标达到统一。
  课堂二:学生活动“种子的结构”
  根据教科书中的活动
  1. 观察浸涨的扁豆种子:(1)观察浸涨的扁豆种子;(2)剥去种皮,掰开子叶,用放大镜观察扁豆种子的胚。
  2. 观察浸涨玉米种子:(1)用刀片在玉米种子中央纵向剖开,用放大镜和解剖针观察玉米种子的胚。(2)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上一滴碘液,能看到什么变化 ,这说明了 。
  该教师让学生利用桌面上的材料,根据教材的活动自己做实验,而教师自己在黑板上画种子结构图。表面上看,教师也设计了两个活动,而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玩得很开心,气氛很活跃,好像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但我们不能单从课堂形式上分析,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学生通过活动学到了什么?这节课的难点玉米胚的结构观察到了吗?其实这节活动课纯粹就是一种形式主义,为活动而活动,整个活动过程学生不知道如何观察、从哪开始,只是停留在玩的层次。
  上面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课堂活动教学虽然是尊重学生,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教学都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更不能认为让学生活动就体现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要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碰到的困难、需求等,要对学生的活动给予适当而及时的指导。只有合理指导,学生的活动才有目的,活动课教学才能有效。
  二、创设情境,激发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项科学成果,都是研究者对研究内容有着一种强烈的兴趣,他们才会是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枯燥的实验活动。学生只有对所活动内容感兴趣,他们才会积极的思考,主动探究,然后产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激活学生的内驱力,让他们始终保持一种强烈的热情,一如既往地参与活动中。
  案例2. 科学九年级(下)第四章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观察血细胞形状与结构,如果用现成的血涂片观察,或教师演示实验,不但上台观察的学生人数有限,而且轮到的学生也会象看一般图片一样,一看而过,印象不深,因此学习本节内容(上接第71页)时,笔者首先创设情景,问他们有没有见过血液?血液由哪些成分组成的?想不想知道自己的血细胞是怎么样的?学生异口同声说:“想”。此年龄段的学生都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平时胆子很小的学生也想看看自己的血液在显微镜下的本来面貌,学生的活动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调动了学生动手的欲望。然后采用随堂分组活动,两人一组,活动前笔者强调了如何采血、如何推血及观察。为了能看到自己的血细胞,每组学生都非常认真地听讲、活动,只怕一不小心做不好血涂片就无法观察。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既刺激又认真,虽然针刺时有点痛苦,但掩盖不了看到自己身上的一个个血细胞时的兴奋。笔者通过简短的提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从而既解决了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又掌握了血涂片的制作技巧,同时还复习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印象深刻。   三、面向全体,提高学生参与度
  宋代诗人朱熹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参加实践,学生才能有所收获和体验。平时,我们把一些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过后学生就忘得一干二净。让他们身体力行参与活动,建构知识体系,获得的感知也许终身难忘。因此,在活动教学中,我们要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位学生参与每一项活动的全过程。
  案例3. 在《观察蜗牛》一节教学中,笔者并没有准备蜗牛,而是在上课的前一天布置作业,让他们自己在校园内找蜗牛,有些学生不怕天黑,连夜去捡,有些学生第二天早早地起床去寻找宝贝,他们都找到了许多蜗牛,并且利用课外时间,对照课本,对蜗牛的外部形态特征如触角、眼睛、口、脚等都已经观察的很仔细,上课教师让学生归纳一下就行。这样,不但节约了上课的时间,更发挥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活动的效果。但探究活动如果仅仅停留在外部形态的描述上还是不够的,让学生知道动物的各个器官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教师提问:“蜗牛的这些结构有什么功能呢?”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设计活动方案,探究蜗牛的几种知觉,即蜗牛有无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及哪一部位的触觉最敏感?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有条不紊地活动着,同时也没有忘记记录活动结果。活动过程中,学生显得格外兴奋,最后得出结论: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覺,味觉,无听觉。
  在这次活动教学中,教师明确自己的地位,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活动探究氛围,引导学生全面参与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提高了活动教学效果。
  四、课外探究,提高学生的品质
  课外活动是科学探究的延伸,由于有些活动探究需要较长的时间,如种子的萌发、草履虫的培养等,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成,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在课外操作,确保活动如期完成。教师可将一些科学活动布置为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在家里进行活动探究,争取家长的支持与辅导,这样能得到更为合适的材料,能得到不断改进的时间,能养成持之以恒的品质。
  案例4. 七年级下“种子的萌发条件”,对于种子的萌发学生并不陌生,但种子的萌发到底需要什么的条件呢?尤其是否需要光照更是茫然,笔者早一星期左右,先给学生布置一个活动任务,在家里准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种子若干粒,分别分成几份,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把它们放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中(注意控制条件),每天观察,几天后,这些种子能否萌发,再把观察到的现象带到课堂上来进行讨论,可以得出种子萌发的条件。同时,根据实际的操作,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如何探究,如何进行假设,如何来设计实验。因为学生对这些身边的科学知识其实也是非常感兴趣的,我们利用好这些活动,作为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一个契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从而提高活动教学的有限性。
  总之,活动教学是初中科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下,活动是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这种以“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分析推理”的科学实践活动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获得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而且可以培养求实、严谨、协作的科学态度。因此,有效开展活动课教学,努力打造生本课堂,是每一位科学教师需要思考的课堂,更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虹桥六中 325600)
其他文献
森林在调控全球碳循环和减缓气候变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间伐作为重要的林业经营管理措施,可通过调节林分结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各个组分。间伐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平衡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1-3型压电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特性阻抗易与水和生物组织匹配、宽带和高灵敏度等特性,是目前研究和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压电材料。而改进的1-3-2型压电复合材料是由压电陶瓷基
生态系统以服务流的形式源源不断的向人类输送各种各样的服务,这些服务与人类福祉息息相关。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过程的最终表现形式,因此,从生态过程出发,追踪生态系统服务的流动
对植物发育而言,顶端分生组织的活性维持,是一个在分化和自我增殖之间取得平衡的过程。叶原基的起始是以抑制分生组织活性为前提的,叶属性决定基因的表达通过拮抗分生组织基因在
当今,随着移动应用的普及以及对于节能的需求,如何有效降低集成电路,特别是SoC的功耗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首先通过对于电路功耗产生的原理,以及低功耗设计方法的研究,较为完
近几十年来,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基本实现了高清晰电视图像和音质要求的前提下,对高性能移动数字电视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射频与通信集成电路的研究
水稻种子的正常发育依赖于复杂的调控网络,转录因子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MADS-box转录因子家族是植物生殖发育阶段的重要调控因子。研究发现一个水稻MADS家族的成员,MADS29,优
GPS信号模拟器可以模拟产生接收机接收到的各颗GPS卫星信号,为了GPS接收机的研制开发及测试环境提供仿真环境;同时也可以用于系统级GPS仿真试验,为最终确定GPS测量方案提供仿真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尤其是无线通信技术,其典型代表为无线传感网络技术。而Zigbee技术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中发展速度最快,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Z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