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说:“优秀的学生并不在于优秀的成绩,而在于优秀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可以说是优中之优。令人庆幸的是创新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锻炼来培养的。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土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中指出: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
创新思维的培养,关键在教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尤其是教师对教育思想的领悟。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了,教学方法转变了,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营造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完全决定学生一切、严格控制、监督学生行为的专制型教师,必然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严肃呆板、谨小慎微、依赖性强、创造力低;而尊重学生人格,相信学生能力,和学生互动、协调行动的民主型教师则能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教学氛围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学生的情绪。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在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时候,情绪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镇定、乐观的情绪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顺利进行,使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提高创造效率;而不良情绪如害怕、不愉快、无信心、挫败感、失望等阻碍人们创造性活动的进行和创新能力的发挥。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当学生提出与你不一致或者截然相反的意见时,你是否认为他是在故意捣乱,或者认为他的想法很愚蠢?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么你就要思考你是不是一位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教师。传统的教育强调师道尊严,要求学生听取教师的一言一行,逐步形成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和不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的想法容易被忽略、被拒绝,最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惰性,缺乏自信心,思维迟钝僵化,这是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成为当务之急。即把学生看作与教师平等的、有主见的、有思考能力的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个性与个体差异,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理性地看待他们的失误与不足,主动、平等地与他们交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珍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
好奇心强的人对新奇事物总要主动探究,好奇心是激励人们进行创造的内部动力;求知欲旺盛的人,对面临的问题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或书本上的结论,而是积极地去探索,试图发现新问题,作出新解释。可见,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十分必要。
小学生天真无邪,好奇心强,好问、好动、敢想、敢说,求知欲旺盛。只要创设适当的外部条件,给予适当的外部刺激,就能激起他们创新思维的动机和热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将学生置身于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中,通过对问题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学生思维的步步深入,从而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校公开课上,一位教师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先在黑板上写出“6、60、600”三个数,问:“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名称并用等号将这三个数连起来?”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陷入沉思。通过认真思考,有的说:“6元=60角=600分。”有的说:“6米=60分米=600厘米。”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此时,教师又进一步问道:“谁能加上同一单位名称,再将上面三个数变换一下,用等号连接起来?”学生听后,思维更加积极,争先恐后地说:“6元=6.0元=6.00元;6米=6.0米=6.00米……”教师接着问:“像6、6.0、6.00这样的数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小数的性质。”这简单的三个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愉快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学习过程。
四、实践操作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思维更需要直观的支持。在教学中,学生能动手操作的要尽量让他们动手,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如给学生6根小棒和少许橡皮泥,要求学生搭同样大小的三角形,看谁搭得最多。按常规思维,学生会习惯在一个平面上搭。教师可引导学生向“立体”扩散,如抛出问题“粽子是什么形状”,从而引导学生搭出4个三角形出来,也就是经典结构——四面体。这就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实践操作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能使学生从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锻炼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是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有利条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教师要做学生的领头雁,带领学生在创新思维的天空里翱翔。
创新思维的培养,关键在教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尤其是教师对教育思想的领悟。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了,教学方法转变了,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营造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完全决定学生一切、严格控制、监督学生行为的专制型教师,必然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严肃呆板、谨小慎微、依赖性强、创造力低;而尊重学生人格,相信学生能力,和学生互动、协调行动的民主型教师则能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教学氛围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学生的情绪。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在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时候,情绪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镇定、乐观的情绪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顺利进行,使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提高创造效率;而不良情绪如害怕、不愉快、无信心、挫败感、失望等阻碍人们创造性活动的进行和创新能力的发挥。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当学生提出与你不一致或者截然相反的意见时,你是否认为他是在故意捣乱,或者认为他的想法很愚蠢?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么你就要思考你是不是一位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教师。传统的教育强调师道尊严,要求学生听取教师的一言一行,逐步形成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和不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的想法容易被忽略、被拒绝,最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惰性,缺乏自信心,思维迟钝僵化,这是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成为当务之急。即把学生看作与教师平等的、有主见的、有思考能力的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个性与个体差异,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理性地看待他们的失误与不足,主动、平等地与他们交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珍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
好奇心强的人对新奇事物总要主动探究,好奇心是激励人们进行创造的内部动力;求知欲旺盛的人,对面临的问题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或书本上的结论,而是积极地去探索,试图发现新问题,作出新解释。可见,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十分必要。
小学生天真无邪,好奇心强,好问、好动、敢想、敢说,求知欲旺盛。只要创设适当的外部条件,给予适当的外部刺激,就能激起他们创新思维的动机和热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将学生置身于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中,通过对问题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学生思维的步步深入,从而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校公开课上,一位教师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先在黑板上写出“6、60、600”三个数,问:“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名称并用等号将这三个数连起来?”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陷入沉思。通过认真思考,有的说:“6元=60角=600分。”有的说:“6米=60分米=600厘米。”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此时,教师又进一步问道:“谁能加上同一单位名称,再将上面三个数变换一下,用等号连接起来?”学生听后,思维更加积极,争先恐后地说:“6元=6.0元=6.00元;6米=6.0米=6.00米……”教师接着问:“像6、6.0、6.00这样的数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小数的性质。”这简单的三个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愉快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学习过程。
四、实践操作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思维更需要直观的支持。在教学中,学生能动手操作的要尽量让他们动手,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如给学生6根小棒和少许橡皮泥,要求学生搭同样大小的三角形,看谁搭得最多。按常规思维,学生会习惯在一个平面上搭。教师可引导学生向“立体”扩散,如抛出问题“粽子是什么形状”,从而引导学生搭出4个三角形出来,也就是经典结构——四面体。这就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实践操作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能使学生从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锻炼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是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有利条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教师要做学生的领头雁,带领学生在创新思维的天空里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