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老人崇尚自立

来源 :家庭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仅仅从经济上看,美国中产阶级的老人退休后当然没有退休前好。不过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我认识的美国老人似乎更看重的是精神生活,比如做志愿者,上兴趣班,读书,旅游,或者继续某一方面的工作。
  一位我很尊敬的八旬老教授,她今年刚刚退休,但还兼职担任一个大百科辞典的主编,凡事亲力亲为,很勤奋地做研究,写演讲稿写得一丝不苟,给我回Email(电子邮件)很及时迅速,凌晨一两点还在网上泡着。她工作时完全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年轻人,思维敏捷动作迅速。另一位我认识的老教授90多岁了。我们一起去吃饭总是她开车,我坐副驾驶位。她银丝满头,皮肤白里透红,气色极好。
  记起几年前与另一位教授的一段对话。她问我有没有看周润发主演的《安娜与国王》。还没等我回答,她就径自陶醉地说:“周润发真的很帅!”我接过话茬:“他年轻的时候更帅呢!”教授马上辩说:“他现在也不老啊。”我忘了这位教授比周润发年长的事实。这位教授还有一位90多岁的太太,是个特别多才多艺的老太。与她们谈话就像面对同龄朋友一样,可以正经地谈谈谁帅,也可以不正经地开个小玩笑。她们要的不是尊敬,而是平等。
  这些老人们在成年子女面前扮演的也是朋友角色,而不是长辈角色。美国老人一般很懂得接受子女的现状,尊重子女的选择,包括职业或者性取向选择。不为子女太操心,不为子女所累,也不和子女产生太多经济联系。
  反过来,子女不赡养老人在中国可能会受到谴责,在美国却很正常。不赡养并不是不爱自己的父母。美国人似乎能把钱和爱分得很清,井水不犯河水。爱可以爱得很深,钱也可以算得很清。子女不会指望父母给自己做饭带孩子,给房子付首付;父母也不期望子女孝敬和赡养。在美国人的概念里,这似乎跟人情淡薄没关系,反而是给每个人足够的自由去过他们想过的生活。谁也不要成为谁的羁绊。美国的老人是由整个社会,还有自己逝去的青年时代来赡养,比如那时候存下的养老金和缴纳的社会保障金等等。
  总之,美国老人不愿意别人把他们当老人看。所以男孩子如果看到老奶奶过马路,千万不要头脑一热做出“搀扶老奶奶过马路”的傻事来!向老奶奶慷慨激昂地抛去两个媚眼才是让老人们高兴的事。
   (摘自《老来乐》2011年第11期 )
其他文献
河南洛阳的朱志洪老人在自己82岁大寿时,抛出了一道“孝道试卷”,结果考得兴冲冲前来拜寿的子女“焦头烂额”。朱老育有一子三女,加上孙辈等,加起来有近二十人,寿宴上共发放试卷近20张。老人说,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就是子孙们的满分答卷。  做完试卷的人感慨良多:这些关于父母的最平常的事,我们却不知道。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相比年轻一代,中年人更能在细节上体现出对父母的关注。  孝敬不仅仅是让父母衣食无忧,真
在日本,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并排几个分类的垃圾桶,而且真不是摆设。因为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日本百姓很自然并自觉接受的生活方式。  首先我们来到东京城郊一个叫“我孙子”的小城市,不是占人家便宜,它就叫这个很让中国人觉得尴尬的名字。我们摄制组拍摄垃圾分类选择“我孙子市”并非偶然,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试行垃圾分类,现在,在日本十万人以上的城市中,它的废品再利用率排名第一。  早上七点多,我们走进一个普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