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0-16
如今,“赏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被推广开来。许多教育界人士都认同这种教育,提出要赏识学生,希望老师能多看到学生的优点,多表扬鼓励学生。也正因如此,“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之类的话成了许多教师的口头禅。
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是人的正常需要。当我们的学生取得成功和进步时,老师的肯定和赞赏能让学生感到温暖而充满自信,这种自信心的建立对他们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非常有帮助。但是,如果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方法有偏差,往往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曾读过这样一篇短文,说一个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顽皮的孩子吵闹的声音却使他不能静心休息。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老人告诉这些吵闹的孩子,谁吵闹得越厉害,他就奖励这个孩子越多的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当等到这些顽皮的孩子都习惯通过吵闹来获得老人的奖励的时候,老人却慢慢地减少给他们的奖励,直到最后一分钱也不给。孩子们觉得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这则短文凸显的是老人的智慧,但也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称赞是有限度的。当学生习惯获取奖励的时候,他就会把获取奖励当作学习的动力,而忽视学习本身的目的。但是“我能行”是有限度的,学生不可能时时处处取得成功,一旦遭遇困难,缺少奖励,他们对学习就失去了兴趣。如果我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竭力使学生相信,他们的一切都是好的,这只能助长学生的虚荣心。换句话说,学生健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能通过不切实际的赞扬和吹捧而获得,它必须以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成就感为基础。过分的吹捧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也会使他们将来走入社会的时候遇到困难。当然,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表扬。夸奖是一种激励,激励比批评的效果要好得多,但也不能走向极端,习惯了鲜花和掌声的人,碰到荆棘和泥泞会怎样呢?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把学生的优点无限放大,无视学生的缺点,会使学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知道真正的自我是怎样的。对学生的缺点,虽不说零容忍,但也不可以置之不理,适当的惩罚还是必要的。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所谓“培养人”,是指对人的身心发展有意识地、直接地施加影响,这本身就包含着惩戒的意味。老师不是司马徽之类的好好先生,当然有责任和义务批评教育学生,使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有这样一则小故事,说双休日,父母带孩子上公园玩,孩子骑上了公园里的石狮子,就赖在上面不下来了。父母和周围的人好话说尽,也没有作用。后来一个儿童心理专家附耳对孩子说了一句话,孩子马上跳了下来。原来儿童心理专家讲的是:“如果你不下来,我就叫警察叔叔来抓你。”在这里,惩罚的作用就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如果学校中没有惩罚,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
如果把称赞赏识比作顺风的话,批评惩罚则是逆风。顺风可以使学生飞得更远,而逆风可以使学生飞得更高。入选人教版的课文《“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对此作了生动地阐述。本文作者七岁时,写了第一首诗,一个七岁孩子的诗,水平如何可想而知。对此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对这两种不同的评价,作者的反应是“得意洋洋”和“痛苦起来”。也正是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正如文中所说,长大以后,他体会到母亲的“称赞”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作者不但认识到这两种评价对自己健康成长的必要性,而且认识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所蕴含的共同点,那就是爱。正因为有了父母的爱,所以他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不会产生自傲和自卑。
其实,无论“赏识教育”还是“惩罚教育”,教育本身都是一门“爱的艺术”。只要将满足学生的需要,呵护学生的成长放在首位,这两种教育手段都是合理的。也只有将“惩罚教育”和“赏识教育”结合起来,教育才称得上完整。当然,惩罚不是体罚,体罚是教师个人情绪的宣泄,是教师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它会极大地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惩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自己的错误。
陶行知的《四颗糖果》,赞赏中有批评;魏巍的《我的老师》中蔡老师高高举起的教鞭轻轻落下,批评中有关爱,犹如“含泪的微笑”,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中父母以自己无限的父爱,帮助女儿走出残疾的阴影,将双耳失聪的女儿培养成中国式的海伦·凯勒,其中蕴含的高超的教育艺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借鉴。
如今,“赏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被推广开来。许多教育界人士都认同这种教育,提出要赏识学生,希望老师能多看到学生的优点,多表扬鼓励学生。也正因如此,“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之类的话成了许多教师的口头禅。
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是人的正常需要。当我们的学生取得成功和进步时,老师的肯定和赞赏能让学生感到温暖而充满自信,这种自信心的建立对他们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非常有帮助。但是,如果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方法有偏差,往往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曾读过这样一篇短文,说一个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顽皮的孩子吵闹的声音却使他不能静心休息。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老人告诉这些吵闹的孩子,谁吵闹得越厉害,他就奖励这个孩子越多的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当等到这些顽皮的孩子都习惯通过吵闹来获得老人的奖励的时候,老人却慢慢地减少给他们的奖励,直到最后一分钱也不给。孩子们觉得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这则短文凸显的是老人的智慧,但也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称赞是有限度的。当学生习惯获取奖励的时候,他就会把获取奖励当作学习的动力,而忽视学习本身的目的。但是“我能行”是有限度的,学生不可能时时处处取得成功,一旦遭遇困难,缺少奖励,他们对学习就失去了兴趣。如果我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竭力使学生相信,他们的一切都是好的,这只能助长学生的虚荣心。换句话说,学生健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能通过不切实际的赞扬和吹捧而获得,它必须以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成就感为基础。过分的吹捧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也会使他们将来走入社会的时候遇到困难。当然,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表扬。夸奖是一种激励,激励比批评的效果要好得多,但也不能走向极端,习惯了鲜花和掌声的人,碰到荆棘和泥泞会怎样呢?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把学生的优点无限放大,无视学生的缺点,会使学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知道真正的自我是怎样的。对学生的缺点,虽不说零容忍,但也不可以置之不理,适当的惩罚还是必要的。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所谓“培养人”,是指对人的身心发展有意识地、直接地施加影响,这本身就包含着惩戒的意味。老师不是司马徽之类的好好先生,当然有责任和义务批评教育学生,使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有这样一则小故事,说双休日,父母带孩子上公园玩,孩子骑上了公园里的石狮子,就赖在上面不下来了。父母和周围的人好话说尽,也没有作用。后来一个儿童心理专家附耳对孩子说了一句话,孩子马上跳了下来。原来儿童心理专家讲的是:“如果你不下来,我就叫警察叔叔来抓你。”在这里,惩罚的作用就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如果学校中没有惩罚,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
如果把称赞赏识比作顺风的话,批评惩罚则是逆风。顺风可以使学生飞得更远,而逆风可以使学生飞得更高。入选人教版的课文《“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对此作了生动地阐述。本文作者七岁时,写了第一首诗,一个七岁孩子的诗,水平如何可想而知。对此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对这两种不同的评价,作者的反应是“得意洋洋”和“痛苦起来”。也正是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正如文中所说,长大以后,他体会到母亲的“称赞”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作者不但认识到这两种评价对自己健康成长的必要性,而且认识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所蕴含的共同点,那就是爱。正因为有了父母的爱,所以他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不会产生自傲和自卑。
其实,无论“赏识教育”还是“惩罚教育”,教育本身都是一门“爱的艺术”。只要将满足学生的需要,呵护学生的成长放在首位,这两种教育手段都是合理的。也只有将“惩罚教育”和“赏识教育”结合起来,教育才称得上完整。当然,惩罚不是体罚,体罚是教师个人情绪的宣泄,是教师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它会极大地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惩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自己的错误。
陶行知的《四颗糖果》,赞赏中有批评;魏巍的《我的老师》中蔡老师高高举起的教鞭轻轻落下,批评中有关爱,犹如“含泪的微笑”,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中父母以自己无限的父爱,帮助女儿走出残疾的阴影,将双耳失聪的女儿培养成中国式的海伦·凯勒,其中蕴含的高超的教育艺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