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在教学改革中的全面推进,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美术作为一门旨在提升审美观与个人涵养的学科,在教学时更应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很关键的一点便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材中的课程案例,论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手段。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情感教育
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在于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重点突出个人涵养、人文关怀以及家国情怀。具体到小学美术教学中,最重要的培养手段就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种教育手段可以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在执行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发展的思维进行方法创新,可以适当结合当下流行的微课堂开展教学活动。
一、情感教育对于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第一,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欣赏美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发现美则需要运用身体和心灵去探索,美术的学习正是如此。学生在学习中一方面要学会欣赏,去感受事物的外在美,另一方面又要学会探索,去发掘事物的内在美。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从上述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导,其中后者更为重要,无论是欣赏还是探索,这两方面都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引导,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刚好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这种源于内心的情感。例如,在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材的第五单元“大自然的奥秘”的课程中,包含了六个分项的学习,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亲近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美丽,认识到良好自然环境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可是,如今的小学生非常缺乏户外活动,没有机会甚至是不想亲自融入到大自然中去享受美丽的风光,主要原因在于缺少探索的精神。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这种情感的推动下,学生会逐渐地爱上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第二,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形成。小学生正处在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学生不会面临像中考、高考那么大的学习压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小学教育不重要。小学时期,学生通过学习开始对周围的世界有所了解,这也正是学生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同时小学也是学生审美观开始建立的时期。一个人的审美观无法用现有的标准或者定义去界定,因为它是一种源于心灵的高级思想,正确审美观的建立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涵养,同时还有助于优良品质的养成。其原因在于这种从视觉上发现美的习惯,会促进一个人在其它众多方面发现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审美观是人的一种外在情感。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
第三,树立学生的爱国情怀。爱国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这种情怀不是几篇报道、几堂课就能够形成的,而是需要从小就进行思想感情的培养。很多人认为爱国精神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教导,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爱国情怀在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进行培养,其中就包含美术教学。例如,在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走进传统民居”的课程中,就可以从美术教学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课本的教学内容是关于传统民居的,从这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导学生不仅要发现这些建筑的壮美,更要去体会这些建筑的设计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智慧,这种民族智慧是更高层次的美,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对传统建筑的鉴赏能力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传统民族建筑会产生认可感以及自豪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情怀。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点。
1.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同时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如果生搬硬套地进行情感教育,一定不会获得想要的教学效果。因为情感教育自然需要情感的酝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营造一种愉快的、有利于小学生接受的课堂氛围。例如,在三年级美术教材第二单元第二课“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课程中,教师可以以课本为依托开展课堂活动,在讲解完该课程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课堂表演,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2.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教师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上的社交软件创建微课堂,在执行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社交软件上录制或者转发时间较短的“微课程”,并将这些课程推送给家长,让学生在家长的陪伴、教育下观看这些课程。这种方式可以增进学生与家长的交流,是一种更加有效的情感教育。
3.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
如果想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就一定不能脱离实际。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情感教育环节中,教师不应该过分地依赖教材,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材第三单元“多彩的世界”,该部分的内容本身就有些抽象,因为光影運用所造就的色彩对于小学生而言有些难以理解,课本上的教学内容不足以帮助学生培养鉴赏光影色彩的情操。教师在进行该部分的教学时,应该注意与实际相结合。比如,在第一课“缤纷的色彩乐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介绍冷色调、暖色调这些理论知识,学生一定不会理解,而如果教导学生水彩画中太阳构建所运用到的橘黄色是一种暖色调、秋高气爽的天空构建所运用到的蓝色是一种冷色调,学生便可以联想到日常生活,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色彩的运用,并去发现生活中各种色彩所带来的审美效果。
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树立起符合时代主流思想的价值观,这些思想都是在一种源于内心的正能量情感的推动下所形成的。所以,美术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在这些情感教育的推动下,逐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小娟.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7(08):178.
[2]伊超.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7(27):163-164.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情感教育
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在于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重点突出个人涵养、人文关怀以及家国情怀。具体到小学美术教学中,最重要的培养手段就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种教育手段可以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在执行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发展的思维进行方法创新,可以适当结合当下流行的微课堂开展教学活动。
一、情感教育对于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第一,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欣赏美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发现美则需要运用身体和心灵去探索,美术的学习正是如此。学生在学习中一方面要学会欣赏,去感受事物的外在美,另一方面又要学会探索,去发掘事物的内在美。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从上述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导,其中后者更为重要,无论是欣赏还是探索,这两方面都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引导,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刚好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这种源于内心的情感。例如,在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材的第五单元“大自然的奥秘”的课程中,包含了六个分项的学习,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亲近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美丽,认识到良好自然环境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可是,如今的小学生非常缺乏户外活动,没有机会甚至是不想亲自融入到大自然中去享受美丽的风光,主要原因在于缺少探索的精神。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这种情感的推动下,学生会逐渐地爱上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第二,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形成。小学生正处在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学生不会面临像中考、高考那么大的学习压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小学教育不重要。小学时期,学生通过学习开始对周围的世界有所了解,这也正是学生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同时小学也是学生审美观开始建立的时期。一个人的审美观无法用现有的标准或者定义去界定,因为它是一种源于心灵的高级思想,正确审美观的建立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涵养,同时还有助于优良品质的养成。其原因在于这种从视觉上发现美的习惯,会促进一个人在其它众多方面发现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审美观是人的一种外在情感。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
第三,树立学生的爱国情怀。爱国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这种情怀不是几篇报道、几堂课就能够形成的,而是需要从小就进行思想感情的培养。很多人认为爱国精神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教导,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爱国情怀在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进行培养,其中就包含美术教学。例如,在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走进传统民居”的课程中,就可以从美术教学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课本的教学内容是关于传统民居的,从这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导学生不仅要发现这些建筑的壮美,更要去体会这些建筑的设计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智慧,这种民族智慧是更高层次的美,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对传统建筑的鉴赏能力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传统民族建筑会产生认可感以及自豪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情怀。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点。
1.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同时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如果生搬硬套地进行情感教育,一定不会获得想要的教学效果。因为情感教育自然需要情感的酝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营造一种愉快的、有利于小学生接受的课堂氛围。例如,在三年级美术教材第二单元第二课“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课程中,教师可以以课本为依托开展课堂活动,在讲解完该课程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课堂表演,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2.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教师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上的社交软件创建微课堂,在执行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社交软件上录制或者转发时间较短的“微课程”,并将这些课程推送给家长,让学生在家长的陪伴、教育下观看这些课程。这种方式可以增进学生与家长的交流,是一种更加有效的情感教育。
3.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
如果想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就一定不能脱离实际。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情感教育环节中,教师不应该过分地依赖教材,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材第三单元“多彩的世界”,该部分的内容本身就有些抽象,因为光影運用所造就的色彩对于小学生而言有些难以理解,课本上的教学内容不足以帮助学生培养鉴赏光影色彩的情操。教师在进行该部分的教学时,应该注意与实际相结合。比如,在第一课“缤纷的色彩乐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介绍冷色调、暖色调这些理论知识,学生一定不会理解,而如果教导学生水彩画中太阳构建所运用到的橘黄色是一种暖色调、秋高气爽的天空构建所运用到的蓝色是一种冷色调,学生便可以联想到日常生活,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色彩的运用,并去发现生活中各种色彩所带来的审美效果。
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树立起符合时代主流思想的价值观,这些思想都是在一种源于内心的正能量情感的推动下所形成的。所以,美术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在这些情感教育的推动下,逐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小娟.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7(08):178.
[2]伊超.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7(27):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