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造林密度对马尾松营造林枝条发育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造林密度对马尾松营造林枝条发育的影响,为提高马尾松营造林的培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年生马尾松营造林作为试验林区,通过测量林木8 m高以下1级分枝的枝长、基径、分枝角、方位角等,分析造林密度对枝条发育的影响。[结果]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马尾松枯枝层的高度逐渐增高;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树干枝条总量、枯枝数量的影响较小,且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活枝数量逐渐减少,枯枝率逐渐升高;树干8 m以下1级枝条的基径、枝长、分枝角均随造林密度的增大逐渐减小。[结论]造林密度对马尾松营造林枝条发育具有显著影响,造林密度为2 510株/hm2对枝条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建议根据不同的培育目的来调整造林密度,也可以采用间伐的方式调整林分密度,达到培育目标材种及提高木材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 造林密度;枝条发育;影响;营造林;马尾松
  中图分类号 S 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5-0111-03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afforestation densities on the growth of  Pinus massoniana  plantation branche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inus massoniana  plantation.[Method] 9yearold  Pinus massoniana  plantation as the experimental forest area, by measuring the branch length, base diameter, branch angle, azimuth angle and other data of the firstlevel branches of the forest below 8 m high, the influence of each afforestation density on the branch development was analyzed.[Result] With the increase in afforestation density, the height of the  Pinus massoniana  plantation dead branch increased gradually, afforestation density had a small effect on the total number of trunk branches and dead branches of the masson pine, and the number of live branches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orestation density, and the dead branch rate increased gradually. The base diameter, branch length, and branch angle of the firstlevel branches below 8 m in the trunk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fforestation density. [Conclusion]The afforestation density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ranches of  Pinus massoniana  plantation. When the afforestation density is 2 510 plants/hm2,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ranches will be inhibited. It is recommended to adjust the afforestation densit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ultivation purposes, and it is also possible to use thinning to adjust the density of the forest stan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target species and improving wood quality.
  Key words Afforestation Density;Branch Development;Influence;Plantation; Pinus massoniana
  作者簡介 查选周(1968—),男,安徽石台人,工程师,从事营造林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1-20
  马尾松是一种重要的造林树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松脂、造纸等产业[1]。目前,有关于马尾松的营林技术和栽培措施的研究已达较高水平[2]。造林密度可对营造林的各项指标产生直接影响,确定造林密度是营林的重要部分,科学、合理的造林密度可有效促进马尾松营造林的高产高效[3]。
  枝条是树冠的组成部分,不仅起到支撑树冠结构的重要作用,还具有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功能。枝条的数量、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木材的质量和等级[4]。因此,研究枝条的分布和发育规律对于了解树木的生长特性和木材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也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5-6]。大量研究表明,造林密度措施与枝条的分布和生长规律具有密切的关联。欧阳红旗等[7]研究了造林密度对中华猕猴桃枝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中华猕猴桃2年生枝条基部直径、单株产量均具有显著影响,但对枝条长度的影响不明显;王志海等[8]研究指出,造林密度对米老排枝条大小的影响显著,在高密度条件下对枝条的生长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章志都等[9]研究了林分密度对山桃树冠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对1级侧枝的各种树冠形态参数产生影响,各序级枝条的基径随密度的提高而增大。类似研究还有很多,研究结果也均表明林分的密度会对枝条的生长产生一定影响[10-13]。基于此,笔者探究了不同造林密度对马尾松营造林枝条发育的影响,以期为提高马尾松营造林的培育质量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中龙山林场,地理坐标为117°12′~117°59′E,29°59′~30°24′N,该地为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6 ℃,年均降水量1 626.4 mm,年均日照时数1 704.4 h,土壤类型为黄红壤。参试树种为马尾松桂MVF443号,试验林建于2009年7月,材料来源均为相同种源的实生苗。试验设5种试验密度处理,即A1:630株/hm2(4 m×4 m),A2:840株/hm2(3 m×4 m),A3:1 160株/hm2(3 m×3 m),A4:1 720株/hm2(2 m×3 m),A5:2 510株/hm2(2 m×2m) ,每处理重复4次,18个小区,每小区面积约540 m2,每小区种植130株。
  1.2 方法
  1.2.1 样地调查。2018年2月调查马尾松营造林内的林木胸径、树高、枝下高等数据,各密度马尾松林分特征见表1。
  1.2.2 数据采集。根据马尾松试验林林分的胸径和树高,在各小区选取4株远离林缘的标准木,18个小区共选取72株,于2018年4—5月测量选取的标准木。各标准木树干在8 m高范圍内,按照1 m区分段将所有1级分枝进行编号,记录枝条的枯枝或活枝状态,测量各枝条的高度、基径、枝长、分枝角。其中,枝条基径用游标卡尺测量,枝长用卷尺测量,分枝角用角度尺测量。树干高于8 m部分测量难度较大,因此仅计算枯枝、活枝的数量。
  1.3 数据处理
  从72株样木共采集4 265个1级分枝的长度、基径、分枝角等数据,利用Excel进行数据的初步处理,计算出单株林木的枝条总量、活枝数量、枯枝存量、枯枝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各造林密度对林分枝下高(包括枯枝高和活枝高)、树干枝条总量、 枯枝数量、活枝数量和枯枝率的影响。由于树干8 m以上的枝条数量是观测值,因此,除了要对枝条总量进行统计分析外,还要分别对8 m以上、8 m以下的枝条数量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造林密度对林分枝下高的影响
  由图1可知,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枯枝高的影响较小,各密度下的差异不显著( P >0.05),且各密度的第一枯枝高均在1~2 m;但是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活枝高的影响较大,各密度下的差异达极显著( P <0.01);此外,随着密度增大,活枝高也逐渐增大,各密度下的林木活枝高为3.8~8.3 m,A1的活枝高约为A5的50%。
  2.2 不同造林密度对林分枝条数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树干枝条总量、枯枝数量的影响较小,各密度下的差异不显著( P >0.05),而且随着密度的增大,枝条总量表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造林密度对活枝数量影响较大( P <0.01),且随着密度的增大,活枝数量逐渐减少,A1的活枝数量约是A5的1.6倍;A5的枯枝率最大,达72.9%,A2的枯枝率达到最小,仅59.8%。这就说明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马尾松郁闭度也逐渐提高,林内的光照逐渐减弱,枯枝层高度较高,活枝数量减少。
  2.3 不同造林密度对林分枝条基径和长度的影响
  由图2可知,马尾松树干8 m以下的1级枝条基径随造林密度的增大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即在A1时最大(19.81 mm),在A5时最小(14.80 mm),各造林密度间的枝条基径极差为501 mm;1级枝条的枝条长度随造林密度的增大也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即A1最大(1.58 m),A5最小(122 m),各造林密度间枝条长度的极差为0.36 m。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低密度(A1和A2)、中密度(A3和A4)、高密度(A5)之间枝条基径和长度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P <0.01)。
  2.4 不同造林密度对林分分枝角的影响
  由图3可知,随着密度的增大分枝角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其中,A1与A2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是A1与A2的分枝角均极显著大于A3、A4、A5( P <0.01)。分析原因,可能是由随着密度的增大枝条水平生长的空间变得狭小,同时竞争加剧所致。
  3 结论与讨论
  (1)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对马尾松营造林林分的枯枝高影响不显著,但是活枝高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逐渐升高,这与梁佳宁等[14]对油松、杨桂娟等[12]对杉木、唐继新等[15]对米老排的研究结果一致。马尾松的自然整枝能力不强,虽然存在部分枯枝,但是枯枝并未凋落,因此,单一的活枝高指标并不能完全代表马尾松的自然整枝能力。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树干枝条总量、枯枝数量的影响较小,这与张文文等[16]对柠条的部分研究结果一致,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马尾松枝条发育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较小,主要是受到基因控制;但是造林密度对活枝数量影响较大,两者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环境因子对活枝的保存影响较大,这与刘新亮等[17]对樟树幼林的研究结果一致。
  (2)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马尾松枝条的基径和长度均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这与吴鞠等[18]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造林密度对林分分枝角的影响较大,两者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可能是由于造林密度的增大,导致枝条生长空间减小,水平竞争力增加,枝条和树干之间形成的夹角减小,便于枝叶吸收阳光。但Gort等[19]对赤松的研究表明,分枝角与造林密度无关,仅受基因控制,这与该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是由于各树种的遗传特性不同且与环境共同作用所致。
  (3)该研究结果表明,要根据不同的培育目的来调整马尾松造林密度,也可以采用间伐的方式来调整林分密度,可以在马尾松幼龄期对优势木进行修枝处理,以达到培育目标材种、提高木材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文利,杨俊,赵建民,等.马尾松人工林地浅沟表层土壤的分形特征[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9,38(6):33-38,49.
  [2] 王科,戚玉娇,谭伟.不同营林措施对黔中马尾松天然次生纯林生物量的影响[J].林业科技,2019,44(4):10-14.
  [3] 韦肇兰,邓惠萍.论马尾松高产原料林营林新技术[J].种子科技,2018,36(1):74.
  [4] 黄樟雄.抚育间伐对马尾松中龄林林木生长的影响[J].林业勘察设计,2019,39(4):49-53.
  [5] 黄鑫,郑夔荣,周志翔,等.湖北省马尾松林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异特征[J].林业调查规划,2019,44(5):84-90,141.
  [6] 尹晓爱,周运超,叶立鹏.马尾松苗木根系生长的养分-密度耦合效应[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9,17(1):39-47.
  [7] 欧阳红旗,王俊杰.造林密度对中华猕猴桃枝条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湖南林业科技,2014,41(3):14-18.
  [8] 王志海,尹光天,杨锦昌,等.不同造林密度对米老排人工林枝条发育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9,32(2):78-86.
  [9] 章志都,徐程扬,蔡宝军,等.林分密度对山桃树冠结构的影响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1(6):187-192.
  [10] 李大勇,张国强,袁慧菊.冀北山地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林生长状况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9(12):43-44,60.
  [11] 许冠军,郑宏,林开敏,等.间伐密度管理模式对杉木大径材生长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8(6):753-759.
  [12] 杨桂娟,胡海帆,孙洪刚,等.林分年龄、造林密度和林分自然稀疏对杉木人工林个体大小分化和生产力关系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9,55(11):126-136.
  [13] 张海东,卜玉强,于楠楠,等.大青山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對其生长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21):115-117,128.
  [14] 梁佳宁,周晓东,薛柳,等.林分密度对北京山区不同龄级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J].防护林科技,2020(8):5-10.
  [15] 唐继新,贾宏炎,王科,等.密度调控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生长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3(1):45-53.
  [16] 张文文,郭忠升,宁婷,等.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柠条林密度对土壤水分和柠条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5,35(3):725-732.
  [17] 刘新亮,章挺,邱凤英,等.造林密度对材用樟树幼林生长和蓄积量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39(3):23-27,60.
  [18] 吴鞠,陈瑜,刘海轩,等.林分密度及混交度对长白山天然风景林树木形态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8,54(12):12-21.
  [19] GORT J,ZUBIZARRETAGERENDIAIN A,PELTOLA H,et al.Differences in branch characteristics of Scots pine ( Pinus sylvestris  L.)genetic entries grown at different spacing[J].Annals of forest science,2010,67(7):705.
其他文献
摘 要:潜流型人工湿地一旦出现堵塞问题,将导致其处理效率降低、使用寿命缩短,进而影响该项工艺的运行和推广。该文分析了潜流湿地堵塞的原因,主要由物理、化学、生物3个方面造成,且受基质、水力负荷、悬浮物、植物和温度氧气的影响;总结了目前较为常用的防治措施,并对防堵塞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人工湿地;堵塞机理;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X70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日益增长的有机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黑水虻作为一种营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其幼虫可以将餐厨垃圾、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快速转化为优质的虫体蛋白和脂肪等营养物质,在消除环境污染的同时,有效提升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近年来,黑水虻的研究开发利用得到了快速发展,对黑水虻的生物学特性、有机废弃物处理研究进展、黑水虻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综述,以期
摘要 在科尔沁沙地将沙生冰草、扁穗冰草、蒙古冰草分别与黄花苜蓿间行混播,设1∶0、3∶1、5∶1和7∶1共4个混播比例建植混播草地,研究混播比例对混播当年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比例和草种组合对播种当年冰草-黄花苜蓿各草种产量和草地群体总产量影响显著,其中混播比例5∶1的沙生冰草与黄花苜蓿混播组合总产量最高,为144.33 g/m2,显著高于各处理组合群体总产量。  关键词 混播;产量;黄花苜蓿
摘要 在海南高温高湿、气候较极端情况下,通过选择耐热、性状稳定品种,高科温室设施设备的合理设置,壮苗的培育,无土栽培基质的选择,生长期的水肥、植保管理,合理的授粉方式,严格的温室出入管理等措施来延长番茄的采摘周期,产量达126 763.35 kg/hm2。同时结合较长的采摘周期,深入挖掘产品的内在价值,一二三产业融合,最大程度地实现产品效益。  关键词 高温高湿;番茄;无土栽培;产业融合;产品效益
摘 要:农业昆虫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面对近些年本科生培养的新要求和新形势,如何提高农业昆虫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素质值得探讨。该文从突出地域特色性、注意内容的前沿性、提高学习主动性、创新课程的实践性、做到成绩评定全面性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优化农业昆虫学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对农业昆虫学专业知识点的掌握以及建立正确的解决问题思路的培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业昆虫学;害虫综
摘要 微塑料作为一类新型环境污染物,对海洋及陆地水域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受到全球的关注,然而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污染尚未引起广泛的关注。当前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对土壤生态安全和农产品安全构成威胁;因微塑料可在生物体内积累,并在食物链间传递、积聚,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对当前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现状、来源、迁移降解及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指出当前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研究中出现的
摘 要: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导致了生源结构的多样化,使得原有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现有的学生群体,因此进行“分层教学+兴趣小组”的教学改革十分必要。学生学习需求调研结果表明,“分层教学+兴趣小组”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毕业生就业岗位与分层教学的吻合率为92%,在兴趣小组内学习的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为98.2%,技能大赛获奖率为66.3%。由此可见,“分层教学+兴趣小组”的教学方式适应生源多样化背
摘要 分别在亚洲玉米螟的越冬成虫羽化期、产卵期和初孵幼虫期防治害虫,采用4项综合防治技术(物理防治、天敌昆虫释放、昆虫信息素引诱、微生物杀虫剂喷施)控制亚洲玉米螟的危害。结果表明,综合防治技术平均防效达90%以上,玉米挽回产量损失达15%以上,玉米增产达13%以上,投入产出比大于1∶6,应用综合防治技术高效防控亚洲玉米螟,能够取得很大的效益。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综合防治;投射式杀虫灯;赤眼蜂;
摘要 [目的]研究绿化植物废弃物堆肥对高速公路绿地土壤持水量和肥力的影响。[方法]以主成分权重法构建综合评价函数(SQI)对土壤肥力特征和持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绿化废弃物堆肥能明显改善土壤的持水能力,增加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密度和pH。土壤综合评价以堆肥施用量为30 015.0 kg/hm2的效果最好。[结论]绿化植物废弃物堆肥对提高高速公路土壤质量、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