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来源 :学生之友(初中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8102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营造一种教风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创新
  
  怎样才能营造一种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并阐述自己的看法。②对学生的回答不要轻易的否定,即使回答错了,也要去寻找他回答中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和表扬。③多设计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并允许学生相互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④在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胆地让他们去表演,教师只在关键之处作适当的启发和点拨。
  
  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对未知的探索与求解。巧妙构思,精心设问会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让学生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而激活思维去创新。
  例如,讲CO的还原性,我们可根据学生已掌握的H2的还原性和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用设问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已具备的能力解决新问题。设问:
  ⑴用H2还原CuO的实验操作可否用于CO还原CuO?为什么?
  ⑵实验装置可否通用?若不行需做哪些改进?
  ⑶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起什么作用?尾气如何处理?
  ⑷如何正确鉴别同样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的H2和CO?
  这些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大脑的思维始终处于“活化”状态。学生在自己操作中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既弄清了CO的特性──还原性,又巩固了已知H2的性质,更重要的是学生还发现了H2和CO化学性质的差异,正确找到了鉴别H2和CO的方法,同时还发现了澄清石灰水既有验证CO2,又有除去CO2气体的作用,设计出多种除尾气CO的方法。
  再如,在教学“溶质质量分数”一节时,可以提出“把含食盐15%的食盐水改配成含食盐20%的食盐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对这样一道灵活性较强的问题,打破“陈规旧习”的束缚,是一个开放型的问题,它引起了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思考。提高浓度的途径有:使盐水中溶质变多——加食盐,使盐水中的溶剂变少——蒸发水,由此提出①需加多少食盐?②需蒸发多少水?从而使问题的思路明朗化,学生的思想沿着不同的方面展开,最终得出两种不同的答案。这种设问和引导,能充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三、实施探究性教学,让学生尝试创新
  
  现代教育心理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结果的过程。
  例如,“钢铁锈蚀”一节的教学就可设计为探索性实验教学。
  【提出问题】通过有关钢铁锈蚀造成经济损失资料的收集,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①如何防止钢铁生锈?②钢铁为何会生锈?
  【作出假设】学生依据日常钢铁生锈的经验及已有的化学知识,提出以下可能假设:①钢铁锈蚀是铁与空气中氧气作用的结果;②钢铁锈蚀是铁与空气中水分作用的结果;③钢铁锈蚀是铁与空气中氧气与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实验探究】分组,由学生讨论后,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例:某组同学设计以下方案:①将第一支试管用酒精灯烘干,放入一枚干燥、洁净的铁钉,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铁钉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②在第二支试管中放入一枚铁钉,注入刚煮沸的蒸馏水至浸没铁钉,然后在水面上注入一层植物油,使铁钉只与水接触;③在第三支试管中放一枚铁钉,注入蒸馏水,不要浸没铁钉,使铁钉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
  【得出结论】一段时间后,由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课后延伸】收集资料并交流讨论,提出钢铁防锈的合理建议。
  
  四、改革实验教学,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最具备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作用。化学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科特点,根据教学实际,充分挖掘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做NaOH和CO2反应的实验时,现象不明显,此时,可让学生思考,如何能做到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呢?学生们大体会想出以下两种方法,①先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变红,再通入CO2后,红色会消失。②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HCl,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反应的发生。然后让学生们相互讨论这两种方法,哪种对?哪种错?最后教师再强调①错,②对的原因。在讲解“CO2实验室制法”一节内容时, 可以先让学生复习制O2和制H2的方法。并找出制取这两种气体装置的异同点,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制备CO2应采取什么样的装置,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CO2制备装置,还懂得此原因。此时,可再深入一步问:①若用FeS固体与稀硫酸制备硫化氢气体,应采用什么样的装置?②若用碱石灰和醋酸钠加热制甲烷气体又采用什么装置?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而且还会举一反三,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总之,创新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创造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能受益终身。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其创造才能。
其他文献
开展有效的研究性学习,努力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转变课堂学习方式,从而引导学生在问题情景中积极主动的大胆质疑、在与他人的协作学习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在得出结论后进行客观的交流评价,是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协调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重视发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变通,有变通才能有创造。”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第一要素是发现问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中新课的导入,可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导入形式,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历史教学;新课导入;方法  高尔基说:文章的开头如定调,一定要好。作为教师,新课的导入,也好比歌唱家定调,音调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唱奠定了基础。那么,历史课堂如何用丰富多彩的导入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一、播放歌
【摘 要】改进作文教学方法,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语文老师,最苦最累的是什么?是批改作文!因此,指导学生习作固然重要,探索有效的批改途径更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一环。在十年多的实践中,我发现: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既可减轻教师负担,更能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欣赏水平、修改能力。  【关键词】感悟;方法;展示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
期中考后的第一节,又是英语课。看着英语老师手上的试卷一张一张的被领走,我的心在一阵紧似一阵地跳动着。  在同样的教室里,在同样的课堂上,这一次,我却成了一个失败者。看着试卷上的成绩,倔强的我,伤心的哭了。“九十二”,多伤心的一个分数,离满分一百五十分还远着呢!想起老师往常充满希望的目光,回想起父母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可是眼前的成绩,我无语,我伤心极了。  “你怎么哭了?”同桌用同情的语气轻轻地问,我
目的,讨论核医学科放射性废水排放限值。方法,比较由放射性核素产生的有效剂量得到核医学科废水的总放射性活度浓度排放限值和核医学科废水总放射性活度浓度排放限值。结果,
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