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语文课的源头活水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fei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由此可见,语文反映并服务于生活。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人为地在语文与生活之间设置厚厚的障碍,而是应该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摆脱教材的枷锁,开放语文课堂,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向语文,让学生在语文课中亲近现实世界,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与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同时又在这一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炼思想、完善人格,最终让语文教育成为生机勃勃的活的生活教育。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新课程改革更注重学生学习环境的改善,大到社会、学校、家庭,小至教室,学生如果能够在有着浓烈的文化气息、生活气息的环境里学习语文课必定能把我们五千年文化传承发扬光大。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小家”——教室布置起,让我们的教室洋溢着温馨的生活气息和浓浓的童真意趣。
  如学习二年级下第一组课文“找春天”时,我和学生一起动手把教室布置成具有春天气息的“家”,绿绿的草地,红红的花儿,吐嫩芽的柳树,叽叽喳喳叫的“小鸟”……学生在教室里尽情地寻找着春天,尽情地诵读着春天的赞歌。
  在这样人性化、科学化、生活化的教学环境里,学生个个是充满个性和灵气的鲜活的生命体,语文课也充满着不竭的活力。
  二、挖掘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重视教材内容的教学,对教材以外的知识不管不问。其实语文教学的内容是非常宽泛的,应该以教材内容为圆心,走出封闭的“怪圈”,向学生生活的不同领域辐射拓展。
  1.挖掘生活中的“语文”。
  学生生活之中处处有语文的存在。其实,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很多看得见又摸不着的“语文教材”。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要立足课本,从学生广阔的生活天地中挖掘出有意义的语文学习内容。如,在各种节日中学校开展一些活动时,我让学生写一些宣传标语或新闻报道并报送校广播站;面对学生吃零食成风等不良风气时,我让学生写倡议书;春天踏青,让学生写写春天的赞歌……
  2.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子”。
  新课程改革在教材的编写上也越来越注重生活气息的因素,学生的生活影子其实也写进了教材里。我们在教学时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其中的生活因子,进而善加利用,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对这类材料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实践。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一组教材的口语交际时,我让学生自己定制春游计划:去的时间、地点,怎么走,搞什么活动,带什么器具等等,最后再组织学生去春游。
  3.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托重组教材。
  现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基本上很贴近学生的生活,但由于各种原因,不是每种相同的资源能编排在一起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按照不同主题重新组合,以更利于教学。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立足课堂,结合课内外,对教材进行再组合。为了增大学生的识字量,提高学生的识字积极性,我把同类型的字放在一起教学,分为动物识字课、蔬菜识字课、水果识字课、花草树木识字课等等。
  三、打造生活化的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占据了学生学习语文很大部分时间,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是得依赖课堂。因此,要想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让语文贴近生活就得打造生活化的语文课堂,尽量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化的学习中快乐健康成长。
  如教学《所见》、《垂钓》、《村居》等这些刻画儿童稚态可掬的形象的古诗时,我充分让学生去体验作品中的角色,让他们感悟诗歌中主人公的生活。让学在摆一摆、演一演、学一学等过程中体验动感课堂,感受儿童生活的乐趣。
  四、倡导生活化的学习方式。
  陶行知先生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学生不但在语文课堂上学习语文,也在课外的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深入生活,不断拓展学习语文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时时学语文、处处用语文。
  如教学一年级识字2《自选商场》时,课前我让学生跟随爸爸妈妈去超市里“找汉字”,看谁的收获大。果然,这次活动收获可不少呀!诸如“蛋黄派”、“娃哈哈”、“奥力奥”、“喜多多”、“八宝粥”…学生认出了很多生活环境中的汉字。教学完后,我还鼓励学生要时时注意生活中的汉字,如广告牌、路标、包装盒等等,从中多认识汉字。这样把识字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了学生认识字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识字的渠道,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
  如陶行知先生所言“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语文教学与生活互为依存,互为促进、协同发展。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才是语文课堂的源头活水,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学生的语文能力、生活能力协同发展,最终使学生健康地步入社会。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语文才能从封闭走向开放,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永葆鲜活的生命力,才能培养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具有独特灵气与活力的人才。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虎邱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遇到电机功率偏小启动困难的情况,但由于供电线路的限制,又不允许更换功率更大的电机。结合具体工程,提出了不等容量不等电压双机拖动方案,经过反复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介绍了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在期刊工作中的实践及成效,且对今后期刊管理工作进行了展望。
云计算代表着整个IT行业的发展大趋势,已经成为目前最受瞩目的中心话题;并且亚马逊(AMAZON)、谷歌(GOOGLE)、微软、EMC等许多国际知名IT公司都在积极地研究和部署云计算,并已经开
为提高车轴现有算法的灵活性,基于Windows环境,以NX为平台,利用C#.net、Fortran以及C++net,通过混合编程技术集成开发了铁道车辆车轴设计可视化系统RAxleDVS(Rolling-stock Axle
【摘 要】多媒体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图文、音视、动画栩栩如生,犹如身临其境,大大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思维。  【关键词】主动性;拓展知识;丰富想象;加深理解  随着素质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手段,正出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
圣徒崇拜缘起于犹太教与早期基督教的信仰与仪式,是基督教信仰体系中最具活力的民众信仰。公元4—9世纪,圣徒崇拜盛行于拜占廷帝国。其因在于:一方面,它迎合了当时民众的精神和世
为了在三维CAPP系统中实现铣削类零件由初始毛坯向最终零件的动态演变,提出了一种面向铣削类零件的三维工序模型构建方法。首先,研究了曲线和偏置曲线的表达、直线段和弧线段
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也日益激烈。其实,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多年前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