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摄影是一种新兴的主题摄影。它的诞生是与当前的生态状况和人类对生态破坏的深刻反思紧密相连的。它要以“绿色镜头”向公众传播生态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因此生态摄影不仅应当遵循其他摄影形式所共有的行为准则,更应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素养、道德关怀和社会责任。
生态摄影师的职业素养
摄影师的职业素养是决定摄影作品文化内涵的重要因素。对于职业素养的培养也就要求摄影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专注于技术的练习而忽视文化知识的拓展与深化。因为,不管如何来定义摄影师的本质,他都必须是一个具备用思维进行摄影的文化者。世界遗产影像学专家梅生说“思想平庸时,相机也无奈”,这并不是要求我们思想先行,摄影为辅,而是注重思想在以技术为前提的摄影中发挥真正的效用与意义,在相辅相成中促进文化与技术的双丰收。
从事生态摄影,首先要树立牢固的生态意识,以保护生态为己任。要系统学习生态学科的知识,包括生态学、生物学、地理学、遗传学等。掌握关于拍摄对象如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性等多方面的相关知识,构建自己的理论知识库群。罗伯特卡帕曾说:“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后,还要付诸实践,积累生态观察的经验,近距离观察拍摄对象所处环境与情况。以生态学科知识为指导,处理好人与生态的关系。遇到恶劣条件要迎难而上,不畏困苦、不惧艰辛,这样知行合一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拍摄过程中捕捉到珍贵的画面。
生态摄影师还应具有较高的摄影技术水平、敏锐的镜头感、精湛的后期处理技巧。较高的摄影技术水平要求摄影师能够根据自然环境的改变、拍摄对象的动静和快慢变化熟练地更换焦段、视角不同的镜头,并快速选用合适的快门速度、合理的光圈大小、正确的测光曝光来完成拍摄。拍摄动物要尽量避免靠近被摄体,在镜头的选择上尽可能使用200mm以上的远摄镜头,使用焦距越长的远射镜头拍摄效果越理想。拍摄植物需要更多的使用微距镜头,以达到小景深虚化背景突出主体的画面。敏锐的镜头感要求摄影师在拍摄前迅速构思好拍摄中的每一个环节,光线、色调、构图、造型、角度、对比、节奏等各个因素都力臻完美呈现,因为生态本身极具创意。“要想发掘它最佳的作品和时刻,守望这些美妙之处,使它明晰并最终定格,则需要敏锐而灵活的智慧”。要以其独特的视角讲述生态故事。精湛的后期处理技巧要求摄影师熟练掌握各种图像处理软件,对影像进行调整、编辑和再创作,使影像画面质量得到优化,更符合拍摄的主题。
生态摄影师的道德关怀
生态摄影用定格的生态影像传递自然保护的信息,为保护生态家园贡献力量,吸引着更多具有道德关怀意识的摄影师加入其中。生态摄影大大拓宽了摄影在道德关怀上的维度,其道德关怀的表达有自己的独特方式,不能离开生态而谈生态摄影。生态摄影道德关怀的维度不是仅限于人与人类社会的视角,还包括了与人类密不可分的自然界。可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是生态摄影道德关怀的重要维度。生态摄影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自然与自然的关系,将人类纳入到生态系统中。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存在的客观前提,而人类又为自然生态的发展提供动力。人类给予自然生态系统充分的道德关怀,其根本上也是对自身的道德关怀。虽然到现在为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还是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的对自然的征服、改造和利用,但通过生态摄影师的“绿色镜头”,我们却可以感受到呼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关怀。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说过,不仅要建立起人与人文明相待的社会,也要建立起人与自然的文明的合乎道德的关系。生态摄影的道德关怀首先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即生态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摄影的兴起必将成为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反映我国在应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现实情况下所作出的生态反思与努力。因此生态摄影师必须要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必须要具有生态意识,热爱和敬畏大自然,在拍摄影像的过程中更加关注拍摄对象的福祉与利益。
无论是什么物种,哪种生命形式,都有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的必要。只要我们拿起相机,就要学会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生态摄影是呈现给观者以画面的艺术,而拍摄过程不被觉察的,若摄影师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则不配称为生态摄影师。近来的生态摄影问题多集中于鸟类的拍摄,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拍鸟的队伍。而鸟类向来机敏不易亲近,要想用镜头近距离捕捉到自然生存状态下的鸟类捕食、育雏等行为则是难上加难,所以“诱拍”这种不文明的拍摄行为就产生了。有的摄影师为了拍摄出主题、背景、构图、光线、角度等各方面俱佳的画面,故意采取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轰赶鸟类、追逐拍摄、投食引诱等,致使鸟类受到伤害,惨遭厄运,恐慌、弃巢甚至死亡。这些行为是有悖于生态摄影的初衷的,摄影师为了获取画面而不择手段最终还会成为反生态的摄影,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与生态摄影的道路渐行渐远。因此,生态摄影师必须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以生态整体主义立场取而代之,践行生态价值观。
生态摄影师的社会责任
人之于社会,都应该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又因分工不同而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作为镜头的掌控者,生态摄影师把握了影像画面的所有部分。他们的每一次镜头捕捉都是他们思维意识的表现。他们拍摄自己想要传达给人们的情景的同时,也剔除了现实中其他的大部分镜头之外的场景。因此,生态摄影师的社会责任就显得尤为重要,其社会责任就是要客观真实地再现生物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环境。因为“生态本身并无所谓美丑善恶,美丑的判断全然凭借人的感官情绪”。所以不仅要拍摄“美”的风光画面,也要摄取“丑”的环境问题,从整体上关照自然生态、关照生命。生态摄影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画面依赖于生态摄影师的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的生态摄影师方能有积极的向上精神,也才能扩大生态摄影的社会效用。生态摄影师如果将自己的镜头远离真正的生态,那么他拍摄的作品一定会“曝光不足”。
摄影被称为人类的“第三只眼睛”。它大大拓宽了人类的认知领域,引导人类在视觉器官不能直接企及的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和瞬间中进行超时间、超空间、超影像的自由体验。每一幅生态摄影作品的背后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隐藏着一种特定时间和情况下闪现出来的主观感受,这种图片背后的主观感受,正体现了生态摄影师的社会责任,即通过“第三只眼睛”记录生态影像,传播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
一张生态图片能将观者吸引,是因为人们通过看这张图片能够直接接触到镜头中的生存环境,跨越空间地域,在转瞬之间触摸到现在和过去的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观者进入到生态摄影师所要展现的画面,不仅在时间与空间的意义上,更是在社会责任与道德关怀的层面上。这份“绿色镜头”的特殊使命蕴含着生态摄影师对于生态状况的思考,旨在通过生态摄影这一新兴的主题摄影来传递自然保护的信息,传播生态的理念,唤起公众的生态意识。通过生态影像帮助公众了解自然、关注自然,使之成为生态文明社会极具创造性的公共意识工具,跨越了语言、文化的界限。直面生态危机,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生态摄影师的现实需求,也是生态摄影师着眼于未来对可能的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理想守望。
(责编:耿国彪)
生态摄影师的职业素养
摄影师的职业素养是决定摄影作品文化内涵的重要因素。对于职业素养的培养也就要求摄影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专注于技术的练习而忽视文化知识的拓展与深化。因为,不管如何来定义摄影师的本质,他都必须是一个具备用思维进行摄影的文化者。世界遗产影像学专家梅生说“思想平庸时,相机也无奈”,这并不是要求我们思想先行,摄影为辅,而是注重思想在以技术为前提的摄影中发挥真正的效用与意义,在相辅相成中促进文化与技术的双丰收。
从事生态摄影,首先要树立牢固的生态意识,以保护生态为己任。要系统学习生态学科的知识,包括生态学、生物学、地理学、遗传学等。掌握关于拍摄对象如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性等多方面的相关知识,构建自己的理论知识库群。罗伯特卡帕曾说:“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后,还要付诸实践,积累生态观察的经验,近距离观察拍摄对象所处环境与情况。以生态学科知识为指导,处理好人与生态的关系。遇到恶劣条件要迎难而上,不畏困苦、不惧艰辛,这样知行合一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拍摄过程中捕捉到珍贵的画面。
生态摄影师还应具有较高的摄影技术水平、敏锐的镜头感、精湛的后期处理技巧。较高的摄影技术水平要求摄影师能够根据自然环境的改变、拍摄对象的动静和快慢变化熟练地更换焦段、视角不同的镜头,并快速选用合适的快门速度、合理的光圈大小、正确的测光曝光来完成拍摄。拍摄动物要尽量避免靠近被摄体,在镜头的选择上尽可能使用200mm以上的远摄镜头,使用焦距越长的远射镜头拍摄效果越理想。拍摄植物需要更多的使用微距镜头,以达到小景深虚化背景突出主体的画面。敏锐的镜头感要求摄影师在拍摄前迅速构思好拍摄中的每一个环节,光线、色调、构图、造型、角度、对比、节奏等各个因素都力臻完美呈现,因为生态本身极具创意。“要想发掘它最佳的作品和时刻,守望这些美妙之处,使它明晰并最终定格,则需要敏锐而灵活的智慧”。要以其独特的视角讲述生态故事。精湛的后期处理技巧要求摄影师熟练掌握各种图像处理软件,对影像进行调整、编辑和再创作,使影像画面质量得到优化,更符合拍摄的主题。
生态摄影师的道德关怀
生态摄影用定格的生态影像传递自然保护的信息,为保护生态家园贡献力量,吸引着更多具有道德关怀意识的摄影师加入其中。生态摄影大大拓宽了摄影在道德关怀上的维度,其道德关怀的表达有自己的独特方式,不能离开生态而谈生态摄影。生态摄影道德关怀的维度不是仅限于人与人类社会的视角,还包括了与人类密不可分的自然界。可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是生态摄影道德关怀的重要维度。生态摄影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自然与自然的关系,将人类纳入到生态系统中。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存在的客观前提,而人类又为自然生态的发展提供动力。人类给予自然生态系统充分的道德关怀,其根本上也是对自身的道德关怀。虽然到现在为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还是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的对自然的征服、改造和利用,但通过生态摄影师的“绿色镜头”,我们却可以感受到呼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关怀。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说过,不仅要建立起人与人文明相待的社会,也要建立起人与自然的文明的合乎道德的关系。生态摄影的道德关怀首先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即生态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摄影的兴起必将成为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反映我国在应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现实情况下所作出的生态反思与努力。因此生态摄影师必须要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必须要具有生态意识,热爱和敬畏大自然,在拍摄影像的过程中更加关注拍摄对象的福祉与利益。
无论是什么物种,哪种生命形式,都有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的必要。只要我们拿起相机,就要学会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生态摄影是呈现给观者以画面的艺术,而拍摄过程不被觉察的,若摄影师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则不配称为生态摄影师。近来的生态摄影问题多集中于鸟类的拍摄,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拍鸟的队伍。而鸟类向来机敏不易亲近,要想用镜头近距离捕捉到自然生存状态下的鸟类捕食、育雏等行为则是难上加难,所以“诱拍”这种不文明的拍摄行为就产生了。有的摄影师为了拍摄出主题、背景、构图、光线、角度等各方面俱佳的画面,故意采取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轰赶鸟类、追逐拍摄、投食引诱等,致使鸟类受到伤害,惨遭厄运,恐慌、弃巢甚至死亡。这些行为是有悖于生态摄影的初衷的,摄影师为了获取画面而不择手段最终还会成为反生态的摄影,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与生态摄影的道路渐行渐远。因此,生态摄影师必须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以生态整体主义立场取而代之,践行生态价值观。
生态摄影师的社会责任
人之于社会,都应该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又因分工不同而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作为镜头的掌控者,生态摄影师把握了影像画面的所有部分。他们的每一次镜头捕捉都是他们思维意识的表现。他们拍摄自己想要传达给人们的情景的同时,也剔除了现实中其他的大部分镜头之外的场景。因此,生态摄影师的社会责任就显得尤为重要,其社会责任就是要客观真实地再现生物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环境。因为“生态本身并无所谓美丑善恶,美丑的判断全然凭借人的感官情绪”。所以不仅要拍摄“美”的风光画面,也要摄取“丑”的环境问题,从整体上关照自然生态、关照生命。生态摄影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画面依赖于生态摄影师的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的生态摄影师方能有积极的向上精神,也才能扩大生态摄影的社会效用。生态摄影师如果将自己的镜头远离真正的生态,那么他拍摄的作品一定会“曝光不足”。
摄影被称为人类的“第三只眼睛”。它大大拓宽了人类的认知领域,引导人类在视觉器官不能直接企及的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和瞬间中进行超时间、超空间、超影像的自由体验。每一幅生态摄影作品的背后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隐藏着一种特定时间和情况下闪现出来的主观感受,这种图片背后的主观感受,正体现了生态摄影师的社会责任,即通过“第三只眼睛”记录生态影像,传播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
一张生态图片能将观者吸引,是因为人们通过看这张图片能够直接接触到镜头中的生存环境,跨越空间地域,在转瞬之间触摸到现在和过去的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观者进入到生态摄影师所要展现的画面,不仅在时间与空间的意义上,更是在社会责任与道德关怀的层面上。这份“绿色镜头”的特殊使命蕴含着生态摄影师对于生态状况的思考,旨在通过生态摄影这一新兴的主题摄影来传递自然保护的信息,传播生态的理念,唤起公众的生态意识。通过生态影像帮助公众了解自然、关注自然,使之成为生态文明社会极具创造性的公共意识工具,跨越了语言、文化的界限。直面生态危机,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生态摄影师的现实需求,也是生态摄影师着眼于未来对可能的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理想守望。
(责编:耿国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