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融合师生教学活动,传达师生审美追求。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情趣
学生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审美,是一个人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运转,追求个人生活品味,锻造完善人格,实现自我价值的必备素质。初中是一个人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良好时机。而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情感熏陶和激发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功能。语文教师除了自身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外,也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养成。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篇课文就是赵丽宏老师的《为你打开一扇门》,这是一篇书序,作者充满感情地用散文诗式的语言,阐述了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这既是学生升入初中以来触摸到的文学的轮廓,更是一次审美情趣的提升。语文教师宜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帮助他们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看着学生懵懂又好奇的眼神,带他们反复诵读是最直接切入文本的方式。本文的语言凝练优美,学生在反复诵读下,能够感受文学作品的生动形象,他们会接触到一些崭新的词语,如裨益、真谛、诠释、憧憬,这些词语在本文特定的情境下蕴含的深意更容易让孩子感受到文学的美与博大。在赵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能够静下心来,徜徉在文学的世界里,萌发阅读作品的兴趣。
在这样的情境下,我看到学生跃跃欲试的样子,适时地插播了悠扬舒缓的背景音乐,同学们立即进入了一种创造阅读的状态,自己朗诵,试图找到与音乐最佳的契合点。教师此时此刻的关注与鼓励也能激发孩子表达情感的勇气,教师用眼神与语言能够深深地打动孩子,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从三三两两的举手到全班倾情朗诵,与音乐的配合越来越好,情感抒发也更加投入大胆,孩子们沉浸在自己的表达中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尽管这种文学接受比较浅陋,情感表达比较浅显,我仍然欣喜地看到了学生的进步。
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文学知识的积累,形成自己观察、感悟生活的能力。在我的一再鼓励和启发下,有同学讲了自己如何在文学的路上蹒跚起步,有的说如何在文学的大门前凝望徘徊,有的说自己“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心理因素的某些条件可以发掘学习者无限的潜能,此时老师的鼓励、同学的羡慕、自我的积极肯定构成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这些让孩子们更向往文学,更热爱文学。
二、运用优美的文学语言
同样是《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师运用优美的教学语言进行导入,可以辅助学生对这篇文章美的理解。“文学不是明珠,却可以照亮漆黑的夜空;文学不是灯塔,却能指明航行的方向;文学不是利器,却能激起情感的波澜。她能让人开怀大笑,也能让人热泪沾襟,更能引人深思……”同学们一下子被优美的语言吸引,感受到语言传达出的丰富涵义。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运用恰当的文学语言进行串联、点评。一篇课文结束,教师也不要放弃很好的语言总结机会,同样是这篇课文,“打开文学这扇门,你会领略无限风光:她是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是一首抑扬顿挫的古典曲,只要你投入地徜徉其中,你就能感受到她的无限风光……”一篇优美的文章往往能让读者回味,而教师的总结点评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文学引领、精神指引,优美的语言会让这种引领更生动。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点,也要契合当时的课堂气氛,运用语言上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构思探究的教学板书
教学中具体、生动的审美内容,能够涤荡学生的心胸,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而教学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板书则是师生共同的思维成果,它是学生们对文本的探究总结。一般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容易将形象的东西抽象化,能够提升孩子的理性思维。好的板书会给学生鲜明的记忆,更会帮助孩子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向,拓展自己的审美领域,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而创造美是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
板书的方式需根据文本进行总结,框架式比较常用,总结一般也比较具体、详尽。有的板书更是浓缩了课堂表述的精华,包含内容、结构、写法、情感。在我的实践教学中发现,要借助板书这个媒介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除了上述的要点以外,教师还需要在板书中有引领式、前瞻式的思考,将我们的眼光放远,将学生的心胸打开,投入我们的思考和情感。让板书不只是知识总结,更是一棵待长成的树,树丫的扩散方向代表了未尽的探究方向,树的高度将是孩子以后到达的审美高度。这些也只是我的些微心得,这些不够成熟的思考也是我以后要努力的方向,希望得到更多老师的点拨、指导。
审美情趣的培养,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融合了师生的很多教学活动,传达了师生的审美追求。学生在这一综合性的过程中可以发掘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语文教师是这一过程的引领者,借助语文教学这个好的平台,也是审美情趣的实践者,更是自己终身学习的受益者。语文教学中,还有很多好点子、好方法有待我们发现、学习,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到自身想法的不断拓展。
【参考文献】
[1]谢祥清《素质教育导论》P194页.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2次印刷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先锋初级中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情趣
学生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审美,是一个人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运转,追求个人生活品味,锻造完善人格,实现自我价值的必备素质。初中是一个人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良好时机。而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情感熏陶和激发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功能。语文教师除了自身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外,也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养成。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篇课文就是赵丽宏老师的《为你打开一扇门》,这是一篇书序,作者充满感情地用散文诗式的语言,阐述了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这既是学生升入初中以来触摸到的文学的轮廓,更是一次审美情趣的提升。语文教师宜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帮助他们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看着学生懵懂又好奇的眼神,带他们反复诵读是最直接切入文本的方式。本文的语言凝练优美,学生在反复诵读下,能够感受文学作品的生动形象,他们会接触到一些崭新的词语,如裨益、真谛、诠释、憧憬,这些词语在本文特定的情境下蕴含的深意更容易让孩子感受到文学的美与博大。在赵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能够静下心来,徜徉在文学的世界里,萌发阅读作品的兴趣。
在这样的情境下,我看到学生跃跃欲试的样子,适时地插播了悠扬舒缓的背景音乐,同学们立即进入了一种创造阅读的状态,自己朗诵,试图找到与音乐最佳的契合点。教师此时此刻的关注与鼓励也能激发孩子表达情感的勇气,教师用眼神与语言能够深深地打动孩子,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从三三两两的举手到全班倾情朗诵,与音乐的配合越来越好,情感抒发也更加投入大胆,孩子们沉浸在自己的表达中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尽管这种文学接受比较浅陋,情感表达比较浅显,我仍然欣喜地看到了学生的进步。
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文学知识的积累,形成自己观察、感悟生活的能力。在我的一再鼓励和启发下,有同学讲了自己如何在文学的路上蹒跚起步,有的说如何在文学的大门前凝望徘徊,有的说自己“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心理因素的某些条件可以发掘学习者无限的潜能,此时老师的鼓励、同学的羡慕、自我的积极肯定构成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这些让孩子们更向往文学,更热爱文学。
二、运用优美的文学语言
同样是《为你打开一扇门》,教师运用优美的教学语言进行导入,可以辅助学生对这篇文章美的理解。“文学不是明珠,却可以照亮漆黑的夜空;文学不是灯塔,却能指明航行的方向;文学不是利器,却能激起情感的波澜。她能让人开怀大笑,也能让人热泪沾襟,更能引人深思……”同学们一下子被优美的语言吸引,感受到语言传达出的丰富涵义。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运用恰当的文学语言进行串联、点评。一篇课文结束,教师也不要放弃很好的语言总结机会,同样是这篇课文,“打开文学这扇门,你会领略无限风光:她是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是一首抑扬顿挫的古典曲,只要你投入地徜徉其中,你就能感受到她的无限风光……”一篇优美的文章往往能让读者回味,而教师的总结点评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文学引领、精神指引,优美的语言会让这种引领更生动。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点,也要契合当时的课堂气氛,运用语言上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构思探究的教学板书
教学中具体、生动的审美内容,能够涤荡学生的心胸,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而教学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板书则是师生共同的思维成果,它是学生们对文本的探究总结。一般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容易将形象的东西抽象化,能够提升孩子的理性思维。好的板书会给学生鲜明的记忆,更会帮助孩子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向,拓展自己的审美领域,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而创造美是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
板书的方式需根据文本进行总结,框架式比较常用,总结一般也比较具体、详尽。有的板书更是浓缩了课堂表述的精华,包含内容、结构、写法、情感。在我的实践教学中发现,要借助板书这个媒介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除了上述的要点以外,教师还需要在板书中有引领式、前瞻式的思考,将我们的眼光放远,将学生的心胸打开,投入我们的思考和情感。让板书不只是知识总结,更是一棵待长成的树,树丫的扩散方向代表了未尽的探究方向,树的高度将是孩子以后到达的审美高度。这些也只是我的些微心得,这些不够成熟的思考也是我以后要努力的方向,希望得到更多老师的点拨、指导。
审美情趣的培养,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融合了师生的很多教学活动,传达了师生的审美追求。学生在这一综合性的过程中可以发掘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语文教师是这一过程的引领者,借助语文教学这个好的平台,也是审美情趣的实践者,更是自己终身学习的受益者。语文教学中,还有很多好点子、好方法有待我们发现、学习,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到自身想法的不断拓展。
【参考文献】
[1]谢祥清《素质教育导论》P194页.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2次印刷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先锋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