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个性发展对人生历程有相当大的影响,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声乐教学由于其教学环境的独特性,教师便于因势利导,能促使学生的个性朝着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师 声乐教学 个性
早在8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就已经把“个性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主题, 这已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教育研究的热点。声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增强声乐教学的实效性,是目前声乐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有不少同仁进行了积极而大胆的探索,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和措施。但笔者认为在声乐教学中如果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主体性将得不到发挥,我们的教学就难以取得真正的成效,也难于适应目前音乐教育改革的形势。本文就声乐教学对学生个性的发展进行了粗浅思考。
一、个性的特征
个性,在心理学上亦称“人格”。他是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它包括气质、性格、动机、兴趣、意志、理想、信念等。个性的本质特征具有个性的整体性、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多面性和个性的动力。人的个性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如一个人的气质有外向和内向之分;性格有活泼好动与沉静之分;情感有奔放和细腻之分;智力中有的人记忆力强,有的人观察力强。因此,很难将这些个性心理特征分辨出优劣。
二、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榜样力量
声乐教师不仅用丰富的语言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技巧,还运用自己的歌声表达内心世界,其言行及人格会对学生的个性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公正无私,一视同仁。一方面,由于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不能因家庭条件好就对其热情,对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就冷眼相向;另一方面,教师除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严格要求以外,还应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规范,不能因为唱得好而对其不良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对嗓音条件不好或唱得不尽如人意的学生就态度恶劣。教师应始终本着一颗公平的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势利的眼光看待学生。(二)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历来教育大家都重视教师的言行示范作用,如孔子就十分重视为人师表,甚至主张行“无言之教”;杨雄也认为教师必须以自身的楷模感化学生。教师应避免自身的不良行为对学生造成影响,必须谨慎从事、三思而行,对学生起到示范的作用。(三)情绪稳定,态度端庄。教师的态度是否亲切、和蔼,情绪是否稳定对其威信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如果教师因为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使情绪不稳定,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歌唱情绪,使上课质量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善于控制情绪,保持心境平和。(四)性格开朗,乐观向上。为人师表不仅仅体现在外貌端庄,更体现在内心精神的积极向上。教师的教学语言及范唱需保持饱满的情绪才能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歌唱的兴趣,从而提高演唱质量。同时教师开朗的性格也使学生敢于、乐于接近老师,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三、正确的教学方法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方式
由于学生声乐能力的客观差异,造成他们的性格、兴趣爱好与能力各不相同。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声乐教学观念及同样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将在学习上变得死气沉沉,成了学习机器,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声乐教学中只有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一)因材施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到“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学生个性常常隐藏在他们的优缺点背后。声乐教师应该善于从那些优缺点背后识别出学生的不同个性,只有识别出不同个性后才能正确地加以引导和教育,并针对其个性进行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的个性向成熟、完整的方向发展。(二)情感教学法。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和愿望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虽是教育活动的非智力因素,但与学生的智力活动、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等密切相关,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声乐教师发现我们的教学之所以收效甚微,最主要原因是在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学生在声乐技术技巧上的提高,而忽略了师生间的情感培养。教师应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基础,尽量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加强情感因素的作用,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发挥以尊重、平等、信任、理解为主要内容的情感因素的作用,在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三)引探教学法。引探教学法就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声乐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应大胆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位优秀的声乐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讲解精彩,还要在学生的声乐学习中点拨得当。教师通过恰当的引导、点拨,让学生根据自己嗓音的实际情况,主动地去探求专业知识,进而逐渐地、有层次地接受并熟练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及技能,这样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培养具有良好个性品质的一代新人,是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声乐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项主要学习内容,同样应具有时代感与使命感。声乐教学如何发展学生个性,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需要我们声乐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编写.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严虎,杨晓艳.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徐茜,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高师 声乐教学 个性
早在8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就已经把“个性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主题, 这已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教育研究的热点。声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增强声乐教学的实效性,是目前声乐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有不少同仁进行了积极而大胆的探索,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和措施。但笔者认为在声乐教学中如果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主体性将得不到发挥,我们的教学就难以取得真正的成效,也难于适应目前音乐教育改革的形势。本文就声乐教学对学生个性的发展进行了粗浅思考。
一、个性的特征
个性,在心理学上亦称“人格”。他是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它包括气质、性格、动机、兴趣、意志、理想、信念等。个性的本质特征具有个性的整体性、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多面性和个性的动力。人的个性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如一个人的气质有外向和内向之分;性格有活泼好动与沉静之分;情感有奔放和细腻之分;智力中有的人记忆力强,有的人观察力强。因此,很难将这些个性心理特征分辨出优劣。
二、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榜样力量
声乐教师不仅用丰富的语言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技巧,还运用自己的歌声表达内心世界,其言行及人格会对学生的个性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公正无私,一视同仁。一方面,由于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家庭,不能因家庭条件好就对其热情,对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就冷眼相向;另一方面,教师除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严格要求以外,还应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规范,不能因为唱得好而对其不良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对嗓音条件不好或唱得不尽如人意的学生就态度恶劣。教师应始终本着一颗公平的心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势利的眼光看待学生。(二)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历来教育大家都重视教师的言行示范作用,如孔子就十分重视为人师表,甚至主张行“无言之教”;杨雄也认为教师必须以自身的楷模感化学生。教师应避免自身的不良行为对学生造成影响,必须谨慎从事、三思而行,对学生起到示范的作用。(三)情绪稳定,态度端庄。教师的态度是否亲切、和蔼,情绪是否稳定对其威信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如果教师因为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使情绪不稳定,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歌唱情绪,使上课质量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善于控制情绪,保持心境平和。(四)性格开朗,乐观向上。为人师表不仅仅体现在外貌端庄,更体现在内心精神的积极向上。教师的教学语言及范唱需保持饱满的情绪才能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歌唱的兴趣,从而提高演唱质量。同时教师开朗的性格也使学生敢于、乐于接近老师,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三、正确的教学方法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有效方式
由于学生声乐能力的客观差异,造成他们的性格、兴趣爱好与能力各不相同。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声乐教学观念及同样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将在学习上变得死气沉沉,成了学习机器,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声乐教学中只有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一)因材施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到“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学生个性常常隐藏在他们的优缺点背后。声乐教师应该善于从那些优缺点背后识别出学生的不同个性,只有识别出不同个性后才能正确地加以引导和教育,并针对其个性进行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的个性向成熟、完整的方向发展。(二)情感教学法。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和愿望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虽是教育活动的非智力因素,但与学生的智力活动、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等密切相关,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声乐教师发现我们的教学之所以收效甚微,最主要原因是在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学生在声乐技术技巧上的提高,而忽略了师生间的情感培养。教师应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基础,尽量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加强情感因素的作用,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发挥以尊重、平等、信任、理解为主要内容的情感因素的作用,在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三)引探教学法。引探教学法就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声乐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应大胆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位优秀的声乐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讲解精彩,还要在学生的声乐学习中点拨得当。教师通过恰当的引导、点拨,让学生根据自己嗓音的实际情况,主动地去探求专业知识,进而逐渐地、有层次地接受并熟练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及技能,这样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培养具有良好个性品质的一代新人,是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声乐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项主要学习内容,同样应具有时代感与使命感。声乐教学如何发展学生个性,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需要我们声乐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编写.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严虎,杨晓艳.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徐茜,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