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生命原来如此美好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小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金利波的咨询室里,有很多家长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抱怨:“你为孩子做了很多,他却无动于衷”“你辛辛苦苦为他下一碗面,孩子却因为口味问题跟你大吵一架”。每次,金利波都要向家长引入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让孩子学会感恩。
  在孩子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金利波因为临时有事,与儿子约定在南京国展中心碰面,然后一起回家。然而当她来到国展中心后,眼前的景象顿时让她傻眼了:这里人山人海,儿子小小的个子,早就湮没在人海中,到哪里去寻找呢?她匆匆办完事情,又在场中找了一圈,依旧不见儿子的踪影,只得独自回到家中。
  “依据我对儿子的了解,他应该会去找警察帮忙。果然,我刚进家门,电话就打来了。”电话是一个陌生女孩打来的,女孩告诉她,自己是警察学校的学生,周末在国展中心实习,正好遇上前来求助的金利波的儿子。
  这个电话让金利波的眼泪都掉下来了。儿子一进家门,她便站起身来说道:“我们现在去超市买些东西,下个礼拜妈妈带你去学校感谢帮助你回家的那个姐姐,好吗?正是因为她的帮助,我才能和你重逢呀!”
  第二个周末,金利波果然带着孩子来到女孩的宿舍表示感谢,此外,她还亲手写了一封感谢信交到女孩的学校。“这些细节儿子都看在眼中,我要让他知道,对于别人的帮助,我们要心怀感恩。”金利波认为,让孩子参与劳动,是培养孩子感恩之心的最好方式。虽然身为独生子女,但金利波的儿子从扫地洗碗到整理家务样样都会,为了锻炼儿子独自进行家务劳动,她甚至辞掉了钟点工。正因如此,儿子懂得了劳动的快乐,学会了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甚至会细心地为赶时间出门的妈妈拉上靴子的拉链,会在寒冷的冬夜里为下班回来的母亲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
  “劳动最能改变一个人心态和气质。”采访的最后,金利波表示,与其说自己是一个“成功妈妈”,不如说是一个对孩子的到来充满感恩的母亲,“在育儿的过程中,理论和实际有着太大的差距,而我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努力缩小这个差距。”
  如今,儿子已经出国留学,金利波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普及儿童心理知识的工作中。多年来,她一直坚持在各大幼儿园举行儿童心理卫生讲座,在她看来,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园的习惯往往影响人的一生。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彼得·卡皮查所说的那样,他的一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到的,“在幼儿园里,我养成了许多好习惯。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其他文献
蚂蚁点点借翅膀
期刊
新颖的角度、翔实的案例、权威的观点,让教育专家为家长开启一方全新的幼教天地。  小编有话说:  很多家长会向小编抱怨,教育了那么多,孩子为什么还是不懂事?其实,小编认为,孩子不懂事,有时候可能真不是孩子的问题。也许是爸爸妈妈们的某些行为让孩子处于一个无法懂事的环境中。比如,冬天来了,寒冷模式再次开启。每当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们就特别担忧,怕宝宝会挨冻生病。于是,他们给孩子穿起了厚厚的冬衣,更有甚者,
期刊
对话宝宝  每天晚上一到睡觉时间,鹿哥就自己钻进被窝,进入甜甜的梦乡啦,所以它才能长得这么高,变得这么聪明。宝宝,请你也和鹿哥一起,养成早早睡觉的好习惯吧!  重点领域  学习品质  主角  宝宝  场地建议  书房
期刊
■时段建议  晚餐后  ■场地建议  客厅  ■主角  宝宝、外婆或奶奶  对话奶奶  培养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一位家长都很重视的事情,可是不少老人却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来培养宝宝。其实,老人只需要将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合适的方式教给宝宝,并适当启发,就能很好地培养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行动  依据  《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3~4岁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
期刊
对话宝宝  你看,这些指偶多好玩啊!如果把手翻过来,指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呢?请你在图中找一找并把它们连起来。  ■时段建议: 晚餐后  ■场地建议: 书房  ■主 角: 宝宝  问题  宝宝,你知道每个手指分别叫什么名字吗?
期刊
■时段建议:晚餐后  ■场地建议:客厅  ■主 角:宝宝、妈妈或  其他家庭成员  对话妈妈  手指游戏是促进幼儿小脑发育的有益手段。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充满童趣的儿歌,和宝宝玩一个手指游戏吧。快快发挥创造力,看看宝宝的小手能变出哪些有趣的花样!  任务卡  A.听听儿歌  扫一扫二维码,播放儿歌《小手变变变》。宝宝先和妈妈一起听一听儿歌的旋律和歌词,说一说歌词里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  B.小手变变
期刊
对话宝宝  小白兔迷路了,请你快带着它沿着→→的道路走出大山吧。  ■时段建议: 晚餐后 ■场地建议: 书房 ■主角: 宝宝  问题  宝宝,你还认识哪些萝卜?
期刊
随着“全面二胎”的脚步临近,不少家庭陷入了“生与不生”的困惑之中。一方面羡慕四口之家的热闹温馨,若能儿女双全凑成一“好”更是羡煞旁人;另一方面,一些诸如“13岁女孩自杀逼父母放弃二胎”“6岁男童吃二胎弟弟的醋竟离家出走”的新闻逐渐引发关注,让不少渴望生二胎的父母心存疑虑:家有大宝,怀孕前是否要征得大宝的同意?如何抚慰大宝的情绪,让他们欢欢喜喜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倾诉篇  谁来安慰我的玻璃心?  
期刊
著名教育家卡森·麦卡曾说过:“儿童幼小的心灵是非常细嫩的器官。冷酷的开端会把他们的心灵扭曲成奇形怪状。一颗受了伤害的儿童的心会萎缩,一辈子都像桃核一样坚硬,一样布满深沟。” 对于那些想要二胎的家庭来说,如何才能更好地呵护和关爱每一个孩子,让两宝相亲相爱,快乐成长呢?  第一,孕前做好铺垫。对于已经拥有自我意识却又缺乏安全感的大宝来说,父母孕育二胎前的铺垫是必不可少的。没生二胎之前,父母可以和大宝讨
期刊
由于在准备二胎时遭遇到来自大宝的阻力,不少父母便发出了这样的疑问:生二胎要不要和孩子商量?这件事到底听谁的?  这一问题在网络争论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代表性意见:  其一:大宝作为一名家庭成员,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权利。何况二宝的到来,不可避免会分享家庭的资源以及父母的精力,这的确会牵扯到大宝的切身利益,当然要争取大宝的同意。  其二:你们要第一个孩子时和孩子商量过吗?当然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