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8月10日,韩国首尔城。
所有的镁光灯都聚焦在Imagine cup2007微软“创新杯”全球总决赛的颁奖台上。
领奖台左边的大屏幕上,为活动特制的短片像过山车一样急速地闪过一个个镜头。9个项目27块奖牌,究竟花落谁家?来自59个国家和地区的112支代表队的队员及所有嘉宾人人都睁大了双眼。
当主持人宣布:“IT挑战项目一等奖获得者是China Zhifeng Chen(陈志峰)”,顿时掌声雷动。
陈志峰—— 华中科技大学大二学生,他的专业并不是计算机,而是给水排水工程。众多媒体称他为“天才”,陈志峰不置可否地微笑。他知道,在光环的背后,离不开十年来的电脑缘,离不开两载的联创苦修经历。这一刻,他更坚定了联创队友常说的一句话:“第二永远不是我们的选项!”
十年结缘电脑,像猫追赶自己的尾巴
“罗马并非一日建成”,陈志峰不愿意别人称他为天才,还在小学三年级,他就开始捣鼓电脑。在那个以学习为LOGO的年代,陈志峰对计算机表现出超常的兴趣,他的大名在亲朋好友中流传开来,小学五年级就已经有人请他配电脑了。
为了稳坐游戏“大虾”宝座,他迷上了复杂的DOS命令。“看其它的书我都会睡着,计算机书就不会了。”他经常光顾My Drivers和PC Online网站,“在My drivers上寻找优化系统的方法,到PC Online上看硬件报价,幻想着什么时候能够升级电脑。”陈志峰坦言,“当初为玩游戏想尽办法升级电脑,没想到无形中就为今后奠定了基础。”迄今为止,他用过六台电脑,换了四次CPU、三次主板、三次显卡。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初三时换的一块显卡,1200元。”陈志峰特地强调了1200这个价格。
陈志峰对电脑的疯玩程度,让父母担心儿子会玩物丧志,每次母亲提醒时,他便拿成绩打赌。有一次,他以年级前三的成绩打赌,奖品是一块显卡。一直在年级三十名左右徘徊的陈志峰果真考进了前三,但母亲的奖励迟迟没有兑现,“直到好久之后,我才得到这块显卡,我并没有生气,我明白母亲并不是不想兑现承诺,而是客观条件限制了她。”原来家里并不富裕,不能满足儿子的要求,妈妈为此背地里偷偷流泪。为了不让他失望,最后借钱买回了儿子心仪已久的Nvidia Geforce 2 Pro显卡。
这件事给陈志峰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懂事的他开始省下零花钱为电脑升级,成绩也再没让家里担心过。处于学习最低谷时,他主动把电脑藏在了阁楼上,手痒时一看电脑还要安装才能用,就不想着玩了。他用行动向父母证明了自己足够优秀: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厉兵秣马,从联创起飞
上大学前的十年捣鼓计算机生涯,陈志峰把这概括为兴趣培养阶段,进入大学,陈志峰觉得自己应该把爱好转化为资源,开始广涉计算机专业书籍,也不知道什么是好,他便专挑“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直到半年后的一天,正好碰到联创团队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招新,他立即报了名。他知道,爱好和理想的舞台已经呈现在面前,只等自己去争取。
联创是由华中科技大学一群电脑爱好者组建的团队,向来以荣获国内外有名科技比赛奖项而出名。团队招新素来有五次考试和“夜审”(通宵答题)的传统,长达二十页的英文试题和五本与考试相关的参考书,持续9个小时的高强度作业并没有使陈志峰打退堂鼓。第一次近距离与相关理论接触,他才发现自己不过是在海边拾贝壳的小孩,离计算机的深海还远得很。
基于英语和动手实践能力强的优势,他加入了IT组。可以说,联创团队是“IT魔鬼训练营”,有多如牛毛的计算机知识要接受,又有让人冒冷汗的任务要在一周内完成。老队友会推荐一些有关Windows系统书目,他们先自己查阅,然后动手操作。在联创,陈志峰大量地阅读和计算机有关的书目,从网络技术到IT运营,再到设计开发,他无不涉及。
同学常开玩笑说, 进入联创团队后,陈志峰过着外星人生活,他可以一天收发20多封别人看不懂的邮件,娴熟穿梭于英文礼仪用语;可以连续趴在电脑前为工作苦战十个小时,饿了就喝水吃面包;就像初中时候突发奇想,随意组合几个英文字母,便有了英文名YeGGo一样,他的某些“神经质”也经常在联创工作中表现出来,偶然闪现的灵感马上被记下来,然后实验,去验证。
计算机之于他,像是猫追赶自己的尾巴,乐此不疲,陈志峰觉得人应该有兴趣的。
联创之于他,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历练。在联创,他每天想的就是如何设计一个稳定、安全、高效的IT架构。“服务器怎么放,每一个网段放几个,都是有研究的,而只有在联创,才能提供足够的硬件资源,让我使用虚拟机做模拟实验。”联创的每一次实验,都为陈志峰这次比赛的成功打下了铺垫。
华中科技大学于他,是学会创新学习、主动学习、在实践中学习的土壤,他在这个环境里面努力地汲取营养、实现自我超越。
要设计比蒙娜丽莎还美的系统架构
对微软“创新杯”这项全球规模最大的学生科技竞赛,陈志峰并不陌生。2006年,他作为联创团队中最小的队员,怀着势在必得的心情参加创新杯I T项目,获得中国前五名,虽然没能进入总决赛,但那是他的第一次“准备”。
“5000人的学校,100多个教师,要实现多媒体互动教学、虚拟实验室、在线提交作业多种功能,如何用技术提供更好的教育……”得到“创新杯”第二轮的题目是2007年4月,距离陈志峰通过微软全球学生大赛IT项目组首轮比赛已过去四个月。早在2006年12月,他已轻松过关初赛——30分钟回答网络30道题,这对他来说不是难题。
自4月起,陈志峰进入了第二轮的核心设计阶段,比赛要求提交的作品具有极强的创新性,需要设计符合实际环境的IT系统构架,并在技术上实现,而一个半月内完成设计,给参赛者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寻求更好的性能上的安全和稳定,陈志峰做了大量的假想,偶尔的灵感也不放过,经过一番深思熟虑,IT系统架构的雏形逐渐在他脑中清晰,他把构想写成了18页图文并茂的解决方案文档。
根据区域、网段、服务器和应用系统技术构造,他将整个网络架构分为外围公共区、中间边界区、内部核心区的“三区”和两区之间的防火墙“两墙”设置,成一个纵深的防御体系,突出设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二轮核心设计阶段完成,最后的方案依照“三区两墙”的构想,共使用了9 7台服务器。他拟化了一个减缩版本,充分利用现有的1 0余台电脑,最后将一纸示意图实践完成。“对项目的可行性我有90%的把握,要赢也赢在此!”
“我估计自己进入前三没有问题,获得第一名的可能性也蛮大。”回忆起8月决赛的情形,陈志峰仍激动不已,“比赛场地都封闭着,但房间之间是用隔板隔开的,能够互相感知对方。在考官们突击进行检查的时候,我觉得那些对手可能没有我的架构设计得好。”
结果揭晓,陈志峰果然不负众望,最终荣摘桂冠。
每天清晨,当喻园第一缕晨光照进沁苑10栋七楼联创团队工作室时,陈志峰已坐在计算机前。随处可见的电脑,凌乱的技术书籍,食物、水杯、手机穿插其中。到达微软创新杯的顶峰,陈志峰心中有了更高的目标,“我希望出国,尤其是到斯坦福大学或华盛顿大学深造,斯坦福离硅谷很近,华盛顿离微软很近。我希望可以在那些大公司里实习,可以让我对外国的IT企业运作有更深的认识。”
链接微软“创新杯”(Imagine Cup)全球学生大赛始创于2003年,旨在鼓励年轻人发挥想象力、热情和创造力,投身科技创新,为当今世界做出贡献,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学生科技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