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书以幽默风趣语言和生动的案例介绍了现代人在认识、了解自我,处理职场、家庭、生活、情感领域的各类关系时可能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引发读者的思考,感受他人对我们行为的影响。
自从进入青春期之后,我和父亲的关系就降到冰点。从我离家求学、独立工作以后,我们见面的机会变得屈指可数,我们之间的坚冰越来越厚,越来越难以融化。直到后来,已经变得无话可说。一家人沉默地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谁也不知道该讲些什么。
每次我绞尽脑汁想说点轻松愉快的事,看着喝得醉醺醺的他,最后只能恨铁不成钢地来一句: “你少喝点酒,整天喝得不省人事的,像什么样子!”说完,我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语气和母亲简直一模一样。
他听到我这样说,一点都不生气,反而笑着说: “你看看你,和你妈太像了,就是管得太多。”他一边说着,一边默默放下了酒瓶,没把酒杯斟满。
母亲经常说: “你爸他谁的话都不听,只有你说的话他才能听进去,有时候需要你来管管他。”
不过,有一件事情改变了我,那是在工作后的一次培训中,老师让大家写一封感谢信。就在我犹豫该写给谁时,老师邀请一位泣不成声的女生上台,分享她写的信。
她满脸泪痕地说: “这封信是写给我爸爸的,他在不久前去世了。请原谅我不想读信的内容,因为那是属于我和他之间的秘密。我很后悔有些话没能早点告诉他,如果你们和父亲之间有什么话想说的话,那就及时说出来吧。”
看著她红肿的双眼,我整个人像是被闪电击中了一样,突然间想到了自己的父亲。这些年来,我总是责怪他、埋怨他,从来没有站在他的角度思考过,不仅丝毫没有体谅过他,也从未对他说过一句感谢。
我的父亲是个普通的男人,他并不是一个能力卓越的人,不仅不擅长交际,而且不会赚钱,就是一个苦苦挣扎着讨生活的男人。社会对这样的男人并不宽容,因为“男主外、女主内”的观点根深蒂固,男人养家糊口也被认为是天经地义。一旦一个家庭中的男人无法实现社会期待,那么他也就不拥有为一家人带来幸福的能力。
我们最开始的关系并非如此,我相信许多孩子在童年时期崇拜自己的父母,我也不例外。在我心中,他曾经是全世界最好的父亲,我们之间曾经有过无数快乐的回忆,这些回忆都在我伤心难过时,安抚我的心。
童年时期的夏日午后,我们最喜欢玩这样的游戏:他躺在凉席上,我侧着头,把耳朵贴在他的肚子上,就能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我对此感到惊讶不已: “爸爸,为什么你的肚子里有水流的声音?”
他笑呵呵地告诉我: “因为爸爸肚子里有一条小溪呀!”
“那你肚子里还有什么?有山吗?有云彩吗?”我急忙追问道。
“我的肚子里面什么都有,还有墨水呢。”他的话让我更加震惊,我永远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他的肚子里会有墨水。我试图掰开他的嘴巴,看他的舌头有没有被墨水染黑。他看着我信以为真的样子,抱着我哈哈大笑起来。
父亲家里很穷,但他当年是村子里走出来的大学生,还真算肚子里有点墨水的文化人呢。那时父亲是我心中的骄傲,我总是在同学们面前炫耀,他不仅有文化,长得帅,脾气也好,从来都没有打过我。在我心中,他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父亲。
可是在母亲的眼里,却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一面。家里的争吵从来没有停止过,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刚开始我不理解他们到底为什么争吵,觉得是母亲在无理取闹。后来才明白,原来他们吵架的根源是金钱。生活是需要物质基础的,最终要落在一餐一饭中,光靠爱情是无法存活的,没钱的日子太难熬。刚开始父亲还会和母亲争辩几句,后来他选择沉默。
“妈,快消消气吃饭吧。”从小,我就在父母中间,充当调停者的角色。我总是幻想着有一天,他们能够理解彼此,家庭氛围可以变得和睦起来。
不过,生活对我们这个贫穷的家庭并没有多少同情心。没过多久,父母就双双下岗。为了生存,他们开始讨论所有可能的出路。也许就是从那时起,父亲的光环在我心中逐渐消失。我意识到原来所谓的高学历没什么用,现在失业了,也同样找不到什么出路。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敏感地察觉到贫富差距,贫穷的滋味并不好受,特别是对一个青春期的女生而言。青春期的我敏感又自卑,把生活的痛苦全部归结于家里穷。而当时我认为贫穷的原因就是父亲,是他不努力挣钱,没能力让妻儿过上好日子。
这长达十年的叛逆期里,我和父亲之间逐渐变得无话可说。他也曾经试着拉近我们之间的关系,但我把心门紧闭,谁都不能闯进来。
步入社会后,当老板评价我太“单纯”,不懂人情世故,不会做人的时候,当领导把我骂到痛哭流涕而我却一句话都不敢反驳的时候,当我在社会上混了好多年依然不愿意说假话的时候,当我面对种种不利的情况还是不愿意改变本性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在骨子里,和父亲一模一样。
我以为赚钱和成功很容易,而实际上我拼尽全力,也只能维持基本生活而已。我的父亲在下岗后,靠着帮工厂维修机器养活一家四口,他从未抱怨过一句。也许就是那一刻,我彻底理解了他。我才领悟到什么是体谅,原来从头到尾都是我太天真,生活从来不容易,父亲也拼尽了全力。
许多往事涌上心头,我想起初三那年,每天晚自习结束后,都是父亲来接我回家。漆黑的夜晚,我们并排骑着自行车,沉默不语,从路灯下经过。那段时间我的学习成绩有些下降,很怕回家后被母亲责骂。
“爸爸,如果我不再考班级第一名,你会生气吗?”
他毫不犹豫地说: “当然不会。”
“那我考多少名,你才会生气?”
他思考了一会儿说: “你考多少名我都不会生气的,只要你努力就行。不过如果你一定要问的话,那就第八名吧。”
我忍不住笑起来: “第八名怎么可能?”
父亲总是这样温柔地对待我,曾经我责备他没有要求,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这是一种智慧。
当那些我以为已经忘却的细节再次涌现在眼前的时候,它们全部幻化成泪水,流露在笔尖上,最后我给父亲写了这样一封信: “爸爸,这是我给你写的第一封信。这些年来,我对你的态度很不好,现在想来都是我错了。每个人的能力有高有低,不能完全用赚钱能力去衡量一个人,也不能用这样的标准去全盘否定一个父亲。”
是的,我的父亲只是一个普通人,他没有什么背景,靠自己在社会上闯荡。虽然他没能让我们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他任劳任怨地打工赚钱,供我读书学习,让我不愁吃穿,这其实已经足够。我不应该要求太多,我也没有资格这样去要求他。在这个家里,我从未付出过一分一厘,一直都在不断索取。
信寄回老家,我内心有些忐忑,这些话我从来没有说过,不知道他收到信以后会是怎么样的反应。可是过了好久,都没有听他提起这封信,我备感失望。虽然我知道他性格内敛,不愿意多说话,但是我还是担心一切都已经太迟。也许我们之间的关系,再也无法和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早就对我失望了。
直到两周之后,母亲才告诉我,原来信被塞到邻居家去了。当邻居把信送过来的时候,父亲刚开始很惊讶,甚至不相信那封信是写给他的。
后来他和母亲一起读着我写的信,他的眼眶红了,连声说:“女儿长大了,长大了,懂事了。”他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
我知道,因为这封信,我和父亲之间的寒冰已经开始融化。
魏娅
毕业于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小说作者,专业影评人。作品曾多次刊登、转载于《中国青年》杂志、每日豆瓣公众号、GGV纪源资本公众号等多家媒体。“得到”认证书评人,电子书《彼此凝视的眼睛》作者,纸质书《1 8个女生的1 8岁》作者之一。
自从进入青春期之后,我和父亲的关系就降到冰点。从我离家求学、独立工作以后,我们见面的机会变得屈指可数,我们之间的坚冰越来越厚,越来越难以融化。直到后来,已经变得无话可说。一家人沉默地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谁也不知道该讲些什么。
每次我绞尽脑汁想说点轻松愉快的事,看着喝得醉醺醺的他,最后只能恨铁不成钢地来一句: “你少喝点酒,整天喝得不省人事的,像什么样子!”说完,我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语气和母亲简直一模一样。
他听到我这样说,一点都不生气,反而笑着说: “你看看你,和你妈太像了,就是管得太多。”他一边说着,一边默默放下了酒瓶,没把酒杯斟满。
母亲经常说: “你爸他谁的话都不听,只有你说的话他才能听进去,有时候需要你来管管他。”
不过,有一件事情改变了我,那是在工作后的一次培训中,老师让大家写一封感谢信。就在我犹豫该写给谁时,老师邀请一位泣不成声的女生上台,分享她写的信。
她满脸泪痕地说: “这封信是写给我爸爸的,他在不久前去世了。请原谅我不想读信的内容,因为那是属于我和他之间的秘密。我很后悔有些话没能早点告诉他,如果你们和父亲之间有什么话想说的话,那就及时说出来吧。”
看著她红肿的双眼,我整个人像是被闪电击中了一样,突然间想到了自己的父亲。这些年来,我总是责怪他、埋怨他,从来没有站在他的角度思考过,不仅丝毫没有体谅过他,也从未对他说过一句感谢。
我的父亲是个普通的男人,他并不是一个能力卓越的人,不仅不擅长交际,而且不会赚钱,就是一个苦苦挣扎着讨生活的男人。社会对这样的男人并不宽容,因为“男主外、女主内”的观点根深蒂固,男人养家糊口也被认为是天经地义。一旦一个家庭中的男人无法实现社会期待,那么他也就不拥有为一家人带来幸福的能力。
我们最开始的关系并非如此,我相信许多孩子在童年时期崇拜自己的父母,我也不例外。在我心中,他曾经是全世界最好的父亲,我们之间曾经有过无数快乐的回忆,这些回忆都在我伤心难过时,安抚我的心。
童年时期的夏日午后,我们最喜欢玩这样的游戏:他躺在凉席上,我侧着头,把耳朵贴在他的肚子上,就能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我对此感到惊讶不已: “爸爸,为什么你的肚子里有水流的声音?”
他笑呵呵地告诉我: “因为爸爸肚子里有一条小溪呀!”
“那你肚子里还有什么?有山吗?有云彩吗?”我急忙追问道。
“我的肚子里面什么都有,还有墨水呢。”他的话让我更加震惊,我永远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他的肚子里会有墨水。我试图掰开他的嘴巴,看他的舌头有没有被墨水染黑。他看着我信以为真的样子,抱着我哈哈大笑起来。
父亲家里很穷,但他当年是村子里走出来的大学生,还真算肚子里有点墨水的文化人呢。那时父亲是我心中的骄傲,我总是在同学们面前炫耀,他不仅有文化,长得帅,脾气也好,从来都没有打过我。在我心中,他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父亲。
可是在母亲的眼里,却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一面。家里的争吵从来没有停止过,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刚开始我不理解他们到底为什么争吵,觉得是母亲在无理取闹。后来才明白,原来他们吵架的根源是金钱。生活是需要物质基础的,最终要落在一餐一饭中,光靠爱情是无法存活的,没钱的日子太难熬。刚开始父亲还会和母亲争辩几句,后来他选择沉默。
“妈,快消消气吃饭吧。”从小,我就在父母中间,充当调停者的角色。我总是幻想着有一天,他们能够理解彼此,家庭氛围可以变得和睦起来。
不过,生活对我们这个贫穷的家庭并没有多少同情心。没过多久,父母就双双下岗。为了生存,他们开始讨论所有可能的出路。也许就是从那时起,父亲的光环在我心中逐渐消失。我意识到原来所谓的高学历没什么用,现在失业了,也同样找不到什么出路。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敏感地察觉到贫富差距,贫穷的滋味并不好受,特别是对一个青春期的女生而言。青春期的我敏感又自卑,把生活的痛苦全部归结于家里穷。而当时我认为贫穷的原因就是父亲,是他不努力挣钱,没能力让妻儿过上好日子。
这长达十年的叛逆期里,我和父亲之间逐渐变得无话可说。他也曾经试着拉近我们之间的关系,但我把心门紧闭,谁都不能闯进来。
步入社会后,当老板评价我太“单纯”,不懂人情世故,不会做人的时候,当领导把我骂到痛哭流涕而我却一句话都不敢反驳的时候,当我在社会上混了好多年依然不愿意说假话的时候,当我面对种种不利的情况还是不愿意改变本性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在骨子里,和父亲一模一样。
我以为赚钱和成功很容易,而实际上我拼尽全力,也只能维持基本生活而已。我的父亲在下岗后,靠着帮工厂维修机器养活一家四口,他从未抱怨过一句。也许就是那一刻,我彻底理解了他。我才领悟到什么是体谅,原来从头到尾都是我太天真,生活从来不容易,父亲也拼尽了全力。
许多往事涌上心头,我想起初三那年,每天晚自习结束后,都是父亲来接我回家。漆黑的夜晚,我们并排骑着自行车,沉默不语,从路灯下经过。那段时间我的学习成绩有些下降,很怕回家后被母亲责骂。
“爸爸,如果我不再考班级第一名,你会生气吗?”
他毫不犹豫地说: “当然不会。”
“那我考多少名,你才会生气?”
他思考了一会儿说: “你考多少名我都不会生气的,只要你努力就行。不过如果你一定要问的话,那就第八名吧。”
我忍不住笑起来: “第八名怎么可能?”
父亲总是这样温柔地对待我,曾经我责备他没有要求,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这是一种智慧。
当那些我以为已经忘却的细节再次涌现在眼前的时候,它们全部幻化成泪水,流露在笔尖上,最后我给父亲写了这样一封信: “爸爸,这是我给你写的第一封信。这些年来,我对你的态度很不好,现在想来都是我错了。每个人的能力有高有低,不能完全用赚钱能力去衡量一个人,也不能用这样的标准去全盘否定一个父亲。”
是的,我的父亲只是一个普通人,他没有什么背景,靠自己在社会上闯荡。虽然他没能让我们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他任劳任怨地打工赚钱,供我读书学习,让我不愁吃穿,这其实已经足够。我不应该要求太多,我也没有资格这样去要求他。在这个家里,我从未付出过一分一厘,一直都在不断索取。
信寄回老家,我内心有些忐忑,这些话我从来没有说过,不知道他收到信以后会是怎么样的反应。可是过了好久,都没有听他提起这封信,我备感失望。虽然我知道他性格内敛,不愿意多说话,但是我还是担心一切都已经太迟。也许我们之间的关系,再也无法和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早就对我失望了。
直到两周之后,母亲才告诉我,原来信被塞到邻居家去了。当邻居把信送过来的时候,父亲刚开始很惊讶,甚至不相信那封信是写给他的。
后来他和母亲一起读着我写的信,他的眼眶红了,连声说:“女儿长大了,长大了,懂事了。”他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
我知道,因为这封信,我和父亲之间的寒冰已经开始融化。
魏娅
毕业于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小说作者,专业影评人。作品曾多次刊登、转载于《中国青年》杂志、每日豆瓣公众号、GGV纪源资本公众号等多家媒体。“得到”认证书评人,电子书《彼此凝视的眼睛》作者,纸质书《1 8个女生的1 8岁》作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