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十三五”期间,特殊教育发展将会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而“送教上门”是继随班就读之后,对因自身和家庭等原因没有走进课堂的适龄残疾儿童实施的一种教育方式。《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提出,要为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并将其纳入学籍管理。
“送教上门”是形势所需
根据教育部一项调研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约为8万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仅为71.9%,远低于普通小学的净入学率(99.5%)和初中的毛入学率(98%)。这组数字的对比,有力地说明了这些适龄残疾儿童需要接受教育的紧迫性。如果说官方统计,从数字对比上给人以视觉冲击的话,那么当笔者拿到所在市县的信息资料时,更有着心灵的震撼,没想到一个县未入学的适龄残疾儿童居然那么多。仅以笔者所去送教上门的河口镇为例,根据提供的信息,我县河口镇有七名残障儿童,其中一名已经确认死亡,其余的六名儿童,四男两女,年龄跨度在8~14岁之间。其中有一名在当地上了半年的幼儿园,后被退回,还有一名在当地上了普小三年级后就辍学在家,余下的四名都未上过学。所以说,“送教上门”既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更惠及了那些未能入学的适龄残疾儿童及其所在家庭。
影响送教成效的主要因素
残障儿童的残疾程度深类别多
走访的智障儿童都是残疾程度深,且伴有多重残疾,脑瘫、自闭症、多动症、失语症、情绪障碍等。笔者曾见到:有的根本听不懂教师所发出的指令,只是“自说自话”;有的怕看见陌生人,一直躲在房里不出来;有的老是模仿电视动画片中的简单动作,似乎是在与他人交流等等。还有更严重的,一直躺在床上的。鉴于以上种种,所以很多情况我们是通过与家人交谈来了解的。
家长的文化素养低
前面已经讲过了,在家照顾孩子的大多数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认识跟不上时代步伐,认为孩子能吃饱穿暖,能不把大小便弄到身上就很满足了。我还听到其他同事的反馈,有个别家长不仅不配合,还责骂送教上门的教师,其认为这是炒作,搞形式主义,其实究其深层原因在于,他们不愿把家里有這样的残疾孩子暴露在公众面前。
缺少专业化的引领
送教上门若要常态化,势必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单从人员而言,教师一方面要进行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还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来送教上门,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然而,这些还是可以克服。但是,面对脑瘫、自闭症、多动症、失语症、情绪障碍儿童,面对残疾程度深,且有多重残疾的他们,根本无法实施教育和干预措施,真是有劲儿使不上。
展望——在协作与转变中寻求更科学有效的“送教”途径
多方协作
政府部门的支持
“送教上门”工作,得到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和民政助理的大力支持。刚开始,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仅凭我们几个,人地生疏,花半天时间能够找到一户人家就算很幸运了。原因在于现在撤乡并镇,农村进行了桩线化管理。我们手头资料提供的智障儿童的家庭住址,是后来规划出来的新的镇、乡、村名称,当地很多人对此并不熟悉。而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和民政助理却十分了解,根据他们的人脉走访每一户,既节约了时间,还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家长的配合
我们发现很多家庭家境并不宽裕,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意识不强。他们认为只要看好孩子,管好吃喝拉撒睡就行了。为此我们每次上门赠送一些生活用品(助残物品),真诚地与他们沟通,交换联系方式,便于今后咨询联系。同时,取得乡镇工作人员的配合,一起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并能一直坚持下去。
医疗机构的参与
对于重度残疾儿童的鉴定工作,必须得到医疗机构的专业参与。特别是对于瘫痪的、大小便不能自理等无法去医院的儿童,今后还要探索开展“送医上门”,让医生从医学角度给送教教师提出专业康复建议,既让家长更加信服,也让他们学会一些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两个转变
学校功能的转变
随着特殊教育的深入发展,特教学校的功能发生巨大转变,从对单一障碍儿童教育到多重障碍儿童教育;从单纯地对校内特殊儿童实施教育转向既对校内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又要面向在普校就读的特殊儿童提供教育指导和管理服务,还要对重度残疾儿童实行送教上门任务。所以说,“十三五”期间,特殊教育学校必须加快升级转型,由单一型向综合型发展,由“关起门来办学”变为“走出去,请进来” 。
教师角色的转变
随着学校功能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也需重新定位。对照《标准》的基本要求,“十三五”期间,特教教师的角色和身份必将发生重大转变。从传统教育意义上的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管理者、保姆等角色,向专业化、多元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更加强调特殊教育教师要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评估与鉴别、环境创设与利用、个别化教育教学设计、课程整合、灵活适宜地沟通以及辅助技术运用等能力。
“送教上门”是形势所需
根据教育部一项调研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约为8万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仅为71.9%,远低于普通小学的净入学率(99.5%)和初中的毛入学率(98%)。这组数字的对比,有力地说明了这些适龄残疾儿童需要接受教育的紧迫性。如果说官方统计,从数字对比上给人以视觉冲击的话,那么当笔者拿到所在市县的信息资料时,更有着心灵的震撼,没想到一个县未入学的适龄残疾儿童居然那么多。仅以笔者所去送教上门的河口镇为例,根据提供的信息,我县河口镇有七名残障儿童,其中一名已经确认死亡,其余的六名儿童,四男两女,年龄跨度在8~14岁之间。其中有一名在当地上了半年的幼儿园,后被退回,还有一名在当地上了普小三年级后就辍学在家,余下的四名都未上过学。所以说,“送教上门”既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更惠及了那些未能入学的适龄残疾儿童及其所在家庭。
影响送教成效的主要因素
残障儿童的残疾程度深类别多
走访的智障儿童都是残疾程度深,且伴有多重残疾,脑瘫、自闭症、多动症、失语症、情绪障碍等。笔者曾见到:有的根本听不懂教师所发出的指令,只是“自说自话”;有的怕看见陌生人,一直躲在房里不出来;有的老是模仿电视动画片中的简单动作,似乎是在与他人交流等等。还有更严重的,一直躺在床上的。鉴于以上种种,所以很多情况我们是通过与家人交谈来了解的。
家长的文化素养低
前面已经讲过了,在家照顾孩子的大多数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认识跟不上时代步伐,认为孩子能吃饱穿暖,能不把大小便弄到身上就很满足了。我还听到其他同事的反馈,有个别家长不仅不配合,还责骂送教上门的教师,其认为这是炒作,搞形式主义,其实究其深层原因在于,他们不愿把家里有這样的残疾孩子暴露在公众面前。
缺少专业化的引领
送教上门若要常态化,势必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单从人员而言,教师一方面要进行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还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来送教上门,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然而,这些还是可以克服。但是,面对脑瘫、自闭症、多动症、失语症、情绪障碍儿童,面对残疾程度深,且有多重残疾的他们,根本无法实施教育和干预措施,真是有劲儿使不上。
展望——在协作与转变中寻求更科学有效的“送教”途径
多方协作
政府部门的支持
“送教上门”工作,得到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和民政助理的大力支持。刚开始,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仅凭我们几个,人地生疏,花半天时间能够找到一户人家就算很幸运了。原因在于现在撤乡并镇,农村进行了桩线化管理。我们手头资料提供的智障儿童的家庭住址,是后来规划出来的新的镇、乡、村名称,当地很多人对此并不熟悉。而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和民政助理却十分了解,根据他们的人脉走访每一户,既节约了时间,还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家长的配合
我们发现很多家庭家境并不宽裕,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意识不强。他们认为只要看好孩子,管好吃喝拉撒睡就行了。为此我们每次上门赠送一些生活用品(助残物品),真诚地与他们沟通,交换联系方式,便于今后咨询联系。同时,取得乡镇工作人员的配合,一起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并能一直坚持下去。
医疗机构的参与
对于重度残疾儿童的鉴定工作,必须得到医疗机构的专业参与。特别是对于瘫痪的、大小便不能自理等无法去医院的儿童,今后还要探索开展“送医上门”,让医生从医学角度给送教教师提出专业康复建议,既让家长更加信服,也让他们学会一些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两个转变
学校功能的转变
随着特殊教育的深入发展,特教学校的功能发生巨大转变,从对单一障碍儿童教育到多重障碍儿童教育;从单纯地对校内特殊儿童实施教育转向既对校内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又要面向在普校就读的特殊儿童提供教育指导和管理服务,还要对重度残疾儿童实行送教上门任务。所以说,“十三五”期间,特殊教育学校必须加快升级转型,由单一型向综合型发展,由“关起门来办学”变为“走出去,请进来” 。
教师角色的转变
随着学校功能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也需重新定位。对照《标准》的基本要求,“十三五”期间,特教教师的角色和身份必将发生重大转变。从传统教育意义上的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管理者、保姆等角色,向专业化、多元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更加强调特殊教育教师要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评估与鉴别、环境创设与利用、个别化教育教学设计、课程整合、灵活适宜地沟通以及辅助技术运用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