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期刊论文
青藏高原Pn波研究进展及问题
青藏高原Pn波研究进展及问题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zdw1982
【摘 要】
:
简要总结了青藏高原地区Pn波速度结构、各向异性研究进展 ;介绍了Pn波速度结构、各向异性等在岩石圈结构、构造背景反映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青藏高原Pn波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作 者】
:
李永华
【机 构】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 处】
:
国际地震动态
【发表日期】
:
2004年02期
【关键词】
:
PN波
速度结构
各向异性
青藏高原
地震活动
Tibetan plateau
Pn velocity
velocity structure
anis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要总结了青藏高原地区Pn波速度结构、各向异性研究进展 ;介绍了Pn波速度结构、各向异性等在岩石圈结构、构造背景反映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青藏高原Pn波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其他文献
新疆于田7.3级地震构造环境探讨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35.6°N,81.6°E)发生Ms7.3地震,震源深度33km。这是继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青藏块体西部边缘发生的又一次7级以上大地震。本次地震距2008年1
期刊
地震构造环境
新疆
昆仑山口西
震源深度
青藏块体
昆仑山区
海拔高度
地震后
基于PS-InSAR技术的海原断裂带地壳形变观测研究
基于单像对的常规D-InSAR技术在形变量较大的地震同震形变场探测中已取得成功应用,但由于其受时间、空间失相干和大气影响的严重制约,难以应用于长期缓慢微小地壳形变的观测研究中。近几年发展起来的PS-InSAR(Permanent scatterer InSAR)技术是对常规D-InSAR的创新性发展,它通过将干涉处理
期刊
INSAR技术
地壳形变观测
海原断裂带
人工建筑物
SAR图象
大气影响
散射特性
干涉处理
乳腺癌治疗的现代概念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疾病,对其治疗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路程。从公元前604年古希腊Leonides提出外科手术切除,18世纪英国Benjimen采用全乳切除,1852年Paneoast提倡腋窝淋巴结
期刊
乳腺癌
治疗
“国际能源环境与灾害”学术大会与“台湾海峡隧道”专题研讨会概述
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全球能源及环境系统学院(GIEES)主办,国际环境地学技术协会(ISEG)、 UNESCO、全球减灾联合会等17家组织机构协办的国际能源环境与灾害学术大会(INTERNAT
期刊
能源环境
学术大会
台湾海峡隧道
专题研讨会
国际
灾害
CONFERENCE
UNESCO
全球减灾
其他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