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天津市近年来常发玉米病害(大斑病、瘤黑粉病、褐斑病、茎腐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病害;症状;发病规律;发病条件;防治措施;天津
中图分类号 S435.1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1-0124-02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丝黑穗病、瘤黑粉病、褐斑病、纹枯病、粗缩病、茎腐病和锈病等,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受病害的影响,玉米年产量损失10%~15%,大发生时达30%~40%,严重地块甚至绝收,已成为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限制因素。因此,应明确玉米病害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在提高玉米产量的同时,保证玉米的质量[1]。本文介绍了天津市近年来常发的玉米大斑病、瘤黑粉病、褐斑病、茎腐病等病害,并提出了防控措施,以期为农户有效防控玉米病害提供参考。
1 大斑病
1.1 症状
发病时,产生长梭型、中央灰褐色的大型病斑,病斑50~100 mm×5~10 mm,当田间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在抗性品种上,病斑呈褪绿、浅灰色、较少霉层[2]。
1.2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休眠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玉米生长季节,菌原产生孢子随雨水或气流传到叶片上,在适宜温度、湿度条件下侵染而发病。一般年份减产5%左右,感病品种甚至减产20%以上。
1.3 发病条件
适宜大斑病发生的温度为20~25 ℃。气温高于28 ℃或低于15 ℃、湿度小于60%时病害受到抑制。
1.4 防治措施
一是选用耐病、抗病品种。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倒茬,或与小麦、大豆、红薯间作,或进行宽窄行种植;秋后深翻土壤,清除病残株,开春后及时处理秸秆,同时消灭玉米螟虫源;用秸秆沤制肥料要充分腐熟。三是药剂防治。在玉米抽雄前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防,用药量750~1 125 kg/hm2,每7~10 d喷1次,共防2~3次。
2 瘤黑粉病
2.1 症状
瘤黑粉病为局部侵染性病害,病瘤为寄主组织受病菌代谢产物刺激而肿大形成,起初为白色,破裂放出冬孢子[3]。在整个生长期,任何地上部均可受害,这也是与丝黑穗病的主要区别。①叶片或叶鞘上可出现病瘤,叶片上病瘤较小,多如豆粒或花生大小,常成串密生,内部很少形成黑粉,茎和气生根也可生瘤。②大部分雄花或个别小花感病形成长囊状或角状瘤;雌穗被侵染后,多在果穗上半部或个别籽粒上形成病瘤,严重者全穗形成较大畸形病瘤。
2.2 发病规律
病菌以孢子在土壤、病残体、粪肥及种子表面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越冬病菌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经气流和雨水传播到玉米幼嫩组织上,萌发并直接穿透表皮或经伤口侵染。菌丝在组织中生长发育产生激素,刺激局部细胞分裂组织膨大形成菌瘿,产生冬孢子再侵染。
2.3 发病条件
一是玉米生理干旱,膨压降低,抗病力变弱利于病菌的侵染和发病;二是田间高温多湿易结露,利于侵染发病;三是冰雹及暴风雨过后造成大量损伤,导致发病严重;四是连作田、高肥密植田往往发病较重。
2.4 防治措施
一是农业措施。及早摘除病株上的菌瘤,收获后彻底清理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焚烧。二是栽培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N、P、K合理配比,在抽雄前后适时灌水避免受旱;重病田与非禾谷类作物轮作;及时防治虫害,如玉米螟,减少因虫害而造成的伤口感染。三是药剂防治。种子包衣或选用立克秀、福美双进行拌种;玉米4~5叶时,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连防2~3次。
3 褐斑病
3.1 症状
主要危害果穗以下葉片及叶鞘,病斑圆形、近圆形或椭圆形,小而隆起,直径仅1 mm左右(发生在中脉上的病斑直径可达3~5 mm),常密集成行或相互汇合,病斑初为水浸状、黄色,后变为红褐色至紫褐色,后期病斑破裂,散出黄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休眠孢子囊。
3.2 发病规律
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翌年借风雨传播到玉米植株上, 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并在叶片表面上的水滴中游动,形成侵染丝侵害幼嫩组织。
3.3 发病条件
褐斑病一般在玉米8~10片叶时开始侵染。玉米生长中后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阴雨天气多,高温(23~30 ℃)高湿(85%以上)条件下易发病,低洼易涝地、连作田块发病重。
3.4 防治措施
一是农业措施。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重病田轮作倒茬或套作。二是栽培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土壤深翻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酌情追施苗肥以增强抵抗能力;适时中耕除草,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内湿度[3]。三是药剂防治。玉米4~5片叶时,用25%三唑酮1 500倍液喷雾预防;发病时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多雨年份每7 d喷1次,连喷2~3次。喷药时药液中可以添加适量的营养成分(如磷酸二氢钾),增强抗病能力[4]。
4 茎腐病
4.1 症状
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迅速蔓延扩展,全株叶片自下而上突然快速(3~7 d)褪色,呈青灰色并干枯;下部节间明显失水变软、变空,乃至干缩,后期植株易倒伏,果穗倒挂;近地表1~3茎节变褐、发软,茎髓组织变褐分解,仅剩维管束,植株易倒伏;根系变黑腐烂,失去支撑能力。 4.2 发病规律
茎腐病由几种腐霉菌和镰刀菌侵染引起,因而在植株上表现的症状有所不同。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组织上越冬,翌年孢子从植株气孔或伤口侵入,前期几乎不发病,灌浆后条件适宜时发病迅速。
4.3 发病条件
一是后期遇连续阴雨天,茎基部因积水湿度大、光照不足易发病,尤其是大阴雨后暴晴发病迅速;二是氮肥过多、密度大田间郁蔽或植株受损易发病;三是重茬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土质黏重偏酸、虫害严重的田块利于病害发生。
4.4 防治措施
玉米茎腐病为多种病菌侵染的病害,在防治上应采取以栽培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目前尚未筛选出防治效果突出的化学药品。一是农业措施。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并集中焚烧或埯埋,以减少病原菌;与其他非寄主作物轮作,如薯类、蔬菜等。二是栽培措施。选用抗(耐)病品种并及时更新品种(品种的抗性衰退很快,一般为3~5年);适期晚播,使灌浆期错过阴雨及高温高湿期;合理密植减轻田间郁蔽;对缺钾地块及时施用钾肥,氮肥、磷肥、钾肥及微肥合理搭配;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5 结语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提高玉米产量,采取措施防治常见的玉米病害是十分有效的。根据玉米病害發生的不同种类和情况,从生物、物理、化学等不同角度进行有效防范,选择抗耐病害的优质玉米品种进行种植,从根源上降低玉米病害的发生,不仅能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5]。
6 参考文献
[1] 袁刚.玉米病害加重原因及防治[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5(23):43.
[2]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防治[EB/OL].[2018-02-20].https://www.nongyao001.com/insects/show-28202.html.
[3] 鄂文第,王振华,张立国.玉米瘤黑粉病的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06,14(1):153-157.
[4] 韩景红.玉米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07(11):17.
[5]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EB/OL].[2018-02-2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4761323088026615
关键词 玉米病害;症状;发病规律;发病条件;防治措施;天津
中图分类号 S435.1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1-0124-02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丝黑穗病、瘤黑粉病、褐斑病、纹枯病、粗缩病、茎腐病和锈病等,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受病害的影响,玉米年产量损失10%~15%,大发生时达30%~40%,严重地块甚至绝收,已成为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限制因素。因此,应明确玉米病害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在提高玉米产量的同时,保证玉米的质量[1]。本文介绍了天津市近年来常发的玉米大斑病、瘤黑粉病、褐斑病、茎腐病等病害,并提出了防控措施,以期为农户有效防控玉米病害提供参考。
1 大斑病
1.1 症状
发病时,产生长梭型、中央灰褐色的大型病斑,病斑50~100 mm×5~10 mm,当田间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在抗性品种上,病斑呈褪绿、浅灰色、较少霉层[2]。
1.2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休眠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玉米生长季节,菌原产生孢子随雨水或气流传到叶片上,在适宜温度、湿度条件下侵染而发病。一般年份减产5%左右,感病品种甚至减产20%以上。
1.3 发病条件
适宜大斑病发生的温度为20~25 ℃。气温高于28 ℃或低于15 ℃、湿度小于60%时病害受到抑制。
1.4 防治措施
一是选用耐病、抗病品种。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倒茬,或与小麦、大豆、红薯间作,或进行宽窄行种植;秋后深翻土壤,清除病残株,开春后及时处理秸秆,同时消灭玉米螟虫源;用秸秆沤制肥料要充分腐熟。三是药剂防治。在玉米抽雄前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防,用药量750~1 125 kg/hm2,每7~10 d喷1次,共防2~3次。
2 瘤黑粉病
2.1 症状
瘤黑粉病为局部侵染性病害,病瘤为寄主组织受病菌代谢产物刺激而肿大形成,起初为白色,破裂放出冬孢子[3]。在整个生长期,任何地上部均可受害,这也是与丝黑穗病的主要区别。①叶片或叶鞘上可出现病瘤,叶片上病瘤较小,多如豆粒或花生大小,常成串密生,内部很少形成黑粉,茎和气生根也可生瘤。②大部分雄花或个别小花感病形成长囊状或角状瘤;雌穗被侵染后,多在果穗上半部或个别籽粒上形成病瘤,严重者全穗形成较大畸形病瘤。
2.2 发病规律
病菌以孢子在土壤、病残体、粪肥及种子表面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越冬病菌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经气流和雨水传播到玉米幼嫩组织上,萌发并直接穿透表皮或经伤口侵染。菌丝在组织中生长发育产生激素,刺激局部细胞分裂组织膨大形成菌瘿,产生冬孢子再侵染。
2.3 发病条件
一是玉米生理干旱,膨压降低,抗病力变弱利于病菌的侵染和发病;二是田间高温多湿易结露,利于侵染发病;三是冰雹及暴风雨过后造成大量损伤,导致发病严重;四是连作田、高肥密植田往往发病较重。
2.4 防治措施
一是农业措施。及早摘除病株上的菌瘤,收获后彻底清理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焚烧。二是栽培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N、P、K合理配比,在抽雄前后适时灌水避免受旱;重病田与非禾谷类作物轮作;及时防治虫害,如玉米螟,减少因虫害而造成的伤口感染。三是药剂防治。种子包衣或选用立克秀、福美双进行拌种;玉米4~5叶时,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连防2~3次。
3 褐斑病
3.1 症状
主要危害果穗以下葉片及叶鞘,病斑圆形、近圆形或椭圆形,小而隆起,直径仅1 mm左右(发生在中脉上的病斑直径可达3~5 mm),常密集成行或相互汇合,病斑初为水浸状、黄色,后变为红褐色至紫褐色,后期病斑破裂,散出黄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休眠孢子囊。
3.2 发病规律
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翌年借风雨传播到玉米植株上, 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并在叶片表面上的水滴中游动,形成侵染丝侵害幼嫩组织。
3.3 发病条件
褐斑病一般在玉米8~10片叶时开始侵染。玉米生长中后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阴雨天气多,高温(23~30 ℃)高湿(85%以上)条件下易发病,低洼易涝地、连作田块发病重。
3.4 防治措施
一是农业措施。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重病田轮作倒茬或套作。二是栽培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土壤深翻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酌情追施苗肥以增强抵抗能力;适时中耕除草,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内湿度[3]。三是药剂防治。玉米4~5片叶时,用25%三唑酮1 500倍液喷雾预防;发病时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多雨年份每7 d喷1次,连喷2~3次。喷药时药液中可以添加适量的营养成分(如磷酸二氢钾),增强抗病能力[4]。
4 茎腐病
4.1 症状
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迅速蔓延扩展,全株叶片自下而上突然快速(3~7 d)褪色,呈青灰色并干枯;下部节间明显失水变软、变空,乃至干缩,后期植株易倒伏,果穗倒挂;近地表1~3茎节变褐、发软,茎髓组织变褐分解,仅剩维管束,植株易倒伏;根系变黑腐烂,失去支撑能力。 4.2 发病规律
茎腐病由几种腐霉菌和镰刀菌侵染引起,因而在植株上表现的症状有所不同。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组织上越冬,翌年孢子从植株气孔或伤口侵入,前期几乎不发病,灌浆后条件适宜时发病迅速。
4.3 发病条件
一是后期遇连续阴雨天,茎基部因积水湿度大、光照不足易发病,尤其是大阴雨后暴晴发病迅速;二是氮肥过多、密度大田间郁蔽或植株受损易发病;三是重茬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土质黏重偏酸、虫害严重的田块利于病害发生。
4.4 防治措施
玉米茎腐病为多种病菌侵染的病害,在防治上应采取以栽培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目前尚未筛选出防治效果突出的化学药品。一是农业措施。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并集中焚烧或埯埋,以减少病原菌;与其他非寄主作物轮作,如薯类、蔬菜等。二是栽培措施。选用抗(耐)病品种并及时更新品种(品种的抗性衰退很快,一般为3~5年);适期晚播,使灌浆期错过阴雨及高温高湿期;合理密植减轻田间郁蔽;对缺钾地块及时施用钾肥,氮肥、磷肥、钾肥及微肥合理搭配;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5 结语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提高玉米产量,采取措施防治常见的玉米病害是十分有效的。根据玉米病害發生的不同种类和情况,从生物、物理、化学等不同角度进行有效防范,选择抗耐病害的优质玉米品种进行种植,从根源上降低玉米病害的发生,不仅能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5]。
6 参考文献
[1] 袁刚.玉米病害加重原因及防治[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5(23):43.
[2]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防治[EB/OL].[2018-02-20].https://www.nongyao001.com/insects/show-28202.html.
[3] 鄂文第,王振华,张立国.玉米瘤黑粉病的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06,14(1):153-157.
[4] 韩景红.玉米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07(11):17.
[5]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EB/OL].[2018-02-2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4761323088026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