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玉米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ang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天津市近年来常发玉米病害(大斑病、瘤黑粉病、褐斑病、茎腐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病害;症状;发病规律;发病条件;防治措施;天津
  中图分类号 S435.1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1-0124-02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丝黑穗病、瘤黑粉病、褐斑病、纹枯病、粗缩病、茎腐病和锈病等,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受病害的影响,玉米年产量损失10%~15%,大发生时达30%~40%,严重地块甚至绝收,已成为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限制因素。因此,应明确玉米病害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在提高玉米产量的同时,保证玉米的质量[1]。本文介绍了天津市近年来常发的玉米大斑病、瘤黑粉病、褐斑病、茎腐病等病害,并提出了防控措施,以期为农户有效防控玉米病害提供参考。
  1 大斑病
  1.1 症状
  发病时,产生长梭型、中央灰褐色的大型病斑,病斑50~100 mm×5~10 mm,当田间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在抗性品种上,病斑呈褪绿、浅灰色、较少霉层[2]。
  1.2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休眠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玉米生长季节,菌原产生孢子随雨水或气流传到叶片上,在适宜温度、湿度条件下侵染而发病。一般年份减产5%左右,感病品种甚至减产20%以上。
  1.3 发病条件
  适宜大斑病发生的温度为20~25 ℃。气温高于28 ℃或低于15 ℃、湿度小于60%时病害受到抑制。
  1.4 防治措施
  一是选用耐病、抗病品种。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倒茬,或与小麦、大豆、红薯间作,或进行宽窄行种植;秋后深翻土壤,清除病残株,开春后及时处理秸秆,同时消灭玉米螟虫源;用秸秆沤制肥料要充分腐熟。三是药剂防治。在玉米抽雄前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防,用药量750~1 125 kg/hm2,每7~10 d喷1次,共防2~3次。
  2 瘤黑粉病
  2.1 症状
  瘤黑粉病为局部侵染性病害,病瘤为寄主组织受病菌代谢产物刺激而肿大形成,起初为白色,破裂放出冬孢子[3]。在整个生长期,任何地上部均可受害,这也是与丝黑穗病的主要区别。①叶片或叶鞘上可出现病瘤,叶片上病瘤较小,多如豆粒或花生大小,常成串密生,内部很少形成黑粉,茎和气生根也可生瘤。②大部分雄花或个别小花感病形成长囊状或角状瘤;雌穗被侵染后,多在果穗上半部或个别籽粒上形成病瘤,严重者全穗形成较大畸形病瘤。
  2.2 发病规律
  病菌以孢子在土壤、病残体、粪肥及种子表面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越冬病菌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经气流和雨水传播到玉米幼嫩组织上,萌发并直接穿透表皮或经伤口侵染。菌丝在组织中生长发育产生激素,刺激局部细胞分裂组织膨大形成菌瘿,产生冬孢子再侵染。
  2.3 发病条件
  一是玉米生理干旱,膨压降低,抗病力变弱利于病菌的侵染和发病;二是田间高温多湿易结露,利于侵染发病;三是冰雹及暴风雨过后造成大量损伤,导致发病严重;四是连作田、高肥密植田往往发病较重。
  2.4 防治措施
  一是农业措施。及早摘除病株上的菌瘤,收获后彻底清理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焚烧。二是栽培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加强水肥管理,N、P、K合理配比,在抽雄前后适时灌水避免受旱;重病田与非禾谷类作物轮作;及时防治虫害,如玉米螟,减少因虫害而造成的伤口感染。三是药剂防治。种子包衣或选用立克秀、福美双进行拌种;玉米4~5叶时,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连防2~3次。
  3 褐斑病
  3.1 症状
  主要危害果穗以下葉片及叶鞘,病斑圆形、近圆形或椭圆形,小而隆起,直径仅1 mm左右(发生在中脉上的病斑直径可达3~5 mm),常密集成行或相互汇合,病斑初为水浸状、黄色,后变为红褐色至紫褐色,后期病斑破裂,散出黄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休眠孢子囊。
  3.2 发病规律
  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翌年借风雨传播到玉米植株上, 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并在叶片表面上的水滴中游动,形成侵染丝侵害幼嫩组织。
  3.3 发病条件
  褐斑病一般在玉米8~10片叶时开始侵染。玉米生长中后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阴雨天气多,高温(23~30 ℃)高湿(85%以上)条件下易发病,低洼易涝地、连作田块发病重。
  3.4 防治措施
  一是农业措施。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重病田轮作倒茬或套作。二是栽培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土壤深翻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酌情追施苗肥以增强抵抗能力;适时中耕除草,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内湿度[3]。三是药剂防治。玉米4~5片叶时,用25%三唑酮1 500倍液喷雾预防;发病时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多雨年份每7 d喷1次,连喷2~3次。喷药时药液中可以添加适量的营养成分(如磷酸二氢钾),增强抗病能力[4]。
  4 茎腐病
  4.1 症状
  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迅速蔓延扩展,全株叶片自下而上突然快速(3~7 d)褪色,呈青灰色并干枯;下部节间明显失水变软、变空,乃至干缩,后期植株易倒伏,果穗倒挂;近地表1~3茎节变褐、发软,茎髓组织变褐分解,仅剩维管束,植株易倒伏;根系变黑腐烂,失去支撑能力。   4.2 发病规律
  茎腐病由几种腐霉菌和镰刀菌侵染引起,因而在植株上表现的症状有所不同。病菌在土壤中的病残组织上越冬,翌年孢子从植株气孔或伤口侵入,前期几乎不发病,灌浆后条件适宜时发病迅速。
  4.3 发病条件
  一是后期遇连续阴雨天,茎基部因积水湿度大、光照不足易发病,尤其是大阴雨后暴晴发病迅速;二是氮肥过多、密度大田间郁蔽或植株受损易发病;三是重茬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土质黏重偏酸、虫害严重的田块利于病害发生。
  4.4 防治措施
  玉米茎腐病为多种病菌侵染的病害,在防治上应采取以栽培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目前尚未筛选出防治效果突出的化学药品。一是农业措施。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并集中焚烧或埯埋,以减少病原菌;与其他非寄主作物轮作,如薯类、蔬菜等。二是栽培措施。选用抗(耐)病品种并及时更新品种(品种的抗性衰退很快,一般为3~5年);适期晚播,使灌浆期错过阴雨及高温高湿期;合理密植减轻田间郁蔽;对缺钾地块及时施用钾肥,氮肥、磷肥、钾肥及微肥合理搭配;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5 结语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提高玉米产量,采取措施防治常见的玉米病害是十分有效的。根据玉米病害發生的不同种类和情况,从生物、物理、化学等不同角度进行有效防范,选择抗耐病害的优质玉米品种进行种植,从根源上降低玉米病害的发生,不仅能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5]。
  6 参考文献
  [1] 袁刚.玉米病害加重原因及防治[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5(23):43.
  [2]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防治[EB/OL].[2018-02-20].https://www.nongyao001.com/insects/show-28202.html.
  [3] 鄂文第,王振华,张立国.玉米瘤黑粉病的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06,14(1):153-157.
  [4] 韩景红.玉米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07(11):17.
  [5]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EB/OL].[2018-02-2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4761323088026615
其他文献
阐述了涡度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观测特征及影响因素,综述了其在我国农田生态系统水热、碳通量的研究进展和模型模拟,分析了农田通量的变化特征,对应用涡度相关技术开展农田
摘要 结合文冠果在我国北方地区的种植实践,总结了文冠果的价值以及文冠果生产中常用的丰产树形,并从定植当年的修剪和幼树修剪2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其整形修剪技术,以期为更好地栽植文冠果.促使其形成丰产树形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文冠果;整形修剪;辽西地区   中图分类号 S79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8-0125-01   文冠果是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灌木
摘要 为了探索适合潜山枫香混交造林抚育管理措施,加速枫香混交林郁闭速度,在痘姆乡开展了枫香新造幼林抚育试验。结果表明,要加速枫香新造林郁闭成林,进行抚育施肥是必要的。就本次试验而言,若考虑到抚育成本,以幼株周围直径80~100 cm砍除杂灌、每株施用复合肥100 g的抚育措施为宜。  关键词 枫香;造林;抚育;差异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S6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摘要 针对豫西旱地烟草根结线虫病这一突出问题,通过调查和田间试验,系统分析了根结线虫病病级与烟叶鲜重、干重、产量、产值、产量损失率、产值损失率的相关关系,分别建立了相应的病害损失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方程具有统计学准确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利用建立的病害损失模型进行的实测检验,基本符合生产实际。  关键词 烟草;根结线虫病;损失估计;豫西旱地  中图分类号 S43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木绣球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嫩枝扦插是其有效的无性繁殖方法。本文进行了木绣球嫩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根太阳50倍液速蘸处理生根率高、生根数量多,能有效保证移栽成活,在生
摘要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插穗类型、扦插基质、GA3浓度及处理时间等因素对生根率、平均根长、平均生根数以及生根质量的影响,对白马骨进行扦插繁殖技术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白马骨扦插繁殖生根质量的影响表现为插穗类型>扦插基质>GA3浓度>处理时间。当插穗为白马骨带叶茎段、扦插基质为红黄壤、GA3浓度为100 mg/L、处理时间为6 h时,白马骨扦插的生根质量最佳。  关键词 白马骨;扦插繁殖;生
摘要 为了确定杂草防除适期,在陇东旱塬区生态条件下研究了玉米苗后无杂草持续时间对露地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玉米苗后无杂草持续时间的延长,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呈逐渐改善、产量呈逐渐递增的态势。其中,玉米株高、株高整齐度、果穗长、穗粒数、果穗粗及产量随苗后无杂草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递增的幅度均以0~10 d的最大,10~20 d的次之;百粒重随玉米苗后无杂草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呈持续较快的递增态势;果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