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困生”属于学校的弱势群体。关注弱势群体,转化“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课改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手段。对“学困生”实施转化,需要耐心,需要从观念上进行根治,只有从观念上改变他,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转化“学困生”,从而达到教师的预期目的。笔者结合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学困生”的成因、现状、就如何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教师、家长面临的困惑和顾虑等方面谈了一些肤浅的认识,与同仁共商榷。
[关键词]“学困生”主要根源转化工作沟通教育积极性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程,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是:全体性、全面性、个性化,其精髓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全面、主动地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因素造成在学生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他们因为学习成绩一时不够理想,体验不到成功的满足和进步的愉悦,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于是对学习丧失信心,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结果出现恶性循环,学习成绩进一步受到影响,从而成为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关注弱势群体,转化“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课改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手段。“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是每位教师和家长都关注的问题。“学困生”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必须对“学困生”的特殊性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1 “学困生”的定义和类型
“学困生”是指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在一些文献上把“学困生”也定义为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一定的差距,表现相对落后的学生。“学困生”虽然在班级中人数不多,但影响面广。从现实情况来看,“学困生”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思想品德或行为表现比较好,只是学习比较差的“学困生”。一种是思想表现和学习都比较差的“双差生”。
2 “学困生”的成因
“学困生”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是自身的因素,如生理上的缺陷或智力低下,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学习习惯不良等等原因造成的。其二是客观因素,如教育者的失误,家庭和社会等不良环境影响,逐步使其丧失学习信心而成为“学困生”。其三是由于评价标准的绝对统一造成的。每个人的智力发展不平衡,认识也就千差万别;每个人兴趣不同,追求的目标也不同,当然会导致学习成绩的差异。可是,教育体系却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他们,于是便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
3 “学困生”的现状
3.1 不想学。每个学生不是生来就是不想学习的后进生,这些学生之所以不想学,可能正是因为教育方法失当、教学节奏过快使他们觉得学习压力太大,没法坚持下去,渐渐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视学习为一种负担,在内心形成消极对抗心理,学习态度不端正产生厌学行为。
3.2 不会学。有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多,却往往事倍功半,这是受到了不当的学习方法或不良的学习习惯的影响。
3.3 不能学。有的学生由于各种心理机能导致文字表达和识别方面有困难,这就极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以至于这些学生不能像其他学生一样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当然这部分的学生为之少数。
4 教师、家长面临的困惑
“恨铁不成钢”成了当今教师和家长的口头禅。然而,教师确实没有能力把所有的铁都炼成钢,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铁都炼成钢,而大多数的家长却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炼成“钢”。其实钢有钢的用途,铁有铁的用途,钢和铁都是缺一不可的。但是家长不甘心,于是给学生,给教师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压力。教师们年年都在转化“学困生”,年年又会产生新的“学困生”,毕竟转化“学困生”非一日之功。其实,成为“学困生”,从每个孩子的内心来说都不很愿意。他们都想学好,都想受到别人的赞美,这样我们就应该多给孩子树立自信心,让他们重新找回自我,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如何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4.1 改变评价的方式给“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传统的教学评价观是以分数为标准,以分数的高低或等第论好坏。如果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一部分“学困生”永远无法达到成绩优秀的标准。这种评价方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不适合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同时,也在转变自己的教学观,教师所做的是适合于人才的教育,而不是适合于教育的人才。衡量“学困生”的进步,要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如果他上次测试得了55分,这次得了58分,就应该加以鼓励,让他知道这3分是努力的结果,通过努力就能提高,就会成功。福斯特说过,有自信的人,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师要特别注意事事处处培养“学困生”成功者的心态。在教学中既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坚持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如课堂提问,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提出问题时,对“学困生”投去充满信任的目光,送去温和亲切的笑脸,使他们感到暖融融的,从而信心倍增,大胆回答问题。回答时允许他们出错,不批评,不轻易换人,有时还要给予亲切的鼓励和真诚的赞美。实践证明,教师适时的正面评价,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促进他们尽快转化,取得新的进步。
4.2 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使其获得成功的愉悦。布卢姆认为:“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原因是人为的。”如果教师能一视同仁,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必需的时间,那么一个人能学会的,人人都能做好。如果善于发现和培养“学困生”的闪光点,用爱心弹拨学生的心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一定会卓有成效。《学记》中有句名言:“教育也,长善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其含义是:想把学生教育成什么样的人,教师必须先要了解学生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大家眼里,“学困生”一般都有不少缺点,如果老师只看到他们的缺点,“恨铁不成钢”,批评,惩罚,再批评,再惩罚,就可能导致师生正面冲突不止,老师“心苦”,学生“痛苦”的恶性循环局面。但是,如果老师一分为二地看待和分析“学困生”,并能掌握有利时机,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或给他们创造闪光的机会,经常给予他们恰如其分的表扬和鼓励,满足他们自尊心和自信心,调动起他们的积极因素,从而扬长避短,克服自身的缺点,争取成功。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欢乐,就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努力,对于“学困生”来说更是如此,但是大部分“学困生”在学习思维上有严重的惰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必须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克服思维上的惰性,以非智力因素来弥补智力因素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的是分层教学,即创设情境让“学困生”主动参与,创造机 会让“学困生”表现自己的才能,减少“学困生”学习中的挫折感,使他们尽可能多地获得老师的肯定、表扬和同学们的赞许。例如:在小组合作中让“学困生”代表小组发表意见,这样使“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能注意收集各种信息,回答时是代表小组意见容易获得成功的喜悦。“学困生”的作业差错率往往很高,教师批改作业时,不要一看到答案不对就打×,应分析其思考的过程是否正确,是否合情,指出对的部分,划出错的地方,待其订正后,再给予评分。如果订正对了,还可以给予鼓励,为了激励“学困生”,也可以在他们之间开展竞赛,看谁进步快,还可以在其作业本上精心设计一些形式各样、饱含期待的评语,使他们受到鼓励和启发,从而引导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让“学困生”感到努力不断见效,拼搏就会成功,增加“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4.3 融洽师生关系对“学困生”要充满爱心。大家知道,一旦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他们就不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要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教师必须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对孩子深沉的爱。”发自内心深处真挚的爱,是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关键,是激励学生进步的巨大情感力量。“学困生”往往有自卑感,性格孤僻,总担心老师嫌弃自己,不敢轻易接近老师。针对这种情况,老师首先要放下架子,去掉居高临下的威严感,课余和他们打成一片,有说有笑,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同时无微不至地关心呵护他们,问寒问暖,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要,为他们答疑解难。这样就能使他们深切地体验到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和爱护自己,是值得信赖的人。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对他们要有耐心,充满信心,还要加强家校联系,了解家庭背景,形成家校合力,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此外,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搭配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同时开展小组学习竞赛活动,“学困生”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激,从而奋起直追。
4.4 巧妙与家长沟通配合化解“学困生”的顾虑。一般而言,做为好学生都希望老师与家长接触,而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则不希望老师与家长多接触,从向家长发出通知的时候起,到家长会和老师与家长约见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他们的心情就一直处于一种忐忑不安中,这时他们最关心的是老师会对自己的家长说些什么,自己回家后会遇到什么样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最希望老师做的就是不要把自己在学校的不良表现和成绩向家长全盘托出,在他们眼里,老师约见家长的目的就是告他们的状,而我们有些老师也确实是这样做的。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总是在想,为什么不能把学生的这种希望变成可能呢,这里存在着一个契机,一个机会,那就是老师可以有效地利用家长会,利用约见“学困生”家长等这样的机会,向学生传达一个可以使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即“学困生”在学校中的形象、在老师的眼里,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糟糕,而老师还可把了解到的“学困生”在校外和家中的一些优点,个别或公开地予以表扬,这种友好信息的传递,有时比老师的直接教育更有效,因为这体现了老师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这种理解,“学困生”是能够体会到的,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就意味着学生对老师尊重的开始,如果每一名“学困生”都能够真心尊重自己的老师,那么,老师对他们的教育和影响才能取得成效。因此,老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巧妙与家长沟通配合,向“学困生”传递友好的信息,以赢得“学困生”的尊重和信任,来影响他们,转化他们,促其向好的方面转化。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辛勤而长期的劳动,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关注,需要全社会的关注;需要不断的开拓和探索,不断完善和提高;需要我们用显微镜找他们的优点,用放大镜看他们的成绩。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学困生”一旦有思想上的转化,就要趁热打铁,紧抓时机,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变厌学为乐学,持之以恒,毫不松懈,“学困生”的潜力得以发挥,兴趣愈来愈高,从而使他们信心百倍,昂首阔步向前行!
参考文献
1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04)
2 成才之路,2010(36)
3 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
4 科学教育,2009(02)
[关键词]“学困生”主要根源转化工作沟通教育积极性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程,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是:全体性、全面性、个性化,其精髓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全面、主动地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因素造成在学生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他们因为学习成绩一时不够理想,体验不到成功的满足和进步的愉悦,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于是对学习丧失信心,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结果出现恶性循环,学习成绩进一步受到影响,从而成为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关注弱势群体,转化“学困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课改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手段。“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是每位教师和家长都关注的问题。“学困生”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必须对“学困生”的特殊性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1 “学困生”的定义和类型
“学困生”是指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在一些文献上把“学困生”也定义为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一定的差距,表现相对落后的学生。“学困生”虽然在班级中人数不多,但影响面广。从现实情况来看,“学困生”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思想品德或行为表现比较好,只是学习比较差的“学困生”。一种是思想表现和学习都比较差的“双差生”。
2 “学困生”的成因
“学困生”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是自身的因素,如生理上的缺陷或智力低下,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学习习惯不良等等原因造成的。其二是客观因素,如教育者的失误,家庭和社会等不良环境影响,逐步使其丧失学习信心而成为“学困生”。其三是由于评价标准的绝对统一造成的。每个人的智力发展不平衡,认识也就千差万别;每个人兴趣不同,追求的目标也不同,当然会导致学习成绩的差异。可是,教育体系却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他们,于是便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
3 “学困生”的现状
3.1 不想学。每个学生不是生来就是不想学习的后进生,这些学生之所以不想学,可能正是因为教育方法失当、教学节奏过快使他们觉得学习压力太大,没法坚持下去,渐渐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视学习为一种负担,在内心形成消极对抗心理,学习态度不端正产生厌学行为。
3.2 不会学。有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多,却往往事倍功半,这是受到了不当的学习方法或不良的学习习惯的影响。
3.3 不能学。有的学生由于各种心理机能导致文字表达和识别方面有困难,这就极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以至于这些学生不能像其他学生一样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当然这部分的学生为之少数。
4 教师、家长面临的困惑
“恨铁不成钢”成了当今教师和家长的口头禅。然而,教师确实没有能力把所有的铁都炼成钢,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铁都炼成钢,而大多数的家长却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炼成“钢”。其实钢有钢的用途,铁有铁的用途,钢和铁都是缺一不可的。但是家长不甘心,于是给学生,给教师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压力。教师们年年都在转化“学困生”,年年又会产生新的“学困生”,毕竟转化“学困生”非一日之功。其实,成为“学困生”,从每个孩子的内心来说都不很愿意。他们都想学好,都想受到别人的赞美,这样我们就应该多给孩子树立自信心,让他们重新找回自我,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如何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4.1 改变评价的方式给“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传统的教学评价观是以分数为标准,以分数的高低或等第论好坏。如果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一部分“学困生”永远无法达到成绩优秀的标准。这种评价方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不适合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同时,也在转变自己的教学观,教师所做的是适合于人才的教育,而不是适合于教育的人才。衡量“学困生”的进步,要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如果他上次测试得了55分,这次得了58分,就应该加以鼓励,让他知道这3分是努力的结果,通过努力就能提高,就会成功。福斯特说过,有自信的人,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师要特别注意事事处处培养“学困生”成功者的心态。在教学中既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坚持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如课堂提问,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提出问题时,对“学困生”投去充满信任的目光,送去温和亲切的笑脸,使他们感到暖融融的,从而信心倍增,大胆回答问题。回答时允许他们出错,不批评,不轻易换人,有时还要给予亲切的鼓励和真诚的赞美。实践证明,教师适时的正面评价,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促进他们尽快转化,取得新的进步。
4.2 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使其获得成功的愉悦。布卢姆认为:“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原因是人为的。”如果教师能一视同仁,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必需的时间,那么一个人能学会的,人人都能做好。如果善于发现和培养“学困生”的闪光点,用爱心弹拨学生的心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一定会卓有成效。《学记》中有句名言:“教育也,长善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其含义是:想把学生教育成什么样的人,教师必须先要了解学生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大家眼里,“学困生”一般都有不少缺点,如果老师只看到他们的缺点,“恨铁不成钢”,批评,惩罚,再批评,再惩罚,就可能导致师生正面冲突不止,老师“心苦”,学生“痛苦”的恶性循环局面。但是,如果老师一分为二地看待和分析“学困生”,并能掌握有利时机,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或给他们创造闪光的机会,经常给予他们恰如其分的表扬和鼓励,满足他们自尊心和自信心,调动起他们的积极因素,从而扬长避短,克服自身的缺点,争取成功。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欢乐,就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努力,对于“学困生”来说更是如此,但是大部分“学困生”在学习思维上有严重的惰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必须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克服思维上的惰性,以非智力因素来弥补智力因素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的是分层教学,即创设情境让“学困生”主动参与,创造机 会让“学困生”表现自己的才能,减少“学困生”学习中的挫折感,使他们尽可能多地获得老师的肯定、表扬和同学们的赞许。例如:在小组合作中让“学困生”代表小组发表意见,这样使“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能注意收集各种信息,回答时是代表小组意见容易获得成功的喜悦。“学困生”的作业差错率往往很高,教师批改作业时,不要一看到答案不对就打×,应分析其思考的过程是否正确,是否合情,指出对的部分,划出错的地方,待其订正后,再给予评分。如果订正对了,还可以给予鼓励,为了激励“学困生”,也可以在他们之间开展竞赛,看谁进步快,还可以在其作业本上精心设计一些形式各样、饱含期待的评语,使他们受到鼓励和启发,从而引导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让“学困生”感到努力不断见效,拼搏就会成功,增加“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4.3 融洽师生关系对“学困生”要充满爱心。大家知道,一旦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他们就不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要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教师必须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对孩子深沉的爱。”发自内心深处真挚的爱,是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关键,是激励学生进步的巨大情感力量。“学困生”往往有自卑感,性格孤僻,总担心老师嫌弃自己,不敢轻易接近老师。针对这种情况,老师首先要放下架子,去掉居高临下的威严感,课余和他们打成一片,有说有笑,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同时无微不至地关心呵护他们,问寒问暖,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要,为他们答疑解难。这样就能使他们深切地体验到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和爱护自己,是值得信赖的人。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对他们要有耐心,充满信心,还要加强家校联系,了解家庭背景,形成家校合力,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此外,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搭配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同时开展小组学习竞赛活动,“学困生”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激,从而奋起直追。
4.4 巧妙与家长沟通配合化解“学困生”的顾虑。一般而言,做为好学生都希望老师与家长接触,而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则不希望老师与家长多接触,从向家长发出通知的时候起,到家长会和老师与家长约见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他们的心情就一直处于一种忐忑不安中,这时他们最关心的是老师会对自己的家长说些什么,自己回家后会遇到什么样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最希望老师做的就是不要把自己在学校的不良表现和成绩向家长全盘托出,在他们眼里,老师约见家长的目的就是告他们的状,而我们有些老师也确实是这样做的。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总是在想,为什么不能把学生的这种希望变成可能呢,这里存在着一个契机,一个机会,那就是老师可以有效地利用家长会,利用约见“学困生”家长等这样的机会,向学生传达一个可以使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即“学困生”在学校中的形象、在老师的眼里,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糟糕,而老师还可把了解到的“学困生”在校外和家中的一些优点,个别或公开地予以表扬,这种友好信息的传递,有时比老师的直接教育更有效,因为这体现了老师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这种理解,“学困生”是能够体会到的,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就意味着学生对老师尊重的开始,如果每一名“学困生”都能够真心尊重自己的老师,那么,老师对他们的教育和影响才能取得成效。因此,老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巧妙与家长沟通配合,向“学困生”传递友好的信息,以赢得“学困生”的尊重和信任,来影响他们,转化他们,促其向好的方面转化。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辛勤而长期的劳动,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关注,需要全社会的关注;需要不断的开拓和探索,不断完善和提高;需要我们用显微镜找他们的优点,用放大镜看他们的成绩。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学困生”一旦有思想上的转化,就要趁热打铁,紧抓时机,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变厌学为乐学,持之以恒,毫不松懈,“学困生”的潜力得以发挥,兴趣愈来愈高,从而使他们信心百倍,昂首阔步向前行!
参考文献
1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04)
2 成才之路,2010(36)
3 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
4 科学教育,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