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藏是什么?说白了,收藏就是一种怀旧,就是对过去的记忆的一种追寻。近期出版界流行“老照片”、“老房子”等选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读者群怀旧思绪的左右。而这种怀旧情绪,表现在邮市投资中,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量”、“题材”、“发行时间”,这三者通常被认为是邮市投资的制胜法宝,是邮市投资者多年来总结出来的经验,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但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或者说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符合规则的基本要求。尽管如此,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规则依然不能带领我们取得十拿九稳的胜利。为什么?因为这中间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集邮人的时代情结。说邮市投资也罢,说集邮收藏也罢,人必定是这项活动的主体,忽略或不重视人在其中所起的主导作用,最起码不是全面的。
中国邮票发行有百余年历史,一个时期的集藏者只可能对一个时期的邮票感兴趣,这种兴趣,就是受时代情结的影响。在邮市投资中,我们可以发现,邮票的发行时间是邮票增值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相反,越是发行时间早的邮票,像大清时期的邮票、民国时期的邮票,甚至包括新中国初期的一些邮票,在市场上越遭到集藏者的冷落。为什么?这就是时代情结在作怪。从集藏者的角度看,集藏情绪本身就是一种怀旧情绪,所怀之“旧”,当然是集藏者亲身经历过且十分熟悉的时代。中国邮市数十年热门品种的切换,或多或少也说明了这一点:
50年代、60年代甚至70年代末期,一些信销的老纪特邮票是集邮热点。当时集邮队伍的主体,是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他们对社会主义充满热爱,像“第一个五年计划”、“广播体操”、“志愿军抗美援朝”等题材的邮票,他们都兴趣浓厚,爱不释手。后来他们对“黄山”、“菊花”、“金鱼”等特种邮票更是如醉如痴。尽管现在他们年事已高,但每每提及,仍有一种割不断理还乱的甜蜜滋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集邮队伍迅速扩大,其中新增了相当一批年轻的爱好者。这批青年集邮者对“文革”包括“文革”以前的17年有一种本能的抵触,因此他们的主要收集目标是1974—1984年的新邮。他们的这种集邮方式本身就反映了他们的时代情结。直到今天,他们仍以能集全新JT为最大的荣耀,可以说,正是那个特定时期的邮票,伴随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
“文革”票和编号票在1990年以后成为明星,原因是那一阶段的“文化大革命”是全社会的一个追捧热点。“文化大革命”是特定时代的一个特殊剖面,浑然在其中时并不知觉,只有当时间作为一面镜子,隔上一定距离再重新审视时,里面的酸甜苦辣才能细细品味。集邮人也不例外,这种情结反映到具体的集邮行为上,就造成“文革”邮票包括以后的编号邮票都成为大家搜集的对象,这些邮票在短时期内价格疯涨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往后的1995年前后,1985—1991的年票又浮出水面,变为市场投资新宠。经过1991年邮市狂潮,集邮队伍在这一个阶段成倍增长,新增的几百万新军,主要以30岁以下的青年人为主。相比其它题材,他们更乐意接受也更熟知如“梅花”、“敦煌壁画”、“水浒”、“三国演义”等设计精美的邮票。
在上述变化中,必须承认,价格因素占了主导地位。毕竟早期邮票量少价高,想集一部大全套不是一个钱两个钱就能解决的。但在这几度邮品轮换热销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集藏者的面孔已经变得越来越年轻了。集邮人的时代情结,也越来越靠近当代。
研究邮票收藏中的时代情结,对于我们的邮市投资有很大好处。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了解了邮票收藏的发展趋势,才能找准品种进行投资,并获得丰厚的回报。
“量”、“题材”、“发行时间”,这三者通常被认为是邮市投资的制胜法宝,是邮市投资者多年来总结出来的经验,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但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或者说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符合规则的基本要求。尽管如此,在实际操作中,这些规则依然不能带领我们取得十拿九稳的胜利。为什么?因为这中间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集邮人的时代情结。说邮市投资也罢,说集邮收藏也罢,人必定是这项活动的主体,忽略或不重视人在其中所起的主导作用,最起码不是全面的。
中国邮票发行有百余年历史,一个时期的集藏者只可能对一个时期的邮票感兴趣,这种兴趣,就是受时代情结的影响。在邮市投资中,我们可以发现,邮票的发行时间是邮票增值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相反,越是发行时间早的邮票,像大清时期的邮票、民国时期的邮票,甚至包括新中国初期的一些邮票,在市场上越遭到集藏者的冷落。为什么?这就是时代情结在作怪。从集藏者的角度看,集藏情绪本身就是一种怀旧情绪,所怀之“旧”,当然是集藏者亲身经历过且十分熟悉的时代。中国邮市数十年热门品种的切换,或多或少也说明了这一点:
50年代、60年代甚至70年代末期,一些信销的老纪特邮票是集邮热点。当时集邮队伍的主体,是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他们对社会主义充满热爱,像“第一个五年计划”、“广播体操”、“志愿军抗美援朝”等题材的邮票,他们都兴趣浓厚,爱不释手。后来他们对“黄山”、“菊花”、“金鱼”等特种邮票更是如醉如痴。尽管现在他们年事已高,但每每提及,仍有一种割不断理还乱的甜蜜滋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集邮队伍迅速扩大,其中新增了相当一批年轻的爱好者。这批青年集邮者对“文革”包括“文革”以前的17年有一种本能的抵触,因此他们的主要收集目标是1974—1984年的新邮。他们的这种集邮方式本身就反映了他们的时代情结。直到今天,他们仍以能集全新JT为最大的荣耀,可以说,正是那个特定时期的邮票,伴随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
“文革”票和编号票在1990年以后成为明星,原因是那一阶段的“文化大革命”是全社会的一个追捧热点。“文化大革命”是特定时代的一个特殊剖面,浑然在其中时并不知觉,只有当时间作为一面镜子,隔上一定距离再重新审视时,里面的酸甜苦辣才能细细品味。集邮人也不例外,这种情结反映到具体的集邮行为上,就造成“文革”邮票包括以后的编号邮票都成为大家搜集的对象,这些邮票在短时期内价格疯涨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往后的1995年前后,1985—1991的年票又浮出水面,变为市场投资新宠。经过1991年邮市狂潮,集邮队伍在这一个阶段成倍增长,新增的几百万新军,主要以30岁以下的青年人为主。相比其它题材,他们更乐意接受也更熟知如“梅花”、“敦煌壁画”、“水浒”、“三国演义”等设计精美的邮票。
在上述变化中,必须承认,价格因素占了主导地位。毕竟早期邮票量少价高,想集一部大全套不是一个钱两个钱就能解决的。但在这几度邮品轮换热销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集藏者的面孔已经变得越来越年轻了。集邮人的时代情结,也越来越靠近当代。
研究邮票收藏中的时代情结,对于我们的邮市投资有很大好处。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了解了邮票收藏的发展趋势,才能找准品种进行投资,并获得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