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间接描写,雕琢人物内心

来源 :阅读(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g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种比海更宏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宏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写作时,我们可以用“他想”“他陷入了沉思”这些字眼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更可以借助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方法间接表现。
  一、动作——一举一动不寻常
  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够站起来。动作是透视人物内心的多棱镜,凝聚人物个性的细微动作,往往是个性化内心活动的特有标志。
  我们先来读读《青山处处埋忠骨》中的动作描写: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关键性动作:“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从这个动作,我们可以想象毛主席知道儿子岸英逝世后,一天没说话、没吃饭,通过不停地抽烟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可以感受到毛主席作为一名父亲听到儿子牺牲时内心的悲痛。
  再看这一句: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这句中的连续性动作“站”“仰”“望”,充分体现出一个父亲内心难以言表的真实感情。在写动作时,我们可以定格特写镜头,着力描写能传递情感的动作;可以回放慢镜头,将转瞬即逝的大动作细化分解成许多小动作,用连续性动词进行详细描述;还可以补白空镜头,抓住人物的特征,选择传神的动词,并在动词前面加上恰当的修饰语,使动作更好地表现人物的个性与心理。
  二、语言——一词一句总关情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能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当门外响起了尖锐的枪声和纷乱的喊叫声时,“我”和父亲有了这样的对话:
  “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女俩的对话充分反映出了“我”内心的惊愕以及父亲李大钊的坚定、沉着,塑造出一个不怕牺牲的革命者形象。
  再看《青山处处埋忠骨》:
  “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此时毛主席连声呼唤岸英,其实也包含了对儿子的愧疚。毛主席也只是一个平凡的父亲,通过“岸英!岸英!”这两声呼唤,我们就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到毛主席内心的愧疚、自责和悲痛。
  从上面两个片段我们发现,人物语言分为“独白”与“对话”两大类。在进行“独白”和“对话”描写时,我们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要“紧扣身份”,符合人物的身份特点,这是描写准确的前提;其次是“彰显个性”,不同性格的人,语言也是不同的;最后要做到“符合场景”,人物的语言与所处地点、心情等因素息息相关,要让人物说自己想说的话、该说的话,让语言更好地为描写人物内心服务。
  三、神态——一颦一笑传心声
  我们都有喜怒哀乐等情绪,神态好比我们思想情绪的晴雨表。哭、笑、瞪眼、皱眉等神态,都能反映出人物当时的心情以及内心。在写作时,往往通过展现神态变化来传达内心活动。
  请看《军神》一文中描写沃克医生神态的四句话:
  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
  瞧,从“冷冷地问”到“目光柔和下来”“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这一系列变化中,我们能感受到沃克医生对刘伯承从冷漠到赞许再到钦佩的内心变化过程。
  再看《金色的鱼钩》中对老班长神态的刻画: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通过这样对比鲜明的一“忧”一“喜”的神态描写,老班长关心战士的形象跃然纸上。
  你们发现了吗?神态描写与人物的心情一致,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写作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刻画“主要”神态,人的眼睛最能传神,也最能表达出想法,写好了眼睛,人物的神态便写好了,人物心理也更加生动了;二是要刻画“不一样”的神态,要结合人物自身的个性特征,写出人物神态与众不同的地方,让别人看了以后留下深刻的印象;三是要刻画“变化”的神态,要采用逐步深入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神态、表情的发展变化,充分反映人物内心活动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法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大家一起来读读下面这段话:
  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面孔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嘴里不停地说:“太美了!真是太美了!”他根本没听见周围喧闹的声音,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好像都消失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他痴痴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
  同学们一起来找找,他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眼神与平时一样吗?他有哪些不寻常的举动?他说了哪些话?说话时的语气是怎样的?细细品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我们能看到一个专注并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人。
  动作不寻常,语言述心声,神态有变化,我们要学会捕捉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词一句、一颦一笑,用多角度的间接描写雕琢人物的内心。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
其他文献
亲爱的同学,有没有在某一个时刻,你忽然有一种想法,觉得你是另一个人就好了,如果是另一个人,就会怎样怎样,不必像现在的自己。于是,你就开始想象,你变成了谁,开始做什么……  比如,现在这位名叫弗兰妮的12 岁女孩,就很想弄明白,假如她生活在另一个家里,会是什么样的?于是,平安夜的一个许愿真的让奇迹发生了——“砰”,弗兰妮掉进了一个全新的人生!  那么,弗兰妮将遇到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这样的人生能带给她
期刊
小朋友们,让我们来做一做有趣的文字游戏吧。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每天,我们围在老师的身边,感受着老师点点滴滴的关爱。让我们看看二(5)班的小朋友是怎样表达心中感受的吧!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主要靠狩猎来获取肉食。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都是他们的捕食对象。而这水中游的,多为鱼类。在古人眼中,鱼是撒网可得的美食,能吃上鱼,就会受到神灵的保佑,是交上了好运。  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创造“鱼”字的。  甲骨文、金文的“鱼”,都像一条竖立的鱼,上面是头,中间部分是鱼身,鱼身上的交叉纹代表鱼鳞,两侧为鱼鳍,下部则是鱼尾巴。  再来看甲骨文的“渔”字,多像先祖们在捕鱼!
期刊
小白兔和乌龟又赛跑啦。上次呀,小白兔太骄傲,输了,兔妈妈一直觉得脸上很不光彩。这次会怎样呢?兔妈妈急急忙忙出门打听。  山雀从枝头飞过,兔妈妈连声询问。“喳喳喳,乌龟有几次赛跑赢过小白兔呢?”兔妈妈还没听清,山雀就飞远了。  兔妈妈来到树林里,两只松鼠在枝头上跳得正欢,兔妈妈忙忙去问。“谁也不能否认小白兔不是赛跑能手!”“谁也不能否认小白兔是赛跑能手!”松鼠的话让兔妈妈糊涂了。  走着,走着,碰见
期刊
犹太人会在孩子一岁时,将蜂蜜涂到《圣经》上让孩子去亲吻。这种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知识是甜的,读书是甜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关于书的美好吧!  大凡人们都是先有书,后有书架的。书多了,无处搁放,才造一个架子。我则不然,我仅有十多本书时,就有一个挺大、挺华美的书架了。  它原先就在走廊贴着墙放着,和人一般高,红木制的,上面有细致的刻花,四条腿裹着厚厚的铜箍。我只
期刊
在陽城附近有一座山谷,山谷中隐居着一位老人,自号鬼谷子。他身怀旷世绝学,布阵行兵,鬼神不测。很多人前来拜师学艺。他最出色的弟子有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白起、李牧、毛遂等人。
期刊
在我小时候,农家没有电饭煲,也没有煤气灶,烧水用煤炉,烧饭煮菜大都用土灶台烧柴火。我平时对帮妈妈做别的家务活,比如扫地、洗衣服之类的,总是能拖则拖,能赖则赖。但对烧火这件事,我特别感兴趣,总是抢着去帮忙。  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烧火看起来似乎挺简单的,其实做起来一点儿也不简单。一开始我摸不着窍门,火柴才刚擦着火,就急吼吼地塞到稻草里,没想到一下子火苗就熄灭了。看着大人那么娴熟的点火动作,给我的
期刊
《鲁宾逊漂流记》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秋天来了,天气渐渐变凉了,好多小树叶由绿变黄,好像穿上金黄色裙子的小姑娘,在秋风中翩翩起舞。小树叶不停地飘呀飘,飘到清清的小河里,水面上飘荡着许多金色的小船;飘到漆黑的柏油路上,路面好像盖上了一层软软的黄地毯;飘到尖尖屋顶上,屋顶变成了金字塔:飘到小朋友的头上, 小朋友像戴上了黄色的蝴蝶结……小树叶飘呀飘,飘向四面八方,一个个都安下了家。    指导老师:沈一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