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欣赏教学除了唱歌、乐器、乐理等知识外,还包含舞蹈、文学、历史、人文地理等知识,它既不受歌唱、乐器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无须考虑购买乐器的经济负担,只要有一双耳朵便可欣赏,而且教学对象非常广泛。所以,在学校音乐课中,欣赏教学甚至比唱歌教学、乐器教学都重要。可以预见,欣赏教学在学校音乐素质教学中的地位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指出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而音乐欣赏是一种最直接的审美活动,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的天地中。通过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力的全面发展,更能体现《标准》中的四个价值,即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因此,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新《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將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有效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我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在音乐课中说一说
首先,可以让学生倾听音乐作品,让学生有一个初步印象,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感受,为作品起个恰当的名字。对于学生起的名字老师要给予鼓励,教师还可以问他为什么这样起。这样,学生便能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讲出来,与大家一道分享,而不是老师一个人枯燥地说教,让学生听了乏而无味,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创造力及文学修养。
其次,起了名字以后,接着让学生来编故事。音乐作品分有标题和无标题音乐。无标题音乐对于作品所描写的内容往往是不太确定的,这也是音乐艺术的魅力所在:可以由欣赏者自由自在地根据自己的感受去理解,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因此,可以大胆地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编织有关音乐的故事。编好、编差都应给予鼓励,让学生畅所欲言!
最后,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它包括音乐的旋律美、节奏美、和声美、复调美;声乐或器乐的音乐美,配器美,结构美,速度、调式、调性、节拍、节奏的对比美等,以及学生对某一片段说不上的美感,均可让学生大胆地来说一说,你认为美在哪儿,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二、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写一写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认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有的学生擅长写作,而写作也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功,因此,当学生听了一部作品后首先有自己的感受,将其感受写出来,不仅可以锻炼其写作能力,而且能引起他的注意力,他必须专心倾听,方能写出真情实感来。作文的形式不拘一格,可散文,可诗歌,可小说。最后将学生的作文在全班公开朗读,让全班同学共同分享其感受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此法能让学生真正去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魅力。另外,新《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中也提到: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学生通过写的一个过程,从而能把抽象的概念更具体化、形象化,既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体现音乐教学的创造性发展原则。
三、让学生在音乐课中画一画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动一动
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我们大家都知道,音乐和舞蹈是一对孪生的姐妹,青少年以及儿童天生好动,让他们跟随音乐的节奏节拍进行律动是他们最乐意的事情。用体态来表现音乐,是一种高级的、高难度的活动,课堂气氛也容易达到高潮。因此可以将此形式安排在课的尾声。跳舞的安排可以是分组的、集体的或是自由的,其动作不一定要统一,可以让学生自己编舞,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
当这一系列或部分活动进行完之后,作为教师要做最后的总结,如曲名、曲式、情节、意境、风格、情绪等,教师都应谈谈见解。因为音乐有很多模糊性,因此,只能是教师的见解,而不能否定学生的见解,对于学生的见解应给予肯定、鼓励和保护。
通过以上的“说、写、画、动”,真正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在多学科综合的前提下,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既注重个性的发展,又重视音乐的实践与创造来实施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真正体现了新《标准》中一些基本理念。总之,在音乐欣赏的教学中,将“听”与其他的艺术形式巧妙地结合,可以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听赏音乐,参与欣赏过程,成为音乐欣赏的主人,从有声的音乐中获得无声的情感体验,受到美的熏陶。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江苏】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指出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而音乐欣赏是一种最直接的审美活动,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的天地中。通过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力的全面发展,更能体现《标准》中的四个价值,即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因此,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新《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將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有效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我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在音乐课中说一说
首先,可以让学生倾听音乐作品,让学生有一个初步印象,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感受,为作品起个恰当的名字。对于学生起的名字老师要给予鼓励,教师还可以问他为什么这样起。这样,学生便能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讲出来,与大家一道分享,而不是老师一个人枯燥地说教,让学生听了乏而无味,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创造力及文学修养。
其次,起了名字以后,接着让学生来编故事。音乐作品分有标题和无标题音乐。无标题音乐对于作品所描写的内容往往是不太确定的,这也是音乐艺术的魅力所在:可以由欣赏者自由自在地根据自己的感受去理解,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因此,可以大胆地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编织有关音乐的故事。编好、编差都应给予鼓励,让学生畅所欲言!
最后,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它包括音乐的旋律美、节奏美、和声美、复调美;声乐或器乐的音乐美,配器美,结构美,速度、调式、调性、节拍、节奏的对比美等,以及学生对某一片段说不上的美感,均可让学生大胆地来说一说,你认为美在哪儿,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二、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写一写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认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有的学生擅长写作,而写作也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功,因此,当学生听了一部作品后首先有自己的感受,将其感受写出来,不仅可以锻炼其写作能力,而且能引起他的注意力,他必须专心倾听,方能写出真情实感来。作文的形式不拘一格,可散文,可诗歌,可小说。最后将学生的作文在全班公开朗读,让全班同学共同分享其感受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此法能让学生真正去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魅力。另外,新《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中也提到: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学生通过写的一个过程,从而能把抽象的概念更具体化、形象化,既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体现音乐教学的创造性发展原则。
三、让学生在音乐课中画一画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动一动
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我们大家都知道,音乐和舞蹈是一对孪生的姐妹,青少年以及儿童天生好动,让他们跟随音乐的节奏节拍进行律动是他们最乐意的事情。用体态来表现音乐,是一种高级的、高难度的活动,课堂气氛也容易达到高潮。因此可以将此形式安排在课的尾声。跳舞的安排可以是分组的、集体的或是自由的,其动作不一定要统一,可以让学生自己编舞,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
当这一系列或部分活动进行完之后,作为教师要做最后的总结,如曲名、曲式、情节、意境、风格、情绪等,教师都应谈谈见解。因为音乐有很多模糊性,因此,只能是教师的见解,而不能否定学生的见解,对于学生的见解应给予肯定、鼓励和保护。
通过以上的“说、写、画、动”,真正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在多学科综合的前提下,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既注重个性的发展,又重视音乐的实践与创造来实施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真正体现了新《标准》中一些基本理念。总之,在音乐欣赏的教学中,将“听”与其他的艺术形式巧妙地结合,可以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听赏音乐,参与欣赏过程,成为音乐欣赏的主人,从有声的音乐中获得无声的情感体验,受到美的熏陶。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