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光动力疗法(PDT)和经瞳孔温热疗法(TTT)对局限性脉络膜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任选进入经瞳孔温热疗法组114例(114只眼)和光动力疗法组20例(20只眼).采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眼B型超声波检查.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时光斑覆盖整个瘤体呈灰白色反应.如瘤体较大则多个光斑组合.每次所作光斑点数1~6个.治疗次数1~5次.治疗间隔时间1~3个月.光动力疗法治疗采用维替泊芬(vertepoffin)静脉注射15 min后,用689 nm激光照射.肿物厚度≤3 mm者采用83 s,>3 mm采用166 s.光斑点数1~4个.治疗间隔时间≥3个月.结果 从5个方面对两种疗法进行对比.(1)瘤体部位.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黄斑区肿物有效率达91.0%(61/67),视盘旁肿物有效率为94.3% (33/3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63).(2)视网膜脱离.该因素对PDT治疗的影响比TTT大.(3)瘤体厚度≥4 mm者,TTT所用激光穿透力强,比PDT优越.(4)激光对瘤体和组织的反应.PDT治疗后有轻微色素变动,也可引起迟发性脉络膜视网膜的萎缩.TTT治疗所形成色素瘢痕增生比PDT明显(5)有效率及视力.两组进行有效率及视力对比,P =0.40,0.28,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疗法均有治疗效果.位于黄斑中心区的渗液较少且不厚的肿物,可优先考虑作PDT治疗.如需再作,应慎重考虑PDT对组织的损伤.国人PDT治疗参数及对组织的损伤仍有观察探讨的必要.瘤体较厚渗液较多者可优先考虑TTT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