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龙的功夫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cargo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剑龙经常被刻画成笨重的食草动物。但是,古生物学家最近发现,一只生活于1.47亿年前的食肉异特龙死于搏斗中的致命创伤。
  这只异特龙身上的伤口与剑龙尾部的圆锥形骨刺形状一致。造成这样的创伤需要极大的灵活性,而且该创伤显然缩短了这只异特龙的寿命。这一证据显示,必要时,剑龙也能化身夺命杀手。
  在美国地质学会上,休斯敦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罗伯特·贝克在其名为《剑龙的战斗艺术》的演讲中说道:“严重感染导致异特龙棒球大小的骨头坏死。”
  贝克还说,类似的伤口也出现在被长角牛顶伤的圈地牛仔和马的身上。既然现在的大型食草动物——比如长角牛、犀牛和水牛——用牛角进行自卫,那么就有理由推测,长有尾部骨刺的食草恐龙也是通过此种方式进行防御的。
  一个较大的区别是:剑龙是用尾部而不是头部挥舞它的武器。剑龙的骨骼化石显示,它们的尾部比大多数恐龙的尾部要灵活。
  “它们没有封闭关节,即使在尾部也没有。”贝克解释道,“大多数恐龙的尾巴越往末端越僵硬,但是剑龙的尾部拥有强大的肌肉,可以精确控制到尾部末端。剑龙尾巴的关节跟猴子尾巴很像,都是为立体作战而生的。”
  为了给异特龙致命的一击,剑龙需要在异特龙的身体下方挥舞尾巴,扭转尾尖,向外及向后翻转。贝克说,这对剑龙来说轻而易举。
其他文献
亲爱的编辑:  你们好!我爸爸是《飞碟探索》的超级粉丝,多年来,他几乎收集了《飞碟探索》的所有杂志,但是独缺创刊号。为此,他每到一地,都要去当地的旧书市场溜达,想要买到那本创刊号,可一直没能成功。  我和哥哥因为工作原因,也不太关心父母的个人爱好,总觉得那不过是个爱好,由着他自己折腾就好。但是,周末和爸爸一  起去看《星际穿越》,我才明白《飞碟探索》和宇宙起源、生命奥秘这类事物对他有多么重要。他从
期刊
说到生命和进化,我们想到的一定是动物、植物,或细菌、病毒。但有谁能想到,枯燥的数字也一样具有生命,也能复制、进化呢?数字进化的发现者、美国加州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克吉斯?阿加米说,数字是没有DNA的生命,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外的第四种生命体,别看它们是些无声又无形的家伙,可在复制进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神奇本领,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计算机中的“生命气息”  进化是逐渐适应与慢慢演变的过程。生物的进化
期刊
如果你正以光速行驶,并开启汽车大灯,大灯的速度是不是就超过了光速?答案是:不可能!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我们的速度永远只能限于亚光速以内,所以还是不要尝试了。  物理学家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招来一片质疑的声音。难道是我们的思想太过保守吗?总有一些人不顾早已存在的证据,对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表示怀疑。例如,核武器和核能的出现已经证明了爱因斯坦是正确的,但直到现在,我还是每隔几周就能收到有人寄来的详细手稿,
期刊
我们一直想知道,宇宙中是否还有其他生命存在,地球生命在宇宙中是否孤单。很多科学家和天文爱好者不遗余力,提出了各种寻找外星生命的办法。虽然至今我们还没有找到任何外星生命存在的证据,但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的探索,以及他们寻找外星生命的理论和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关注和了解。兴许,你也能从中找到灵感,提出新的寻找外星生命的方法。  探测  外星文明的 13个方法  以下就是我们需要寻找的:  1.无线电信号  
期刊
在约旦首都安曼以南200多千米处荒漠的山岩上,矗立着一座由悬崖峭壁包围着的古迹,它就是佩特拉。2000多年前,佩特拉曾是约旦境内一个强大王国的都城,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现在却到处是断壁残垣。  “佩特拉”意为“岩石”,在方圆20千米内,到处都是千姿百态的山岩。2000多年前,约旦人的祖先奈伯特人用简陋的工具建造了宏伟的佩特拉城。  从小镇瓦迪摩萨往里走,唯有穿过一条狭窄的、名叫“锡克”的小道才能来
期刊
天文学家正在寻找戴森球(美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弗里曼·戴森假想出的包围母恒星的巨大球形结构,它可以捕获大部分或者全部的恒星能量输出——译者注),希望寻找外星人的它是高等外星文明建造的大质量恒星级太阳能发电厂。  1960年,数学家、物理学家及全能天才弗里曼·戴森预言,只要存在的时间足够长,宇宙中的任何文明最终都会将所在星球的能源消耗殆尽。戴森认为,这是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障碍,而冲破这一障碍的做
期刊
太阳系是从一团叫作星云的弥漫物质中演变而成的。其中太阳消耗了这片星云中99.8%的物质,而剩下的物质则以气体和尘埃的形式环绕太阳组成了一个稀薄的盘,盘中的物质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各自聚集成了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科学家推测,在盘的内侧,太阳使物质变得非常热,只有熔点高的金属和硅酸盐能在那样的地方存在并渐渐聚集成固体的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这些行星的位置决定了它们的个头不可能很大;在盘的
期刊
美国马里兰州州立大学的生物和昆虫学教授萨拉?威尔说:“地球上的许多生命形式和我们原来知道的不一样。”最近,在由美国科学发展协会(AAAS)组织的一个特别会议上,威尔对科学界做了关于“外星生命可能具有的外形”的学术报告。这次会议讨论了许多关于外星生命存在合理性的问题。威尔说:“人类是生命之树的很小一支,如果把地球出现生命以来的历史比作一天,人类是在24小时最后的20秒出现的。”  早期地球并不是一个
期刊
当得克萨斯州艾比利尼市的一位先生报告他的第一起UFO目击事件时,1948年只剩1小时25分钟了。他说看到天空中“一片扇形的光”。这个说法在报告提交后就被忽视,却给后来“信号”计划中的多个事件带来了影响。   在排除UFO来自苏联的猜测之后,它们是星际飞船的说法变得更加可信。1948年,美国航空航天技术情报中心的科学家曾公开讨论了星际访客存在的可能性。在这一年中,没有一位UFO目击者能如前一年那样上
期刊
物种灭绝不是很正常吗?说出这句话时,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像个地雷或猎象的陷阱,可能会激怒很多人。  但我之所以要说,是因为我一直在想,我们是不是总是忘记有关地球生命的一个令人不快的事实——物种灭绝一直在发生。  事实上,对人类来说这常常是件好事。  没有迅猛龙在我们的城市里横冲直撞,我们的生活显然好过得多。我们的街道也因为没有剑齿虎而更加安全。想想吧,打死秃鹫那么大的史前昆虫会是个什么滋味?  物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