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矿区重体力劳动者供氧前后生理指标的测定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jun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高原矿区重体力劳动者供氧前后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

方法

14名工人按不同的掘进工作面分为气瓶组6人,背负2 L的小氧气瓶戴氧气呼吸面罩进行供氧;弥散组5人,将氧气通过弥散装置弥散到工作面端面进行弥散供氧;对照组不供氧。分别测量供氧前后人体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脉率(PR)、每分钟呼吸次数(BPM)和肺平均动脉压(MAP)等生理指标,并观察供氧前后疲乏、胸闷气短、急促、脸色苍白、出虚汗、头晕目眩、耳鸣、眼花等8项高原不适症状。

结果

(1)气瓶组工人供氧前SaO2为89.52%±4.06%,供氧后上升到94.8%±2.67%,上升幅度约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弥散组工人供氧前SaO2为90.0%±2.81%,供氧后上升到93.5%±1.25%,上升幅度约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气瓶组工人供氧前PR为(88.5±9.41)次/min,供氧后为(82.1±10.46)次/min,下降幅度约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弥散组工人PR供氧前为(97.3±12.66)次/min,供氧后为(83.1±11.29)次/min,下降幅度约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气瓶组工人供氧前BPM为(24.9±2.84)次/min,供氧后为(21.8±1.93)次/min,下降幅度约为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弥散组工人供氧前的呼吸次数为(21.7±6.05)次/min,供氧后为(19.3±5.08)次/min,下降幅度约为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3组工人的血压不随供养与否发生改变,MAP变化均在15%以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高原矿山工作的矿工在进行氧气补充前约有40%以上的人有疲乏、急促和出虚汗症状;在供氧1 h后,急促、头晕、脸色苍白下降了80%以下,疲乏、耳鸣、虚汗下降50%,胸闷气短、眼花的症状消失。

结论

在高原缺氧环境下改善矿洞内氧气供应能够提高矿洞劳动工人的SaO2,降低PR和BPM等指标,有效解决重体力劳动者由于缺氧引起的劳动能力下降问题。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碳酸氢钠洗胃、雾化吸入与静脉注射三联法预防肺渗出与纤维化的效果。方法收集来院治疗的3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为观察组,用质量浓度为1.5%的碳酸氢钠溶液洗胃,采用质量浓度为5%碳酸氢钠溶液10~15 ml雾化吸入2次/d;并5%碳酸氢钠溶液100 ml快速静脉滴注,2次/d,连续应用5~7 d。抽取既往资料完整未用碳酸氢钠患者38例作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肺部HRCT评分及治疗后
目的探讨姜黄素在不同治疗条件下对PQ中毒大鼠血清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0只清洁级8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高剂量(1 000 mg/kg)姜黄素+常规治疗组、低剂量(500 mg/kg)姜黄素+常规治疗组、单独高剂量(1 000 mg/kg)姜黄素治疗组、PQ单纯染毒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在染毒后第1、3、5、7、14和21天检测大鼠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
目的报告1例疑似为急性氮氧化物中毒性肺水肿患者的诊治经过和体会。方法回顾上海市肺科医院2014年11月收治的1例入院诊断为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肺水肿的患者,总结其职业接触史、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与诊治经过。结果该患者连续职业接触刺激性气体8 d,并自诉有两次过量暴露史。临床表现为胸闷、气促,胸部CT示两肺弥漫片状模糊影、毛玻璃影,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入院5 d后痰脱落细胞检查找到腺癌细
目的观察特异性激活或阻断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 receptor-1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TREM-1)在急性百草枯(PQ)中毒致SD大鼠肺损伤中的变化,探讨其在PQ致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PQ染毒组、抗TREM-1单克隆抗体(单抗)组和LP17人工合成肽(LP17)组,每组20只。染毒组、单抗组和LP17组给
目的观察小鼠皮肤染毒火箭煤油对小鼠血象和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ICR小鼠背部剃毛,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火箭煤油组,分别涂抹麻油和火箭煤油原油(400 μl×1次)。染毒后2、6、12 h和1、3、7 d测定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和染毒后2、6、12 h和1、3、5、7 d用流式细胞术的微阵列技术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IL-4、I
目的研究初始血清百草枯(paraquat, PQ)浓度、院外中毒时间对PQ中毒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9例院外中毒时间在2.5~48 h内的PQ中毒患者,根据患者预后及入院时的血清PQ浓度、院外中毒时间,利用ROC曲线、logistic回归分析,对初始血清PQ浓度及院外中毒时间对中毒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死亡组的血清PQ浓明显高于生存组,死亡组的院外中毒时间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分析江苏省2006至2013年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情况,为防治噪声危害提供依据。方法以2006至2013年江苏省13个省辖市级职业病防治机构诊断报告中的噪声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6至2013年江苏省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病297例,其中83.16%为轻度噪声聋。男性患者246例,女性患者51例。年龄40~60岁者占64.98%,工龄>15年者占42.09%
期刊
目的建立芥子气(sulfur mustard, SM)不同途径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对鼠肺进行组织和细胞形态学对比分析。方法雄性大鼠136只,随机分为腹腔SM组(32只),气管SM组(32只),腹腔丙二醇组(32只)、气管丙二醇组(32只)、正常对照组(8只)。腹腔SM组腹腔内注入稀释的SM(0.1 ml,8 mg/kg),气管SM组气管内注入稀释的SM(0.1 ml,2 mg/kg),在不同处理
目的观察丙烯醛染毒大鼠外周血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CD4+白细胞介素(IL)-17表达阳性T细胞(Th17细胞)与CD4+Foxp3表达阳性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及相关因子水平变化,探讨Th17细胞和Treg细胞在丙烯醛诱导气道炎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染毒2、4周组和对照2、4周组,每组10只。染毒2、4周组雾化吸入4×10-6 kg/L的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