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黎圣母院享年856岁,卡西莫多流离失所。”
-“塞纳河上心碎,圣母院内魂飞……”
-“卡西莫多失去了他心爱的姑娘,而巴黎,也终究失去了他们的圣母院。”
-“这座城市在这一刻无限接近覆灭。”
-“塞纳河畔的浓烟笼罩着这座近千年历史的建筑,突然心如刀割……”
-“直到那片火光,我才意识到世界上很难有永垂不朽。”
-“巴黎少了个地标,世界少了份文化。”
-“文字在那个时代伟大大声,实物却在今天这样惨淡收场。”
-“谁也想不到巴黎圣母院会坍塌。这种冲击感,就像9.11那天,我在厦门简陋的酒店里,从凤凰卫视中文台里看到双子塔的倒掉。”
-“所有世间的美好,也许擦身而过,就是一生永失。”
这些情真意切,同时又近乎诗意的词句,说的却是一起悲伤的事件——巴黎圣母院大火。
当地时间4月15日18:50,巴黎圣母院发生重大火灾,856年的艺术瑰宝几乎被火焰吞没,两个小时之内,一千年的文物被付之一炬。这一天,卡西莫多的钟楼没了,八百多年了,作为这个城市的象征,巴黎圣母院躲过了一战时德军的炮击,躲过了二战战火的威胁,但这一天黄昏,却没能在一星火光中幸免。
火灾发生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取消了当天的全国讲话,紧急赶往现场,并在推特上表示:“被火焰吞噬的圣母院,是整个国家的情感。”
成百上千的民众跪在西堤岛外高唱圣歌祈祷,却徒劳无助地只能看着火越烧越旺,哥特式尖顶坍塌成一个窟窿。
巴黎圣母院與埃菲尔铁塔、凡尔赛宫,并称法国文化与历史的三大辉煌象征。
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位于法国巴黎西堤岛,矗立在塞纳河畔,是一座哥特式风格的天主教教堂。在教堂中有诸多艺术珍品,其中玫瑰花窗更是举世闻名。
这座被视为“西方最大的宗教建筑物”由1163年旭利主教墨洛温王朝时期的巴黎大教堂下令修建。光修建就花了200年,直至13世纪中期。
目前,巴黎圣母院每年约接待1,300万名游客参观。
巴黎圣母院与圆明园
老房子着火是很难救的,社交媒体上,一片哀悼。
大多数都认为巴黎圣母院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对如此众多的艺术结晶被大火毁掉表达了遗憾和痛心——一如马克龙和所有法国人一样,“今晚我很难过,看到我们内心的一部分被燃烧掉。”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心有不忿者——“自家羊圈被烧个精光还心疼仇家牛棚”。于他们而言更多是“解恨”,认为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其根源就是159年前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事件(1860年)——“如果说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乃至于全欧洲的文化象征,那么中国的圆明园就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甚至也有为“法国烧没烧圆明园”洗地的,旁征博引,俨然历史大家。
两派相互攻讦,势同水火。
今天我们不讨论双方的恩怨对错,大家自行百度一定可以看得尽兴。
作为一篇行业文章,如果过多篇幅堆砌网文,一味“借花献佛”那就是耍流氓了。我们有这个自觉,所以在这里只聊一聊巴黎圣母院的“身后事”。
巴黎圣母院的“身后事”
前不久一则“美国青年毁损秦始皇兵马俑”的新闻上了头条,我们的历史瑰宝被破坏已经使人义愤填膺了,而“半个陪审团竟认为他无罪,导致美国法院最后判决该男子无罪释放”的结果尤使人无法忍受,却只能靠“200年历史的美国知道什么是文物?”这样的冷嘲热讽来发泄不满了。
美国可以,那法国呢?巴黎圣母院够古老吗?
毫无疑问很古老。
对标中国的历史,巴黎圣母院1163年开工,那一年,南宋孝宗皇帝赵慎下诏为岳飞昭雪,将岳飞遗体从九曲从祠迁出,以“孤仪”改葬于栖霞岑下,那一年,辛弃疾刚刚入仕南宋朝;1345年竣工,那一年,“元四家”之一的倪瓒刚刚完成他的《六君子图》,那一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刚开始当和尚。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岳飞、“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为历史所铭记,悠悠历史的巴黎圣母院,我们在茶余饭后感叹惋惜一番她的失火,实不为过。
以法国的技术水平和文物复原能力以及GDP排名世界第六位的财力,重建圣母院大概是没有疑问的。毕竟19世纪那一次,其实已经算是半重建了。但具体实施也并非易事,之前仅仅只是整修,1.5亿欧元经费的筹备就已经大费周章,马克龙说要重建,花费势必是一个天文数字;同时,这必定是一个极其浩大的工程,以法国人的工作效率而言(人云亦云),十年二十年,都有可能。最重要的是,建筑承载的历史价值永远消失了。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表示,“一般来说,火灾对建筑的伤害程度是很大的,而且这种价值损失不可逆。”
因此,大家遗憾痛心的地方还在于此——对那些本以为找个时间去就能轻易看到而蹉跎着“下次再去”的人们而言,这十年二十年意味着什么?很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就在我们愣神的刹那间,也许就面目全非了。
在这漫长的时间,要么拿出照片缅怀,要么去到遗址参观——一如我们现在去参观圆明园一般,要么就是去网上看已经全面扫描保存的数字化影像。
文物保护,势在必行
巴黎圣母院大火后,马未都先生第一时间在微博上表示了关注和惋惜。正如马未都所言,文物生命只有一次,失去就不会再来。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好文物的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修正)第一章第四条指出,文物工作应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第四章第四十七条则指出,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收藏文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防火、防盗、防自然损坏的设施,确保馆藏文物的安全。 我们相信这些举措在所有的文物保护单位都是这么贯彻执行的,而且只可能更细致,包括巴黎圣母院,但天灾人祸仍然不可避免。实际上,仅仅只是以火灾而言,世界各地著名古建筑失火被毁的事例不胜枚举,实是人类共同的损失。
而且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文物种类千差万别,保护力度和保存条件也不尽相同,很多的文物都处于较为复杂的自然或者人文环境,或者处于较为简单的保护条件之下,发生危险的几率都是很大的。有些文物,比如壁画等,以如今的科技条件来说,无论如何保护修缮,随着时间的流逝,都在慢慢褪去她最艳丽的色彩,渐渐模糊轮廓直至消失。
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在自然因素作用和人为的破坏之下,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正遭受着各种“病痛”,加上现在旅游业的兴盛,每天巨大的客流量导致窟内二氧化碳增高、温度湿度上升,给原本脆弱的彩塑和壁画造成进一步破坏。而且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敦煌,云冈石窟、西斯廷教堂、金字塔等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遗珍都遭遇着同样的困境。
这个时候,文物的数字化就成了“保留手段”。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数字化和AV技术为保护文物并将其发扬光大提供了解决之道。通过数字化扫描、记录,再用投影、声光等AV技术还原的方式解决文物保育的难题,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
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敦煌220窟数字展示中心等都是文物数字化的典型应用。
建于唐貞观16年(公元642年)的敦煌220窟,其数字展示中心选址在莫高窟保护区域15公里外,包括游客接待大厅、数字多媒体陈列区、数字影院、球幕影院等。技术人员把220窟内激光扫描数据及7,000多张实景拍摄的高清照片,以虚拟实境技术作后期加工,制成2D和3D动画,让观众于360°环回投影环境内,以1:1比例观赏窟内佛龛、壁画等艺术珍品。
与此同时,数字中心还对莫高窟进行VR虚拟漫游——把洞窟在一个或者多个视点上全景式360°漫游拍摄,全方位记录洞窟所有信息,包括天花和地面,将虚拟漫游技术及三维测量重建技术结合进来,实现了洞窟的逼真再现。
这也是莫高窟积极推进文物数字化的一个成果。敦煌研究院一直致力于对各个洞窟进行数字化记录保存。微软亚洲研究院专门为莫高窟拍摄定制的十亿级像素“飞天号”数字相机,通过自动拼接功能和焦点合成技术,仅用一幅照片就可拍摄一个完整的中型佛龛,实现高精度的色彩逼真的数字壁画采集、存储及处理。
甚至可以说,敦煌的数字化工程,已经远远超出了对文物本身的保护,它将整个环境和自然都考虑在内,通过数字化技术达到对莫高窟的保护与利用,解决保护和利用的矛盾。多年后,也许物质的莫高窟已在岁月的风沙中日渐磨损,而数字的莫高窟却将以生动的形态延缓这些珍贵遗迹消逝的脚步,让这些精美绝伦的壁画以数字化的形态永葆青春。
日前,原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接替单霁翔先生,成为故宫博物院第七任院长。窃以为,包括文物数字化方面的这些工作成绩在内,一定是王院长能够“入主”故宫博物院的重要砝码。
王旭东院长曾说,“文物数字化是最大的预防性保护措施。”据他介绍,在总计500多个敦煌石窟中,已有至少180多个洞窟实现数字化,占整个规模的近三分之一。至少有30个洞窟的数字资源中英文版都已上线,实现全球共享,其中的高清图像,比到洞窟现场借着手电筒光看得更加真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圆明园亦是文物数字化的对象之一。
自2013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现辉煌——数字圆明园研究及文化旅游应用示范”项目启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黛教授团队目前已经完成了所有能够采集到详实信息的圆明园景区的数字化复原工作。80余位专业人员,10,000余件历史档案,4,000幅复原设计图纸,2,000座数字建筑模型,6段历史分期中的120组时空单元,终于让圆明园这座“万园之园”跨越了310年的时光,再次展现在大家面前。
的确如此,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一些历史人文遗产往往都遭到严重破坏,一些古建筑也逐渐陈旧腐蚀,甚至已经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如果重建不仅耗资巨大,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以虚拟现实技术再现昔日本色,既能够完整表现古迹的真实面目,是复原古迹的前期首选,又可以节约成本,节省时间。文物古迹的数字复原,不仅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数字存档,而且使城市形象、旅游资源宣传信息量扩大,显示不再单一,满足了多方面的需求。
对于此次巴黎圣母院的失火,圆明园方面发布的《文明 不能承受之殇》一文可谓尽显大国风范。文章表示:何其艰难,何其罔然,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文化不应该这样毁灭,更不应该人为践踏。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文物的损毁、消失不仅带走了文物本身,更带走了文物所承载的千年文明。一场文化之殇,带来世人对于文物保护的警醒与重视,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力守护,尽量延缓它的消逝,传承它的精神。
最后,引用圆明园遗址公园的祝福,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塞纳河上心碎,圣母院内魂飞……”
-“卡西莫多失去了他心爱的姑娘,而巴黎,也终究失去了他们的圣母院。”
-“这座城市在这一刻无限接近覆灭。”
-“塞纳河畔的浓烟笼罩着这座近千年历史的建筑,突然心如刀割……”
-“直到那片火光,我才意识到世界上很难有永垂不朽。”
-“巴黎少了个地标,世界少了份文化。”
-“文字在那个时代伟大大声,实物却在今天这样惨淡收场。”
-“谁也想不到巴黎圣母院会坍塌。这种冲击感,就像9.11那天,我在厦门简陋的酒店里,从凤凰卫视中文台里看到双子塔的倒掉。”
-“所有世间的美好,也许擦身而过,就是一生永失。”
这些情真意切,同时又近乎诗意的词句,说的却是一起悲伤的事件——巴黎圣母院大火。
当地时间4月15日18:50,巴黎圣母院发生重大火灾,856年的艺术瑰宝几乎被火焰吞没,两个小时之内,一千年的文物被付之一炬。这一天,卡西莫多的钟楼没了,八百多年了,作为这个城市的象征,巴黎圣母院躲过了一战时德军的炮击,躲过了二战战火的威胁,但这一天黄昏,却没能在一星火光中幸免。
火灾发生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取消了当天的全国讲话,紧急赶往现场,并在推特上表示:“被火焰吞噬的圣母院,是整个国家的情感。”
成百上千的民众跪在西堤岛外高唱圣歌祈祷,却徒劳无助地只能看着火越烧越旺,哥特式尖顶坍塌成一个窟窿。
巴黎圣母院與埃菲尔铁塔、凡尔赛宫,并称法国文化与历史的三大辉煌象征。
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位于法国巴黎西堤岛,矗立在塞纳河畔,是一座哥特式风格的天主教教堂。在教堂中有诸多艺术珍品,其中玫瑰花窗更是举世闻名。
这座被视为“西方最大的宗教建筑物”由1163年旭利主教墨洛温王朝时期的巴黎大教堂下令修建。光修建就花了200年,直至13世纪中期。
目前,巴黎圣母院每年约接待1,300万名游客参观。
巴黎圣母院与圆明园
老房子着火是很难救的,社交媒体上,一片哀悼。
大多数都认为巴黎圣母院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对如此众多的艺术结晶被大火毁掉表达了遗憾和痛心——一如马克龙和所有法国人一样,“今晚我很难过,看到我们内心的一部分被燃烧掉。”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心有不忿者——“自家羊圈被烧个精光还心疼仇家牛棚”。于他们而言更多是“解恨”,认为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其根源就是159年前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事件(1860年)——“如果说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乃至于全欧洲的文化象征,那么中国的圆明园就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甚至也有为“法国烧没烧圆明园”洗地的,旁征博引,俨然历史大家。
两派相互攻讦,势同水火。
今天我们不讨论双方的恩怨对错,大家自行百度一定可以看得尽兴。
作为一篇行业文章,如果过多篇幅堆砌网文,一味“借花献佛”那就是耍流氓了。我们有这个自觉,所以在这里只聊一聊巴黎圣母院的“身后事”。
巴黎圣母院的“身后事”
前不久一则“美国青年毁损秦始皇兵马俑”的新闻上了头条,我们的历史瑰宝被破坏已经使人义愤填膺了,而“半个陪审团竟认为他无罪,导致美国法院最后判决该男子无罪释放”的结果尤使人无法忍受,却只能靠“200年历史的美国知道什么是文物?”这样的冷嘲热讽来发泄不满了。
美国可以,那法国呢?巴黎圣母院够古老吗?
毫无疑问很古老。
对标中国的历史,巴黎圣母院1163年开工,那一年,南宋孝宗皇帝赵慎下诏为岳飞昭雪,将岳飞遗体从九曲从祠迁出,以“孤仪”改葬于栖霞岑下,那一年,辛弃疾刚刚入仕南宋朝;1345年竣工,那一年,“元四家”之一的倪瓒刚刚完成他的《六君子图》,那一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刚开始当和尚。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岳飞、“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为历史所铭记,悠悠历史的巴黎圣母院,我们在茶余饭后感叹惋惜一番她的失火,实不为过。
以法国的技术水平和文物复原能力以及GDP排名世界第六位的财力,重建圣母院大概是没有疑问的。毕竟19世纪那一次,其实已经算是半重建了。但具体实施也并非易事,之前仅仅只是整修,1.5亿欧元经费的筹备就已经大费周章,马克龙说要重建,花费势必是一个天文数字;同时,这必定是一个极其浩大的工程,以法国人的工作效率而言(人云亦云),十年二十年,都有可能。最重要的是,建筑承载的历史价值永远消失了。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表示,“一般来说,火灾对建筑的伤害程度是很大的,而且这种价值损失不可逆。”
因此,大家遗憾痛心的地方还在于此——对那些本以为找个时间去就能轻易看到而蹉跎着“下次再去”的人们而言,这十年二十年意味着什么?很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就在我们愣神的刹那间,也许就面目全非了。
在这漫长的时间,要么拿出照片缅怀,要么去到遗址参观——一如我们现在去参观圆明园一般,要么就是去网上看已经全面扫描保存的数字化影像。
文物保护,势在必行
巴黎圣母院大火后,马未都先生第一时间在微博上表示了关注和惋惜。正如马未都所言,文物生命只有一次,失去就不会再来。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好文物的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修正)第一章第四条指出,文物工作应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第四章第四十七条则指出,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收藏文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防火、防盗、防自然损坏的设施,确保馆藏文物的安全。 我们相信这些举措在所有的文物保护单位都是这么贯彻执行的,而且只可能更细致,包括巴黎圣母院,但天灾人祸仍然不可避免。实际上,仅仅只是以火灾而言,世界各地著名古建筑失火被毁的事例不胜枚举,实是人类共同的损失。
而且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文物种类千差万别,保护力度和保存条件也不尽相同,很多的文物都处于较为复杂的自然或者人文环境,或者处于较为简单的保护条件之下,发生危险的几率都是很大的。有些文物,比如壁画等,以如今的科技条件来说,无论如何保护修缮,随着时间的流逝,都在慢慢褪去她最艳丽的色彩,渐渐模糊轮廓直至消失。
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在自然因素作用和人为的破坏之下,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正遭受着各种“病痛”,加上现在旅游业的兴盛,每天巨大的客流量导致窟内二氧化碳增高、温度湿度上升,给原本脆弱的彩塑和壁画造成进一步破坏。而且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敦煌,云冈石窟、西斯廷教堂、金字塔等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遗珍都遭遇着同样的困境。
这个时候,文物的数字化就成了“保留手段”。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数字化和AV技术为保护文物并将其发扬光大提供了解决之道。通过数字化扫描、记录,再用投影、声光等AV技术还原的方式解决文物保育的难题,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
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敦煌220窟数字展示中心等都是文物数字化的典型应用。
建于唐貞观16年(公元642年)的敦煌220窟,其数字展示中心选址在莫高窟保护区域15公里外,包括游客接待大厅、数字多媒体陈列区、数字影院、球幕影院等。技术人员把220窟内激光扫描数据及7,000多张实景拍摄的高清照片,以虚拟实境技术作后期加工,制成2D和3D动画,让观众于360°环回投影环境内,以1:1比例观赏窟内佛龛、壁画等艺术珍品。
与此同时,数字中心还对莫高窟进行VR虚拟漫游——把洞窟在一个或者多个视点上全景式360°漫游拍摄,全方位记录洞窟所有信息,包括天花和地面,将虚拟漫游技术及三维测量重建技术结合进来,实现了洞窟的逼真再现。
这也是莫高窟积极推进文物数字化的一个成果。敦煌研究院一直致力于对各个洞窟进行数字化记录保存。微软亚洲研究院专门为莫高窟拍摄定制的十亿级像素“飞天号”数字相机,通过自动拼接功能和焦点合成技术,仅用一幅照片就可拍摄一个完整的中型佛龛,实现高精度的色彩逼真的数字壁画采集、存储及处理。
甚至可以说,敦煌的数字化工程,已经远远超出了对文物本身的保护,它将整个环境和自然都考虑在内,通过数字化技术达到对莫高窟的保护与利用,解决保护和利用的矛盾。多年后,也许物质的莫高窟已在岁月的风沙中日渐磨损,而数字的莫高窟却将以生动的形态延缓这些珍贵遗迹消逝的脚步,让这些精美绝伦的壁画以数字化的形态永葆青春。
日前,原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接替单霁翔先生,成为故宫博物院第七任院长。窃以为,包括文物数字化方面的这些工作成绩在内,一定是王院长能够“入主”故宫博物院的重要砝码。
王旭东院长曾说,“文物数字化是最大的预防性保护措施。”据他介绍,在总计500多个敦煌石窟中,已有至少180多个洞窟实现数字化,占整个规模的近三分之一。至少有30个洞窟的数字资源中英文版都已上线,实现全球共享,其中的高清图像,比到洞窟现场借着手电筒光看得更加真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圆明园亦是文物数字化的对象之一。
自2013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现辉煌——数字圆明园研究及文化旅游应用示范”项目启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黛教授团队目前已经完成了所有能够采集到详实信息的圆明园景区的数字化复原工作。80余位专业人员,10,000余件历史档案,4,000幅复原设计图纸,2,000座数字建筑模型,6段历史分期中的120组时空单元,终于让圆明园这座“万园之园”跨越了310年的时光,再次展现在大家面前。
的确如此,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一些历史人文遗产往往都遭到严重破坏,一些古建筑也逐渐陈旧腐蚀,甚至已经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如果重建不仅耗资巨大,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以虚拟现实技术再现昔日本色,既能够完整表现古迹的真实面目,是复原古迹的前期首选,又可以节约成本,节省时间。文物古迹的数字复原,不仅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数字存档,而且使城市形象、旅游资源宣传信息量扩大,显示不再单一,满足了多方面的需求。
对于此次巴黎圣母院的失火,圆明园方面发布的《文明 不能承受之殇》一文可谓尽显大国风范。文章表示:何其艰难,何其罔然,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文化不应该这样毁灭,更不应该人为践踏。每件文物都是文化的象征,每座博物馆都是人类文明的宝库。文物的损毁、消失不仅带走了文物本身,更带走了文物所承载的千年文明。一场文化之殇,带来世人对于文物保护的警醒与重视,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力守护,尽量延缓它的消逝,传承它的精神。
最后,引用圆明园遗址公园的祝福,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