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油菜生产农机农艺配套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油菜生产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的各个环节,包括播种技术、肥料运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联合收获技术等内容,以期指导油菜机械化生产。
  关键词 油菜;农机农艺;配套;栽培技术;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S565.4.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052-02
  油菜是安徽省四大粮油作物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传统的人工种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油菜生产的需要,而油菜机械化生产是解决油菜生产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安徽省在油菜栽培技术与农机化作业技术融合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一套适合江淮区域油菜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作业模式。
  1 油菜播种技术
  1.1 田块准备
  播种前,要求前茬作物(水稻)留茬高度小于15 cm,秸秆粉碎抛撒,秸秆切碎长度不超过10 cm。耕翻的田块耕作深度在10 cm左右,土壤含水率控制在适宜耕翻范围内。采用少免耕技术时,用旋耕作业代替犁耕和耙地作业,旋耕深度视土壤墒情而定,一般为6~10 cm。免耕田块需认真做好水稻后期水浆管理工作,保持田间干干湿湿,利于收割腾茬;如雨水过多,要及时开沟降湿;填没田块中脚印坑,削高垫低,整平田面,以防播后洼坑内积水烂种。播种时土壤含水率宜控制在20%~30%。
  1.2 品种选择
  选用半矮杆、抗倒伏、抗逆性强、植株紧凑、适于直播密植、花期集中、成熟较一致、不易裂角的油菜品种[1]。杂交油菜种子的净度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于80%;常规油菜种子的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用种量一般为2.25~3.00 kg/hm2(千粒重3.7 g),可根据茬口、土质、整地质量及播期做微量调整,保证基本苗在22.5万~45.0万株/hm2之间。
  1.3 播期选择
  根据品种生育特性适时播种,播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1.4 基肥准备
  施45%复合肥450 kg/hm2或相同N、P、K含量的其他肥料作基肥,如油菜专用复合肥、复混肥、尿素 磷肥 氯化钾掺用。硼肥是双低油菜正常生长的必需肥料,一般施硼砂7.5~15.0 kg/hm2,作底肥施足。拌种肥料注意选用吸收性差的油菜专用复合肥或复合肥[1],用格筛筛除直径3 mm以上的粗颗粒。一般用复合肥180 kg/hm2与油菜籽混合播种,要求充分拌匀。种肥过筛有利于提高播种均匀度。
  1.5 机具准备
  开沟机:小田块选用5.8~11.0 kW的手扶拖拉机配套单开沟机作业,大田块选用36.7~44.0 kW的大拖拉机配套双开沟机进行开沟作业。
  油菜直播机:5.8~11.0 kW的手扶拖拉机,配套稻麦浅旋耕条播机或油菜直播机,进行隔行封堵式的种肥混播作业。
  1.6 机械播种
  1.6.1 种肥混合。油菜籽与复合肥的混合物按规定比例分数次拌和均匀,现拌现用。
  1.6.2 开沟覆土。油菜直播机开沟畦宽2.0~2.4 m,撒播机开沟畦宽以满足覆土要求为宜。沟宽20 cm,深15 cm,覆土厚度1.5~2.0 cm,要求做到覆土均匀,沟底平、沟壁坚实、三沟相通[2]。
  1.6.3 机具调整。机直播前先对各行排量均匀性和播种量进行调整,一般通过调节排种器和传动比实现,不同类型播种机调整方法不尽相同。
  1.6.4 播种作业。一是浅旋耕条播联合作业。可一次性完成旋耕灭茬、碎土、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要求播种均匀,无明显断条,行向尽量顺直。旋耕作业深度3~5 cm,播种行距为40 cm,播种深度控制在1.5~2.0 cm。旱地选择土壤含水率20%左右时进行播种,稻茬地土壤含水率以20%~30%为宜。采用免耕播种作业方式的应在播前开沟。二是撒播机开沟作业。基肥和油菜种子混合后均匀撒播田间,然后开沟覆土,做到沟沟相通,一般在播后开腰沟,并与田外沟渠相通。墒情不足影响出苗时要迅速洇水或喷灌抗旱,保证及时出苗。放平沟水润墒,切忌漫灌。遇连阴雨时要及时排水。
  1.6.5 播种顺序。采用机械直播时,需要在保证农艺要求的播种量、播种深度和行距的同时,根据地块的大小和形状选择最佳播种行走路线和方法。播种顺序可按图1进行,横头走2次补齐。
  在前进过程中播种机未提升起来时,不能倒退,更不能随意停机;机具转弯也不宜过急。复式机作业速度宜慢不宜快,一般地轮转速以30 r/5 min为宜。
  2 肥料运筹技术
  按照油菜籽2.25~3.00 t/hm2的产量指标,施纯氮(N)195~255 kg/hm2、磷(P2O5)75~105 kg/hm2、钾(K2O)90~120 kg/hm2,氮∶磷∶钾(N∶P2O5∶K2O)一般为1.0∶0.4∶0.8,加适量硼肥(B)。氮肥中基肥∶苗肥∶薹肥按(50%~60%)∶(10%~20%)∶30%的比例安排;钾肥60%作基肥底施,40%作蜡肥追施;磷肥、硼肥作基肥,一次性施足。苗肥一般在间苗后至五叶期前趁雨或结合抗旱灌溉追施,对长势差的地段追施尿素60~75 kg/hm2作平衡肥。早施薹肥,一般在2月底前后或薹高8 cm时,施尿素120~150 kg/hm2;对双低油菜和杂交油菜基肥未施硼肥的,在薹期至开花前进行叶面喷硼,一般喷施0.2%硼砂水溶液675 kg/hm2,防止花而不实。
  根据土壤实际情况和幼苗长势,合理进行追肥,保证单位面积油菜苗数。一般直播油菜在间苗后施苗肥,定苗后实施第2次追施;移栽油菜则在幼苗缓苗成活后实施第1次追肥,植株3~5片新叶时实施第2次追肥。
  3 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根据病虫情报进行油菜生长发育过程的中后期病虫害防治,选用合适的药剂并及时安全用药。油菜苗期主要防治蚜虫,薹花期主要防治菌核病,初花期主要防治菌核病和霜毒病。在机具选择上,优先选用机动喷雾喷粉机和背负式喷雾喷粉机,也可以选用手动喷雾器等机具,植保作业应合理规范化,符合喷雾机(器)作业质量、喷雾器安全施药技术规范等方面的要求。
  在化学除草方面:一是芽前除草。重视播前及播后各时期的除草工作,播种前杀灭前期老草;播种后1~2 d,喷施除草剂封闭土壤,阻止杂草种子萌发。二是苗期除草。在油菜四至五叶期进行苗后除草,喷施合适的除草药剂防治油菜中的单、双子叶杂草。
  4 联合收获技术
  4.1 适时收获
  当全田90%以上油菜角果外观颜色转黄或转褐,完熟度基本一致时为油菜收获适期[3]。收获作业应选在无雨天气进行,并避开中午高温和早晚有露水的时段。
  4.2 机具调整
  联合收割机作业前,需对割台主割刀位置、拨禾轮位置和转速、脱粒滚筒转速、清选风量、清选筛等部件和部位适当调整[4]。
  4.3 作业质量要求
  联合收割作业质量应符合总损失率≤8%、破碎率≤0.5%、含杂率≤6%、秸秆切碎长度≤10 cm、切碎长度合格率≥90%的整体要求。
  5 参考文献
  [1] 吴崇友,朱成强,张敏,等.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J].农业装备技术,2012(6):20-21.
  [2] 洪沛.巢湖市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探析[J].农业装备技术,2014(1):52-54.
  [3] 王宏斌.浅析肥东县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7):127-128.
  [4]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DB34/T 1831-2013油菜收获与秸秆粉碎机械化联合作业技术规范[S].合肥: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3.
其他文献
DAO模式是标准的J2EE设计模式之一,是持久层的标准模式。实现DAO模式不但屏蔽了数据存储最终介质的不同,也屏蔽了实现技术的不同。分析了传统DAO模式设计,阐述了泛型程序设计和J
In 2006 to 2008,the main activities in Chinese space astronomy focus on:(1) undertaking some missions set by CNSA,like HXMT,SMESE,WSO/UV,SST,KUAFU,and so on;(2)
实时气象信息大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是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气象信息管理系统,能有效整合目前相对孤立的气象信息子平台,同时促进气象领域科研管理水平提升。针对目前国内气象信息
高动态环境下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的同步误差源均被不同程度地放大,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组合性能.给出了同步时间基准及记录GPS通信延时的硬件设计思想.在此基础上,将GPS与SINS的时标差、SINS的频标漂移及GPS的通信延迟作为同步误差源,采用软件处理方式完成对SINS频标漂移的建模、量测信息的外推计算及GPS通信延时的滤波补偿,使系统的量测信息在每一个同步点上实现同步.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