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终身教育理念引发的思考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ei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正是他学而不厌的真实写照,又是其终身教育思想的体现。在西方成人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最早概念性表述里,郎格朗把现代社会中终身教育产生的原因概括为“现代人面临的挑战”,就是在这种种挑战中终身教育应运而生。
  终身教育被视为教育的一种,而教育又有狭义和广义两层意思。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而广义的教育则泛指一切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终身教育更多体现在广义的教育中,学习永远都是进行时而非完成时,尤其是肩负着祖国未来希望的教育者更是如此。我想作为一名教育者除了应有的教育教学素养以外,更注重的应该是其获取周围信息和适应新形势的能力。一名新教师在踏上教育岗位之前要经过重重筛选,方能确认其是否具备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素养,想要在教育教学方面成长和进步就必须在教育教学岗位上继续学习和深造。
  教育岗位与其他岗位不同,教师有着很强的示范性和主体性。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和模仿心理决定着教师的示范性,教师的一个动作一句话在孩子的眼中可以得到无限的放大,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教育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思想品德影响学生的过程,如果教师的知识容量仅限于书本之中,那又何谈拓展与延伸,又怎能带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教师要及时“充电”,用丰富的知识来武装头脑,用多彩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的终身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汲取源源不断的知识
  教师的知识素养的提高
  每一个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孩子总会提出一些出其不意的问题,有的问题恰好在自己知识储备范围内,可以大显身手,让孩子着实佩服一番,有时孩子的问题远远超出教师的知识储备范围,此时问题就如当头一棒打得自己晕头转向,无从下手,“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顿时得到了共鸣。一个人如果不使自己的知识技能不断更新,那他就注定要落伍,且不要认为这项规律只适合于搞科学研究的技术人员,它同样适合于任何一个人。
  小学生的教育尤其要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教师即要把教学目标把握好,又要在理顺知识体系的前提下严谨有序地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精髓,只停留于个体目前拥有的知识体系是远远不够的。建构主义认为:未来的教学主要给学习者提供建构的知识框架、思维方式、学习情景以及有关的线索,如果教师不进行“充电”,不能站在足够高的地方为孩子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孩子将无法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师的能力素养的提高
  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如果单纯地罗列教学方法,我们可以长篇大论地谈上整整一本书,可是面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知识,处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环境,教学方法需要随时进行灵活调整。
  即使同一知识面对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环境教学方法都要发生改变,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日中多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交流与参与教研活动,通过上课、评课等多种途径革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
  通过网上培训、教研平台、同课异构等各种形式拓宽视野。毕竟很少有教师能拥有与教育家面对面学习的机会,这时书籍和专家开设的网站就成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一次再学习的机会。
  培养教师对环境变化的主动适应性
  终身教育主张的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应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精神。作为教师,应提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因此,教师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现代社会飞速地发展,新生事物一个接一个地出现,教学手段的演变最能说明这一点,从最早的口耳相传到文字教材,从文字教材到直观教具,从直观教具到电教工具再到计算机多媒体和现在的网络教学,前前后后的变化十分明显。
  终身教育理念主张教育者不仅要学习已有的文化,更要培养个人对环境变化的主动适应性,创造性地解决所面临的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与之相关联,传统的师生关系也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形成新型的、民主的、开放式的关系。
  多元化标准引领自我发展
  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类智能的组成从传统意义上说有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此外还包括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八项。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所以评价一个人不能单一地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优秀的教师。
  一个新教师在前五年的工作中可能会找不到方向,处于摸索期,通过教学年限逐渐增加,积累了更多经验以后就会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由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组合结构,后天的努力也会有所偏重,细心觀察不难发现每个专家型的教师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
  如果说终身学习是社会对每一个公民的要求,那么终身教育理念即是对教师教学态度的端正。总的来说,每位教师都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素养,不断适应新生事物,积极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才能使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速度。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教学更加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传统的课堂教学特点是教师拼命教、学生拼命学,而如今的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生,更加关注课堂的参与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以学生为主体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观,提高语文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掌握学习的技能,提高语文素养。本文经过分析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
期刊
“约定俗成”一词是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在数学知识中,有一些主观性较强的知识是长期以来被人为规定的,即“约定性知识”。因此,“约定性知识”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弱化”和“固化”的现象。  弱化与固化:约定性知识的现实窘境  形式弱化为“接受”  例如:某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位置》这一内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