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届奥运会中国女篮与对手抢获篮板球情况的对比分析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z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第31届奥运会中国女篮与同组对手抢获篮板球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在抢获篮板球总数上低于对手,进攻篮板球方面差别不大,而在防守篮板球方面,明显落后于对手。在争抢进攻和防守篮板球上,中国队在中锋位置上和团队拼抢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前锋和后卫拼抢能力不如对手。该文旨在找出中国女篮与同组对手在比赛中抢获篮板球时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对今后女篮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第31届奥运会 中国女篮 篮板球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3(b)-0229-02
  2016年8月21日,在巴西里约的青年竞技场,美国女篮以大比分战胜西班牙女篮,获得了本届奥运会女篮比赛冠军。与之同组的中国女篮以1胜4负排名小组第5,结束了奥运之旅并创下了近几届国际大赛最差成绩。因此,本文以第31届奥运会中国女篮与同组对手抢获篮板球情况为出发点,分析中国女篮与对手的5场比赛,比较了中国队与对手抢获篮板球数量、各个位置抢获篮板球情况等指标,阐释中国女篮在抢获篮板球方面存在的优缺点,为今后我国女篮攻防技战术水平的快速提升,提供参考性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第31届奥运会中国女篮队与同组对手抢获篮板球情况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沈阳体育学院图书馆和网络等查阅和检索了国内外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整理了大量有关奥运会、世锦赛的最新研究资料和成果,以此为该文的撰写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1.2.2 录像观察法
  通过观看、统计和分析第31届奥运会中国女篮与同组对手(加拿大、塞尔维亚、塞内加尔、西班牙、美国)的5场比赛录像。
  1.2.3 数理统计法
  使用Excell 2010统计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
  1.2.4 逻辑分析法
  通过运用归纳、分析等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和整理,依据篮球运动项目内在逻辑关系对研究对象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队与对手抢获篮板球总体情况的对比分析
  由表1数据可见,在场均总篮板球数上,本届奥运会中国女篮抢了32.6个,而同组5个对手的场均总篮板球数上抢了38.4个,相差了5.8个,而这5.8个篮板球的差距反映出把握再次进攻机会的能力,没有控制好篮板球是导致中国女篮在进攻和防守两端发挥欠佳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与小组5个对手的交手中,除了与塞内加尔队的比赛中,我们的篮板球总数多于对手,其余的4场比赛均少于对手,在对阵美国、加拿大两队的比赛中我们平均比对手少了10个以上的总篮板球数,这样大的差距直接导致了比赛的失利。
  在争夺进攻篮板球方面,我们可以从表1看出,中国队场均获得进攻篮板球的总数是10.4个,而对手获得进攻篮板球的场均总数是11.4个,从场均数量上看中国队与对手差别不大。但就单场抢获进攻篮板球来看,在与塞内加尔队的比赛中,中国队在争抢前场篮板球上占有优势,与美国队的比赛中,两队获得篮板球的数量相同,而与加拿大、西班牙、塞尔维亚的比赛中,获得篮板球的数量要少于对手。这不难看出中国队在抢获进攻篮板球能力上与世界强队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争夺防守篮板球方面,可以看出数量上要高于进攻篮板球的数量。中国队场均获得防守篮板球的总数是22.28个,而对手获得防守篮板球的场均总数是27个,说明中国队在保护后场篮板球上发挥的不理想,给了对手很多二次进攻的机会,最终导致比赛向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2.2 中国队与对手抢获进攻篮板球情况对比分析
  中国队与对手抢获进攻篮板球队员位置的情况分析。
  为了更清晰的分析球员在各个位置上抢获进攻和防守篮板球的情况,我们把拼抢进攻和防守篮板球位置分为4个指标,分别是:中锋位置、前锋位置、后卫位置和团队抢获篮板。通过数据统计可知,中国队进攻篮板球5场均值为10.4个,3个位置均值分别为2.8、3.4和1.4,而团队篮板球均值为2.8个。反观同组对手5场进攻篮板球均值为11.4个,三个位置均值分别为2.0、5.2和1.8,前锋和后卫数据都优于中国队,只有中锋和团队篮板球数低于中国队。这与中国队的中锋位置上拥有陈楠、黄红枇、孙梦然三位高大队员有很大的关系。她们拥有身高优势,在进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给对手造成很大的威胁。
  在前锋抢获进攻篮板球方面,中国队表现的并不突出,场均获得3.4个进攻篮板球,而对手为5.2个。除了与塞内加尔的比赛中,前锋位置获得篮板球数量多一些,与其他国家比赛中都比对手少,说明中国队锋线队员抢球的时机把握的不好。在后卫抢获进攻篮板球方面,中国队场均获得1.4个,而对手场均获得1.8个。虽然差距不大,但这也反映出我们队员的经验和能力仍需要加强和提高。在团队篮板球方面,中国队场均获得2.8个,而对手获得2.4个,虽然优势不明显,但可以看出中国队在爭抢进攻篮板球时的团队意识有了提高。
  2.3 中国队与对手抢获防守篮板球情况对比分析
  中国队与对手抢获防守篮板球队员位置的情况:由数据统计可知,在争夺抢防守篮板球上,中国队总次数均值为22.2,中锋、前锋和后卫均值分别为(8.8、7.4、3.0)。而同组对手总次数均值为27.6,中锋、前锋和后卫均值分别为(5.8、12.2、7.2)。由此可见,我国队员在中锋位置上和团队篮板球上占有一定的优势,而前锋位置和后卫位置上不如对手。在中锋位置上争抢防守篮板球方面,中国队场均获得8.8个,而对手获得5.8个。体现出陈楠、黄红枇、孙梦然几名高大队员对保护篮下起了较大作用。
  尤其是与西班牙和塞尔维亚的比赛中,中国队获得的篮板球比对手多10个,而对手只获得了个位数的防守篮板球。在前锋位置上,中国队表现的不如对手。场均获得7.4个,而对手场均获得12.2个。除了与塞内加尔的比赛中略显优势,与其他国家比赛中都处于弱势。在后卫位置上,中国队场均防守篮板球3个,而对手是7.2个,差距明显。在团队篮板球方面,中国队场均获得2.8个,而对手是1.8个,差距不明显。可见,中国队前锋和后卫队员对控制后场篮板球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如何把抢获的防守篮板球转化为得分,是我们今后应该注重解决的重要环节之一。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中国队在抢获篮板球总数上弱于同组对手,从场均数量上看与对手抢获进攻篮板球方面差别不大,在抢获防守篮板球方面,中国队明显落后于对手。在拼抢进攻和防守篮板球上,中国队在中锋位置上和团队篮板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前锋和后卫位置上差距明显。
  3.2 建议
  中国女篮在强化身体对抗能力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各个位置队员拼抢篮板球的意识,增加队员之间默契配合的意识。在争抢进攻篮板球和防守篮板球时,要加强前锋和后卫主动拼抢的积极性,针对抢获篮板球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和可行性方案,逐渐形成抢获篮板球后快速转化为进攻机会和得分。
  参考文献
  [1] 孙民治.篮球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2] 袁赣涛.第16届男篮世锦赛小组赛中国队与对手篮板球的对比与分析[J].运动,2013(11):36-37.
  [3] 习杜旭.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篮板球的对比与分析[J].知识经济,2013(9):166.
  [4] 郑砚龙.篮球运动员拼抢篮板球能力探讨[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S1):160-163.
  [5] 刘敬彬.论拼抢篮板球意识与能力的训练[J].科技信息,2013(17):252-253.
其他文献
2013年5月,陕鼓发酵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交流会在西安召开。来自全国68家发酵行业的用户围绕行业发展趋势和工艺技术,就发酵装置压缩机、工程成套、系统服务等进行了交流、探讨
以飞轮电池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为背景,设计并实现了飞轮电池的充电控制系统。以dsPIC30F3011控制器为核心,对控制系统硬件中的驱动电路、检测电路和保护电路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说
为了提高企业工资支付保障信息化服务水平和整体运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服务品质,全面降低企业工资支付保障运作成本,设计了一种基于RFID的企业工资支付保障平台。
为了使车流在交通路口顺畅通过,通常需要统计一个交通信号灯周期内的车流量,以实现交通信号灯的自动配时。文中提出了一种交通路口的车流量检测算法。通过在道路前方设置检测线,进而统计检测线灰度变化的情况,即可统计出通过的车流量。并对其进行FPGA的硬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实现简单,运算处理速度快,能够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为了适应信息化战争所引起的编制体制、指挥控制、保障内涵等方面的变革,提高军械保障效率,文中阐述了军械保障业务流程再造的本质,系统分析了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再造之间的关系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体育课程出现在学生们的选择领域中,一些防身、竞技类的体育学习项目更是成为了现阶段体育选修课程发展的主流。跆拳道作为体育选修课程之一近年来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学习跆拳道可以使女学生们能够学到一定的防身技巧,还因为男生喜欢它所带来的竞技性以及跆拳道动作给人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和共鸣。跆拳道课程素来以理论和实战教学为主,通过练习一定的动作和
螺杆泵采油作为一种节能型举升设备具有携砂、占地少、投资小、能耗低、噪音低、易管理、出液平稳等优点。通过剖析影响螺杆泵使用寿命的因素,从提高螺杆泵井节能效果的角度,
水驱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注采系统不适应性的矛盾越来越严重,通过对注水井和采油井采取精细地质方案编制,加强测试管理,扩大周期注水应用规模,加大深、浅调技术应用力度等一系列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