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政策的逻辑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v2009_33894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中美关系,总是容易被纷繁变化的现实所干扰。从奥巴马政府刚上任时高度重视对华关系的“蜜月期”,到近年来中美在南海“单挑”式的军事力量展示,再到随着美国大选、台湾领导人换届、朝鲜核政策等因素的进一步变化,中美关系接下来的走势愈加晦昧不清。面对快速变化的现实,对中美关系的判断有两种常见的理论:一种是“钟摆论”。它较乐观地把中美关系看作一个周期循环,“好不到哪里去,也坏不到哪里去”,美国的对华政策完全受到国内利益集团从不同方向的拉扯。另外一种是“陷阱论”。它悲观地认定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的冲突不可避免,中美关系只能在对抗的螺旋中越陷越深。对美国的对华政策必须进行具体到美国个性和时代特征的分析,才能了解它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局限。
  要透析美国的对华政策,必须首先从整体上认识美国外交的一个特征:与历史上诸多帝国不同,美国对外不谋求领土占领,而谋求秩序控制。这不代表美国外交“文质彬彬”,它是指美国即便是动武,目的往往不是消灭一个国家,而是维护美国定下的“规矩”,即所谓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因而美国的霸权比历史上的殖民霸权更加先进,维持的成本更低,灵活性与开放性也更强。美国维持这种新型霸权,一是靠超强的综合实力做后盾,二是创造出了各个国家不同程度接受和参与的国际制度,形成了一套“公共产品”。美国对此有一种乐观主义情绪,认为只要自己这套秩序不被颠覆,美国就始终能够在竞争中保持优势,继续领导世界。
  美国对华政策的核心,就是要应对中国崛起对美国霸权的挑战。历史上对美国霸权的挑战有两种,一种是对秩序本身的挑战,其典型代表是苏联,也包括苏联所建立的自成体系的苏东集团。美国对这些国家不惜采取全方位的对抗和瓦解手段,动用各种资源加以遏制。苏联解体后,这种政策继续指向公开“不守规矩”的朝鲜、古巴、利比亚等国。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在古巴导弹危机等少数情况下,上述国家对美国的本土安全几乎都没有直接的威胁。显然,虽然美国自己不谋求领土占领,但对别的国家谋求领土扩张或者“势力范围”高度敏感。美国把维持其领导下的国际秩序的完整性和开放性视为其核心国家利益。
  还有一种挑战是秩序内的挑战,以战后的日本和欧盟为代表。日本和欧洲国家的复兴完全是在美国秩序内实现的,对美国的经济地位曾经构成一定的威胁。对于这一类的挑战,美国似乎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只能通过干扰性的手段,包括运用经济和政治干扰等手段,诱使对手犯错误,并为自己的重振赢得时间。
  中国对于美国是哪一种威胁呢?显然主要是第二种。但美国始终担心中国有颠覆秩序的可能。近两年来,南海问题在中美关系中显得极为突出,美国在一个远离本土、基本和平的地区大动干戈,就是担心中国要在亚洲把美国赶出去,或者建立非美国式的国际秩序。可以说,在美国眼里,南海是中国是否具有威胁性质的第一块试金石。但这离美国把中国正式视为苏联式的对手还有很远的距离。
  在这一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美国对华“两面下注”的政策,并由此理解美国对华政策徘徊观望、波动反复和自相矛盾特征。在这些表象和迷雾背后,美国对华政策可以总结为以下基本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自强”。美国在中国崛起的压力下,力图对内促发重大改革和创新,维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美国已开始对自身制度和政策深度反思,力图推动再工业化、新一代技术革命、社会政策调整、教育改革等,以期在与中国的竞争中保持优势。第二个要点是羁绊。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和转型的国家,有许多脆弱性、漏洞和内外矛盾可资利用。美国会继续给中国找麻烦,诱导中国犯下重大战略错误。第三个要点是改制。美国要调整国际经济秩序,重获制度性的优势。这是美国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等新的经济制度安排提升到最高战略层次的原因。最后一个要点是防范。美国要进一步观察和确认中国崛起的性质,并争取对未来的可能变化提前做出干预和准备。近来美国把主要的军事力量向太平洋地区转移、加强在亚洲的军事同盟关系、发展“海空一体战”等军事新思维,都体现了防范中国的目的。
  美国对华政策不完全是国内力量拉扯下的无序摇摆,也不是一套体系完备、亡我之心不死的阴谋,而是既有其自身逻辑、又有其过渡性和试探性特征的产物。
其他文献
【印】《今日印度》2016年1月  1月2日发生在印度西北部旁遮普邦伯坦果德空军基地的恐怖袭击事件,凸显出印度反恐特种部队——国家安全卫队的诸多缺陷。在缺乏远距离夜视仪、手持热成像仪、无人机等设备的条件下,这只代号“黑猫”的特种部队无法在夜间追踪恐怖分子,几乎变成了“瞎猫”。此外,隶属印度内政部的国家安全卫队无法与军方开展有效配合,反映了印度各安全力量在反恐指挥体系与部门协调上的不足。  早在20
2011年5月,恐怖大魔头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遭美国特种部队击毙。此事被认为是国际反恐的重大转折,对国际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如今五年过去了,“基地”组织早前统领的恐怖江湖已然错位,国际反恐的重心更是悄然改变。随着国际社会打击力度加强,以及“伊斯兰国”突兀崛起,“基地”组织一时内外交困,持续沉沦。然而,随着“阿拉伯之春”爆发,中东暴恐并发症蔓延,阿富汗局势深度演变以及美国和国际社会调整反恐战略
8月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再次改组内阁。此次改组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努力挽救因“森友学园”“加计学园”和“自卫队日志瞒报”等丑闻而空前暴跌的内阁支持率;二是为安倍在明年9月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争取连任提前布局。但从目前的形势看,安倍这两个目的能否顺利达成,都存在很大疑问。人事安排突出“维稳”  这是安倍自2012年底再次上台以来的第四次内阁改组,与前三次相比,此次改组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维持各方面的
对安倍政府来说,2017年在政治上是个好年头,在经济上是个稳年头。  年初,因为森友学园、加计学园等丑闻以及阁僚中的一些“猪队友”,安倍的支持率一度跌到30%,这对于安倍来说是非常低的支持率。于是,安倍大胆改造内阁,成功地重新拉高了支持率。日本很多“短命”的首相都是刚上台时支持率达到百分之五六十,然后越来越低,跌到20%以下就下台了。而小泉纯一郎和安倍都有一个本事,就是把跌下去的支持率再拉上去。因
【日】《Wedge》 2017年9月  自2016年6月英国举行脱欧公投以来已过去15个月。英国脱欧不仅对世界经济及欧盟未来发展带来巨大影响,还关乎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以在英欧洲人为例,英国脱欧使这些人在英国的居住资格和公民权瞬间变得十分模糊。今年4月,《卫报》就曾报道在英国出生的、父母分别来自荷兰和西班牙的两个孩子被拒绝承认拥有在英居住资格。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在今年6月举办的欧盟首脑峰会
据韩媒报道,韩国国际协力团越南事务所和越南国防部6月14日签署协议,韩国将帮助越南清除越战时期遗留下来的炸弹和地雷,这一消息引起了不少关注。  越南国土上遗留有大量地雷和未爆炸弹  据越南媒体报道,越战结束后,共有四万多名越南人因遗留在当地的地雷和炸弹爆炸而丧生,有六万多人受伤。更为严峻的是,残留的80多万吨炸弹,目前只清除了约3.3%,今后仍将长期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制约越南经济和社会发展。
9月20日,埃塞俄比亚、埃及和苏丹三国水资源部长代表项目方、法国ARTELIA公司代表实施方,在喀土穆签署了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技术研究合同。按照合同,法国公司将在一年时间内研究建设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对下游国家苏丹、埃及的影响。苏丹水资源部长穆塔兹·穆萨表示,这份合同的签署标志着三国在水资源利用问题上的合作又前进了一大步,接下来的合作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三国人民的利益。埃塞的复兴大坝工程开始于201
11月1日,中德经济合作联委会第16次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德国联邦副总理兼经济和能源部长加布里尔共同主持会议。  高虎城表示,自2012年上次联委会会议以来,中德两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合作取得长足进步。中方希望德方在推动欧盟如期全面履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义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中方愿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以及G20框架下加强与德方的互利合作,努力提升双边经贸合作水平
2015年10月30日至31日,2015年中华美国学会年会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此次会议由中华美国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以及《美国研究》杂志联合主办,以“21世纪的美国与世界”为主题,特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席何亚非到会发表同题主旨演讲。在开幕式“特别论坛”环节,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崔
缅甸第二届大选将于今年10月底、11月初进行,自去年10月底缅甸选举委员会宣布这一决定后,缅甸各派政治力量就进入了躁动期,眼下国内的政治斗争日趋白热化。  围绕大选的斗争进入了新阶段。截至目前,已有71个政党决定参加大选,比2010年时的37个增加了差不多一倍。估计在选前还有一批政党的注册申请将得到批准。关于大选,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哪个政党将获得最多的议席,二是谁将成为缅甸下一任总统。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