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专访中华医学会角膜病学组组长、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
作为中国眼科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史伟云一直致力于角膜病临床及相关基础研究工作,是国内极少独立完成角膜手术超过1万例的专家。
在眼科医学这条历史长河中,他已行走了30多年。中华医学会角膜病学组组长、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诸多荣誉背后,史伟云始终坚持着他的“仁信”之道,默默付出、披荆斩棘而又自得其乐。
角膜供体之困与1万例移植手术
8月16日上午,记者见到了刚刚从牛津大学讲学归来的史伟云。“这次谈的还是关于角膜病的课题,现场讨论非常热烈。”记者面前的史伟云儒雅而自信,浑身散发着学者气质。
采访伊始,史伟云迅速切入了自己专注研究二十多年的角膜病学。“角膜病是仅次于白内障病的第二大致盲眼病。我国约有400万名“角膜盲”患者。如能用健康透明的角膜手术替换,患者的视力是可以恢复的。”
但是,目前国内每年仅能实施人体捐赠的角膜移植手术不到3000例。“很多角膜病患者在等待角膜供体时病情加重,往往失去手术的最佳时机,甚至带着遗憾走到生命的终点。”
关于异体角膜捐献,我们目前面临一个无奈的现实。
以山东省为例。据山东省红十字会统计,截至2016年12月,全省累计登记角膜捐献志愿者为6267人,实现捐献903人。其中,2016年角膜捐獻登记志愿者为478人,实现捐献153人。
可以说,随着对角膜捐献的认知度越来越广,山东省登记的角膜捐献志愿者也在逐年增多。“尽管如此,省内的捐献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山东是角膜病发病大省,几乎每一对捐献出的角膜都有上百名患者排队等候。”史伟云说。
一方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捐献意识淡薄。另一方面,目前也没有相关法律支持角膜捐献。史伟云告诉记者:“在美国,每年做角膜移植大约4万例,但每年能取到的角膜供体就有10万多例。因为很多州的法律都规定,只有同意捐献角膜者,才给颁发驾驶执照。”
“其实角膜捐献并不可怕,现在采用最新的方法,只取角膜,不损伤眼球,整个过程也只需要5-10分钟。”史伟云说,取下来的角膜要立即放入角膜保存液中保存,看上去很像泡在护理液中的隐形眼镜。保存在营养液中的角膜可以在7天内进行移植手术。
“我们接受的信息90%以上来自眼睛,患者把这么重要的东西交到我手上就是对我的信任,这种信任是不能辜负的。”在角膜供体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史伟云就想办法节流——根据患者角膜的损伤程度来进行移植修补,“一个角膜甚至可以做四五台移植手术,既节省了角膜,又减少了手术并发症。”
在史伟云医治的患者中,有80多岁被家人搀扶而来的徐州老太太,也有来自西藏楚布寺的活佛拉巴大师,还有很多从黑龙江、浙江、江苏等地慕名赶来。目前,史伟云已累计让全国30余个省市的1万多名疑难角膜病患者复明,成为国内极少独立完成万余例疑难角膜移植手术的眼科医生。
从“半路出家”到蜚声国际
时光倒流至上世纪70年代,史伟云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医院,“里面总是弥漫着一股青霉素的味道。”
1977年,18岁的史伟云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填报的志愿是化工,结果录取的却是医学专业。上学期间,他多次想要调换专业都未能遂愿,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家县医院成为一名外科医生。
“那家医院的院长是眼科专家,可能觉得我有一点天分,就问我愿不愿意转到眼科,做他的助手。”至此,史伟云开始与眼科结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竟然喜欢上了这个行业,其实,很多快乐都是患者给的。患者重见光明的那些惊喜瞬间、眼睛里再次绽放出的光彩带给我很大的成就感。”
卫校毕业十年,史伟云考取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的研究生,先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史伟云赴美国跟随世界角膜病大师Herbert Kaufman继续角膜病的基础研究工作。
回忆起当年美国求学的经历,史伟云依然印象深刻。“人的角膜厚度只有0.5毫米,做角膜移植手术至少要在上面缝16针。”为了将手术能力练得“炉火纯青”,他向小鼠角膜移植发起了挑战。“小老鼠的角膜直径只有3毫米,厚度只有0.1毫米,这上面我要给它缝8针,比人眼难多了。”
多年的眼科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远赴英美的海外求学经历,让史伟云从一个“半路出家”的眼科助手,成长为一名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手术技巧的顶尖专家。
为了解决角膜供体奇缺的问题,史伟云还创造性地与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合作完成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研究。“简单来说,就是用猪角膜基质经过脱细胞和去抗原的处理后,来替代人角膜基质。”史伟云说:“生物工程角膜保留了天然角膜基质胶原蛋白结构及透明性,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高,能与周围组织快速整合,移植角膜透明,患者视力快速恢复。”
作为一项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划时代产品。2015年4月22日,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获批上市,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角膜移植手术角膜供体奇缺的困境。
随后,专业人才奇缺又成为阻碍角膜移植手术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真正能做角膜移植手术的医生不足50人,具备相关条件的医院也就三十家左右,与上百万“角膜盲”患者的需求相比,缺口实在太大。”史伟云强调:“人工生物角膜与捐献人角膜在移植技术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不论从手术适应症到围手术期处理都有着独特的技巧。”
作为中华医学会角膜病学组组长,史伟云认为自己有义务去推广传授相关技术。为此,这些年来的每个周末,史伟云都奔波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讲学布道。“有时候一个周末跑三四个城市,希望医生通过培训,回到医院后就可以进行角膜移植手术。”
史伟云还建立了国际角膜移植手术培训中心。去年10月,史伟云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分享“中国首个人工角膜的研制历程和心得”,1个多小时的英语演讲震惊四座;今年3月,史伟云就生物工程角膜相关临床问题,接受了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的专访。从事多年医疗采访的美国记者十分惊讶并赞叹不已:“观看史院长做手术就像在欣赏一场精彩的演出。” 文化基因与人文情怀
专注于眼科医学30多年,史伟云坦言最喜欢的还是临床和科研。他曾担任国家“863计划”、“973计划”项目负责人并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項、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我90%的工作时间都在临床和科研上,做行政就完全是工作时间以外来做了,行政对我来说是副业。”
实际上,所谓“副业”,史伟云也干得风生水起。
2003年底,山东省眼科医院创立,“那时候我们在电力医院租的房子,医生护士都是从青岛带过来的。”现在,医院已经有业务用房3万平米,开放床位200张,医生护士200余人,成为国内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盲为一体的国有省级三级甲等眼科专科医院之一。
“医院的核心在人才,不在大楼。”作为院长,史伟云十几年来始终致力于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医院的医师总数70余人,高级职称医师15名,30%以上医生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和博士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占比超70%。
在山东省眼科医院,似乎有一种看不见的文化基因,在他们的血液中流动,内化为他们所坚守的人文情怀,外化成他们所遵循的学术规范。
谈及红包现象,史伟云显得有点激动,“我从来不收红包,也要求医院的医生一律不准收红包。”医生是个良心活儿,史伟云说,他最反感做手术收红包行为。他和同事们一直坚持一个惯例,只要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都要安排手术,而且一般不会超过两天,有时即便加班也要把手术做完。
角膜移植手术可谓“眼球上的艺术”。“手术需要在显微镜下放大8-9倍进行,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手,才能将移植留下的疤痕控制在最小,达到最好的复明效果。”为此,史伟云行医30多年来始终极少饮酒。
“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医患关系不能是商业关系,而应该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是一种相互的信任。”史伟云表示:“如果病人对我完全信任,那么即使冒一定风险我也一定要尽全力把病人治好。”
目前,史伟云每周有一次门诊,至少50台手术。只要没有别的工作安排,史伟云几乎每天7点就到医院上班。“每天晚上7点能下班就不错了”。而周末基本都是出去交流学习,“周末的活动已经安排到了今年年底。”
临床、科研、行政、讲学……史伟云的时间表密集而充实。他坦言自己没有时间培养兴趣爱好,“我曾经报名3次学车,全都过期了,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学。去年年初买了车放在那,连方向盘都没有去摸过。”
生活中的史伟云低调谦和又不乏幽默感。采访结束,他还不忘提醒:“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爱护好自己的角膜,要尽量防止角膜外伤。”
《论医》中说:“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作为中华医学会角膜病学组组长、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从事眼科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治工作30 余年的顶级专家,一路走来,史伟云始终坚持着他的“仁信”之道,默默付出、披荆斩棘而又自得其乐。
作为中国眼科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史伟云一直致力于角膜病临床及相关基础研究工作,是国内极少独立完成角膜手术超过1万例的专家。
在眼科医学这条历史长河中,他已行走了30多年。中华医学会角膜病学组组长、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诸多荣誉背后,史伟云始终坚持着他的“仁信”之道,默默付出、披荆斩棘而又自得其乐。
角膜供体之困与1万例移植手术
8月16日上午,记者见到了刚刚从牛津大学讲学归来的史伟云。“这次谈的还是关于角膜病的课题,现场讨论非常热烈。”记者面前的史伟云儒雅而自信,浑身散发着学者气质。
采访伊始,史伟云迅速切入了自己专注研究二十多年的角膜病学。“角膜病是仅次于白内障病的第二大致盲眼病。我国约有400万名“角膜盲”患者。如能用健康透明的角膜手术替换,患者的视力是可以恢复的。”
但是,目前国内每年仅能实施人体捐赠的角膜移植手术不到3000例。“很多角膜病患者在等待角膜供体时病情加重,往往失去手术的最佳时机,甚至带着遗憾走到生命的终点。”
关于异体角膜捐献,我们目前面临一个无奈的现实。
以山东省为例。据山东省红十字会统计,截至2016年12月,全省累计登记角膜捐献志愿者为6267人,实现捐献903人。其中,2016年角膜捐獻登记志愿者为478人,实现捐献153人。
可以说,随着对角膜捐献的认知度越来越广,山东省登记的角膜捐献志愿者也在逐年增多。“尽管如此,省内的捐献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山东是角膜病发病大省,几乎每一对捐献出的角膜都有上百名患者排队等候。”史伟云说。
一方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捐献意识淡薄。另一方面,目前也没有相关法律支持角膜捐献。史伟云告诉记者:“在美国,每年做角膜移植大约4万例,但每年能取到的角膜供体就有10万多例。因为很多州的法律都规定,只有同意捐献角膜者,才给颁发驾驶执照。”
“其实角膜捐献并不可怕,现在采用最新的方法,只取角膜,不损伤眼球,整个过程也只需要5-10分钟。”史伟云说,取下来的角膜要立即放入角膜保存液中保存,看上去很像泡在护理液中的隐形眼镜。保存在营养液中的角膜可以在7天内进行移植手术。
“我们接受的信息90%以上来自眼睛,患者把这么重要的东西交到我手上就是对我的信任,这种信任是不能辜负的。”在角膜供体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史伟云就想办法节流——根据患者角膜的损伤程度来进行移植修补,“一个角膜甚至可以做四五台移植手术,既节省了角膜,又减少了手术并发症。”
在史伟云医治的患者中,有80多岁被家人搀扶而来的徐州老太太,也有来自西藏楚布寺的活佛拉巴大师,还有很多从黑龙江、浙江、江苏等地慕名赶来。目前,史伟云已累计让全国30余个省市的1万多名疑难角膜病患者复明,成为国内极少独立完成万余例疑难角膜移植手术的眼科医生。
从“半路出家”到蜚声国际
时光倒流至上世纪70年代,史伟云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医院,“里面总是弥漫着一股青霉素的味道。”
1977年,18岁的史伟云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填报的志愿是化工,结果录取的却是医学专业。上学期间,他多次想要调换专业都未能遂愿,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家县医院成为一名外科医生。
“那家医院的院长是眼科专家,可能觉得我有一点天分,就问我愿不愿意转到眼科,做他的助手。”至此,史伟云开始与眼科结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竟然喜欢上了这个行业,其实,很多快乐都是患者给的。患者重见光明的那些惊喜瞬间、眼睛里再次绽放出的光彩带给我很大的成就感。”
卫校毕业十年,史伟云考取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的研究生,先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史伟云赴美国跟随世界角膜病大师Herbert Kaufman继续角膜病的基础研究工作。
回忆起当年美国求学的经历,史伟云依然印象深刻。“人的角膜厚度只有0.5毫米,做角膜移植手术至少要在上面缝16针。”为了将手术能力练得“炉火纯青”,他向小鼠角膜移植发起了挑战。“小老鼠的角膜直径只有3毫米,厚度只有0.1毫米,这上面我要给它缝8针,比人眼难多了。”
多年的眼科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远赴英美的海外求学经历,让史伟云从一个“半路出家”的眼科助手,成长为一名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手术技巧的顶尖专家。
为了解决角膜供体奇缺的问题,史伟云还创造性地与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合作完成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研究。“简单来说,就是用猪角膜基质经过脱细胞和去抗原的处理后,来替代人角膜基质。”史伟云说:“生物工程角膜保留了天然角膜基质胶原蛋白结构及透明性,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高,能与周围组织快速整合,移植角膜透明,患者视力快速恢复。”
作为一项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划时代产品。2015年4月22日,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获批上市,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角膜移植手术角膜供体奇缺的困境。
随后,专业人才奇缺又成为阻碍角膜移植手术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真正能做角膜移植手术的医生不足50人,具备相关条件的医院也就三十家左右,与上百万“角膜盲”患者的需求相比,缺口实在太大。”史伟云强调:“人工生物角膜与捐献人角膜在移植技术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不论从手术适应症到围手术期处理都有着独特的技巧。”
作为中华医学会角膜病学组组长,史伟云认为自己有义务去推广传授相关技术。为此,这些年来的每个周末,史伟云都奔波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讲学布道。“有时候一个周末跑三四个城市,希望医生通过培训,回到医院后就可以进行角膜移植手术。”
史伟云还建立了国际角膜移植手术培训中心。去年10月,史伟云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分享“中国首个人工角膜的研制历程和心得”,1个多小时的英语演讲震惊四座;今年3月,史伟云就生物工程角膜相关临床问题,接受了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的专访。从事多年医疗采访的美国记者十分惊讶并赞叹不已:“观看史院长做手术就像在欣赏一场精彩的演出。” 文化基因与人文情怀
专注于眼科医学30多年,史伟云坦言最喜欢的还是临床和科研。他曾担任国家“863计划”、“973计划”项目负责人并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項、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我90%的工作时间都在临床和科研上,做行政就完全是工作时间以外来做了,行政对我来说是副业。”
实际上,所谓“副业”,史伟云也干得风生水起。
2003年底,山东省眼科医院创立,“那时候我们在电力医院租的房子,医生护士都是从青岛带过来的。”现在,医院已经有业务用房3万平米,开放床位200张,医生护士200余人,成为国内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盲为一体的国有省级三级甲等眼科专科医院之一。
“医院的核心在人才,不在大楼。”作为院长,史伟云十几年来始终致力于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医院的医师总数70余人,高级职称医师15名,30%以上医生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和博士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占比超70%。
在山东省眼科医院,似乎有一种看不见的文化基因,在他们的血液中流动,内化为他们所坚守的人文情怀,外化成他们所遵循的学术规范。
谈及红包现象,史伟云显得有点激动,“我从来不收红包,也要求医院的医生一律不准收红包。”医生是个良心活儿,史伟云说,他最反感做手术收红包行为。他和同事们一直坚持一个惯例,只要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都要安排手术,而且一般不会超过两天,有时即便加班也要把手术做完。
角膜移植手术可谓“眼球上的艺术”。“手术需要在显微镜下放大8-9倍进行,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手,才能将移植留下的疤痕控制在最小,达到最好的复明效果。”为此,史伟云行医30多年来始终极少饮酒。
“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医患关系不能是商业关系,而应该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是一种相互的信任。”史伟云表示:“如果病人对我完全信任,那么即使冒一定风险我也一定要尽全力把病人治好。”
目前,史伟云每周有一次门诊,至少50台手术。只要没有别的工作安排,史伟云几乎每天7点就到医院上班。“每天晚上7点能下班就不错了”。而周末基本都是出去交流学习,“周末的活动已经安排到了今年年底。”
临床、科研、行政、讲学……史伟云的时间表密集而充实。他坦言自己没有时间培养兴趣爱好,“我曾经报名3次学车,全都过期了,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学。去年年初买了车放在那,连方向盘都没有去摸过。”
生活中的史伟云低调谦和又不乏幽默感。采访结束,他还不忘提醒:“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爱护好自己的角膜,要尽量防止角膜外伤。”
《论医》中说:“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作为中华医学会角膜病学组组长、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从事眼科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治工作30 余年的顶级专家,一路走来,史伟云始终坚持着他的“仁信”之道,默默付出、披荆斩棘而又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