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故事都没有不好的结局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t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0岁了,他的人生却迎来流亡。
  巴黎火车站,当他不得不从这里离开祖国到邻国避难的时候,他护照上的名字不再是大名鼎鼎的维克多·雨果,而是一个伪造的假名“兰文”;他的身份也不再是受人景仰的著名作家,而是一个经营食品生意的普通商人;他穿着的不再是优雅高贵的法兰西学士院的院士服,而是一身临时借来的衣服,头戴一顶大街上随处可见的鸭舌帽……
  就这样,他避开了警察的搜捕,躲过了火车站的层层检查,踏上了流亡之旅。那一刻的落魄,那一刻的前路迷茫甚至生死未卜,如果有人目睹,恐怕会认定:那颗闪耀在法兰西文坛上空的巨星即将黯然陨落了。
  好在,这不是故事的结局。
  如果这是结局,我们将看不到,他和他的妻子儿女们在被放逐的小岛上,共同度过了那么多艰难却温馨快乐的时光。他甚至为了实现妻儿的心愿,自造木筏,载着他们游览海岛风光。
  如果这是结局,我们将无缘欣赏到他的抒情诗杰作《静观集》,无缘感受他那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代传说》,更将会与不朽巨著《海上劳工》《悲惨世界》失之交臂。
  如果这是结局,我们也将不会看到这一幕:在他18年后重返祖国时,巴黎火车站外,上千人在倾盆大雨中挥舞着鲜花和旗帜,热情迎接他的归来。而此时他的身份,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更是一位民族和国家的“英雄斗士”。
  原来,50岁时开始的磨难,不是他辉煌人生的结束,而是另一段更加伟大人生的开始。
  在开始流亡生涯的第二天,他给留在法国的妻子写信:“我现在很好。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想念你和孩子们。我们会平安在一起的!”流亡之初,在一家廉价的小旅馆安顿下来后,他便立即投入到文学创作中。而在此后漫长的流亡岁月里,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写作。
  他经常参加流亡者聚会,撰写文章声援国内民众的反独裁运动;后来,当自己的祖国在普法战争中面临危机的时刻,他甚至要申请成为一名国民自卫军战士参加战斗……
  原来,50岁的雨果,因为心中依然满怀着希望和热爱,满怀着对美好和光明的执著向往与坚定追求,从毁灭走向重生,从湮没走向精彩,从尴尬走向伟大——他让一切不好的结局不是结局。
  在距离被流放33年之后,雨果以83岁高龄辞世。他留给世人的故事结局是,在他与这个世界做最后的告别时,巴黎全城万人空巷,彻夜无眠。凯旋门周围,成千上万的民众含泪朗诵他的诗歌;在他的灵车后面,200万人紧紧跟随,护送着他们钟爱的伟人与英雄前往国家墓地。
  这样的结局,是雨果最好的结局。
  就像世间从没有末路,每一个故事都没有不好的结局。如果结局不好,只是因为,那还不是结局。
  (金卫东摘自《现代女报》2014年6月5日)
其他文献
那一年,他应了日本古董商人江藤涛雄的邀约,赴日本占领下的朝鲜游览金刚山,偏偏那一日江藤有要事缠身,只请来一位艺妓作陪,顺便照顾他在异国的生活起居。  就是这一次邂逅,成就了他和她一段凄美的异国恋。  他第一眼见到她,瘦裙曳地,香肩半垂,面如满月,眉似春山,袅袅婷婷,十分动人。那时的她,还是艺妓之身,刚入妙龄,却已尝得人间疾苦,身世飘零。有了这一层,他对她更生爱怜之意。  她日日伴他左右,相偕游览山
辩证法的实质是什么?现在通用的提法是把对立统一规律作为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但对于怎样理解这个问题却众说纷坛。一种观点认为实质和核心是一个意思,把对立统一规律称为辩证
论中国传统哲学刘奉光一、什么是中国传统哲学所有的哲学史著作几乎都是哲人史的迭加。哲人的思想果真能代表人民大众的思想吗?哲人的语录果真能左右社会思潮吗?不能。孔子、孟
自有记忆以来,我一直对艺术以及它们在人类经验中的位置感到好奇。美学,是我主要的学术兴趣所在,它让我把对艺术的兴趣与对哲学同样浓厚的兴趣联系了起来。在这些哲学家中,让
在一般人看来,美是物所固有的。有些人、物生来就美,有些人、物生来就丑。比如称赞一个女子美,你说她像一朵鲜花,像一颗明珠,像一只轻燕,却绝不说她像一个布袋,像一条犀牛,或
我想这是三个很好的经验,不只适用于我们从事的事业,无论你们将要进入的是科学、医药、商业或任何一个领域,也都会适用。去奋斗吧,记住这三条:创意、热情、坚持。在我决定去
实学,应指以实际,包括以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为研究对象的学问。以此观点来看,元代在实学(科技和文化)方面的成就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元代实学,既受欧亚诸国影响,又影响欧亚诸国
这些年来,我的工作主要致力于在艺术界与由哲学家所统治的美学理论之间架设桥梁。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些对艺术给予深入关注的哲学家。对我的发展而言,这些哲学家是G.W.F.黑格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与中国当代美学之间有着不解之缘。从其20世纪三四十年代较早被引用,到五六十年代广为知晓,再到80年代的研究热,乃至90年代以来
对于中西方美术史的发展,从根本上存在着时代背景和文化底蕴的差异。但若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古为今用,与20世纪西方美术的发展现状进行思考和比较,不难发现看似相距甚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