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导学案的理解
“导学案”不仅要起到沟通教与学的作用,而且承担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任务,所以“导学案”的编写应重点突出一个“导”字,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引导学生如何“学”。在实践过程中我遵循以下原则: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的原则。从整体上体现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导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有启发性,对重点、难点作适当提示的原则。“导学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自学纲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怎样阅读文本,怎样精读,解答问题应从哪些方面着手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导学的原则。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第一个层次是“知识点的梳理”,难度不大,学生在书本上就可以找出答案。第二个层次是“理解运用”,是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在对知识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第三个层次是“拓展延伸”,是一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完成的。最后还配备了“课堂检测”等,是在课后要完成的,其设置的问题也要体现出层次性。
4.合作化原则。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分组讨论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导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可一带而过,而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应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该考虑设计的问题,学生是否可在合作的基础上得以解决。对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应该针对性的设计教案。
我认为导学案应起到“授人以渔”的作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进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二、课堂提问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采取恰当提问方式,营造出“问题情境”。这是最理想的课堂。当前在我们语文课堂提问中存在一些亟待认识和解决的问题。
1.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由“满堂灌”变“满堂问”。新课改要求课堂师生互动,有些教师为了使课堂显得热闹些,频繁的向学生提问,但问题的质量不高,实则效果很差。个别式提问。提问只引起某个同学或者某些同学的注意,忽视了班上其他同学。这种提问最终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只问不评式提问。有的老师对学生的答案不做任何评价,或者评价的不到位。这样的点评不能对学生的思维有任何启发,而且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随意性的提问。教师对问题没有做任何的预设,就直接抛出了问题,不考虑学生的情况和问题的质量。
2.解决的办法
(1)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编写教案,设计问题。对共性的问题要着重讲。设计的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适当的加以点拨。这样的问题,一般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效果较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如我在讲授《阿房宫赋》这篇文章时,就紧紧扣住“奢”字,问了这样几个问题:(1)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2)阿房宫的奢侈表现在那些方面?(3)作者是如何表现阿房宫的奢侈?用了那些表现手法?这三个提问的设计,紧紧扣住了课文中心,学生弄懂这几个问题,对全文的主旨,也就领会了。
(2)抓住线索进行问题设计
每一篇文章都有它写作的线索,线索抓住了,作者的写作思路也就抓住了,学生就很容易弄清文章的结构方式,我们可以从结构线索的角度设计问题:
例如《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就可以设计这样几个提问:史铁生当年为什么来地坛?地坛与史铁生是怎样的关系?地坛中的生命给了史铁生怎样的启发?史铁生来地坛的最初几年一直在想什么问题?想明白没有呢?史铁生对怎样活的问题想清楚了吗?15年了,史铁生为什么还要不断去地坛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此时,地坛又给了史铁生怎样的启示呢?六组“譬如”的景象有没有一些共性特征?地坛给史铁生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3)抓住表现手法设计问题
作者设计人物形象与构思文章的情节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往往是经作者再三推敲,浓缩了丰富的内涵,设问激发学生扩散联想,能使其体悟独有的表达功效。例如,《渔夫》这篇课文,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这篇课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对刻画屈原与渔父这两个人物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屈原与渔父这两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文化内涵?
3.课堂提问的技巧
(1)循序渐进原则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把课堂提问由低到高地分为了六个层次:①知识水平的提问;②理解水平的提问;③应用水平的提问;④分析水平的提问;⑤综合水平的提问;⑥评价水平的提问。这实际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问。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也应该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
(2)分层提问的原则
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个性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师提问应当分层。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提问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问一些简单基础的问题,使各能力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感觉,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情况。提出问题后,全班没有学生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4)及时点评学生的答案
对学生的答案,教师应该及时的点评。对学生的答案,不可一言不发,也不可笼统的回答“好”或者“错”,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久而久之也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点评,应该给学生有所启发,使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在规范办学行为“五严”的背景下,我们应坚持课堂改革,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走出题海,走出高压,走出无奈,能够愉快、高效的完成学业,还给学生多姿多彩的青春。
★作者单位:江苏宝应县画川高中。
“导学案”不仅要起到沟通教与学的作用,而且承担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任务,所以“导学案”的编写应重点突出一个“导”字,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引导学生如何“学”。在实践过程中我遵循以下原则: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的原则。从整体上体现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导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有启发性,对重点、难点作适当提示的原则。“导学案”本身就是一份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自学纲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怎样阅读文本,怎样精读,解答问题应从哪些方面着手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导学的原则。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第一个层次是“知识点的梳理”,难度不大,学生在书本上就可以找出答案。第二个层次是“理解运用”,是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在对知识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第三个层次是“拓展延伸”,是一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完成的。最后还配备了“课堂检测”等,是在课后要完成的,其设置的问题也要体现出层次性。
4.合作化原则。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分组讨论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导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可一带而过,而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应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该考虑设计的问题,学生是否可在合作的基础上得以解决。对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应该针对性的设计教案。
我认为导学案应起到“授人以渔”的作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进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二、课堂提问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采取恰当提问方式,营造出“问题情境”。这是最理想的课堂。当前在我们语文课堂提问中存在一些亟待认识和解决的问题。
1.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由“满堂灌”变“满堂问”。新课改要求课堂师生互动,有些教师为了使课堂显得热闹些,频繁的向学生提问,但问题的质量不高,实则效果很差。个别式提问。提问只引起某个同学或者某些同学的注意,忽视了班上其他同学。这种提问最终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只问不评式提问。有的老师对学生的答案不做任何评价,或者评价的不到位。这样的点评不能对学生的思维有任何启发,而且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随意性的提问。教师对问题没有做任何的预设,就直接抛出了问题,不考虑学生的情况和问题的质量。
2.解决的办法
(1)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编写教案,设计问题。对共性的问题要着重讲。设计的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适当的加以点拨。这样的问题,一般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效果较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如我在讲授《阿房宫赋》这篇文章时,就紧紧扣住“奢”字,问了这样几个问题:(1)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2)阿房宫的奢侈表现在那些方面?(3)作者是如何表现阿房宫的奢侈?用了那些表现手法?这三个提问的设计,紧紧扣住了课文中心,学生弄懂这几个问题,对全文的主旨,也就领会了。
(2)抓住线索进行问题设计
每一篇文章都有它写作的线索,线索抓住了,作者的写作思路也就抓住了,学生就很容易弄清文章的结构方式,我们可以从结构线索的角度设计问题:
例如《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就可以设计这样几个提问:史铁生当年为什么来地坛?地坛与史铁生是怎样的关系?地坛中的生命给了史铁生怎样的启发?史铁生来地坛的最初几年一直在想什么问题?想明白没有呢?史铁生对怎样活的问题想清楚了吗?15年了,史铁生为什么还要不断去地坛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此时,地坛又给了史铁生怎样的启示呢?六组“譬如”的景象有没有一些共性特征?地坛给史铁生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3)抓住表现手法设计问题
作者设计人物形象与构思文章的情节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往往是经作者再三推敲,浓缩了丰富的内涵,设问激发学生扩散联想,能使其体悟独有的表达功效。例如,《渔夫》这篇课文,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这篇课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对刻画屈原与渔父这两个人物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屈原与渔父这两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文化内涵?
3.课堂提问的技巧
(1)循序渐进原则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把课堂提问由低到高地分为了六个层次:①知识水平的提问;②理解水平的提问;③应用水平的提问;④分析水平的提问;⑤综合水平的提问;⑥评价水平的提问。这实际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问。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也应该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
(2)分层提问的原则
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个性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师提问应当分层。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提问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问一些简单基础的问题,使各能力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感觉,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情况。提出问题后,全班没有学生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4)及时点评学生的答案
对学生的答案,教师应该及时的点评。对学生的答案,不可一言不发,也不可笼统的回答“好”或者“错”,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久而久之也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点评,应该给学生有所启发,使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在规范办学行为“五严”的背景下,我们应坚持课堂改革,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走出题海,走出高压,走出无奈,能够愉快、高效的完成学业,还给学生多姿多彩的青春。
★作者单位:江苏宝应县画川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