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报告介绍了福建省纺织行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省“十二五”期间纺织行业发展规划目标,指出今后纺织行业发展趋势及化纤、棉纺、针织、印染和产业用纺织品等技术发展路线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 纺织科学 现状问题 规划目标 趋势路线 对策建议
1
福建纺织产业现状和“十二五”规划目标
1.1 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
1.1.1 发展现状
1.1.1.1 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2691家,职工70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2655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中纺织业产值1112亿元,服装业产值1184亿元,出口交货值529亿元,纺织产值和出口额均居全国第五位。全省纺织规模产能:化纤200万吨以上、棉纺纱锭600万锭,纱线产能130万吨、坯布30亿米、针织纬编织物80万吨、染整50亿米,服装40亿件。
1.1.1.2 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
经过加大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全省纺织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化纤行业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锦纶、涤纶融体直纺以及后加工等化纤技术设备;纺织行业增加新型清梳联、精梳机、紧密纺等设备,引进自动络筒机、喷水、喷气、剑杆织机、新型针织机以及高效节能染整生产线等;无纺布行业引进新型水刺、针刺、纺粘等非织造布生产线;服装行业大量引进服装缝制、熨烫等新型装备以及CAD/CAM电子信息系列等新型装置。
1.1.1.3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创新体系初现规模
一批具有我省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企业不断出现,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全省纺织创新体系有明显提升。已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5家,被授予中国纺织各专业的技术开发中心或开发基地的20余家;被授予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的已达10多家,全行业现有“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咨50多项;“福建名牌”180多项,“福建著名商标”150多项。
1.1.1.4 产业区域结构和企业集群出现新格局
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的有:晋江、长乐、永安三个中国纺织基地市;纺织业发达的福州、泉州等沿海地市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并加快向三明、龙岩、南平等内陆地区延伸发展,形成了全省纺织业发展新格局。
1.1.2 存在主要问题
1.1.2.1 行业结构矛盾突出
行业发展不够协涮。化纤、棉纺业发展较快,产业用、家纺用纺织品发展相对滞后。化纤长丝、短纤维以及棉纺纱线比重较大,面料织造后加工能力不足。家纺、印染等行业所需的高档面料、特殊功能面料等大部分靠省外或进口供应。产业链不完善,纱多布少。长乐棉纺500万锭,但没有织布厂,年产90万吨纱全部销往广东、浙江等地。
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化纤产能虽位列全国第三位,但常规化纤纱的比例占60%以上,差别化纤维、新型人造纤维、特殊功能性纤维等比重较低;高附加值的精梳纯棉、多种纤维混纺、特殊功能纱线等不能满足本省需求;自主品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较低;家纺、产业用、功能性纺织品较少。
1.1.2.2 技术装备水平发展不平衡
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仍沿用上世纪80~90年代普通设备,能耗大、效率低、性能差。如化纤业末经改造的低容虽、高消耗切片纺及后加工装备还占一定比例;部分企业还在使用落后的有梭织机。
1.1.2.3 染整业布局分散,节能减排水平偏低
福建的染整企业除石狮、晋江、长乐相对集中外,其余地区染整企业仍处于小型、分散、落后布局之中,既不利于能源综合利用,也加重了企业废水废气处理负担;大多数中小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部分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率的染整设备还在使用,大多数染整企业深陷于低档大路货产品的加工。
1.1.2.4 企业管理基础;和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我省纺织行业以民营经济为主要成份,多数企业的管理还停留在家族管理模式,南于人员流动性大,招工和培训困难,企业的激励和培训机制不健全,管理基础较为薄弱,管理与技术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1.2 “十二五”行业发展规划目标
1.2.1 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我国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战略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调整和优化纺织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摆在重要位置,逐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促进产业链配套延伸和战略性产业的建立,为建成纺织强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015年全省纺织主要指标:
——产值5000亿元,平均年递增13.46%;
——从业人员100万人,平均年递增9%;
——利税总额450亿元,平均年递增17.21%;
——出口交货值1200亿元,平均年递增17.77%;
——主要产品年产量:化学纤维350万吨;纱280万吨;布50亿米;印染布60亿米;非织造布25万吨;服装50亿件。
——品牌贡献率:创国际品牌3个;创中国品牌30个;创福建名牌100个。大幅提高品牌贡献率。
——产业结构调整比例:“十二五”后期全省化纤差别化率提升到70%以上;加大产业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的比例调整,“十二五”后期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比例调整至55:20:25。
——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规模以上企业全部通过行业以及国内外环保技术认证。实现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指标。
1.2.2 科技目标
——全省纺织大型企业科技开发经费投入占企业产品销售总值的3%以上;中小型企业科技开发经费投入占企业产品销售总值的2%以上。
——每万名纺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50人年。
——纺织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全省纺织生产销售总值的比重达15%。
——每万纺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9件。
——培育纺织高新技术企业到100家、创新型企业到500家以上。
——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增加国家级纺织技术中心5个,全省总数达到10个;增加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5个,全省总数达到60个;增加行业技术开发基地3个,全省总数达到5个。
——人才资源:在全省院校中增设纺织服装本科院系3所;建立和扩大地区性纺织服装职业大专院校5所;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增设或扩大纺织服装专业10所;建立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联合办硕士班2~3个,本科班3~5个,硕士生培养基地2~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
——信息化:大中型企业全面建立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电子信息化平台,推广电子数据处理以及电子CAD/CAM辅助系统等。
2 纺织行业发展趋势及技术发展路线
2.1 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纺织上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福建省的情况亦是如此。但我省纺织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结构矛盾突出、技术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不足、盈利水 平低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十二五”期间,我省纺织行业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1 加快技术进步
1)发展绿色纤维和新型化纤原料。努力提高聚乳酸纤维产能,加强溶剂法纺丝技术的研发实施,加快竹浆纤维的开发进程,加大炭纤维开发应用力度。
2)加快差别化产品开发,拓展产业用纺织品应用领域,重点发展新型复合材料、功能性纺织品、生物医用纺织品、新型篷盖材料、汽车用纺织品、国防高技术材料等新产品。
3)提升行业装备水平,向大型化、柔性化方面发展。加快化纤原料、纺纱织造、印染整理装备的国产化,引进高效节能的生产装备。
4)建立先进、高效、稳定的行业信息网络,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纺织业。构建结构合理、内容完善、查询便捷的行业数据库和注重实效的信息服务体系以及人才培训制度,加大纺织ERP软件、CIMS软件和多种专业化电子商务平台开发应用,依靠信息技术抢占国际市场。
2.1.2 努力做好产业升级
1)提高纺织产品开发和设计能力,完成从仿制为主到创新为主的转变,加快实施品牌战略。
2)加快构建纺织产品标准和专利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用标准占领行业技术进步制高点,用专利加快产业创新升级的步伐。
3)抓好节能减排,保障行业可持续发展。
2.1.3 实施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尽快转变我省纺织行业低成本、低利润、快扩张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开发高附加值的花色品种,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2.1.4 改变出口主导型增长模式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已经日益显现。纺织工业以出口为导向的模式,应向内需为主、出口为辅、高质量、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2.2 纺织行业技术发展思路
2.2.1 化纤行业:注重产品结构调整,发展“两个替代,一个改性”
调整化纤产品结构,加快上游化纤原料项目实施,增加新型化纤原料,如PTA、PX、CPL等的供给;引进先进纺丝以及差别化后加上等关键装置,改造传统化纤,加快聚酯涤纶、锦纶、丙纶、氨纶、维纶等功能性差别化纤维发展步伐,与纺织品后道开发形成配套,使我省化纤业进人世界化纤产业链中的中高档地位;化纤差别化率叫“二五”后期要提升到70%以上。
加快化纤产品结构调整,加大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及其应用。在提升差别化纤维的同时,要以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为导向,在涤纶、锦纶工业丝、维纶高模高强丝、氨纶弹性纤维、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董聚乙烯等高性能纤维以及复合材料纤维等领域加大研发力度,提供在建筑、交通、医疗、军工、航天等领域的工业特殊专用新型纤维材料。
发展“两个替代,一个改性”。即生物质纤维与生化原料,对石化原料资源与化工加工工艺路线的替代,以及生化方法改性,实现生化差别化发展,改变传统以石油为原料的路线。
着重探索四大领域的内容:一是生物质再生纤维领域,重点研究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多糖纤维、蛋白纤维3个方向;二是生物质合成纤维领域,重点研究PTT、PLA、PHA系列、PBS系列纤维产品4个方向,逐步替代聚酯产业的“生物聚酯”;三是生化原料领域,重点研究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PTMEG、乳酸、PHA、丁二酸6个方向;四是共性课题、技术和工程领域,重点研究秸秆高效低能耗预处理技术、高效低成本纤维素酶生产技术2个方向。
我省在溶剂法竹浆纤维、原竹纤维、竹炭纤维以及改性涤纶纤维(PPT)、玉米聚乳酸纤维(PLA)开发上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应推进生物质可降解纤维材料产业化研发进程;充分发挥竹资源优势,加快溶剂法竹浆纤维、竹原纤维、竹炭纤维等项目产业化进程。
2.2.2 棉纺行业:加大新原料、新技术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
“十二五”期间,棉纺织行业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重点开发高质量、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产品,实现产业升级。加大再生纤维素纤维、蛋白纤维、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的开发应用;提升棉纺织“三无一精”水平和新型纤维、多种纤维混纺的高性能纱线、织物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纱线条干,减少棉结、毛羽等纱疵,降低布面织疵,2015年,全省平均纱线CV%值达到2007年乌斯特公报25%以上水平;开发环保、时尚、高性能服装、家纺、产业用纱线及面料。
需重点突破以下新技术:(I)新型清梳联及配套高效生产线技术。(2)新型紧密纺、赛络纺纺纱技术。(3)新型、功能性纤维面料开发技术。(4)新型织造上浆工艺技术。(5)纺纱过程质量控制技术。(6)新型机织加工技术。
2.2.3 针织行业: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开发新型服饰及产业用针织品
针织行业已呈现内衣时尚化、产品外衣化、功能化的发展趋势,因此要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开发国内外市场消费前景看好的舒适、保健等功能性内衣、户外休闲运动服等新型针织产品。
积极拓展产业用针织品的织造能力。
需重点突破以下新技术:(1)新型针织编织技术。(2)新型产业用针织品编织技术。(3)加大高效智能化针织设备推广应用。
2.2.4 印染行业:必须突破重大技术
2.2.4.1 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技术
突破生物酶精练、棉织物低温漂白、茶皂素退煮漂、冷轧堆前处理等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新技术,并在行业中加快推广;加快推广生物酶退浆、实现节能减排。
2.2.4.2 少水及无水印染加工技术
发展少水及无水印染加工高新技术,重点有:活性染料湿短蒸染色、新型涂料纱线染色、新型转移印花、针织物平幅冷轧堆染色、低给液率染色及整理、超声波染整加工等产业化技术研发;推广涂料连续轧染、冷轧堆染色、退染一浴工艺、气流染色和小浴液流染色、数码印花等。
2.2.4.3 印染在线检测及数字化技术
在全省印染重点企业引进印染生产过程全流程的网络监控、高效数字化印花集成等印染在线检测及数字化技术,并推广到全印染行业,完成色差、克重、纬密、疵点(坯布)、带液量等在线检测及控制系统的产业化研发,推广印染助剂中央配送系统,自动调浆系统,织物含湿率、热风湿度、液位、门幅、卷径、边位、长度、温度、速差、预缩率在线检测技术。
2.2.4.4 新型纤维及多组分纤维面料染整关键技术
针对碳纤维、聚乳酸、大豆等新型纤维以及功能性差别化化学纤维,开发多组分纤维面料、化纤仿真面料的染整技术以及纺织品特殊功能整理技术,提高我省纺织面料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
2.2.4.5 提高废水回用率技术
采用印染废水清浊分流、生物滤池、膜处理、活性炭吸附等技术,进行印染废水处理和回收利用。
2.2.5 产业用纺织品:重点发展六大领域
国内基础设施的建设、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促使了产业用纺织品需求激增。
“十二五”期间,我省应该重点发展六大领域的产业用纺 织品,具体有:土工布合成材料、高效环保过滤用纺织材料、医卫用纺织材料、农业用纺织材料、特殊装饰用纺织品、高性能增强复合材料。
其中重点抓好新型高效水刺、针刺、纺粘、融喷等工艺以及交叉工艺非织造布、复合非织造布,经特殊整理加工的产业用纺织品等项目。此外,要着力加强产业用纺织品的标准建设工作,促使更多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出台,推动行业健康、快速、稳步发展。
需重点突破以下新技术:
(1)非织造布和产业用纺织品的加工技术。推广与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用纺织制成品加工技术,促进产业用纺织品在国民经济各相关领域中扩大应用,推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调整升级。突破高性能、高档土工合成材料、医疗卫生用、过滤用、交通工具用、安全防护用等非织造布和产业用纺织品加工技术的产业化研发,掌握自主原创的核心技术。
(2)产业用纺织品复合加工及后整理技术。研发非织造成型工艺技术、织造成型技术、功能性后整理技术、复合加工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其中包括有高速梳理等非织造成型工艺技术、多种工艺交叉加工技术等,以满足各领域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需求。
(3)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加工技术。研发医疗卫生用纺织品非织造新工艺,包括新型水刺、针刺以及交叉复合工艺等加工技术;解决高效薄型阻隔材料、医用抗菌敷料以及可吸收纤维制品的加工技术瓶颈。
(4)过滤材料加工及其应用技术。过滤用纺织品重点突破双组分纤维的熔喷非织造布系列产品的开发,耐高温、耐酸碱、高效过滤产品的制备和加工技术,高性能中空纤维液体分离膜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等。
(5)土工合成材料加工技术。土工合成材料重点发展7m以上宽幅高强土工布与土工格栅,高强丙纶长、短丝定伸长针刺非织造土工布,聚酯长丝非织造油毡基布。
(6)交通工具、建筑及合成革用纺织品加工技术。重点突破安全气囊面料、内饰粘合剂、隔热绝缘材料、摩擦材料等关键技术,实现膜结构及新型篷盖材料加工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应用,生态革和超细纤维人造革加工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7)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加工技术。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加工技术重点研发防弹防刺面料,耐高温、防火阻燃面料,墙体防裂、保温、隔音、阻燃面料等。
3 对策与建议
3.1 对策
1)优化布局,加速行业产业链合理配套延伸、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战略性产业建立。
2)充分发挥人才与科技的重要作用,培养和引进行业中高层次人才,引进先进的科技专利技术和高端装备,实现行业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3)努力争取政府和金融业对新产品研发的支持,加快建立起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开发出一批具有前瞻性的新技术、新产品;大力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支持高新技术、高性能纤维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4)严格遵守国家节能减排方针要求,把发展低碳经济摆在重要位置,逐步建立起绿色循环经济体系。
5)加强企业管理,从管理上抓效益,实现企业平衡、协调、持续发展;努力实施品牌战略、扩大品牌宣传和影响力。
3.2 建议
根据因地制宜、一事一策的原则,以长乐市为例,现提出以下建议:
长乐市现有棉纺纱锭500万锭、约占全省80%,但长乐没有上规模织布厂,“有纱无布”产业链不配套,棉纱全部销往广东、浙江等地,但建设一个织布厂与棉纺厂相比,二者利润相仿,建织布厂相对棉纺厂来说流程短、用工少、投资省且技术要求相对简单,管理也相对容易。长乐市棉纺设备大多是国内甚至国际先进装备,按理可生产60支~80支纯棉纱和混纺纱,但由于民营企业早期建厂时产品就定位在纯涤纶纱,没有建设空调设施,造成今天虽可年产纱80~90万吨,而绝大多数只是低档次、低价格化纤涤纶纱的被动局面,有似“大炮打蚊子”的格局。
为此建议:在长乐市筹建几家与纺纱规模相适应、相配套的织布厂,进一步延伸、完善纺织产业链;在有条件的企业纺纱车间加装逐步喷雾装置、使车间内的相对湿度达到60%~70%,将车间内温度控制在30%左右,为纺纯棉纱创立基础设施。
为了我省纺织工业长远发展,当前要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纺织工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为建设纺织强省的战略目标,为全省纺织产业集群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共同努力奋斗。
[关键词] 纺织科学 现状问题 规划目标 趋势路线 对策建议
1
福建纺织产业现状和“十二五”规划目标
1.1 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
1.1.1 发展现状
1.1.1.1 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2691家,职工70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2655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中纺织业产值1112亿元,服装业产值1184亿元,出口交货值529亿元,纺织产值和出口额均居全国第五位。全省纺织规模产能:化纤200万吨以上、棉纺纱锭600万锭,纱线产能130万吨、坯布30亿米、针织纬编织物80万吨、染整50亿米,服装40亿件。
1.1.1.2 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
经过加大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全省纺织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化纤行业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锦纶、涤纶融体直纺以及后加工等化纤技术设备;纺织行业增加新型清梳联、精梳机、紧密纺等设备,引进自动络筒机、喷水、喷气、剑杆织机、新型针织机以及高效节能染整生产线等;无纺布行业引进新型水刺、针刺、纺粘等非织造布生产线;服装行业大量引进服装缝制、熨烫等新型装备以及CAD/CAM电子信息系列等新型装置。
1.1.1.3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创新体系初现规模
一批具有我省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企业不断出现,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全省纺织创新体系有明显提升。已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5家,被授予中国纺织各专业的技术开发中心或开发基地的20余家;被授予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的已达10多家,全行业现有“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咨50多项;“福建名牌”180多项,“福建著名商标”150多项。
1.1.1.4 产业区域结构和企业集群出现新格局
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的有:晋江、长乐、永安三个中国纺织基地市;纺织业发达的福州、泉州等沿海地市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并加快向三明、龙岩、南平等内陆地区延伸发展,形成了全省纺织业发展新格局。
1.1.2 存在主要问题
1.1.2.1 行业结构矛盾突出
行业发展不够协涮。化纤、棉纺业发展较快,产业用、家纺用纺织品发展相对滞后。化纤长丝、短纤维以及棉纺纱线比重较大,面料织造后加工能力不足。家纺、印染等行业所需的高档面料、特殊功能面料等大部分靠省外或进口供应。产业链不完善,纱多布少。长乐棉纺500万锭,但没有织布厂,年产90万吨纱全部销往广东、浙江等地。
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化纤产能虽位列全国第三位,但常规化纤纱的比例占60%以上,差别化纤维、新型人造纤维、特殊功能性纤维等比重较低;高附加值的精梳纯棉、多种纤维混纺、特殊功能纱线等不能满足本省需求;自主品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较低;家纺、产业用、功能性纺织品较少。
1.1.2.2 技术装备水平发展不平衡
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仍沿用上世纪80~90年代普通设备,能耗大、效率低、性能差。如化纤业末经改造的低容虽、高消耗切片纺及后加工装备还占一定比例;部分企业还在使用落后的有梭织机。
1.1.2.3 染整业布局分散,节能减排水平偏低
福建的染整企业除石狮、晋江、长乐相对集中外,其余地区染整企业仍处于小型、分散、落后布局之中,既不利于能源综合利用,也加重了企业废水废气处理负担;大多数中小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部分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率的染整设备还在使用,大多数染整企业深陷于低档大路货产品的加工。
1.1.2.4 企业管理基础;和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我省纺织行业以民营经济为主要成份,多数企业的管理还停留在家族管理模式,南于人员流动性大,招工和培训困难,企业的激励和培训机制不健全,管理基础较为薄弱,管理与技术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1.2 “十二五”行业发展规划目标
1.2.1 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我国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战略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调整和优化纺织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摆在重要位置,逐步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促进产业链配套延伸和战略性产业的建立,为建成纺织强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015年全省纺织主要指标:
——产值5000亿元,平均年递增13.46%;
——从业人员100万人,平均年递增9%;
——利税总额450亿元,平均年递增17.21%;
——出口交货值1200亿元,平均年递增17.77%;
——主要产品年产量:化学纤维350万吨;纱280万吨;布50亿米;印染布60亿米;非织造布25万吨;服装50亿件。
——品牌贡献率:创国际品牌3个;创中国品牌30个;创福建名牌100个。大幅提高品牌贡献率。
——产业结构调整比例:“十二五”后期全省化纤差别化率提升到70%以上;加大产业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的比例调整,“十二五”后期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比例调整至55:20:25。
——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规模以上企业全部通过行业以及国内外环保技术认证。实现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指标。
1.2.2 科技目标
——全省纺织大型企业科技开发经费投入占企业产品销售总值的3%以上;中小型企业科技开发经费投入占企业产品销售总值的2%以上。
——每万名纺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50人年。
——纺织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全省纺织生产销售总值的比重达15%。
——每万纺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9件。
——培育纺织高新技术企业到100家、创新型企业到500家以上。
——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增加国家级纺织技术中心5个,全省总数达到10个;增加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5个,全省总数达到60个;增加行业技术开发基地3个,全省总数达到5个。
——人才资源:在全省院校中增设纺织服装本科院系3所;建立和扩大地区性纺织服装职业大专院校5所;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增设或扩大纺织服装专业10所;建立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联合办硕士班2~3个,本科班3~5个,硕士生培养基地2~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
——信息化:大中型企业全面建立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电子信息化平台,推广电子数据处理以及电子CAD/CAM辅助系统等。
2 纺织行业发展趋势及技术发展路线
2.1 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纺织上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福建省的情况亦是如此。但我省纺织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结构矛盾突出、技术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不足、盈利水 平低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十二五”期间,我省纺织行业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1 加快技术进步
1)发展绿色纤维和新型化纤原料。努力提高聚乳酸纤维产能,加强溶剂法纺丝技术的研发实施,加快竹浆纤维的开发进程,加大炭纤维开发应用力度。
2)加快差别化产品开发,拓展产业用纺织品应用领域,重点发展新型复合材料、功能性纺织品、生物医用纺织品、新型篷盖材料、汽车用纺织品、国防高技术材料等新产品。
3)提升行业装备水平,向大型化、柔性化方面发展。加快化纤原料、纺纱织造、印染整理装备的国产化,引进高效节能的生产装备。
4)建立先进、高效、稳定的行业信息网络,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纺织业。构建结构合理、内容完善、查询便捷的行业数据库和注重实效的信息服务体系以及人才培训制度,加大纺织ERP软件、CIMS软件和多种专业化电子商务平台开发应用,依靠信息技术抢占国际市场。
2.1.2 努力做好产业升级
1)提高纺织产品开发和设计能力,完成从仿制为主到创新为主的转变,加快实施品牌战略。
2)加快构建纺织产品标准和专利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用标准占领行业技术进步制高点,用专利加快产业创新升级的步伐。
3)抓好节能减排,保障行业可持续发展。
2.1.3 实施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尽快转变我省纺织行业低成本、低利润、快扩张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开发高附加值的花色品种,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2.1.4 改变出口主导型增长模式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内需对经济的拉动已经日益显现。纺织工业以出口为导向的模式,应向内需为主、出口为辅、高质量、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2.2 纺织行业技术发展思路
2.2.1 化纤行业:注重产品结构调整,发展“两个替代,一个改性”
调整化纤产品结构,加快上游化纤原料项目实施,增加新型化纤原料,如PTA、PX、CPL等的供给;引进先进纺丝以及差别化后加上等关键装置,改造传统化纤,加快聚酯涤纶、锦纶、丙纶、氨纶、维纶等功能性差别化纤维发展步伐,与纺织品后道开发形成配套,使我省化纤业进人世界化纤产业链中的中高档地位;化纤差别化率叫“二五”后期要提升到70%以上。
加快化纤产品结构调整,加大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及其应用。在提升差别化纤维的同时,要以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为导向,在涤纶、锦纶工业丝、维纶高模高强丝、氨纶弹性纤维、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董聚乙烯等高性能纤维以及复合材料纤维等领域加大研发力度,提供在建筑、交通、医疗、军工、航天等领域的工业特殊专用新型纤维材料。
发展“两个替代,一个改性”。即生物质纤维与生化原料,对石化原料资源与化工加工工艺路线的替代,以及生化方法改性,实现生化差别化发展,改变传统以石油为原料的路线。
着重探索四大领域的内容:一是生物质再生纤维领域,重点研究再生纤维素纤维、再生多糖纤维、蛋白纤维3个方向;二是生物质合成纤维领域,重点研究PTT、PLA、PHA系列、PBS系列纤维产品4个方向,逐步替代聚酯产业的“生物聚酯”;三是生化原料领域,重点研究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PTMEG、乳酸、PHA、丁二酸6个方向;四是共性课题、技术和工程领域,重点研究秸秆高效低能耗预处理技术、高效低成本纤维素酶生产技术2个方向。
我省在溶剂法竹浆纤维、原竹纤维、竹炭纤维以及改性涤纶纤维(PPT)、玉米聚乳酸纤维(PLA)开发上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应推进生物质可降解纤维材料产业化研发进程;充分发挥竹资源优势,加快溶剂法竹浆纤维、竹原纤维、竹炭纤维等项目产业化进程。
2.2.2 棉纺行业:加大新原料、新技术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
“十二五”期间,棉纺织行业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重点开发高质量、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产品,实现产业升级。加大再生纤维素纤维、蛋白纤维、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的开发应用;提升棉纺织“三无一精”水平和新型纤维、多种纤维混纺的高性能纱线、织物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纱线条干,减少棉结、毛羽等纱疵,降低布面织疵,2015年,全省平均纱线CV%值达到2007年乌斯特公报25%以上水平;开发环保、时尚、高性能服装、家纺、产业用纱线及面料。
需重点突破以下新技术:(I)新型清梳联及配套高效生产线技术。(2)新型紧密纺、赛络纺纺纱技术。(3)新型、功能性纤维面料开发技术。(4)新型织造上浆工艺技术。(5)纺纱过程质量控制技术。(6)新型机织加工技术。
2.2.3 针织行业: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开发新型服饰及产业用针织品
针织行业已呈现内衣时尚化、产品外衣化、功能化的发展趋势,因此要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开发国内外市场消费前景看好的舒适、保健等功能性内衣、户外休闲运动服等新型针织产品。
积极拓展产业用针织品的织造能力。
需重点突破以下新技术:(1)新型针织编织技术。(2)新型产业用针织品编织技术。(3)加大高效智能化针织设备推广应用。
2.2.4 印染行业:必须突破重大技术
2.2.4.1 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技术
突破生物酶精练、棉织物低温漂白、茶皂素退煮漂、冷轧堆前处理等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新技术,并在行业中加快推广;加快推广生物酶退浆、实现节能减排。
2.2.4.2 少水及无水印染加工技术
发展少水及无水印染加工高新技术,重点有:活性染料湿短蒸染色、新型涂料纱线染色、新型转移印花、针织物平幅冷轧堆染色、低给液率染色及整理、超声波染整加工等产业化技术研发;推广涂料连续轧染、冷轧堆染色、退染一浴工艺、气流染色和小浴液流染色、数码印花等。
2.2.4.3 印染在线检测及数字化技术
在全省印染重点企业引进印染生产过程全流程的网络监控、高效数字化印花集成等印染在线检测及数字化技术,并推广到全印染行业,完成色差、克重、纬密、疵点(坯布)、带液量等在线检测及控制系统的产业化研发,推广印染助剂中央配送系统,自动调浆系统,织物含湿率、热风湿度、液位、门幅、卷径、边位、长度、温度、速差、预缩率在线检测技术。
2.2.4.4 新型纤维及多组分纤维面料染整关键技术
针对碳纤维、聚乳酸、大豆等新型纤维以及功能性差别化化学纤维,开发多组分纤维面料、化纤仿真面料的染整技术以及纺织品特殊功能整理技术,提高我省纺织面料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
2.2.4.5 提高废水回用率技术
采用印染废水清浊分流、生物滤池、膜处理、活性炭吸附等技术,进行印染废水处理和回收利用。
2.2.5 产业用纺织品:重点发展六大领域
国内基础设施的建设、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促使了产业用纺织品需求激增。
“十二五”期间,我省应该重点发展六大领域的产业用纺 织品,具体有:土工布合成材料、高效环保过滤用纺织材料、医卫用纺织材料、农业用纺织材料、特殊装饰用纺织品、高性能增强复合材料。
其中重点抓好新型高效水刺、针刺、纺粘、融喷等工艺以及交叉工艺非织造布、复合非织造布,经特殊整理加工的产业用纺织品等项目。此外,要着力加强产业用纺织品的标准建设工作,促使更多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出台,推动行业健康、快速、稳步发展。
需重点突破以下新技术:
(1)非织造布和产业用纺织品的加工技术。推广与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用纺织制成品加工技术,促进产业用纺织品在国民经济各相关领域中扩大应用,推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调整升级。突破高性能、高档土工合成材料、医疗卫生用、过滤用、交通工具用、安全防护用等非织造布和产业用纺织品加工技术的产业化研发,掌握自主原创的核心技术。
(2)产业用纺织品复合加工及后整理技术。研发非织造成型工艺技术、织造成型技术、功能性后整理技术、复合加工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其中包括有高速梳理等非织造成型工艺技术、多种工艺交叉加工技术等,以满足各领域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需求。
(3)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加工技术。研发医疗卫生用纺织品非织造新工艺,包括新型水刺、针刺以及交叉复合工艺等加工技术;解决高效薄型阻隔材料、医用抗菌敷料以及可吸收纤维制品的加工技术瓶颈。
(4)过滤材料加工及其应用技术。过滤用纺织品重点突破双组分纤维的熔喷非织造布系列产品的开发,耐高温、耐酸碱、高效过滤产品的制备和加工技术,高性能中空纤维液体分离膜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等。
(5)土工合成材料加工技术。土工合成材料重点发展7m以上宽幅高强土工布与土工格栅,高强丙纶长、短丝定伸长针刺非织造土工布,聚酯长丝非织造油毡基布。
(6)交通工具、建筑及合成革用纺织品加工技术。重点突破安全气囊面料、内饰粘合剂、隔热绝缘材料、摩擦材料等关键技术,实现膜结构及新型篷盖材料加工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应用,生态革和超细纤维人造革加工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7)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加工技术。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加工技术重点研发防弹防刺面料,耐高温、防火阻燃面料,墙体防裂、保温、隔音、阻燃面料等。
3 对策与建议
3.1 对策
1)优化布局,加速行业产业链合理配套延伸、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战略性产业建立。
2)充分发挥人才与科技的重要作用,培养和引进行业中高层次人才,引进先进的科技专利技术和高端装备,实现行业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3)努力争取政府和金融业对新产品研发的支持,加快建立起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开发出一批具有前瞻性的新技术、新产品;大力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支持高新技术、高性能纤维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4)严格遵守国家节能减排方针要求,把发展低碳经济摆在重要位置,逐步建立起绿色循环经济体系。
5)加强企业管理,从管理上抓效益,实现企业平衡、协调、持续发展;努力实施品牌战略、扩大品牌宣传和影响力。
3.2 建议
根据因地制宜、一事一策的原则,以长乐市为例,现提出以下建议:
长乐市现有棉纺纱锭500万锭、约占全省80%,但长乐没有上规模织布厂,“有纱无布”产业链不配套,棉纱全部销往广东、浙江等地,但建设一个织布厂与棉纺厂相比,二者利润相仿,建织布厂相对棉纺厂来说流程短、用工少、投资省且技术要求相对简单,管理也相对容易。长乐市棉纺设备大多是国内甚至国际先进装备,按理可生产60支~80支纯棉纱和混纺纱,但由于民营企业早期建厂时产品就定位在纯涤纶纱,没有建设空调设施,造成今天虽可年产纱80~90万吨,而绝大多数只是低档次、低价格化纤涤纶纱的被动局面,有似“大炮打蚊子”的格局。
为此建议:在长乐市筹建几家与纺纱规模相适应、相配套的织布厂,进一步延伸、完善纺织产业链;在有条件的企业纺纱车间加装逐步喷雾装置、使车间内的相对湿度达到60%~70%,将车间内温度控制在30%左右,为纺纯棉纱创立基础设施。
为了我省纺织工业长远发展,当前要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纺织工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为建设纺织强省的战略目标,为全省纺织产业集群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共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