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0年,Jennings等首次提出了“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概念,即心肌缺血再灌注导致心肌细胞功能及组织结构损伤进一步加重。1986年,Murry等[1]首次发现“缺血预处理”的现象。研究发现,反复多次短暂的心肌缺血可降低其后长时间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随后,人们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现在已经明确,机体广泛存在缺血预处理保护心肌的效应,并可以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心肌缺血后各种功能的失调。1993年,Przyklenk等[2]又随之提出“远端缺血预处理(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 RIPC )”的概念。他们在实验中先对犬的冠状动脉左旋支进行短暂的夹闭,随后对冠状动脉的前降支进行长时间的夹闭,发现对左旋支的“预处理”可以显著增强前降支所支配区域心肌的抗缺血再灌注损伤能力。进一步的研究证实给予脑、肢体、肾、小肠、骨骼肌预处理同样对心肌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3]。如今,RIPC的概念已有20余年,关于它的研究与探索仍在继续。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冠状动脉搭桥术、瓣膜置换术等心外科手术已经成为常规手术。这就使得对于RIPC的研究再次成为热点。本文就近年来RIPC心肌保护效应研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