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阵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试图探究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学生社团 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发挥
青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以及青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青年所在领域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覆盖的重点范围。高校学生社团是广大青年学生根据共同的志向、兴趣、特长和愿景自愿结合的群体组织,各高校学生社团少则几十个,多则近千个,学生社团是广大青年学生在第一课堂外的重要聚集地,具有目的明确、凝聚力强、富有激情、学生覆盖面广的特点,在这里青年学生思想更活跃,思维更敏捷,情绪更高涨,行动更积极。如果不积极主动地占领如此广阔的青年学生领域并正确地加以引导,那么非主流文化就极有可能乘虚而入,后患无穷。
(一)改善社团结构、加强管理,促进社团合理可持续发展
高校社团组织很多,兴趣爱好类、公益类、理论学习类、社会实践类等。但是大多数学生都选择兴趣爱好类、体育健身类,凭借一时热情或者某一方面爱好加入社团,社团活动缺乏创新,形式单一,层次较低;而理论学习类、科研类、研究探讨类社团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有些社团缺乏长远规划,社团发展缺乏可持续性。这就要求高校重视社团组织建设,加强管理,改善社团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二)社团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特色社团
高校社团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在社团组织中都是兴趣爱好一致的大学生,他们团结一致,有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在开展活动中润物细无声地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等,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观帮助很大,效果很好。打造高校的特色社团,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在社团里发挥聪明才智,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和自我提升。特色社团的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达成共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效果,引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团活动中不断升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推进社团党支部建设
为了保证社团思想引领,在社团设置党支部是可行的方案,由指导老师担任党支部书记,这样就能很好地结合社团工作与党建工作,做到党建进社团,充分引领社团成员的思想。
(四)激活社团实践活动
1、实践主体要“活”。一方面,学校要保证对大学生社团的资金、监管投入,在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参与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保证对社团成员及干部的认可,提高大学生社团的地位和吸引力。另一方面,社团要加强自我建设,打造品质化活动,增强社团的凝集力和吸引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每一位社团成员都能在社团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发挥有效的作用。只有从根本上“激活”实践的主体,调动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树立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使社团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有机体,才能让社团成员真正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在讨论、交流、比赛、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锻炼自己的能力,锤炼意志品质,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完善理想人格。
2、实践内容要“活”。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学生的价值判断变得复杂化,在进行理论宣传教育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主体诉求,这就需要从教师指导的层面进行,教师在进行大学生社团活动内容的指导时,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接受特点,围绕学生、关注学生、服务学生,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让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等巧妙融入社团实践活动中。只有从根本上“激活”实践的内容,让活动内容更有品质、更有意义,让社团活动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更具有亲和力、针对性和吸引力,才能让学生把深刻的情怀、远大的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从自觉认同到主动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3、实践形式要“活”。一方面,大学生社团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重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效结合,有机统一,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恰当地选择最适合的教育方式,既有理论灌输,也有社会实践,并不断丰富发展社会实践方式,如社会调查和考察、学习参观、生产劳动、社会服务、志愿者活动、科技活动、创新创业活动、“三下乡”活动、社区活动等。另一方面,在网络时代,结合活动主题、活动内容和学生实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大学生社团活动和互联网结合,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融入教育新力量,为社团活动提供网络社区,利用新媒体技术,让社团实践活动“活”起来。只有从根本上“激活”实践的形式,让活动丰富多样、落到实处,大学生社团活动才能以其最具活力的方式让学生热爱并参与,以更有品质、更有意义的活动,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大学生社团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纵然学生特点、时代特点发生了变化,大學生社团的运行面临种种挑战,也可以针对性地找寻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导、激励学生胸怀坦荡、明辨是非,内修于心、外施于行,做一名有理想、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时代青年。
【参考文献】
[1] 刘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域下的学生社团发展研究[J]. 智库时代,2019,104、106.
[2] 陆宣,李思晨. 发挥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甘肃科技,2019年1月第35卷第1期,58-61.
[3] 任虹静. 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职业技术,2019年8月第18卷第8期,50-53.
[4] 赵见伟,孙发贵. 高校社团组织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智库时代,2019,97、100.
作者简介:李双,女,1986年生,吉林人,管理学硕士。工作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学生社团 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发挥
青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以及青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青年所在领域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覆盖的重点范围。高校学生社团是广大青年学生根据共同的志向、兴趣、特长和愿景自愿结合的群体组织,各高校学生社团少则几十个,多则近千个,学生社团是广大青年学生在第一课堂外的重要聚集地,具有目的明确、凝聚力强、富有激情、学生覆盖面广的特点,在这里青年学生思想更活跃,思维更敏捷,情绪更高涨,行动更积极。如果不积极主动地占领如此广阔的青年学生领域并正确地加以引导,那么非主流文化就极有可能乘虚而入,后患无穷。
(一)改善社团结构、加强管理,促进社团合理可持续发展
高校社团组织很多,兴趣爱好类、公益类、理论学习类、社会实践类等。但是大多数学生都选择兴趣爱好类、体育健身类,凭借一时热情或者某一方面爱好加入社团,社团活动缺乏创新,形式单一,层次较低;而理论学习类、科研类、研究探讨类社团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有些社团缺乏长远规划,社团发展缺乏可持续性。这就要求高校重视社团组织建设,加强管理,改善社团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二)社团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特色社团
高校社团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在社团组织中都是兴趣爱好一致的大学生,他们团结一致,有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在开展活动中润物细无声地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等,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观帮助很大,效果很好。打造高校的特色社团,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在社团里发挥聪明才智,自我教育、自我成长和自我提升。特色社团的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达成共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效果,引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团活动中不断升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推进社团党支部建设
为了保证社团思想引领,在社团设置党支部是可行的方案,由指导老师担任党支部书记,这样就能很好地结合社团工作与党建工作,做到党建进社团,充分引领社团成员的思想。
(四)激活社团实践活动
1、实践主体要“活”。一方面,学校要保证对大学生社团的资金、监管投入,在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参与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保证对社团成员及干部的认可,提高大学生社团的地位和吸引力。另一方面,社团要加强自我建设,打造品质化活动,增强社团的凝集力和吸引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每一位社团成员都能在社团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发挥有效的作用。只有从根本上“激活”实践的主体,调动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树立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使社团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有机体,才能让社团成员真正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在讨论、交流、比赛、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锻炼自己的能力,锤炼意志品质,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完善理想人格。
2、实践内容要“活”。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学生的价值判断变得复杂化,在进行理论宣传教育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主体诉求,这就需要从教师指导的层面进行,教师在进行大学生社团活动内容的指导时,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接受特点,围绕学生、关注学生、服务学生,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让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等巧妙融入社团实践活动中。只有从根本上“激活”实践的内容,让活动内容更有品质、更有意义,让社团活动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更具有亲和力、针对性和吸引力,才能让学生把深刻的情怀、远大的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从自觉认同到主动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3、实践形式要“活”。一方面,大学生社团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重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效结合,有机统一,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恰当地选择最适合的教育方式,既有理论灌输,也有社会实践,并不断丰富发展社会实践方式,如社会调查和考察、学习参观、生产劳动、社会服务、志愿者活动、科技活动、创新创业活动、“三下乡”活动、社区活动等。另一方面,在网络时代,结合活动主题、活动内容和学生实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大学生社团活动和互联网结合,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融入教育新力量,为社团活动提供网络社区,利用新媒体技术,让社团实践活动“活”起来。只有从根本上“激活”实践的形式,让活动丰富多样、落到实处,大学生社团活动才能以其最具活力的方式让学生热爱并参与,以更有品质、更有意义的活动,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大学生社团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纵然学生特点、时代特点发生了变化,大學生社团的运行面临种种挑战,也可以针对性地找寻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导、激励学生胸怀坦荡、明辨是非,内修于心、外施于行,做一名有理想、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时代青年。
【参考文献】
[1] 刘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域下的学生社团发展研究[J]. 智库时代,2019,104、106.
[2] 陆宣,李思晨. 发挥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甘肃科技,2019年1月第35卷第1期,58-61.
[3] 任虹静. 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职业技术,2019年8月第18卷第8期,50-53.
[4] 赵见伟,孙发贵. 高校社团组织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智库时代,2019,97、100.
作者简介:李双,女,1986年生,吉林人,管理学硕士。工作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