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样,边疆民族地区的广播新闻,如果没有高质量的内容和有效的传播方式,也会逐渐失去竞争力。那么如何使边疆民族地区的广播新闻出彩呢?本文结合云南普洱边疆民族地區广播新闻实际工作,从广播新闻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和广播新闻对边疆民族地区的重要性出发,探讨新媒体时代如何让边疆民族地区的广播新闻出彩。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广播新闻;出彩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9-0146-03
一、前言
边疆民族地区的广播新闻怎样才能出彩?笔者认为,内容为王,只有重视内容的新闻价值,提高信息的实用水准,广播新闻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得到受众的认可。同时,要保证节奏快、信息量大、短小精悍,重视新闻的时效性与传播速度。另外,播报的声音要有特点,必须简洁、通俗地讲述新闻事实,最大限度地发挥声音优势。
在边疆民族地区,广播新闻要体现边疆少数民族特色,充分考虑到边疆少数民族的语言交流和信息接收习惯,创新传播方式,加强互动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推出高质量的广播新闻,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广播新闻宣传效果。
二、广播新闻的基本概念
(一)广播新闻的定义
广播新闻通过声音传递信息,以音频的形式向受众呈现新闻事实,受众可以通过倾听,身临其境地感受新闻故事。广播新闻要注重内容,还要讲究播报的声音质量,考虑音效营造的氛围是否有感染力。同时,充分顾及受众群体的特殊性,在边疆民族地区更要彰显民族性和地域性。
(二)广播新闻的特点
第一,内容真实。新闻要报道真实事件,广播新闻是新闻传播的一种方式,当然也应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广播新闻内容源于对真实事件的描述,而不是对真实事件的改编,它用简短的语言陈述客观事实。
第二,传播及时。广播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形式,具有及时性的特点。连线直播的广播新闻相较于其他新闻更关注时效性,因为它需要根据新闻事实及时采写内容,并由播音员实时播报。采集和传播现场音效,有利于在播报时烘托气氛。
第三,简明扼要。广播新闻是通过声音传播信息的,如果太过烦琐,用华丽的语言去修饰,会导致受众听不到想听的新闻。这不但会使广播新闻失去本身的意义,也会使广播新闻渐渐失去受众。
第四,收听方便。广播新闻语言通俗易懂,受众群体广泛,人们可以通过收音机或手机收听,很少有人因为不会使用收音机或手机等广播电台终端设备而放弃听广播新闻。
第五,有感染力。播音员有感情地播报新闻,加上声音的渲染,很容易让受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面对有感情的讲述,受众更容易有现场感。
三、广播新闻的发展现状
(一)受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冲击
在通信设备迅速发展的年代,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从原先的报纸到广播电视,再到如今多元化的新媒体传播方式,传统的广播新闻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二)内容质量不够高
高质量的广播新闻内容一定要好,语言一定要精,逻辑层次一定要清晰。而现在有的广播新闻喜欢使用一些华丽的词汇,将新闻修饰得像散文;有的广播新闻内容冗长散乱,播出后未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三)音效少,现场气氛不够浓
广播新闻完全靠内容和播音员的声音来支撑,如果加上现场的音效,有利于人们在脑海中想象事件画面。当下的广播新闻很少采集和使用适当的现场音效,受众只凭借播音员的讲述,很难身临其境地感受新闻现场。
(四)播音员未做到声情并茂
部分播音员在讲述故事时,语气相对平淡,使原本就缺少画面和不注重音效的广播新闻更难引起共鸣。在没有音效的情况下,如果播音员做不到声情并茂,那么再好的广播新闻内容也难以得到完美的传播,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五)缺乏创新思维
近几年,我国广播电视行业运作模式一直未发生大的改变,再加上现代通信媒体的发展,广播新闻在当代社会步履维艰。媒体融合时代,广播新闻节目要出彩,必须创新思路和方法。
(六)管理机制不健全
广播电视台对广播新闻不够重视,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要求不严格。记者因为机制的原因,不到实地采集素材,因此无法写出真实生动的新闻稿件。精细化管理对广播电视业务部门尤为重要。
四、出彩的广播新闻对边疆民族地区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广播新闻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讲好边疆民族地区的广播新闻故事,有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边疆民族地区。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文化独具特色,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但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疆,经济发展不平衡,其宣传受当地经济能力的制约。要想发展当地旅游经济,就要让人们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如果不去宣传,当地的旅游业很难发展起来。广播新闻相较于其他宣传方式更加便捷,同时也最经济。但一条平淡无奇的广播新闻,很难激发受众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兴趣,如果边疆民族地区的广播新闻出彩,能给受众带来一场听觉盛宴[1]。
(二)有利于各民族团结进步
云南省普洱市少数民族众多,有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基因,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区,人民生活和谐稳定。普洱市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有26个民族代表剽牛盟誓,树立“民族团结誓词碑”,新时代又创新发展了民族团结互助机制“宾弄赛嗨”(在傣语中是“生产生活互帮互助,结成像亲戚一样的朋友关系”的意思)。普洱广播电视台的广播新闻持续采访报道相关新闻,还采制播发了广播新闻述评《“誓”不罢休》参评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宣传民族团结的新人新事,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成民族“大家庭”。这当中,广播新闻宣传功不可没。 (三)有利于传播优秀的边疆少数民族文化
广播新闻能真实、及时地传播边疆民族文化。普洱市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广播新闻一直是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搞好对外宣传,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普洱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与习俗,尊重、理解和交融各少数民族文化,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与此同时,宣传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可以进一步凝聚人心,汇集社会各界力量,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
(四)有利于丰富边疆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空闲的时间相对减少,而广播新闻只需要用耳朵倾听,不需要像其他媒体一样,需要全神贯注地用眼睛看。人们可以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听广播新闻放松,关注各地发生的时事,而不耽误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广播新闻为边疆各族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如何让边疆民族地区的广播新闻出彩
(一)重视广播新闻内容,凸显边疆民族地区特色
广播新闻的内容决定着广播新闻的质量,广播新闻工作者应挖掘具有影响力的时事新闻,并对其进行精简化处理,但不能删除事件的重要內容,以免偏离主线[2]。当今,新的信息传播平台不断出现,但万变不离其宗,内容为王的原则永远不会变。平台再多,如果没有内容支撑,就是毫无意义的空架子。
广播新闻要想提高节目质量,必须下定决心优化内容,重视内容的新闻价值,提高信息的实用水准。所谓实用水准,就是传播的信息对受众有用、有价值,与其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在宏观方面,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及走向趋势;在微观方面,包括社区村寨老百姓的身边事。以上都是有用的信息,能引起受众的关注。一般来说,与自己关系越深的事、空间上越靠近自己的事,越能吸引注意力。
边疆民族地区是广播新闻的“富矿”区,各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等方面都有说不完的新闻、讲不完的故事。普洱是边疆多民族地区,普洱的广播新闻要提升质量,就需要重视内容,融入民族元素,凸显民族风格。具体来说,边疆民族地区的广播新闻要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守望相助,要传播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丰富边疆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方面,广播新闻要多报道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包括国家出台的各项富民政策,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的各种新人新事等,弘扬主旋律,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助力经济社会的发展。
另一方面,广播新闻要立足民生,以普通人的视角,讲述老百姓的故事。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精彩故事是广播新闻的不竭源泉,新闻因人而精彩,民生新闻应该成为广播新闻的主流内容。
重视广播新闻的内容,还有一个要点就是文稿要精练,杜绝“假大空”。一定要树立转变文风永远在路上的意识,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新闻。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广播新闻只有把握这种趋势,使新闻播报的信息量大起来,传播速度快起来,才能增强自身竞争力,才能让大众爱上听广播,才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二)最大限度地发挥声音优势
声音是广播在各种传媒平台上的标志性特点,是广播新闻最大的优势所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广播新闻要出彩,必须把声音的优势发挥出来。
广播新闻播音必须保证音质好,发音标准,富有感情色彩。播音员需要认真备稿,把握好新闻内容的基调,只有声情并茂,才能感染人、打动人。
一定要研究各民族的语言特点和信息接收习惯,多用贴近少数民族语境的通俗表达方式。
发挥声音优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采集和使用新闻现场的采访录音和背景声。采访录音一定要清晰,能传递有效信息。背景声也非常重要,它能带给受众身临现场的感觉,使其感受到现场气氛,提高新闻的真实可信度,帮助受众想象现场场景并作出相应的概念判断。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广播新闻的声音优势?笔者认为,需要做好新闻现场的连线报道,现场连线一方面要做到“迅速”,另一方面要保证“真实”。记者在现场根据所见所闻得出的感受是最直接、最真实的。播音员在录播间的声音,加上记者在现场播报的声音,能带给受众新鲜感。记者的现场描述,能使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时,即便记者的普通话不够标准,也并不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收,而且能增强广播新闻的现场感和生动性。
身处边疆民族地区的时间过久,广播电台的编辑记者们往往会审美疲劳,认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不重视采集和应用新闻现场的采访录音和背景声。边疆少数民族向来能歌善舞,在普洱,少数民族群众“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如果认真采集声音,恰当地使用声音,能让广播新闻锦上添花。特别是反映民族文化类题材的新闻,有录音和没录音的效果相差甚远。
在新媒体兴起,媒体融合成大趋势的今天,广播新闻需要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借鉴新媒体的营运模式和传播方式,加强平台之间的合作与交融,打造融媒体宣传和信息传播矩阵。
(三)创新广播新闻播报方式
第一,对播报语言进行创新。在少数民族地区,用少数民族语言播报新闻是非常有必要的。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就推出了佤语广播新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也有拉祜语新闻。用民族语言播报新闻深受少数民族群众的喜爱,特别是年纪比较大的少数民族群众,听汉语比较吃力,听本民族的语言就很亲切,因此民族语新闻的传播效果非常好。
用民族语言传播新闻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现在,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在很多地方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作为主流媒体的广播新闻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社会责任。而且民族新闻文化的传播是双向的,既有主流新闻文化向少数民族传播,也有少数民族新闻文化向大众传播。所以民族语新闻节目对民族地区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民族语广播新闻也是宣传思想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舆论阵地。 第二,对播报地点进行创新。广播新闻不同于其他新闻,其设备轻便,便于携带,可以随时播报[3]。新闻要求报道事实,相较于其他传播方式,具有及时性的优势。广播新闻要把直播的优势发挥出来,在普洱,可以多用记者现场报道的形式,体现当地的民族文化氛围,增强受众对民族地区的贴近感。
第三,对播报时间进行创新。广播新闻一般整点播报,但突发新闻的播报有时效性要求,可以通过插播等方式及时播报。普洱广播新闻曾积极尝试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新闻进行现场连线播报,调整播报时间,使广播新闻不受时空限制,最大限度地做到及时、生动、出彩。
(四)加强与广播新闻受众的互动
当下有的广播新闻不注重与受众互动交流,认为只要受众能听到广播新闻,广播新闻的传播任务就完成了。但实际上,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加强和受众的互动很有必要。例如,普洱广播电视台在广播新闻播报时,与现场记者和受众直播连线,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增强了受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加强与受众的互动,能了解受众的需求,能启发编辑记者的思维,提高节目的亲和度,增强受众的认同感,从而提升节目的质量。当然,也可在广播新闻结束后,增设网上调查问卷环节,收集受众对该新闻事件的看法,作为下一次广播新闻播报调动气氛的开场。
(五)营造广播新闻现场气氛
广播新闻不像电视新闻那样具有画面感,也不像报纸新闻那样可以反复阅读推敲,相比之下不具有直观优势。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新闻在播报的同时,可以运用与新闻事件相符的音乐营造气氛。通过气氛的渲染,帮助受众自由地想象现场画面,增强临场感,使受众进一步理解广播新闻报道。普洱广播新闻在报道边疆民族地区文化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入当地民族音乐,增强新闻的氛围感,以此增强受众的亲切感,提高关注度。
六、结语
边疆民族地区的广播新闻要想出彩,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采编播队伍,需要围绕边疆民族特色做文章。要认真研究广播新闻内在规律和边疆民族地区外在环境因素的有机融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内容为王,创新形式。要根据新时代对广播新闻的新要求,研究受众需求,提高广播新闻的宣传水平,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精品节目。要想完成这个任务,让广播新闻出彩,边疆民族地区的广播新闻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王艳,李翊菲.如何做出出彩的早间广播新闻节目——以《松江潮声》節目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9(16):51.
[2] 魏莱.广播新闻的创新之路[J].采写编,2020(05):86-87.
[3] 杨燕.浅析广播新闻节目编排的方法和技巧[J].新闻文化建设,2020(08):72-73.
作者简介:普兆萍(1980—),女,云南普洱人,本科,主任记者,研究方向:广播新闻。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广播新闻;出彩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9-0146-03
一、前言
边疆民族地区的广播新闻怎样才能出彩?笔者认为,内容为王,只有重视内容的新闻价值,提高信息的实用水准,广播新闻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得到受众的认可。同时,要保证节奏快、信息量大、短小精悍,重视新闻的时效性与传播速度。另外,播报的声音要有特点,必须简洁、通俗地讲述新闻事实,最大限度地发挥声音优势。
在边疆民族地区,广播新闻要体现边疆少数民族特色,充分考虑到边疆少数民族的语言交流和信息接收习惯,创新传播方式,加强互动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推出高质量的广播新闻,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广播新闻宣传效果。
二、广播新闻的基本概念
(一)广播新闻的定义
广播新闻通过声音传递信息,以音频的形式向受众呈现新闻事实,受众可以通过倾听,身临其境地感受新闻故事。广播新闻要注重内容,还要讲究播报的声音质量,考虑音效营造的氛围是否有感染力。同时,充分顾及受众群体的特殊性,在边疆民族地区更要彰显民族性和地域性。
(二)广播新闻的特点
第一,内容真实。新闻要报道真实事件,广播新闻是新闻传播的一种方式,当然也应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广播新闻内容源于对真实事件的描述,而不是对真实事件的改编,它用简短的语言陈述客观事实。
第二,传播及时。广播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形式,具有及时性的特点。连线直播的广播新闻相较于其他新闻更关注时效性,因为它需要根据新闻事实及时采写内容,并由播音员实时播报。采集和传播现场音效,有利于在播报时烘托气氛。
第三,简明扼要。广播新闻是通过声音传播信息的,如果太过烦琐,用华丽的语言去修饰,会导致受众听不到想听的新闻。这不但会使广播新闻失去本身的意义,也会使广播新闻渐渐失去受众。
第四,收听方便。广播新闻语言通俗易懂,受众群体广泛,人们可以通过收音机或手机收听,很少有人因为不会使用收音机或手机等广播电台终端设备而放弃听广播新闻。
第五,有感染力。播音员有感情地播报新闻,加上声音的渲染,很容易让受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面对有感情的讲述,受众更容易有现场感。
三、广播新闻的发展现状
(一)受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冲击
在通信设备迅速发展的年代,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从原先的报纸到广播电视,再到如今多元化的新媒体传播方式,传统的广播新闻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二)内容质量不够高
高质量的广播新闻内容一定要好,语言一定要精,逻辑层次一定要清晰。而现在有的广播新闻喜欢使用一些华丽的词汇,将新闻修饰得像散文;有的广播新闻内容冗长散乱,播出后未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三)音效少,现场气氛不够浓
广播新闻完全靠内容和播音员的声音来支撑,如果加上现场的音效,有利于人们在脑海中想象事件画面。当下的广播新闻很少采集和使用适当的现场音效,受众只凭借播音员的讲述,很难身临其境地感受新闻现场。
(四)播音员未做到声情并茂
部分播音员在讲述故事时,语气相对平淡,使原本就缺少画面和不注重音效的广播新闻更难引起共鸣。在没有音效的情况下,如果播音员做不到声情并茂,那么再好的广播新闻内容也难以得到完美的传播,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五)缺乏创新思维
近几年,我国广播电视行业运作模式一直未发生大的改变,再加上现代通信媒体的发展,广播新闻在当代社会步履维艰。媒体融合时代,广播新闻节目要出彩,必须创新思路和方法。
(六)管理机制不健全
广播电视台对广播新闻不够重视,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要求不严格。记者因为机制的原因,不到实地采集素材,因此无法写出真实生动的新闻稿件。精细化管理对广播电视业务部门尤为重要。
四、出彩的广播新闻对边疆民族地区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广播新闻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讲好边疆民族地区的广播新闻故事,有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边疆民族地区。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文化独具特色,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但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疆,经济发展不平衡,其宣传受当地经济能力的制约。要想发展当地旅游经济,就要让人们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如果不去宣传,当地的旅游业很难发展起来。广播新闻相较于其他宣传方式更加便捷,同时也最经济。但一条平淡无奇的广播新闻,很难激发受众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兴趣,如果边疆民族地区的广播新闻出彩,能给受众带来一场听觉盛宴[1]。
(二)有利于各民族团结进步
云南省普洱市少数民族众多,有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基因,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区,人民生活和谐稳定。普洱市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有26个民族代表剽牛盟誓,树立“民族团结誓词碑”,新时代又创新发展了民族团结互助机制“宾弄赛嗨”(在傣语中是“生产生活互帮互助,结成像亲戚一样的朋友关系”的意思)。普洱广播电视台的广播新闻持续采访报道相关新闻,还采制播发了广播新闻述评《“誓”不罢休》参评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宣传民族团结的新人新事,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成民族“大家庭”。这当中,广播新闻宣传功不可没。 (三)有利于传播优秀的边疆少数民族文化
广播新闻能真实、及时地传播边疆民族文化。普洱市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广播新闻一直是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搞好对外宣传,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普洱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与习俗,尊重、理解和交融各少数民族文化,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与此同时,宣传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可以进一步凝聚人心,汇集社会各界力量,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
(四)有利于丰富边疆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空闲的时间相对减少,而广播新闻只需要用耳朵倾听,不需要像其他媒体一样,需要全神贯注地用眼睛看。人们可以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听广播新闻放松,关注各地发生的时事,而不耽误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广播新闻为边疆各族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如何让边疆民族地区的广播新闻出彩
(一)重视广播新闻内容,凸显边疆民族地区特色
广播新闻的内容决定着广播新闻的质量,广播新闻工作者应挖掘具有影响力的时事新闻,并对其进行精简化处理,但不能删除事件的重要內容,以免偏离主线[2]。当今,新的信息传播平台不断出现,但万变不离其宗,内容为王的原则永远不会变。平台再多,如果没有内容支撑,就是毫无意义的空架子。
广播新闻要想提高节目质量,必须下定决心优化内容,重视内容的新闻价值,提高信息的实用水准。所谓实用水准,就是传播的信息对受众有用、有价值,与其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在宏观方面,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及走向趋势;在微观方面,包括社区村寨老百姓的身边事。以上都是有用的信息,能引起受众的关注。一般来说,与自己关系越深的事、空间上越靠近自己的事,越能吸引注意力。
边疆民族地区是广播新闻的“富矿”区,各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等方面都有说不完的新闻、讲不完的故事。普洱是边疆多民族地区,普洱的广播新闻要提升质量,就需要重视内容,融入民族元素,凸显民族风格。具体来说,边疆民族地区的广播新闻要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守望相助,要传播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丰富边疆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方面,广播新闻要多报道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包括国家出台的各项富民政策,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的各种新人新事等,弘扬主旋律,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助力经济社会的发展。
另一方面,广播新闻要立足民生,以普通人的视角,讲述老百姓的故事。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精彩故事是广播新闻的不竭源泉,新闻因人而精彩,民生新闻应该成为广播新闻的主流内容。
重视广播新闻的内容,还有一个要点就是文稿要精练,杜绝“假大空”。一定要树立转变文风永远在路上的意识,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新闻。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广播新闻只有把握这种趋势,使新闻播报的信息量大起来,传播速度快起来,才能增强自身竞争力,才能让大众爱上听广播,才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二)最大限度地发挥声音优势
声音是广播在各种传媒平台上的标志性特点,是广播新闻最大的优势所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广播新闻要出彩,必须把声音的优势发挥出来。
广播新闻播音必须保证音质好,发音标准,富有感情色彩。播音员需要认真备稿,把握好新闻内容的基调,只有声情并茂,才能感染人、打动人。
一定要研究各民族的语言特点和信息接收习惯,多用贴近少数民族语境的通俗表达方式。
发挥声音优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采集和使用新闻现场的采访录音和背景声。采访录音一定要清晰,能传递有效信息。背景声也非常重要,它能带给受众身临现场的感觉,使其感受到现场气氛,提高新闻的真实可信度,帮助受众想象现场场景并作出相应的概念判断。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广播新闻的声音优势?笔者认为,需要做好新闻现场的连线报道,现场连线一方面要做到“迅速”,另一方面要保证“真实”。记者在现场根据所见所闻得出的感受是最直接、最真实的。播音员在录播间的声音,加上记者在现场播报的声音,能带给受众新鲜感。记者的现场描述,能使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时,即便记者的普通话不够标准,也并不影响受众对信息的接收,而且能增强广播新闻的现场感和生动性。
身处边疆民族地区的时间过久,广播电台的编辑记者们往往会审美疲劳,认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不重视采集和应用新闻现场的采访录音和背景声。边疆少数民族向来能歌善舞,在普洱,少数民族群众“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如果认真采集声音,恰当地使用声音,能让广播新闻锦上添花。特别是反映民族文化类题材的新闻,有录音和没录音的效果相差甚远。
在新媒体兴起,媒体融合成大趋势的今天,广播新闻需要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借鉴新媒体的营运模式和传播方式,加强平台之间的合作与交融,打造融媒体宣传和信息传播矩阵。
(三)创新广播新闻播报方式
第一,对播报语言进行创新。在少数民族地区,用少数民族语言播报新闻是非常有必要的。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就推出了佤语广播新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也有拉祜语新闻。用民族语言播报新闻深受少数民族群众的喜爱,特别是年纪比较大的少数民族群众,听汉语比较吃力,听本民族的语言就很亲切,因此民族语新闻的传播效果非常好。
用民族语言传播新闻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现在,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在很多地方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作为主流媒体的广播新闻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社会责任。而且民族新闻文化的传播是双向的,既有主流新闻文化向少数民族传播,也有少数民族新闻文化向大众传播。所以民族语新闻节目对民族地区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民族语广播新闻也是宣传思想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舆论阵地。 第二,对播报地点进行创新。广播新闻不同于其他新闻,其设备轻便,便于携带,可以随时播报[3]。新闻要求报道事实,相较于其他传播方式,具有及时性的优势。广播新闻要把直播的优势发挥出来,在普洱,可以多用记者现场报道的形式,体现当地的民族文化氛围,增强受众对民族地区的贴近感。
第三,对播报时间进行创新。广播新闻一般整点播报,但突发新闻的播报有时效性要求,可以通过插播等方式及时播报。普洱广播新闻曾积极尝试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新闻进行现场连线播报,调整播报时间,使广播新闻不受时空限制,最大限度地做到及时、生动、出彩。
(四)加强与广播新闻受众的互动
当下有的广播新闻不注重与受众互动交流,认为只要受众能听到广播新闻,广播新闻的传播任务就完成了。但实际上,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加强和受众的互动很有必要。例如,普洱广播电视台在广播新闻播报时,与现场记者和受众直播连线,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增强了受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加强与受众的互动,能了解受众的需求,能启发编辑记者的思维,提高节目的亲和度,增强受众的认同感,从而提升节目的质量。当然,也可在广播新闻结束后,增设网上调查问卷环节,收集受众对该新闻事件的看法,作为下一次广播新闻播报调动气氛的开场。
(五)营造广播新闻现场气氛
广播新闻不像电视新闻那样具有画面感,也不像报纸新闻那样可以反复阅读推敲,相比之下不具有直观优势。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新闻在播报的同时,可以运用与新闻事件相符的音乐营造气氛。通过气氛的渲染,帮助受众自由地想象现场画面,增强临场感,使受众进一步理解广播新闻报道。普洱广播新闻在报道边疆民族地区文化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入当地民族音乐,增强新闻的氛围感,以此增强受众的亲切感,提高关注度。
六、结语
边疆民族地区的广播新闻要想出彩,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采编播队伍,需要围绕边疆民族特色做文章。要认真研究广播新闻内在规律和边疆民族地区外在环境因素的有机融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内容为王,创新形式。要根据新时代对广播新闻的新要求,研究受众需求,提高广播新闻的宣传水平,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精品节目。要想完成这个任务,让广播新闻出彩,边疆民族地区的广播新闻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王艳,李翊菲.如何做出出彩的早间广播新闻节目——以《松江潮声》節目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9(16):51.
[2] 魏莱.广播新闻的创新之路[J].采写编,2020(05):86-87.
[3] 杨燕.浅析广播新闻节目编排的方法和技巧[J].新闻文化建设,2020(08):72-73.
作者简介:普兆萍(1980—),女,云南普洱人,本科,主任记者,研究方向:广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