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思“未来未来”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ip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距“未來未来——青年实验影像计划”的线下首发已经过去一整个月,现在来看,它的发起既是从影像艺术层面激发对未来的思辨,也是为我们不同寻常的2020年所做的一场仪式性道别。该项目策展人杨福东提出了“未来未来”这一概念,十位青年艺术家被委任各自创作一件新的作品,虽然是以线上为主打的项目,它的首发却是在电影院以轮流播放的形式进行展映。当影像艺术跳脱美术馆或画廊设置,走进硬件设施成熟完备、代表影像的工业化与市场化的电影院时,由此产生的种种或正向或负向的效果,以及艺术家电影在影院放映的可能途径和观看方式成为了项目结束后被广泛讨论的议题。
  在此,我并无意愿对这一议题做更多讨论,而是希望对该项目提出的有关“未来”的命题和概念做进一步探讨,这也跟我最近看到或读到的一些作品和文章有关,它们极大启发了我对此概念的再思考。担任项目助理策展人的工作让我得以在过去几个月里同每一位参与艺术家密切交流和沟通。显然,每个人迥异的创作思考方式和经验导致最终每一部作品全然不同的风格,而在同一个大屏幕上轮播的形式则更凸显了它们之间的差异。



  当杨福东提出“未来未来”时,他向我们阐释了其中的两层含义:一是未来的未来,即对未来的概念上的推进,二是对未来还没有到来的一种指涉。早在2007年,项目的两位艺术家李明和林科在他们还是学生时就参加了一档同名的学生群展,而今,在2020年的语境下再次面对同样的名词时,李明用一部经过反复剪辑、拼贴、重组,基于他自身真实经验改编的短片《烟士披里纯第四章:缝》探索那些“纯粹巧合而产生的意义”;从一个时间点到另一个时间点,他将那些原本无意义的时刻串联起来,用回忆填补时间的裂缝。林科则将他一个三、四年前的想法付诸实践,用Photoshop模拟出他所见的夜晚的星空,制作了一件典型的“林科式”作品——《卫星》;一片寂静无声中,屏幕上不时出现的鼠标箭头提示了平移的像素点,它快速闪过,又很快消失于屏幕边缘。马海姣的《时针》被作为项目首发的开场影片,他将未来与时钟的滴答声、指针、手机显示屏等一系列指示时间流动的意象连接在一起,以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向未来发问;当“时间之针”刺向眼球,在观众大脑中产生的不适感恰恰对应了我们因未来不确定的属性而产生的焦虑与失位感。
  朱昶全借用他作品(《我伪装起来了,就在你面前》)里一个以“猴子”形象出现的主体意识的自述,来回切换于虚拟和现实世界之间,脱离身体的意识将自己伪装起来,好比在游戏里我们隐匿身份,任选一种皮肤化身为另一个自己,一个很可能比现实世界中的“我”更真实的“我”。冯冰伊在她的影片《指南》中设计了一场类似互动游戏的情境,“指导”观众如何进行线上观看。陈轴的《伤心蛋糕》是一部由真人演绎的虚构叙事短片;一个等不来的名叫“未来”的人,一个拿起一根白骨走进夜晚丛林的女人,里面揉杂了《等待戈多》里的那种贝克特式的荒谬以及爱伦·坡式的吊诡。唐潮在他逾30分钟的影片《日落指尖》里对大大小小的,从宏观到微观的事件不断地诘问、絮叨,伴随日落、雪景和夜色,渐渐语无伦次的语句切实让我感受到一个陷入时间漩涡中不能自拔而情绪焦灼的人。
  我们只能通过过去使未来合理化,也只能通过未来使过去合理化。杨圆圆以纪录片的方式拍了一件极为个人的作品(《给未来的回忆》)作为留给她将要出生的孩子的一份回忆。沈蕊兰的《滞星》则试图通过描述记忆,唤起一些消逝的日常生活经验;模糊不清的颗粒感画面与一路缓慢的音乐就如同我们脑中记忆的样子那般晦暗不明、随时间缓缓流过。胡伟的散文电影(essay film)《未完成的电影》基于他此前在伊朗驻留期间的大量调研,重访了1979年伊朗革命中被焚烧的电影院、剧院“一条街”,以此剖析潜藏在伊朗革命、石油政治和战争背后复杂纠葛的中东地缘政治、权力及资本角逐。影片结合了前半部分的历史纪实与后半部分虚实穿插的诗意叙事,石油被比喻为“黑色梦魇”,作为一种战争机器催生了一个人造的末世“失乐园”。这让我将该作品与2016年Adam Curtis创作的纪录片《超正常化》(Hypernormalisation)联系起来,影片借用来自前苏联学者Alexei Yurchak对苏联社会 “hypernormalisation”的表述来形容现今的社会形态,即我们生活在一个似是而非的超正常化世界,选择性地将明知虚假的当作真实,因为我们无法看到现行社会和制度以外的可能,无法找到一条崭新的出处。《超正常化》把近40年来中东国家与西方世界和俄罗斯的关系进行了抽丝剥茧地审视,于此指出在新自由主义经济、权力机制和数字技术的绝对驱动力下整个现行世界的“超正常化”状态,而所有的反抗和革命都只不过是这其中的一部分。诚如爱因斯坦于1939年纽约世博会上给后世的信里所言:“……任何想过未来的人,必定生活在害怕与恐惧当中”。
  英国已故文化理论家Mark Fisher用“遗失的未来”(lost futures)一词指出未来缓慢取消(cancellation)的状态,在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创造的“幽灵学”(hauntology)基础上发展出有关文化“幽灵学”和被取消的未来的论调。由“haunt”(幽灵般缠绕)与“ontology”(本体论)组合而成的“hauntology”一词从字面上即表明了它是一个属于本体论的概念。它指涉一种没有绝对确定性的存在,亦即所有事物的存在都基于一系列的缺席,我们所有的经验从未有过完全的在场,它们被那些缺席的、不再存在或尚未存在的所缠绕;“缠绕(to haunt)不代表在场/现形(be present),最重要的是将幽灵带到概念构造中去”[1]。过去和未来正是这样的幽灵,它们不断游荡,缠绕着现时,Mark Fisher从当代文化层面细分了“幽灵学”,指出我们自新自由主义以来陷入的文化僵局。人们不再期待未来去构建全新的世界,新自由主义要求的是解决眼前的问题,取得快速的成效,去重复业已成型的旧的文化形式。我们在艺术文化上总是被过去的幽灵缠绕,总是试图通过回到过去,重新点燃对未来的期望。
  过去,新的科技带来新的文化形式,而今,新的科技加剧了对旧的文化形式的重复与怀旧,好比电影《头号玩家》里的那个未来世界,人人都想望着1980年代的文化景观。我们不仅被过去缠绕,也被未来的缺席所缠绕。从文化层面看,包括艺术,如Mark Fisher写道,“未来不仅仍没有到来,它甚至好像不可能来了”[2]。我们面临着未来冲击(future shock)的消失,文化时间的停滞,当回到艺术形式和创作上,并再次重思“未来未来”这项致力于推进影像艺术的计划时,不得不说一切恰好都回应/印证了一个“遗失的未来”。但我们不能否认艺术的其他可能性,这也是“未来未来”对这些可能性的一次尝试性摸索。
  [1] Jacques Derrida,《马克思的幽灵》(Specters of Marx: The State of the Debt, the Work of Mourning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1994, Routledge
  [2] Mark Fisher, Ghosts of My Life: Writings on Depression, Hauntology and Lost Futures, 2014, published by Zero Books
其他文献
我们处于一个充满变幻和机遇的时代。我常常听说,一个流水线上的女工和这家大厂的高级工程师恋爱结婚,一个开苍蝇馆子的小老板拿出毕生积蓄买下三套房产,或者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创业者凭借自己的辛苦和劳作把自家的电子小配件厂做成了上市公司。这是资本积累初期的真实事例,普通底层通过婚姻、置房或者创业,能实现财富的大幅增值以及身份的跃升。大约在十年之前,这些新闻比比皆是,现在,资本和阶层的固化,应该不太可能出现这
期刊
这篇小说写于去年暑假。  至今我仍眷恋“暑假”“游乐场”“动物园”等字眼,也对它们所代表的事物着迷,为此已写过名为《动物园》以及这篇《游乐场》的小说,未来还打算写一篇《暑假》。   去年春夏之交,孩子的幼儿园因疫情处于可上可不上的状态,恰好北京解禁,可以离京了。我便带着孩子,去姥姥家提前过暑假。   只有上过学、考过试的人才知其美好。   暑假开始后,一切如计划所愿。   当然更主要的是陪孩子。下
期刊
跟十几年前的工友谈起曾经的往事,诸多感受涌上来。我们聊起阿香,她曾经是拉线上的助拉,管理着一百多名员工。这位工友告诉我,离开工厂后,阿香去了长三角,找了个湖南老公,随老公去了湘西生活,过得不好,想离婚,男的不同意。后来,她用锤子伤害了女儿,被判入狱一年多,出狱后,没人知道她的消息了。   我找到了阿香的判决书,我还是不相信是真的。那天下午,我将判决书看了一遍又一遍。想起工友卫红,我们曾一起在玩具厂
期刊
阅读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好的小说人物往往会叫我们产生“不适”感。   越是那些经典的艺术形象,越是会让读者们觉得不舒服、不爽,让人悲从中来,让人恨铁不成钢。《变形记》里变成甲虫的萨姆沙令我们不适,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令我们不适,阿Q令我们不适,林黛玉令我们不适。他们的悲惨、卑微、狭隘、局限令我们不适。   作为作者,我努力向这一标准靠拢,向“不适”看齐,我努力想让“俞叔”这个男一号令读者感到不
期刊
每次编辑邀我写创作谈我都有一种特别的感受。我周围的人很少听到这三个字。创作谈,这三个字对于日常来说,就像一个久居热带的人感觉到初雪的清新一樣,让你知道你在碌碌的生活里的那一段时间是在创作,你还可以谈一谈。   小说最初的构想产生于跑步的路上,我一边跑一边思考着我的作家身份。作家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一个职业,不如说是一个隐藏的身份。我的身份是一个庸庸碌碌的普通人,写作的时候可以抽身出来一点点,贴近了看
期刊
初学电脑是20世纪90年代,我用全拼输入法。有一个有趣的发现,有些字音涵盖的字从一声到四声简直无穷无尽,挑拣一个正确的使用需要翻检半天。而有些字音刚好相反,有独一无二之嫌。就像草帽底下安个人,是专属配备。我首先发现的是一个“佛”字。继而又发现了一个“贼”字。当时惊诧莫名,觉得似有什么玄机在里深藏。很长一段时间都为这个想法心情跳荡,而又猜不透其中的关联。也曾跟朋友说起,但没人觉得这事值得探讨。很多年
期刊
[摘要]实质上,透析党性意义就离不开对党性价值的追问:以人民为中心、以信念为旗帜、以实事为是,以时代为引的党性价值追寻,更能了解党性概念变迁背后的价值理念与现实意义。党性修养是对党性价值的现实关怀与关照,以党史阐释党性修养史,发现党性修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践行、信仰之旗和忠诚之效。诠释新时代的党性修养,必须以理论修养、政治修养、纪律修养、道德修养、作风修养浇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之路。  [
期刊
[摘要]习近平的“5·31”讲话,为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文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认同为例,通过解剖麻雀、揭示目前学术界尚未深入探究的四个认同机制,在为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的基础上,探寻如何增强国际传播亲和力和有效性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国际传播;有效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
期刊
[摘要]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探析近现代中华文明社会结构的变迁进程。以宏观的视角进行述评的同时,结合中微观的相关研究来做相应的结构分析。从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角度简述社会结构的内涵、研究理论和方法,综合社会阶级阶层的变化、政党组织活动、文化结构等构成要素,分析影响社会结构变迁的各种因素。整体把握近现代中华文明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的互动关系,探析中华文明现代转向以创建文明新形态的内在
期刊
杨福东与CEF实验影像中心共同发起,邀请十位艺术家以共同的主题进行创作。一向只在画廊和美术馆露脸的实验影像展,此次以《未来未来》为题,在上海外滩博悦影城首发。众所周知,电影制播审查格外严厉。实验影像展“昂首阔步”登入影院,其本身就是一件“破圈”的事儿。  当然,名为《未来未来》,其所表达的“未来”之内涵,更值得回味。  杨福东表示,“过去、现在和未来总是以某种方式连接在一起,对未来的想象、预判和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