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阅读教学更加重视。新课标提出了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理念,这是对传统教学的重大突破,更加重视学生阅读水平的整体提高。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呢?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发展,高中语文的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如何在升学压力和强大的竞争下,保证高中生的语文有效阅读,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感知和丰富的人文底蕴,已经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话题。有效的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通过语文有效阅读学习方法的掌握,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
一、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含义
1.何为“有效阅读”
有效阅读指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阅读效果。阅读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①有效果:指对阅读活动结果与预期阅读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②有效率:阅读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阅读效率可表述为单位时间内的有效阅读量值;③有效益:指阅读活动收益、阅读活动价值的实现。
2.何为“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策略”,是指运用语文教学的一定手段,遵循阅读的一定规律,教师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要求意识,掌握和运用恰当的策略来完成阅读任务,从而形成监控策略运用的能力。阅读策略關注的是“为达到阅读目的、应当采取何种阅读方法、按怎样的步骤来读”的问题。它的理想状态是:学生拿到读物,能够自觉确定阅读目标、灵活调用阅读方法、有效监控维持阅读过程、最后能够对阅读效果作出客观评价。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抱住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从字词到段意到中心的肢解式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现象大量存在,一般性教学中重复机械性的、强行填鸭式的现象随堂可见,公开课中表演型的、虚假的演戏愈演愈烈。二是對语文课改理解出现偏差。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接受了比较前沿的阅读教学信息,并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阅读感悟、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等等,但由于缺乏深入的实践研究,指导不够到位,不乏有流于形式的现象,看着热闹,却没有实效。教学中出现了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
三、实现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如果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那么并不能真正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只是肤浅的读,这样并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只有发自内心对阅读的认可与喜爱,才能真正参与到阅读过程中来,并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表现力与学习行为,这样才能透过文字,深入理解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思想情感,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才能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整体提高。为此在教学中我着重从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1.认识阅读的重要性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控制能力,为此在平时我们要让学生理解阅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认识到阅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形式,是学习、生活与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正确的认识,才能发自内心地认可与肯定,这样才能将更多的思维与注意力转移到阅读活动中来,从而对阅读产生积极的动机与行为。
2.展现文字艺术魅力
以往学生不爱阅读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认为文章不过是文字的简单堆砌。我们要借助语言表现效果、现代信息技术等来向学生展现语文的优美与生动,让学生感受文字的艺术魅力。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独特的图像效果,我们可以以其生动形象的图片、逼真动态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来向学生立体、直观、动态地展现文本,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学生直接带入那如诗如画的境界中,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美,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动机。
四、重视教师的成长
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自古有之,《学记》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但是单独把教师的成长作为教学的实现目标之一还是有效阅读教学理念的首创。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有效阅读教学的教师角色也在发生变化:第一,视教师为知识的建构者。二十一世纪这一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科技时代,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第二,教师是教材文本的研究者,而不是教科书的奴隶,参考书的传话筒。教师应该有自己的阅读教学思想,自己的阅读教学观点,自己的阅读教学独特理解,自己的阅读教学审美情趣,自己的阅读教学个性。第三,教师是学生阅读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书本知识的灌输者。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和协调到达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便利的条件。第四、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教师要打破传统阅读教学那一种“教科书是唯一资源”的观念,积极倡导大课程观,开发包括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素材性资源与条件性资源,学科资源与活动资源,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在内的所有资源,走开放性的大语文教学道路。
五、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情境的创设,是实现有效阅读的重要保证,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拓宽思路,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教师可以引进多媒体、借助录像等手段,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针对难点、重点,设置不同程度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作答,从而获得成功的机会,建立自信心,激起学习语文、进行阅读的兴趣。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交流过程,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对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然后派出代表回答问题,最后引起全班的讨论。这样做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够形成一个良好学习的氛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使有了阅读的方法,没有阅读量的储备,还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因此,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足量的阅读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曾祥芹.阅读学新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
[2]刘亚元.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探究性阅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发展,高中语文的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如何在升学压力和强大的竞争下,保证高中生的语文有效阅读,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感知和丰富的人文底蕴,已经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话题。有效的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通过语文有效阅读学习方法的掌握,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
一、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的含义
1.何为“有效阅读”
有效阅读指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阅读效果。阅读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①有效果:指对阅读活动结果与预期阅读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②有效率:阅读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阅读效率可表述为单位时间内的有效阅读量值;③有效益:指阅读活动收益、阅读活动价值的实现。
2.何为“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策略”,是指运用语文教学的一定手段,遵循阅读的一定规律,教师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要求意识,掌握和运用恰当的策略来完成阅读任务,从而形成监控策略运用的能力。阅读策略關注的是“为达到阅读目的、应当采取何种阅读方法、按怎样的步骤来读”的问题。它的理想状态是:学生拿到读物,能够自觉确定阅读目标、灵活调用阅读方法、有效监控维持阅读过程、最后能够对阅读效果作出客观评价。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抱住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从字词到段意到中心的肢解式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课堂教学中低效或不讲成效的现象大量存在,一般性教学中重复机械性的、强行填鸭式的现象随堂可见,公开课中表演型的、虚假的演戏愈演愈烈。二是對语文课改理解出现偏差。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接受了比较前沿的阅读教学信息,并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阅读感悟、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等等,但由于缺乏深入的实践研究,指导不够到位,不乏有流于形式的现象,看着热闹,却没有实效。教学中出现了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
三、实现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如果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那么并不能真正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只是肤浅的读,这样并不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只有发自内心对阅读的认可与喜爱,才能真正参与到阅读过程中来,并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表现力与学习行为,这样才能透过文字,深入理解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思想情感,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才能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整体提高。为此在教学中我着重从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1.认识阅读的重要性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控制能力,为此在平时我们要让学生理解阅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认识到阅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形式,是学习、生活与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正确的认识,才能发自内心地认可与肯定,这样才能将更多的思维与注意力转移到阅读活动中来,从而对阅读产生积极的动机与行为。
2.展现文字艺术魅力
以往学生不爱阅读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认为文章不过是文字的简单堆砌。我们要借助语言表现效果、现代信息技术等来向学生展现语文的优美与生动,让学生感受文字的艺术魅力。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独特的图像效果,我们可以以其生动形象的图片、逼真动态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来向学生立体、直观、动态地展现文本,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学生直接带入那如诗如画的境界中,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美,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动机。
四、重视教师的成长
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自古有之,《学记》云:“——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但是单独把教师的成长作为教学的实现目标之一还是有效阅读教学理念的首创。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有效阅读教学的教师角色也在发生变化:第一,视教师为知识的建构者。二十一世纪这一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科技时代,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第二,教师是教材文本的研究者,而不是教科书的奴隶,参考书的传话筒。教师应该有自己的阅读教学思想,自己的阅读教学观点,自己的阅读教学独特理解,自己的阅读教学审美情趣,自己的阅读教学个性。第三,教师是学生阅读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书本知识的灌输者。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寻找和协调到达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便利的条件。第四、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教师要打破传统阅读教学那一种“教科书是唯一资源”的观念,积极倡导大课程观,开发包括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素材性资源与条件性资源,学科资源与活动资源,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在内的所有资源,走开放性的大语文教学道路。
五、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情境的创设,是实现有效阅读的重要保证,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拓宽思路,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教师可以引进多媒体、借助录像等手段,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针对难点、重点,设置不同程度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作答,从而获得成功的机会,建立自信心,激起学习语文、进行阅读的兴趣。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交流过程,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对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然后派出代表回答问题,最后引起全班的讨论。这样做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够形成一个良好学习的氛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使有了阅读的方法,没有阅读量的储备,还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因此,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足量的阅读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曾祥芹.阅读学新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0.
[2]刘亚元.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探究性阅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