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写作文,总是喜欢用“依山傍水”这个词,也总会得到老师的青睐和褒奖从那个时候起,便对山山水水有一股浓烈的情怀,既眷恋又期待。北方的天地里峻峭的山峦倒是很常见,但是秀美的河川却也难寻觅。直至长大后读大学,投入长沙的怀抱,其中的山水湖泊,钟灵毓秀,一下子就满足了我所有的期待。
山水故事,岳麓常行
我的母校湖南大学,依傍了长沙最美的山水。每每对外校的人提起,我都会说我们学校占据了一块“风水宝地”,背靠岳麓山,面临湘江,而且正对着橘子洲头,在山脚,也在江畔,背后曲径通幽,可登高望远;面前浩浩汤汤,又可俯耳听涛。
岳麓山林深叶茂,山水交融,既有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又有积淀历史文化的人文古迹。在湖南人眼中,没有山高过岳麓山,就是这样一座风景文化名山曾经也是湖大的“私产”。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2009年之前,岳麓山是要收门票的,而全国所有的高校中,只有湖大的学生可以凭学生证免费游玩,有且仅有。看着其他学校的同学都要买票登山,当时别提多骄傲了。校园里口口相传的段子是:同学们要多爬岳麓山,常去游览岳麓书院,一年合计一百次,就可以赚回学费啦。
爬岳麓山是湖大学生最流行的活动,它像是一把万能的钥匙。同学聚会爬岳麓山,恋人约会爬岳麓山;心情欢快的时候爬岳麓山去抒发,心情不好的时候爬岳麓山去宣泄;岳麓山是灵丹,是妙药,是栖息地,也是后花园,是湖大学生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每到秋天,大片的红叶就会倨满山间,层林尽染,登临送目,让人如痴如醉。
其实,湖大的风景不止于此,爱晚亭、岳麓书院、湘江。特别是橘子洲头的烟花,每到周末,大片的烟花铺满夜空,绽放出绚丽的花火,常常让人流连忘返。到如今,我每每忆起,仍会忍不住垂涎三尺,恨不能直奔到湘江跟前。
千年学府楚材为盛
美丽的山水让人艳羡,其实湖大不仅仅占据了“地利”,更重要的是“人和”。说起湖大的人文精神,得从湖南人说起。李谷一老师在介绍湖南人时说出了十二字金句:吃得苦,不怕死,耐得烦,霸得蛮。霸蛮是湖南方言,有强上、硬干,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意思,凸显了湖南人的坚韧和执着,认定方向就永不回头的精神。湖大扎根于长沙,自然也承袭着湖南人的脾性。湖大的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就是湖南人精神|生格的一种较为文雅的表述,它凝结着深厚的文化传承和锐意进取的精神。
湖南大学继承了岳麓书院的衣钵,通常我们骄傲一点会说自己是“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年间,绵延千年,几经战火,传承至今,殊为不易。湖南大学承袭了岳麓书院的文脉,也传承了岳麓书院的精神。步入书院讲堂前,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它也是湖大校训的来源,告诫着湖大学子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
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候,常常会有同学带着书本去岳麓书院自修,书院的环境宁静温润,身在其中,备受熏陶。特别是岳麓书院的第一道门的楹联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意思是楚地真是出人才,岳麓书院更是人才济济。母校“敢为人先”的校训,正是承继书院的文化传统,要求莘莘学子发扬霸蛮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凡事走在前面,敢于创新,成人成才。
当初,第一次知晓“实事求是,敢为人先”这一校训时,觉得略显平淡;后来了解学校的人文历史,目睹同学们发奋上进.才明白虽然八个字很简朴,但意蕴非凡,值得深思。
何谓围城,何以荣光
与国内很多的高校不同,湖南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非但没有围墙,甚至连门都没有。湖大对外是没有边界限制的,你可能不经意间就进去了,又不经意间出来了。湖大不设防,这其中更多的还是精神层面的意义,代表着湖大的开放和自由,乐于吐故纳新。湖南大学的校名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赫然雕刻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算是湖大的一个标志。
其实,江边的一座牌楼,也算是湖大的一个起点,当年两位儒学大师朱熹和张栻就是在这里见面,而后会讲,纵论学术,掀起了求学问道的热潮。牌楼上面的对联气势雄浑,上联是,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下联是,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这是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历史写照。岳麓书院号称“道南正脉”,是儒学在长江以南的正宗继承者,继往圣,开来学,承袭了卉代中国儒家文化,并使之在江南发扬光大。
湖大的校歌里有一句: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华与实兮并茂,兰与芷兮齐芳,楚材蔚起奋志安壤。这正是湖大兼收并蓄,开放自由的真实写照,既重视中国传统,不忘根本;又博采众长,不故步自封。
母校的传统和精神在她的学生身上得以印证。近代以来,正是岳麓书院的学生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等人在所学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国家的长处,发展洋务运动,推行维新变法,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校园里的日子,总是美好而明媚的。这样的流金岁月可能是和同学们整齐地唱着朗朗上口的校歌;可能是醉心于书院的一角,发奋苦读;可能是和朋友们一同登山,争先恐后爬到山顶,纵览山下的景致;可能是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述学校沉甸甸的历史,以及其中蕴涵的进取精神;可能会为进进出出校园的游人过客指路,描绘湖大的每一个角落……
山水故事,岳麓常行
我的母校湖南大学,依傍了长沙最美的山水。每每对外校的人提起,我都会说我们学校占据了一块“风水宝地”,背靠岳麓山,面临湘江,而且正对着橘子洲头,在山脚,也在江畔,背后曲径通幽,可登高望远;面前浩浩汤汤,又可俯耳听涛。
岳麓山林深叶茂,山水交融,既有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又有积淀历史文化的人文古迹。在湖南人眼中,没有山高过岳麓山,就是这样一座风景文化名山曾经也是湖大的“私产”。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2009年之前,岳麓山是要收门票的,而全国所有的高校中,只有湖大的学生可以凭学生证免费游玩,有且仅有。看着其他学校的同学都要买票登山,当时别提多骄傲了。校园里口口相传的段子是:同学们要多爬岳麓山,常去游览岳麓书院,一年合计一百次,就可以赚回学费啦。
爬岳麓山是湖大学生最流行的活动,它像是一把万能的钥匙。同学聚会爬岳麓山,恋人约会爬岳麓山;心情欢快的时候爬岳麓山去抒发,心情不好的时候爬岳麓山去宣泄;岳麓山是灵丹,是妙药,是栖息地,也是后花园,是湖大学生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每到秋天,大片的红叶就会倨满山间,层林尽染,登临送目,让人如痴如醉。
其实,湖大的风景不止于此,爱晚亭、岳麓书院、湘江。特别是橘子洲头的烟花,每到周末,大片的烟花铺满夜空,绽放出绚丽的花火,常常让人流连忘返。到如今,我每每忆起,仍会忍不住垂涎三尺,恨不能直奔到湘江跟前。
千年学府楚材为盛
美丽的山水让人艳羡,其实湖大不仅仅占据了“地利”,更重要的是“人和”。说起湖大的人文精神,得从湖南人说起。李谷一老师在介绍湖南人时说出了十二字金句:吃得苦,不怕死,耐得烦,霸得蛮。霸蛮是湖南方言,有强上、硬干,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意思,凸显了湖南人的坚韧和执着,认定方向就永不回头的精神。湖大扎根于长沙,自然也承袭着湖南人的脾性。湖大的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就是湖南人精神|生格的一种较为文雅的表述,它凝结着深厚的文化传承和锐意进取的精神。
湖南大学继承了岳麓书院的衣钵,通常我们骄傲一点会说自己是“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年间,绵延千年,几经战火,传承至今,殊为不易。湖南大学承袭了岳麓书院的文脉,也传承了岳麓书院的精神。步入书院讲堂前,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它也是湖大校训的来源,告诫着湖大学子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
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候,常常会有同学带着书本去岳麓书院自修,书院的环境宁静温润,身在其中,备受熏陶。特别是岳麓书院的第一道门的楹联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意思是楚地真是出人才,岳麓书院更是人才济济。母校“敢为人先”的校训,正是承继书院的文化传统,要求莘莘学子发扬霸蛮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凡事走在前面,敢于创新,成人成才。
当初,第一次知晓“实事求是,敢为人先”这一校训时,觉得略显平淡;后来了解学校的人文历史,目睹同学们发奋上进.才明白虽然八个字很简朴,但意蕴非凡,值得深思。
何谓围城,何以荣光
与国内很多的高校不同,湖南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非但没有围墙,甚至连门都没有。湖大对外是没有边界限制的,你可能不经意间就进去了,又不经意间出来了。湖大不设防,这其中更多的还是精神层面的意义,代表着湖大的开放和自由,乐于吐故纳新。湖南大学的校名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赫然雕刻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算是湖大的一个标志。
其实,江边的一座牌楼,也算是湖大的一个起点,当年两位儒学大师朱熹和张栻就是在这里见面,而后会讲,纵论学术,掀起了求学问道的热潮。牌楼上面的对联气势雄浑,上联是,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下联是,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这是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历史写照。岳麓书院号称“道南正脉”,是儒学在长江以南的正宗继承者,继往圣,开来学,承袭了卉代中国儒家文化,并使之在江南发扬光大。
湖大的校歌里有一句: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华与实兮并茂,兰与芷兮齐芳,楚材蔚起奋志安壤。这正是湖大兼收并蓄,开放自由的真实写照,既重视中国传统,不忘根本;又博采众长,不故步自封。
母校的传统和精神在她的学生身上得以印证。近代以来,正是岳麓书院的学生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等人在所学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国家的长处,发展洋务运动,推行维新变法,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校园里的日子,总是美好而明媚的。这样的流金岁月可能是和同学们整齐地唱着朗朗上口的校歌;可能是醉心于书院的一角,发奋苦读;可能是和朋友们一同登山,争先恐后爬到山顶,纵览山下的景致;可能是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述学校沉甸甸的历史,以及其中蕴涵的进取精神;可能会为进进出出校园的游人过客指路,描绘湖大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