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夜之间,一本叫做《秘密花园》的书在社交网络走红。这本书的作者乔汉娜·贝斯福(Johanna Basford)是一位来自苏格兰的插画家。这本书以黑色勾边,画出花朵、动物、建筑的形状,留白给读者任意涂色,号称具有减压的作用。
自2013年问世以来,《秘密花园》已经在全世界售出200万册。它长期跻身亚马逊最佳销量榜单前十。而这股热潮也正在席卷中国,在国内亚马逊、京东、当当网图书部的新书热卖榜上,这本书都稳居第一位。
它的流行与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出现有很大关系。一方面,在信息时代,我们的生活过于依赖电子产品。如此简单又有趣的涂色游戏能够有效将我们从手机屏幕中解放出来,重新发现传统休闲方式的乐趣。通过涂色游戏短暂地逃离现实生活,如同孩子般找回单纯的乐趣,这便是《秘密花园》带来的最简单、最直接的回报。
而另一方面,它的流行又依托于社交媒体的传播。完成作品的网友们依然会回到网络与朋友们分享这一乐趣。除了秀作品之外,网友们还会聚集起来交流经验,比如哪种彩笔更好用、如何着色可以让角落里的猫头鹰更抢眼等。
不过,《秘密花园》流行起来的最大杀手锏恐怕是它所谓的“治愈功效”。
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使用艺术治疗,可以使人类的大脑发生一些积极的改变。美国亚特兰大的“艺术治疗”师苏珊·芬奇说,涂色可以舒缓心情、减少焦躁情绪、释放压力。
这样的“艺术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思路,而我们也能够看到有网友在网络上分享自己母亲通过涂色活动,病情得到缓解的经历。
不过,对于涂色书的治愈功效,也有专家表示需要理性看待。哈佛医学院心理学家Susan Linn就为《秘密花园》这一系列书泼了冷水,他认为,涂色虽然能让人在按部就班的机械活动中舒缓神经,但实际上这项活动比在白纸上作画更让人感觉受到局限。同时,他还觉得大人不应该逃避真实生活,涂色书或许只能流行一段时间,大部分成年人也许还是宁愿在有空的时候多睡十分钟。
相关链接
《秘密花园》这样治愈悲伤
一本黑白画集,读者可以任意挑选颜色为其着色,这个“秘密花园”里藏有各种可爱的动物和让人着迷的风景。有读者称,其被诊断为癌症的母亲心情压抑,后通过涂色,悲伤心情获得好转。另一名网友也说涂色像“艺术疗法”一样帮助母亲走出了亲人亡故的悲痛,而他自己接触涂色后也被吸引,由此开始了系统学习画画的历程。那么,为什么仅仅通过给图案上色,就能产生缓解负面情绪的神奇效果呢?
《秘密花园》的秘密就在于,通过绘画、涂色,可以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释放出来。这是一种“心理投射”,是指将个人的兴趣、愿望、恐惧和期望反映到外物上面。读者依照了自己的喜好,通过任意选择颜色来填充图案,从而将欢乐的、悲伤的情绪表达出来。那么将情感展现出来有什么作用呢?它可以使“问题外化”,指的是将内心积压已久的情绪和与之相关的自己理不清、想不明白的问题通过绘画的形式进行宣泄。这就好像将一团糟的问题从脑中拿出来,放到画图上,这样你可以客观地从外面观察、分析问题的来源和找到解决方法。
不仅《秘密花园》有这种神奇作用,其他绘画形式也有类似效果,如曼陀罗绘画具有整合心理分裂,增强心理和谐与人格完整的功能;结构性的涂色有助于减少焦虑情绪、提高自我觉察及主观幸福感等。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绘画确实能治愈悲伤的情绪,还有心理学家专门用绘画来对有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师就是通过绘画作品看到患者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帮助解决问题的。
市面上,有很多类似填充图画的书籍,被负面情绪缠身的你可以买一本尝试涂画,当你投入作画、沉浸在用色彩表达心境时,这种艺术创作情境带来的强大功效便突显出来,从而实现自我治愈的效果。
自2013年问世以来,《秘密花园》已经在全世界售出200万册。它长期跻身亚马逊最佳销量榜单前十。而这股热潮也正在席卷中国,在国内亚马逊、京东、当当网图书部的新书热卖榜上,这本书都稳居第一位。
它的流行与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出现有很大关系。一方面,在信息时代,我们的生活过于依赖电子产品。如此简单又有趣的涂色游戏能够有效将我们从手机屏幕中解放出来,重新发现传统休闲方式的乐趣。通过涂色游戏短暂地逃离现实生活,如同孩子般找回单纯的乐趣,这便是《秘密花园》带来的最简单、最直接的回报。
而另一方面,它的流行又依托于社交媒体的传播。完成作品的网友们依然会回到网络与朋友们分享这一乐趣。除了秀作品之外,网友们还会聚集起来交流经验,比如哪种彩笔更好用、如何着色可以让角落里的猫头鹰更抢眼等。
不过,《秘密花园》流行起来的最大杀手锏恐怕是它所谓的“治愈功效”。
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使用艺术治疗,可以使人类的大脑发生一些积极的改变。美国亚特兰大的“艺术治疗”师苏珊·芬奇说,涂色可以舒缓心情、减少焦躁情绪、释放压力。
这样的“艺术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思路,而我们也能够看到有网友在网络上分享自己母亲通过涂色活动,病情得到缓解的经历。
不过,对于涂色书的治愈功效,也有专家表示需要理性看待。哈佛医学院心理学家Susan Linn就为《秘密花园》这一系列书泼了冷水,他认为,涂色虽然能让人在按部就班的机械活动中舒缓神经,但实际上这项活动比在白纸上作画更让人感觉受到局限。同时,他还觉得大人不应该逃避真实生活,涂色书或许只能流行一段时间,大部分成年人也许还是宁愿在有空的时候多睡十分钟。
相关链接
《秘密花园》这样治愈悲伤
一本黑白画集,读者可以任意挑选颜色为其着色,这个“秘密花园”里藏有各种可爱的动物和让人着迷的风景。有读者称,其被诊断为癌症的母亲心情压抑,后通过涂色,悲伤心情获得好转。另一名网友也说涂色像“艺术疗法”一样帮助母亲走出了亲人亡故的悲痛,而他自己接触涂色后也被吸引,由此开始了系统学习画画的历程。那么,为什么仅仅通过给图案上色,就能产生缓解负面情绪的神奇效果呢?
《秘密花园》的秘密就在于,通过绘画、涂色,可以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释放出来。这是一种“心理投射”,是指将个人的兴趣、愿望、恐惧和期望反映到外物上面。读者依照了自己的喜好,通过任意选择颜色来填充图案,从而将欢乐的、悲伤的情绪表达出来。那么将情感展现出来有什么作用呢?它可以使“问题外化”,指的是将内心积压已久的情绪和与之相关的自己理不清、想不明白的问题通过绘画的形式进行宣泄。这就好像将一团糟的问题从脑中拿出来,放到画图上,这样你可以客观地从外面观察、分析问题的来源和找到解决方法。
不仅《秘密花园》有这种神奇作用,其他绘画形式也有类似效果,如曼陀罗绘画具有整合心理分裂,增强心理和谐与人格完整的功能;结构性的涂色有助于减少焦虑情绪、提高自我觉察及主观幸福感等。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绘画确实能治愈悲伤的情绪,还有心理学家专门用绘画来对有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师就是通过绘画作品看到患者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帮助解决问题的。
市面上,有很多类似填充图画的书籍,被负面情绪缠身的你可以买一本尝试涂画,当你投入作画、沉浸在用色彩表达心境时,这种艺术创作情境带来的强大功效便突显出来,从而实现自我治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