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沈括(1031—1095),北宋政治家、科学家。历任检正中书刑房公事、翰林学士、延州知州等职,后因 “永乐城之战”被贬。晚年移居润州(现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著名作《梦溪笔谈》。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发展,北宋时期的东南沿海一带欣欣向荣,其中,以苏杭一带经济尤为发达。所谓“苏常熟,天下足”,彼时的江南,可谓是进入到空前的繁荣期,既有绿树红墙灰瓦,小桥流水人家的温婉,又不乏贩夫走卒不绝于市的热闹。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科教的繁荣。在当时,受到宋王朝重视文教的政策影响,江南的各家各户都特别重视教育,涌现出了一批有作为的精英。钱塘(现浙江杭州)人沈括可谓其中的代表,他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科学家,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他的《梦溪笔谈》,更是集先辈科学之大成,在中国科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参与变法
1031年,沈括出生于钱塘的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祖父沈曾庆曾任大理寺丞,父亲沈周曾在汉阳县(现武汉汉阳)、简州平夏县(现四川简阳)、苏州等地做官,常年在外。因此,沈括的教育任务就落在了母亲许氏的身上。沈括14岁就读完了家里的藏书,喜欢研究军事、科学,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兴趣。
沈括20岁时,其父去世。沈括按礼制为父亲守丧,3年后,以父荫入仕,任江苏沭阳县主簿(掌管文书的佐吏),开始了其仕宦生涯。沈括在任上勤于思考、善于创新,还率领群众治理了沭水(现沐河)。
宋代以文官治国,一般只有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上来的才被视为正途。蒙父荫做官的沈括此时顶多算是个政府人员,要想当大官,还是要通过科举考试,赢取功名。为此他特意辞官,专心苦读,结果用功过度,伤了眼睛,长期疼痛。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沈括一路过关斩将,考中进士。
1063年,沈括以苏州解元(宋代州试第一名)的身份意气风发地入京考试,主考官正是沈括的远方亲戚,著名改革家王安石。现有研究表明,王安石的弟弟娶了沈括表兄弟谢绛之女为妻。这么攀下来,王安石还矮沈括一辈。沈括与王安石早有接触,在沈括之父去世时,时任舒州通判的王安石还为其父撰写过墓志铭。
在越来越多的接触中,王安石对沈括愈加赏识。1071年,沈括为母服丧3年期满回京,当即被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提拔为检正中书五房(即孔目房、吏房、户房、兵礼房、刑房)中的刑房公事。当时正值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而检正中书五房正是变法的决策机构。
事实上,北宋建国之后,就一直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财政的空虚导致苛捐杂税繁多,民众负担加重,怨声载道;同时外部又有辽与西夏等政权的威胁,战争不断。1067年,宋神宗即位后,非常希望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他看中了早在9年前就作《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以图改革的王安石。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全面负责改革。
为推进改革,王安石设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但因为反对派反对,很快就被废除,王安石后以检正中书五房和司农寺为决策机构领导变法。中书五房为宰相的直属机构,不但协助宰相检核、厘定中书门下之务,而且还要经常出差以监察各地官员对于“新法”的执行情况,所以权力很大。沈括在这样的机构工作,可见王安石对他的信任。
沈括也没有辜负王安石的信任,积极支持变法改革,主张兴利除弊。也正是在王安石的提携下,1072年,沈括加官史馆检讨,后又奉命负责汴河的疏浚工程、主持司天监工作。在这些需要科学技术的职位上,沈括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思考,为以后的科学成就打下基础。
赴辽谈判
北宋王朝,多面环敌,其北边最大的威胁来自辽朝。1004年“澶渊之盟”后,宋辽双方曾度过了几十年的和平时光,但双方也因为边界等问题,小摩擦不断。
1075年,辽朝派使臣萧禧来宋朝商议河东黄嵬(现山西黄围山)地界。辽朝认为,宋朝的军事设施都建设到了黄嵬山以北地区,按照分水岭划分原则,这些地区应该是属于辽的。萧禧依仗辽军事实力强大,放言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回去。这下可难坏了宋朝的君臣。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只有沈括埋首在旧纸堆中,查阅宋辽之间多年的往来文件,终于找到了在双方的往来文书中,有以长城为界的表述,而现在所争论的黄嵬山,在长城以南30里,原本就是宋朝的领地。沈括把掌握的这些关键证据都上奏给了宋神宗,神宗大喜,在表扬沈括的同时,转脸就批评其他大臣,说他们不究本末,几乎误国。还让人把边界情况画成地图给萧禧看,萧禧一看证据摆在面前,也无可奈何。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宋神宗派沈括带“白金千两”赴辽谈判。在去之前,沈括把关键证据找出来,让随行人员背熟记透。这次的谈判对手是以辽朝宰相杨益戒为首的谈判团,每次谈判,宋朝代表团都众口一词,弄得杨益戒无以应答,只能耍赖说道:“你们连几里地也不愿意让出,难道是想要断绝两国的和好吗?!”但沈括坚持寸土不让,还指责辽言而无信。双方共会谈了6次,每次都是唇枪舌剑,斗智斗勇,最终,在沈括使团的坚持和铁证面前,辽朝被迫认输,达成了以长城为界的共识。
在回来的路上,沈括一面欣赏着草原丝路上的美景,一面留心沿途山川形胜、风土人情,著成《使契丹图抄》一书,作为舆情上达,为政府决策做参考。他也因此被拜为翰林学士,“权三使司”。 沈括仕途顺遂,但也暴露出性格上的弱点——不愿得罪人,事事妥协,意图保持某种平衡。这种左右逢源的性格逐渐被王安石所恶,后来,支持王安石变法的蔡确上书弹劾沈括“首鼠乖剌,阴害司农法”,沈括就被贬为集贤院学士、知宣州。
1080年,北宋因为与西夏的战事,调沈括为延州(现陕西延安)知州、兼鄜(音同夫)延路经略安抚使。宋军势如破竹,进展顺利,沈括就提出在横山建城,以巩固占领区成果。但是此时朝廷派来节制军事的给事中徐禧却更为激进,建议在离西夏更近的永乐筑城,起初沈括并不同意,认为永乐距后方太远,补给困难,但最终还是妥协。事实证明,正如沈括的判断一样,永乐城补给困难,路线又长,孤立无援,被西夏攻破,宋军几乎全军覆没,宋朝对西夏的战争彻底失败。
因为徐禧战死,沈括必须对如此重大的失败负责。1082年,沈括“坐谪均州团练副使”,被监视居住,从此结束了20余年的仕宦生涯。
《梦溪笔谈》
结束有时候也意味着开始。1085年,宋神宗驾崩,宋哲宗即位,大赦天下。沈括也得以内迁,改任秀州(现浙江嘉兴)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沈括就得空完成了图志《天下郡县图》。1089年,沈括举家搬迁至早年在润州(现江苏镇江)购置的梦溪园,在此隐居,埋头创作《梦溪笔谈》。
之所以名为“笔谈”,是因为沈括被贬后,每天闭门读书、思考, “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政治上的失败让他不愿谈政治人事,而只关注科技、音乐、器用等。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等17门,记载了许多当时的科技发明和文化艺术。如“石油”一词就是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被记载的: “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这说明沈括在延州为官、对西夏用兵时,就发现了当地的石油。石油在宋代又叫猛火油,作用主要是照明、制作石墨和用于军用物资。在冷兵器时代,石油是火攻的重要物资,北宋曾公亮在1044年写《武经总要》时,就把石油作为重要的军用物资收入书中。
沈括还发现了石油的烟可制墨,并进行实验,发现“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断定这种墨将来会大行于世,他建议推广这种石油烟做的墨,从而少砍伐林木做墨,以此保护生态环境。为此他还赋诗一首:“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梦溪笔谈》关于科技的内容极为广泛,据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统计,书中有关科技的条文有207条,占全书的近三成,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建筑等等。在天文方面,沈括改进了浑仪、浮漏、圭表等;在物理学方面,他记述了指南针的四种使用方法,即水浮法、置指甲上、置碗唇上和悬丝法;并指出指南针不全指正南,而常微偏东;指南针有指南、指北两种。这是关于指南针发明、应用,及地球磁偏角之发现的重要史料。因为《梦溪笔谈》独特的科技史价值,李约瑟评价其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
也许,沈括并不适合做官,但他从小留心周边、注重调研的习惯使他成为一个大科学家,并以文本的方式为后世留下了里程碑式的著作——《梦溪笔谈》。沈括之后,指南针很快应用于航海,并不断改进,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石油也被后世广泛应用。为了纪念沈括,1979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在196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括。
沈括,就这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留在了中华文明的历史里,留在了中华民族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