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采取相应措施,在教育教学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分组教学,因势利导,促使学生扬长避短,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发展。
关键词: 全面发展 个性发展 分组教学 因势利导 发展个性
关爱每一位学生,帮助每一位学生进步,并切实培养广大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培养和促进广大学生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采取相应措施,在教育教学中贯彻个别对待原则,分组教学,因势利导,促使学生扬长避短,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发展。这是时代的发展需要、学校发展需要、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学生的未来需要。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尤其是学科的学习更是一种充满个性、表现个性的活动。我们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不强求有统一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一定的选择学习的机会,那么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潜能便能得到较好发展。因此,必须分组教学促进实施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
1.先天的认知差异
先天的识记能力、智力及思维特点影响其学习进程和学习效率。由于其先天条件的差异,因此学生掌握某项技能或学习某个概念的时间各不相同,有些学生能够较快掌握学习内容,有的则较慢。比如:男生比女生阅读能力差,他们更擅长于数学推理方面的学习;男生机械记忆单词的能力比女生要强,而口语对话的水平不如女生;男生更容易接受文学作品的学习,容易被故事情节吸引,不喜欢被动学习,不喜欢作文,但文章都富于条理;而女生对问题会有多种答案,喜欢发问和讨论,喜欢诗歌、散文类文学体裁作品,喜欢在文章中表达个人情感,而不擅长议论和推理。因此,多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及特点,才有可能采取适当的方式,使所有学生取得成功。
2.兴趣差异
对学习价值的看法及学习的自信心,影响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所有主题活动都能吸引学生,只有越多地发现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在调查中我们发现82%左右的学生学习是被动的,为了学而学。具体到每一门功课中的知识点,认识也不相同。所以,引导学生学好各门功课的关键是加强对学习重要性的引导。所以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从提高学生自信心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3.学习基础差异
学习基础影响学生今后的进步。不同的学习经历造就了不同的学习基础,知识水平有很大差异,为教学目标的实现造成了一定难度。从调查中发现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各学科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基础,找出适当的方法,弥补漏洞,为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巩固并扩充知识,而为基础较差的学习者提供基础性教学和练习。
4.环境因素
家庭、学习环境和执教者水平,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习成绩较好的家庭,人际关系比较和谐,对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比较一致,家长能够督促学生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是学生的模仿对象,教师的执教水平和自传言教,影响学生对学科甚至整个学习经历的喜爱程度。因此,每一个教师应和家长紧密联系,关注学生发展变化。在家长积极参与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使学生强烈地意识到学习的价值,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责任感。
二、针对学生的不同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通过清楚了解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增强对存在个性差异的学生的教学信心,为学生提供更合适的学习经验。
1.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注意做到从基础性到迁移性。
掌握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方面到多方面,从小飞跃到大飞跃,从结构化到开放式,从依赖到独立,从慢到快等八个方面的特点。正确把握学生差异,向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要求,使每个人都有成功体验。
2.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造性地设计吸引学生的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使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因素,比如:传统的教学手段无非是老师讲,学生写、背、练习,内容枯燥,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现代教育科学手段,应用探索性学习模式,倡导合作学习等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综合各类要素设计教学过程。
课程和教案的设计应面向全体又兼顾个别,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多样性特点,避免“千人一面”;要求确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文化,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热情,促进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求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与学的革命性影响,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为广大学生提供先进的个性化发展手段和优质学习资源;要求摈弃传统的评价理念和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
三、立足课堂,开展好兴趣研究活动课
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1)全面调查实验班所有学生的个案信息,并建立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档案,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2)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改变传统的课程设计,尽量在集体教学中实现个性化教育,根据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掌握程度,促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好发展。(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实验校组建多个兴趣特长小组和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爱好,选学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同时,学校建立的各种兴趣爱好小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实现自身特长的差异发展。(4)增加活动课、选修课、研究性学习课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的比重,为实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差异发展搭建了平台。实验教师熟悉掌握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差异,量身定制,制订出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个体教学计划,培养发展每一位学生的智能强项,促进学生智能弱项的发展。
分组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研究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教师的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了,科研意识增强了,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了尊重,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思维能力显著提升,使不同差异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促使不同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利治.漫谈中小学专题的研究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王尚志.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研究[J].湖南教育,2010,11.
[3]韦辉梁.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整合的技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1.
关键词: 全面发展 个性发展 分组教学 因势利导 发展个性
关爱每一位学生,帮助每一位学生进步,并切实培养广大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培养和促进广大学生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采取相应措施,在教育教学中贯彻个别对待原则,分组教学,因势利导,促使学生扬长避短,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发展。这是时代的发展需要、学校发展需要、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学生的未来需要。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学习过程的始终,尤其是学科的学习更是一种充满个性、表现个性的活动。我们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不强求有统一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一定的选择学习的机会,那么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潜能便能得到较好发展。因此,必须分组教学促进实施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
1.先天的认知差异
先天的识记能力、智力及思维特点影响其学习进程和学习效率。由于其先天条件的差异,因此学生掌握某项技能或学习某个概念的时间各不相同,有些学生能够较快掌握学习内容,有的则较慢。比如:男生比女生阅读能力差,他们更擅长于数学推理方面的学习;男生机械记忆单词的能力比女生要强,而口语对话的水平不如女生;男生更容易接受文学作品的学习,容易被故事情节吸引,不喜欢被动学习,不喜欢作文,但文章都富于条理;而女生对问题会有多种答案,喜欢发问和讨论,喜欢诗歌、散文类文学体裁作品,喜欢在文章中表达个人情感,而不擅长议论和推理。因此,多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及特点,才有可能采取适当的方式,使所有学生取得成功。
2.兴趣差异
对学习价值的看法及学习的自信心,影响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所有主题活动都能吸引学生,只有越多地发现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在调查中我们发现82%左右的学生学习是被动的,为了学而学。具体到每一门功课中的知识点,认识也不相同。所以,引导学生学好各门功课的关键是加强对学习重要性的引导。所以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从提高学生自信心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3.学习基础差异
学习基础影响学生今后的进步。不同的学习经历造就了不同的学习基础,知识水平有很大差异,为教学目标的实现造成了一定难度。从调查中发现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各学科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基础,找出适当的方法,弥补漏洞,为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巩固并扩充知识,而为基础较差的学习者提供基础性教学和练习。
4.环境因素
家庭、学习环境和执教者水平,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习成绩较好的家庭,人际关系比较和谐,对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比较一致,家长能够督促学生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是学生的模仿对象,教师的执教水平和自传言教,影响学生对学科甚至整个学习经历的喜爱程度。因此,每一个教师应和家长紧密联系,关注学生发展变化。在家长积极参与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使学生强烈地意识到学习的价值,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责任感。
二、针对学生的不同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通过清楚了解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增强对存在个性差异的学生的教学信心,为学生提供更合适的学习经验。
1.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注意做到从基础性到迁移性。
掌握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方面到多方面,从小飞跃到大飞跃,从结构化到开放式,从依赖到独立,从慢到快等八个方面的特点。正确把握学生差异,向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要求,使每个人都有成功体验。
2.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造性地设计吸引学生的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使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因素,比如:传统的教学手段无非是老师讲,学生写、背、练习,内容枯燥,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现代教育科学手段,应用探索性学习模式,倡导合作学习等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综合各类要素设计教学过程。
课程和教案的设计应面向全体又兼顾个别,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多样性特点,避免“千人一面”;要求确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文化,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热情,促进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求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与学的革命性影响,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为广大学生提供先进的个性化发展手段和优质学习资源;要求摈弃传统的评价理念和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
三、立足课堂,开展好兴趣研究活动课
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1)全面调查实验班所有学生的个案信息,并建立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档案,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2)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改变传统的课程设计,尽量在集体教学中实现个性化教育,根据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掌握程度,促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好发展。(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实验校组建多个兴趣特长小组和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爱好,选学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同时,学校建立的各种兴趣爱好小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实现自身特长的差异发展。(4)增加活动课、选修课、研究性学习课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的比重,为实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差异发展搭建了平台。实验教师熟悉掌握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差异,量身定制,制订出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个体教学计划,培养发展每一位学生的智能强项,促进学生智能弱项的发展。
分组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研究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教师的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了,科研意识增强了,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了尊重,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思维能力显著提升,使不同差异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促使不同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利治.漫谈中小学专题的研究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王尚志.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研究[J].湖南教育,2010,11.
[3]韦辉梁.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整合的技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