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加者:王威廉 丁小龙 邱毓贤 胡文曦 王睿楠 李在林 刘寒禹 吴婷婷 陈俊晓 鹿鹿 刘静 林肃
统筹整理:邱毓贤
王威廉(作家,文学博士,现居广州):很早就知道作家贾平凹。上小学的时候,读了他一篇叫《丑石》的文章。作为小学生的我,对于读到的一切文章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拜,包括文章的作者。这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名字。尤其对“凹”字,有一种莫名的陌生感。此前只知道“凹”字读“ao”,没想到还可以读“wa”。后来方得知,贾老师原名贾平娃,他自己把“娃”改成了“凹”,那这一字之改令人极为佩服,有如神助!
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书籍几乎是课本以外的所有信息来源,尤其是那些不适合白天的信息。《废都》便是这样一本属于夜晚或者幽暗的神秘之书。我第一次见到《废都》,是在一个司机的座椅下面。他就把书藏在夹缝里边。当时,我们这些孩子在车上玩,无意中把这书给翻了出来,里面那些被删节的□□,立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我倒是没有太吃惊,因为我平时经常读课外书,当时国内很多古籍出版都会采取这种删节方式,还会标注删除了多少字。不会悄无声息地就消失。正因为如此,《废都》□□里面的内容,我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他确实写了,却被出版社删节了。好多年后,我才意识到那是一种写作策略,那里面的文字应该是从来都不存在的。后来,网上流传了好几个全文版的《废都》,确实发现里面填的句子是不一样的,那些人煞费苦心地进行完形填空,让字数跟书中标注的删除字数达成一致,这也造就了一桩很奇特的文化景观。
当走上写作这条道路之后,我再读贾平凹,就换了一种眼光来看待他的作品。此前,我只是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有着很强的猎奇感,也有着很强的隔膜感,眼光终究是外在的;但当成为一个写作者后,我反复揣摩着他的文章,方才认识他的文风和腔调的独特性有多么强。有段时间,我睡觉前喜欢看他的散文,他的散文并没有蒙田的散文那么具有思辨性,确实谈不上深刻,但在他的散文中有一种平实的东西、日常的东西,带给你一种聊天的腔调。你读的时候,就像是一个很会讲话的朋友找你聊天,陪着你喝几杯不浓不淡的茶。这番滋味,也是文学的趣味之一。
丁小龙(青年作家、《延河》杂志编辑,现居西安):时间回溯到2003年的那个暑期。中考结束后,我卖掉了自己所有的课本、参考书与试卷,一身空空地回到了村庄,等待中考成绩的揭晓。在我的前面,只有两条路:要么继续去镇上读普通高中,要么去县城读重点高中。我渴望去县城读书,渴望见识更广阔的世界。生平第一次,我领悟到了等待的真实含义。我把自己的焦灼告诉了伯父。他点了点头,把我领向了他的书柜。他从书架上取出了两本书,递给了我,说:“无论啥时候,读书总是没错的。”
回到家后,我开始交替着读这两本书:一本是《泰戈尔诗选》,另外一本是《贾平凹散文精选》。我生平第一次体验到了“忘我”的境界,而书籍也庇护了少年的我。揭晓成绩的那天上午,我刚好读完了这两本书。那年,我以全镇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我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伯父。
在这两本书的启发下,我也开始了自己所谓的创作。我从小卖部买了最好的笔记本。每天临睡前,我都会在纸上写写画画,不是日记,而是散文和诗歌。我把笔记本锁在柜子里,不想让别人发现我的秘密。多年后的某一天,当我重新打开这个笔记本,重新与少年的自己在纸上相遇时,我依旧可以体验到当年的热情、纯真与喜乐。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我以后也想成为一名作家。
上了大学后,我在图书馆借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就是贾平凹的《浮躁》。在当时浮躁的心境下,这部作品给了我镇静剂般的阅读体验,仿佛遁入山水之间,仿佛看到了生活表象下的暗光与暗涌。读完《浮躁》后,我又陆续找来《秦腔》《高老庄》《怀念狼》《白夜》《高兴》等作品,一部接着一部阅读,仿佛是跨过一座接一座的山。最震撼我的作品是《废都》。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向死而生的心灵史。
在北师大读研究生时,我为寻找合适的论题而煞费苦心,甚至会在夜里梦见自己迷失于黑暗森林。有一天上午,我站在阳台上,凝视着不远处的秦岭,心里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处言说。没过多久,天光拨开了云雾,照亮了这座城市,也照亮了我的心。我从书架上取出了贾平凹的《老生》,在心底默念了封底的那首诗,突然间明白了自己论文的方向。
时间回到2017年的冬天。我回到了老家,带着自己的第一本书去后坡上看伯父。伯父已经去世十年了。我在他坟前烧了自己的书,对着火光说道:“伯,我来看你了,我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
邱毓贤(现当代文学在读硕士,现居福州):我已然忘记何时第一次接触贾平凹的作品了。在记忆里,我更多的不是纠结作品情节,而是纠结“凹”的读音,时常念错,反复纠正,乐此不疲。
贾平凹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但我总将其与西北粗粝的沙土相联,不愿主动翻阅。跨专业考研究生读文学方面的书时,文学史教材上有对他的介绍,于是我顺藤摸瓜读了《浮躁》与《秦腔》。《浮躁》敏锐地打开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侵袭下沉渣泛起的精神现象,以粗笨古拙处理乡野的鸡毛蒜皮,虽缺少了圆柔细腻的转圜,后半部分说教意味略重,但也贴合了《浮躁》所书写的世界。《秦腔》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书。“众声喧哗”的清风街对话与“嵌入”的戏曲片断,增添了文本的多重意蕴。阅读作者对清风街的书写,创伤性的人物身体空间书写,记忆空间与联想、梦境等想象空间的书写,我时有猝然被击中的疼痛感。瓷实的乡村日常生活出来了,史诗性的寓言也诞生了。之后我又在图书馆的架子上惊喜地遇见了《废都》——“禁书”总是传奇的。读完《废都》时正是深夜,但深夜并不都那么安静。有人喝醉了,在吵嚷。我深深地叹了口气,有一种焚琴煮鹤的败坏感袭来。在我的阅读期待里,作品大概还是得端着点什么,无论端的方式得体还是不得体,也无论端着的是白雪还是疯子。
可喜的是,贾平凹对乡村伦理和政治生态的反思在《带灯》里得以延续和拓展。《带灯》以担任基层综治办主任的女干部带灯为叙事视角,剖开了新时期乡镇的横截面,情节舒缓演进。唯一在烦琐真实的“恶”里冲刺的是带灯,就如带灯所说“挣扎或许会减少疼的”。或许有人认为,小说平淡琐碎,并无大奸大恶,张力不足。结局带灯的疯,可能有点出人意料。我想,带灯正是以疯来照亮未偿的执拗。她清醒时,坠在網里,只有她疯了,挣扎才能停止。 在贾平凹的作品里,我常常陷入迷惑,但我仍然佩服他让文本中的每一个人都发出自己的声音。如贾平凹自言“我有使命不敢怠,站高山兮深谷行”,他书写出那么多可以让我们辨认出来的面孔,像金狗、庄之蝶、引生、带灯等,拥有了不自我重复的文学尊严。
胡文曦(文化研究系在读博士,现居深圳):初中课堂上,语文老师将贾平凹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你们知道这个名字怎么读吗?”我们异口同声,“贾平ao!”语文老师笑了,“贾平凹原名贾平娃,他改名后为纪念原来的名字,取了凹这个字通‘洼’的读音。”这段改名轶事让贾平凹在我心中多了几分神秘色彩,这该是多么念旧又执拗的人啊。
少年时,我偏爱贾平凹写童年的散文。记得有一篇叫《我的小学》,作者回忆了他的小学老师。主人公“我”是个调皮天真的孩子,爱捣蛋爱玩耍但又对人真诚友好,女教师发现了“我”的文学才华,并鼓励引导“我”创作,可谓是“我”文学创作路上的第一位启蒙教师。作者没有详细描绘女老师的相貌和生平,也没有用太过华丽的语句,仅仅描绘了老师数次对“我”的笑容,一个友善开明又爱生如子的老师形象便呼之欲出。贾平凹对人性也有过人的洞察力。他写道,朋友分两类,“生活关照型的朋友可能了解我身上的每一个痣,不一定了解我的心,精神交流型的朋友可能了解我的心,却又常常拂我的意。快乐来了,最快乐的是自己,苦难来了,最苦难的也是自己。”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也开始能读出这文中的苦味来。我也爱读那些带有文化批判的散文。《弈人》是一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文化散文。国人爱下棋、爱看棋,但是这下棋背后又有怎样的文化心理?贾平凹犀利地指出,我们爱做将做帅,也崇拜权势,千年的官本位文化在弈棋中彰显得淋漓尽致。
贾平凹的文章主题多变,但都带有乡村作家的温情与淳朴,让人对传统、乡村生出怀念。更难得的是,其文字流畅生动,将方言很好地融入了书面语,让我这个南方人读来也津津有味。
贾平凹极为高产,自20世纪80年代在寻根文学浪潮中异军突起,二十余年笔耕不辍,近些年来更是以一年一部的节奏出版作品。但是慢慢地,我对阅读他的长篇巨著有些厌倦。他对传统的执着是否过了头?他热爱乡村,怀念乡村,歌颂乡村,但对城市的批判显得不够理性。无论是《极花》中对拐卖儿童的农村男性无条件的同情还是在《废都》中对于城市知识分子略显单薄的嘲弄,都无法得到我的认同。作品中对性爱、暴力不节制的描绘,也让我有些审美疲劳。我仍是怀念那个写《月鉴》的贾平凹。“亏得月的镜子,把一切纷纷乱乱都理得多么明白!”
王睿楠(教育机构老师,现居武汉):开始工作以后,为了维持自己阅读和思考的习惯,我会定期买一些书摆在家里。购书的时候偶然看见贾平凹的《秦腔》,我突然惊觉,对“贾平凹”之名如此熟悉,对他的作品却如此陌生——除了已经毫无印象的教科书节选,我竟从未拜读过贾平凹的作品。为了弥补我的无知,我将这本《秦腔》加入了购物车,每每睡觉前,翻上几页。初读《秦腔》,印象不是太好。我虽文学造诣浅薄,但愿意相信文学是一门关于文字的艺术,它本身就是充满美感的,一首好诗带给人的美学体验和想象空间绝不比一幅名画差。我顶不喜欢见作家用写低俗的文字玷污文学的纯洁和高雅,所以,《秦腔》才翻到前几页的时候,我很没有兴趣往下读。我理解他的写实,但也怨他太写实,从“屎”“尿”“ ”等粗鄙之语,到引生的一些称不上高尚的观点及做法,他如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里一个“疯子”眼中的农村社会。我从心底里反对他因为纪实性,而忽略了文学的美感,把“丑”的东西搬进文学作品,给读者带来不美的阅读体验。
多读一些之后,便觉“真香”了。最初有多反感这真实,尔后就有多迷恋这真实。我先前以为“丑”的东西,原来偏偏就是真实。我看到的肤浅的美丑,不过是人们虚伪的打扮而已。贾平凹的文风看似粗野,实则藏着很多细品来才能发觉的温柔与沉思。我再没见过谁像他这般,将陕北农民与农村生活还原得如此细腻。读他的作品,仿佛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意识从身体里抽离,完全沉浸到他笔下的世界。每一个人物都在自己的眼前,有血有肉地活着,清风街的故事仿佛自己亲身体验般一幕幕上演。
我爱上了这初见时并不喜欢的真实,它让我从枯燥无味的现实生活中得到暂时的解脱。
李在林(公务员,现居武汉):我的父亲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从小就狠抓我的阅读和背古诗。在他的督促和循循善诱下,小学和中学时期我读了不少文学名著。大概是在高一的暑假,他给我布置了8本书的阅读任务。那一年刚好是莫言获得诺奖,书单上有了《蛙》《红高粱》等,还有贾平凹的《商州初录》《爱的踪迹》《怀念狼》。
《怀念狼》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一看书名,我就想起小时候看的关于狼的绘本,还有《狼王梦》《野性的呼唤》这些写狼的书,我对狼这种动物充满敬意,很好奇作者会怎么描写狼这种动物。长期與狼群抗争的打猎队慢慢成了保护狼的协会成员,作者通过描写人与狼之间敌对又共生的关系,启示我们要关注生态平衡的问题,让我们对野生动物和生态都要保持敬畏之心。我喜欢他的行文笔法,洋洋洒洒,没有阅读障碍。其他两本已经记不得讲什么了。
我很少看散文集,总感觉很多散文看了就忘,没有小说那种引人入胜的情节就很难让我翻阅完。但是有时候也会被一些情感浓郁的散文感动。之前在电视节目上看到贾平凹的散文被朗读出来,我信手翻开电子书,在不太耐烦的心绪下我竟然越看越沉静。《写给母亲》《纺车声声》《贺母寿》《我不是个好儿子》一连看了好几遍,笔触饱含深情,怪不得朗读出来能感动千万人。看他描写母亲,我也不禁思考我和父母亲的关系。我们做儿女的都是父母手里的风筝,无论走多远,父母的关心都不会迟到。“母亲做的饭菜我爱吃。但母亲永远怕我饿着,每顿总是让我多吃。”天下做母亲的都是这样,我妈对我吃饭重视得很,生怕饿到我,我每次吃她做的饭菜总能感受到深深的爱。我还年轻,父亲身体也算健康,暂时还不用体会到《祭父》中失去亲人的痛苦,但我还是被他的文章所感动。贾平凹的散文还有很多精品,改变了我对散文的“偏见”,深情的书写一样可以让人叹为观止。 刘寒禹(律师,现居长沙):我最早接触到贾平凹的作品应该是在小学,还记得那篇课文《丑石》写得很生动,“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这句比喻一直留在我脑海里,此后考试写作文特别喜欢模仿这一句。多年以后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指定篇目上又看到《丑石》,倍感熟悉,小时候总把“枝蔓”的“蔓”是念成“慢”,现在才知道念“万”的音。
大学时,偶然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朗读者》上面听到斯琴高娃朗读《写给母亲》,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足以让人潸然泪下。知道是贾平凹写的散文,我就去搜他的散文来看。微信读书里挺多人在看贾平凹的小说《废都》《秦腔》等等,我看小说总感觉太长了,很多时候看了半小时就去忙别的事情,我倒喜欢看些精短的散文。很佩服小说家可以把散文写得这么好,写给亲人的散文太动人了,沉甸甸的情感埋在每一句话里。不知道是不是他在小说上的成就更高,但我觉得他的散文是十分出彩的。
我喜欢看些有趣的散文,贾平凹的《舌尖上的西北》刚好满足了我的期待。常言道“民以食为天”,这部关于美食的散文,读起来轻松愉快,妙趣横生,用文字就能把陕西小吃的香气传递给读者。让我印象最深的描写是他把油条的制作过程同包办婚姻联系起来,“其做法真令人想起包办婚姻,但经油一炸,两根面条相缠相粘,合二为一,活该是先结婚后恋爱了”,实在是妙笔生花,在生活中看到油条总是情不自禁想说:“嚯,吃它个包办婚姻!”他的家乡是美食天堂吧,才能有这么多琳琅满目的小吃,当我有机会去陕西旅游时,羊肉泡馍、岐山面、醪糟、凉皮子、柿子糊塌……一定要通通尝个遍。他还写了品酒、吃茶,对饮食文化都有涉及。毋庸置疑,他对西北饮食文化的书写是成功的,可以当作推介陕西的一张文化名片。现在工作越来越忙,很难主动去深度阅读,偶尔有时间翻翻书,看看带点趣味性、文笔好的散文,对我的生活来说是很好的调味剂。
吴婷婷(客户经理,现居合肥):我接触到贾平凹《极花》这部作品是在大学的时候。有一天和舍友谈到妇女被拐卖的问题,我说,“如果是我,我肯定逃不出来只能选择一死了之。”舍友说道,你可以看看贾平凹的作品《极花》,那是一部讲述在城市生活的女子被拐卖到偏远地区的故事。我本着了解那些被拐卖女子的人生经历开始了这部作品的阅读。
小说的主人公胡蝶是一个从乡村到城市生活的女孩,她一心想当城里人,却不幸被拐卖。她从拐卖到出逃,最后又回到被拐卖的乡村。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心情一直是压抑状态,我不禁想着如今的中国已经是一个文明且发达的国家,可拐卖这种事情却一直存在,而拐卖的对象一直都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面对这些事情时总是无能为力、无法自救,最后都成了牺牲品。可这些被拐卖的人又有谁能记得他们呢,也许只有他们的父母吧。社會上又有多少人能够为他们发声,他们只会将这些被拐卖的人当作谈资和牟利的噱头。
就如书中的胡蝶,她在被拐卖的过程中经历了多少折磨与羞辱,虽然最后她被解救了,可解救的只是她的身体,她的精神依然在被绑架的状态。回到家中的她已经不是原来的她,形形色色的人来看望她,只为听她的故事,他们就像是鲁迅书中听热闹的人一样,而胡蝶就像《祝福》里的祥林嫂,别人不会同情她的遭遇,只会远离她,当她是笑话,甚至嘲讽她、侮辱她。精神上的摧残就像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胡蝶想念着孩子,但她更受不了的是社会的眼光。胡蝶的回去是社会造成的结果,他们让女性被拐卖,又让女性受到社会的歧视,这样只会造成更多的女性被拐卖后放弃挣扎与反抗,选择麻木和接受这些既定的事实。《极花》是一部具有浓郁现实主义特色的小说,使人深思。它不仅让我们思考如何让那些被拐卖的女性重回社会,更让我们思考农村男性的婚姻问题,我们的社会不应该让每一个像胡蝶这样的女孩无辜地成为解决农村男性婚姻问题的牺牲品。
陈俊晓(设计师,现居厦门):我从小就是一个比较喜欢阅读的人,从网络小说开始,随着时间的增长慢慢地就开始追求文笔更好、更具有故事性与寓意的作品。后来我在视频网站上无意间看到新推出的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出于对文学的热爱,不由自主地就点击进去观看。纪录片的第一集就是讲述贾平凹的故事。在纪录片中,讲述了贾平凹创作的历程与他成长环境的风土人情,其中提到了贾平凹为了创作,会步行几十公里去不同的村庄集镇和当地的居民谈心唠嗑,这是我未了解的收集素材与还原故事真实性的方法。由此,我对贾平凹的作品产生了浓烈的兴趣。看完纪录片的那个下午,我马不停蹄走向图书馆。文学类的作品通常都在一个地方,我轻车熟路地找到贾平凹的《秦腔》。
翻开《秦腔》,开篇第一句就是:要我说,我最喜欢的女人还是白雪。看到第一句,一连串的问题就在我的脑海中像是一连串的气泡不断地冒出。《秦腔》以疯子张引生的视角展开,这张引生也就是“我”,没有父母,可以看见神鬼,在村里人眼中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秦腔》便以这疯子的视角将清风街两代农村人对于土地、爱情、家族、婚姻、人情的生活和命运直白地展露给大家评判。
印象最深的情节莫过于引生自宫,引生因为误偷了白雪的内衣被发现,羞愧难当之后竟然挥刀自宫了。引生偷内衣并不全为了生理上的满足感,而是为了能与白雪有更多的联系,却不料被发现,自宫可表达出引生对被发现偷内衣的羞愧,也同时呼应了开篇第一句“我最喜欢的女人还是白雪”。
通篇下来,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发展较慢的农村与新时代的冲突。现在热议的“小镇做题家”,多多少少有作品中夏风的影子:出身于较落后的地区,凭借着读书到了城市,渴望有着和大城市的居民一样的生活,却一边享受着在家乡更高的尊重一边又被城市的人区别对待,回乡镇与引生最爱的白雪结婚,之后生出带有先天缺陷的女孩时又毫不留情地抛弃。这也暗示了身处时代变革时期的人们对生养的故乡与对现代文明追求的冲突与无奈。在时代浪潮之下,有多少人能清楚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与梦想。
鹿鹿(自由职业者,现居南京):我之前喜欢读甘耀明的《邦查女孩》,里面的民俗描写让我感到新奇与动人。后来我有一位西安的朋友很不服气地对我说,那些无法引起他的共鸣。他知道我看过《白鹿原》,便说,那你去看看贾平凹的书吧,你一定没好好读过,西安哪里写得完。后来我想,他推荐贾平凹的原因大概还是因为西安人的一种文化自豪感吧。 于是我看了贾平凹的不少书。他的小说充满了民间烟火气息和世俗色彩。类似娶亲、丧葬、收魂、驱鬼,还有占卜、因果报应、轮回等,糅在贾平凹具有陕西特色的俗语里,让我感受到陕南鲜活的民俗特色。《高老庄》里石头的画、飞碟、白云湫等也显示了一种形而上学式的追索,常让我驻足思考。
后来陈彦的《主角》拿了茅盾文学奖。我看了《主角》,对秦腔产生了向往,又在网页的书评里看到,贾平凹有本书就叫《秦腔》。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你觉得你一辈子都不会对一些书产生兴趣,可是有一天,当你了解了一点点,就会很后悔自己之前怎么会对它们视若无睹。我在坐地铁的途中陆陆续续看完了《秦腔》。看着清风街里形形色色的人物,我总会不自觉地想到我故乡的一条老街。小时候的印象还算深刻,糕饼店,干果货,卖头花的小摊子。小的时候趴在奶奶的肩头,不曾想这些日子是会过去的,原来那时候害怕的镇上的疯子也有可能有着《秦腔》里爱恋的故事。种种都是故乡的印记。当我抬头,从手机里的世界再看看南京地铁上的陌生人,总有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原来我就那样远离了家乡,原来我在全然不同的地域文化里还能靠近我自己的家乡。
最近我又读了《废都》,毕竟搜索“贾平凹”时,《废都》常在榜首。里面有大篇幅的关于性行为的描写,文中主人公庄之蝶与几位女性情感纠葛的线像死结一样解不开,性行为的描写将这些情感提升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角度,颇有得过且过的意味。最后,庄之蝶踏上南行列车确实给我留下了一种痛苦与孤独感。当回忆完这些,我决定明天从头再读一遍,好感受一下是小说的悲剧色彩更浓厚还是我找不到工作更悲伤。
刘静(媒体运营,现居北京):开始接触贾平凹的作品是在小学的时候。那个时候,不知道谁是贾平凹,只记得他的文章偶尔会出现在课本里,页码旁边会标着一行小字,作者:贾平凹。那个时候是按着作者出现次数来加深熟知度的,像鲁迅、老舍这样的大家文章很多,考试时又是重点,自己关于他们了解的也就多了些。提到贾平凹,就只记得当时他那篇文章好像是写风雨的,还记得老师让仔细体味“风”和“雨”的含义。那时哪知道什么感情和手法这些东西,只知道老师只要一说这样,就是又有一大长段的笔记要铺满翻过来的空白页了。一边唉声叹气,一边又跟不上老师读答案的速度要悄悄地问同桌:“表达了什么?”还有一个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他的《风筝》这篇文章,开头还配了一整页的风筝的插图。因为当时自己特别调皮,上课一直说小话,这篇作文不知道罚抄了多少遍,才有了些许印象。
再次看贾平凹的小说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大学读的是与文科相关的专业,教现当代文学的老师陆陆续续换了好几位。对于贾平凹,这几位老师都秉持着一种相对客观的定位,讲得不多,但也好坏都说。恰巧,期末的一次作业中有贾平凹和鲁迅先生的作品,由于鲁迅先生的作品让我不知道从哪下手,纠结之下我选择了贾平凹的作品。也就是那次期末作业,我打开了认识贾平凹的一扇大门,后来随着课程的继续,我还读了贾平凹其他的作品,例如《静虚村记》和《姐妹本纪》《高老庄》,慢慢发现,贾平凹的作品方向很广,不论是散文还是小说,都在比较直白地传达一些自己的情绪价值,比如对于一个问题的思考,自己的情绪变化,偶然的感悟,或者对于社会的、人生的思考,对于哲理的思考,可能是基于功利性的心理,对于贾平凹的作品,我总是能捕捉住一些不属于自己的想法和价值观,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为我所用。我感觉,其实這就是文学的力量了。
林肃(服装店店主,现居西安):《倒流河》不是我最早接触的贾平凹的作品,但却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作品。虽然它是一篇短篇小说,但书中涵盖的内容却是庞大的。这部作品是我无意中在书店发现的。最先吸引我的是这部作品的题目,初见此题我还误以为是地理学知识的书本,打开一看作者是贾平凹,便知我的初始感觉完全是错误的了。这种巨大的误差感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满怀疑惑开始了这部作品的阅读。读完这部作品,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我们总说生命是一条河流,是一条奔腾不息、一路向前的河流,但在贾平凹这里,生命是一条不一般的河,这条河的名字叫作倒流河。所谓倒流河,就是河水倒流的意思。在贾平凹的书中那些人物的生命也像倒流河一样循环反复,从哪里出发最终也回落到哪里。
该书有两条线,一条是顺顺、立本夫妻,另外一条是老笨、宋鱼父子。两组人物,两条线索,往来于倒流河的两岸,他们怀揣着不同的梦想,在这条倒流河的两端往返。顺顺、立本从挖煤暴富之后又破产,他们的财富来源于煤矿,也失之于煤矿,煤变成了钱,钱最后也变成了无用的煤,他们的生活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宋鱼是个懒惰、好赌、投机、谄媚的乡村无赖,他的存在见证了立本的生命轨迹,他本人的生命轨迹也随着立本发生变化,他是依赖立本生存的藤蔓,他的道德缺陷决定了他的人生必定是起落沉浮的,即使赚了钱,但之后很快又会失去。
文章中的老笨是唯一一个没有依附立本的人,他是中国乡民的道德标本,老实、本分、孱弱,对祖辈赖以生存的土地、河流有着深入骨髓的依恋。他是书中最为重要的连接人,虽然描述的笔触不多,但开头结尾都是老笨在场,他的存在就证明了他的重要性。他也是这部小说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因为从他身上我能感受到一种和我爷爷一样的气息。他们都是淳朴的乡村农民,一辈子都守着自己的道德标准,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他们在时代的潮流中坚守本心,不骄不躁。从他身上我学会了许多道理,那些道理影响着我的处世态度和处世原则。
责任编辑 崔耕
统筹整理:邱毓贤
王威廉(作家,文学博士,现居广州):很早就知道作家贾平凹。上小学的时候,读了他一篇叫《丑石》的文章。作为小学生的我,对于读到的一切文章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拜,包括文章的作者。这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名字。尤其对“凹”字,有一种莫名的陌生感。此前只知道“凹”字读“ao”,没想到还可以读“wa”。后来方得知,贾老师原名贾平娃,他自己把“娃”改成了“凹”,那这一字之改令人极为佩服,有如神助!
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书籍几乎是课本以外的所有信息来源,尤其是那些不适合白天的信息。《废都》便是这样一本属于夜晚或者幽暗的神秘之书。我第一次见到《废都》,是在一个司机的座椅下面。他就把书藏在夹缝里边。当时,我们这些孩子在车上玩,无意中把这书给翻了出来,里面那些被删节的□□,立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我倒是没有太吃惊,因为我平时经常读课外书,当时国内很多古籍出版都会采取这种删节方式,还会标注删除了多少字。不会悄无声息地就消失。正因为如此,《废都》□□里面的内容,我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他确实写了,却被出版社删节了。好多年后,我才意识到那是一种写作策略,那里面的文字应该是从来都不存在的。后来,网上流传了好几个全文版的《废都》,确实发现里面填的句子是不一样的,那些人煞费苦心地进行完形填空,让字数跟书中标注的删除字数达成一致,这也造就了一桩很奇特的文化景观。
当走上写作这条道路之后,我再读贾平凹,就换了一种眼光来看待他的作品。此前,我只是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有着很强的猎奇感,也有着很强的隔膜感,眼光终究是外在的;但当成为一个写作者后,我反复揣摩着他的文章,方才认识他的文风和腔调的独特性有多么强。有段时间,我睡觉前喜欢看他的散文,他的散文并没有蒙田的散文那么具有思辨性,确实谈不上深刻,但在他的散文中有一种平实的东西、日常的东西,带给你一种聊天的腔调。你读的时候,就像是一个很会讲话的朋友找你聊天,陪着你喝几杯不浓不淡的茶。这番滋味,也是文学的趣味之一。
丁小龙(青年作家、《延河》杂志编辑,现居西安):时间回溯到2003年的那个暑期。中考结束后,我卖掉了自己所有的课本、参考书与试卷,一身空空地回到了村庄,等待中考成绩的揭晓。在我的前面,只有两条路:要么继续去镇上读普通高中,要么去县城读重点高中。我渴望去县城读书,渴望见识更广阔的世界。生平第一次,我领悟到了等待的真实含义。我把自己的焦灼告诉了伯父。他点了点头,把我领向了他的书柜。他从书架上取出了两本书,递给了我,说:“无论啥时候,读书总是没错的。”
回到家后,我开始交替着读这两本书:一本是《泰戈尔诗选》,另外一本是《贾平凹散文精选》。我生平第一次体验到了“忘我”的境界,而书籍也庇护了少年的我。揭晓成绩的那天上午,我刚好读完了这两本书。那年,我以全镇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我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伯父。
在这两本书的启发下,我也开始了自己所谓的创作。我从小卖部买了最好的笔记本。每天临睡前,我都会在纸上写写画画,不是日记,而是散文和诗歌。我把笔记本锁在柜子里,不想让别人发现我的秘密。多年后的某一天,当我重新打开这个笔记本,重新与少年的自己在纸上相遇时,我依旧可以体验到当年的热情、纯真与喜乐。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我以后也想成为一名作家。
上了大学后,我在图书馆借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就是贾平凹的《浮躁》。在当时浮躁的心境下,这部作品给了我镇静剂般的阅读体验,仿佛遁入山水之间,仿佛看到了生活表象下的暗光与暗涌。读完《浮躁》后,我又陆续找来《秦腔》《高老庄》《怀念狼》《白夜》《高兴》等作品,一部接着一部阅读,仿佛是跨过一座接一座的山。最震撼我的作品是《废都》。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向死而生的心灵史。
在北师大读研究生时,我为寻找合适的论题而煞费苦心,甚至会在夜里梦见自己迷失于黑暗森林。有一天上午,我站在阳台上,凝视着不远处的秦岭,心里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处言说。没过多久,天光拨开了云雾,照亮了这座城市,也照亮了我的心。我从书架上取出了贾平凹的《老生》,在心底默念了封底的那首诗,突然间明白了自己论文的方向。
时间回到2017年的冬天。我回到了老家,带着自己的第一本书去后坡上看伯父。伯父已经去世十年了。我在他坟前烧了自己的书,对着火光说道:“伯,我来看你了,我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
邱毓贤(现当代文学在读硕士,现居福州):我已然忘记何时第一次接触贾平凹的作品了。在记忆里,我更多的不是纠结作品情节,而是纠结“凹”的读音,时常念错,反复纠正,乐此不疲。
贾平凹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但我总将其与西北粗粝的沙土相联,不愿主动翻阅。跨专业考研究生读文学方面的书时,文学史教材上有对他的介绍,于是我顺藤摸瓜读了《浮躁》与《秦腔》。《浮躁》敏锐地打开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侵袭下沉渣泛起的精神现象,以粗笨古拙处理乡野的鸡毛蒜皮,虽缺少了圆柔细腻的转圜,后半部分说教意味略重,但也贴合了《浮躁》所书写的世界。《秦腔》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书。“众声喧哗”的清风街对话与“嵌入”的戏曲片断,增添了文本的多重意蕴。阅读作者对清风街的书写,创伤性的人物身体空间书写,记忆空间与联想、梦境等想象空间的书写,我时有猝然被击中的疼痛感。瓷实的乡村日常生活出来了,史诗性的寓言也诞生了。之后我又在图书馆的架子上惊喜地遇见了《废都》——“禁书”总是传奇的。读完《废都》时正是深夜,但深夜并不都那么安静。有人喝醉了,在吵嚷。我深深地叹了口气,有一种焚琴煮鹤的败坏感袭来。在我的阅读期待里,作品大概还是得端着点什么,无论端的方式得体还是不得体,也无论端着的是白雪还是疯子。
可喜的是,贾平凹对乡村伦理和政治生态的反思在《带灯》里得以延续和拓展。《带灯》以担任基层综治办主任的女干部带灯为叙事视角,剖开了新时期乡镇的横截面,情节舒缓演进。唯一在烦琐真实的“恶”里冲刺的是带灯,就如带灯所说“挣扎或许会减少疼的”。或许有人认为,小说平淡琐碎,并无大奸大恶,张力不足。结局带灯的疯,可能有点出人意料。我想,带灯正是以疯来照亮未偿的执拗。她清醒时,坠在網里,只有她疯了,挣扎才能停止。 在贾平凹的作品里,我常常陷入迷惑,但我仍然佩服他让文本中的每一个人都发出自己的声音。如贾平凹自言“我有使命不敢怠,站高山兮深谷行”,他书写出那么多可以让我们辨认出来的面孔,像金狗、庄之蝶、引生、带灯等,拥有了不自我重复的文学尊严。
胡文曦(文化研究系在读博士,现居深圳):初中课堂上,语文老师将贾平凹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你们知道这个名字怎么读吗?”我们异口同声,“贾平ao!”语文老师笑了,“贾平凹原名贾平娃,他改名后为纪念原来的名字,取了凹这个字通‘洼’的读音。”这段改名轶事让贾平凹在我心中多了几分神秘色彩,这该是多么念旧又执拗的人啊。
少年时,我偏爱贾平凹写童年的散文。记得有一篇叫《我的小学》,作者回忆了他的小学老师。主人公“我”是个调皮天真的孩子,爱捣蛋爱玩耍但又对人真诚友好,女教师发现了“我”的文学才华,并鼓励引导“我”创作,可谓是“我”文学创作路上的第一位启蒙教师。作者没有详细描绘女老师的相貌和生平,也没有用太过华丽的语句,仅仅描绘了老师数次对“我”的笑容,一个友善开明又爱生如子的老师形象便呼之欲出。贾平凹对人性也有过人的洞察力。他写道,朋友分两类,“生活关照型的朋友可能了解我身上的每一个痣,不一定了解我的心,精神交流型的朋友可能了解我的心,却又常常拂我的意。快乐来了,最快乐的是自己,苦难来了,最苦难的也是自己。”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也开始能读出这文中的苦味来。我也爱读那些带有文化批判的散文。《弈人》是一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文化散文。国人爱下棋、爱看棋,但是这下棋背后又有怎样的文化心理?贾平凹犀利地指出,我们爱做将做帅,也崇拜权势,千年的官本位文化在弈棋中彰显得淋漓尽致。
贾平凹的文章主题多变,但都带有乡村作家的温情与淳朴,让人对传统、乡村生出怀念。更难得的是,其文字流畅生动,将方言很好地融入了书面语,让我这个南方人读来也津津有味。
贾平凹极为高产,自20世纪80年代在寻根文学浪潮中异军突起,二十余年笔耕不辍,近些年来更是以一年一部的节奏出版作品。但是慢慢地,我对阅读他的长篇巨著有些厌倦。他对传统的执着是否过了头?他热爱乡村,怀念乡村,歌颂乡村,但对城市的批判显得不够理性。无论是《极花》中对拐卖儿童的农村男性无条件的同情还是在《废都》中对于城市知识分子略显单薄的嘲弄,都无法得到我的认同。作品中对性爱、暴力不节制的描绘,也让我有些审美疲劳。我仍是怀念那个写《月鉴》的贾平凹。“亏得月的镜子,把一切纷纷乱乱都理得多么明白!”
王睿楠(教育机构老师,现居武汉):开始工作以后,为了维持自己阅读和思考的习惯,我会定期买一些书摆在家里。购书的时候偶然看见贾平凹的《秦腔》,我突然惊觉,对“贾平凹”之名如此熟悉,对他的作品却如此陌生——除了已经毫无印象的教科书节选,我竟从未拜读过贾平凹的作品。为了弥补我的无知,我将这本《秦腔》加入了购物车,每每睡觉前,翻上几页。初读《秦腔》,印象不是太好。我虽文学造诣浅薄,但愿意相信文学是一门关于文字的艺术,它本身就是充满美感的,一首好诗带给人的美学体验和想象空间绝不比一幅名画差。我顶不喜欢见作家用写低俗的文字玷污文学的纯洁和高雅,所以,《秦腔》才翻到前几页的时候,我很没有兴趣往下读。我理解他的写实,但也怨他太写实,从“屎”“尿”“ ”等粗鄙之语,到引生的一些称不上高尚的观点及做法,他如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里一个“疯子”眼中的农村社会。我从心底里反对他因为纪实性,而忽略了文学的美感,把“丑”的东西搬进文学作品,给读者带来不美的阅读体验。
多读一些之后,便觉“真香”了。最初有多反感这真实,尔后就有多迷恋这真实。我先前以为“丑”的东西,原来偏偏就是真实。我看到的肤浅的美丑,不过是人们虚伪的打扮而已。贾平凹的文风看似粗野,实则藏着很多细品来才能发觉的温柔与沉思。我再没见过谁像他这般,将陕北农民与农村生活还原得如此细腻。读他的作品,仿佛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意识从身体里抽离,完全沉浸到他笔下的世界。每一个人物都在自己的眼前,有血有肉地活着,清风街的故事仿佛自己亲身体验般一幕幕上演。
我爱上了这初见时并不喜欢的真实,它让我从枯燥无味的现实生活中得到暂时的解脱。
李在林(公务员,现居武汉):我的父亲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从小就狠抓我的阅读和背古诗。在他的督促和循循善诱下,小学和中学时期我读了不少文学名著。大概是在高一的暑假,他给我布置了8本书的阅读任务。那一年刚好是莫言获得诺奖,书单上有了《蛙》《红高粱》等,还有贾平凹的《商州初录》《爱的踪迹》《怀念狼》。
《怀念狼》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一看书名,我就想起小时候看的关于狼的绘本,还有《狼王梦》《野性的呼唤》这些写狼的书,我对狼这种动物充满敬意,很好奇作者会怎么描写狼这种动物。长期與狼群抗争的打猎队慢慢成了保护狼的协会成员,作者通过描写人与狼之间敌对又共生的关系,启示我们要关注生态平衡的问题,让我们对野生动物和生态都要保持敬畏之心。我喜欢他的行文笔法,洋洋洒洒,没有阅读障碍。其他两本已经记不得讲什么了。
我很少看散文集,总感觉很多散文看了就忘,没有小说那种引人入胜的情节就很难让我翻阅完。但是有时候也会被一些情感浓郁的散文感动。之前在电视节目上看到贾平凹的散文被朗读出来,我信手翻开电子书,在不太耐烦的心绪下我竟然越看越沉静。《写给母亲》《纺车声声》《贺母寿》《我不是个好儿子》一连看了好几遍,笔触饱含深情,怪不得朗读出来能感动千万人。看他描写母亲,我也不禁思考我和父母亲的关系。我们做儿女的都是父母手里的风筝,无论走多远,父母的关心都不会迟到。“母亲做的饭菜我爱吃。但母亲永远怕我饿着,每顿总是让我多吃。”天下做母亲的都是这样,我妈对我吃饭重视得很,生怕饿到我,我每次吃她做的饭菜总能感受到深深的爱。我还年轻,父亲身体也算健康,暂时还不用体会到《祭父》中失去亲人的痛苦,但我还是被他的文章所感动。贾平凹的散文还有很多精品,改变了我对散文的“偏见”,深情的书写一样可以让人叹为观止。 刘寒禹(律师,现居长沙):我最早接触到贾平凹的作品应该是在小学,还记得那篇课文《丑石》写得很生动,“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这句比喻一直留在我脑海里,此后考试写作文特别喜欢模仿这一句。多年以后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指定篇目上又看到《丑石》,倍感熟悉,小时候总把“枝蔓”的“蔓”是念成“慢”,现在才知道念“万”的音。
大学时,偶然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朗读者》上面听到斯琴高娃朗读《写给母亲》,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足以让人潸然泪下。知道是贾平凹写的散文,我就去搜他的散文来看。微信读书里挺多人在看贾平凹的小说《废都》《秦腔》等等,我看小说总感觉太长了,很多时候看了半小时就去忙别的事情,我倒喜欢看些精短的散文。很佩服小说家可以把散文写得这么好,写给亲人的散文太动人了,沉甸甸的情感埋在每一句话里。不知道是不是他在小说上的成就更高,但我觉得他的散文是十分出彩的。
我喜欢看些有趣的散文,贾平凹的《舌尖上的西北》刚好满足了我的期待。常言道“民以食为天”,这部关于美食的散文,读起来轻松愉快,妙趣横生,用文字就能把陕西小吃的香气传递给读者。让我印象最深的描写是他把油条的制作过程同包办婚姻联系起来,“其做法真令人想起包办婚姻,但经油一炸,两根面条相缠相粘,合二为一,活该是先结婚后恋爱了”,实在是妙笔生花,在生活中看到油条总是情不自禁想说:“嚯,吃它个包办婚姻!”他的家乡是美食天堂吧,才能有这么多琳琅满目的小吃,当我有机会去陕西旅游时,羊肉泡馍、岐山面、醪糟、凉皮子、柿子糊塌……一定要通通尝个遍。他还写了品酒、吃茶,对饮食文化都有涉及。毋庸置疑,他对西北饮食文化的书写是成功的,可以当作推介陕西的一张文化名片。现在工作越来越忙,很难主动去深度阅读,偶尔有时间翻翻书,看看带点趣味性、文笔好的散文,对我的生活来说是很好的调味剂。
吴婷婷(客户经理,现居合肥):我接触到贾平凹《极花》这部作品是在大学的时候。有一天和舍友谈到妇女被拐卖的问题,我说,“如果是我,我肯定逃不出来只能选择一死了之。”舍友说道,你可以看看贾平凹的作品《极花》,那是一部讲述在城市生活的女子被拐卖到偏远地区的故事。我本着了解那些被拐卖女子的人生经历开始了这部作品的阅读。
小说的主人公胡蝶是一个从乡村到城市生活的女孩,她一心想当城里人,却不幸被拐卖。她从拐卖到出逃,最后又回到被拐卖的乡村。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心情一直是压抑状态,我不禁想着如今的中国已经是一个文明且发达的国家,可拐卖这种事情却一直存在,而拐卖的对象一直都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面对这些事情时总是无能为力、无法自救,最后都成了牺牲品。可这些被拐卖的人又有谁能记得他们呢,也许只有他们的父母吧。社會上又有多少人能够为他们发声,他们只会将这些被拐卖的人当作谈资和牟利的噱头。
就如书中的胡蝶,她在被拐卖的过程中经历了多少折磨与羞辱,虽然最后她被解救了,可解救的只是她的身体,她的精神依然在被绑架的状态。回到家中的她已经不是原来的她,形形色色的人来看望她,只为听她的故事,他们就像是鲁迅书中听热闹的人一样,而胡蝶就像《祝福》里的祥林嫂,别人不会同情她的遭遇,只会远离她,当她是笑话,甚至嘲讽她、侮辱她。精神上的摧残就像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胡蝶想念着孩子,但她更受不了的是社会的眼光。胡蝶的回去是社会造成的结果,他们让女性被拐卖,又让女性受到社会的歧视,这样只会造成更多的女性被拐卖后放弃挣扎与反抗,选择麻木和接受这些既定的事实。《极花》是一部具有浓郁现实主义特色的小说,使人深思。它不仅让我们思考如何让那些被拐卖的女性重回社会,更让我们思考农村男性的婚姻问题,我们的社会不应该让每一个像胡蝶这样的女孩无辜地成为解决农村男性婚姻问题的牺牲品。
陈俊晓(设计师,现居厦门):我从小就是一个比较喜欢阅读的人,从网络小说开始,随着时间的增长慢慢地就开始追求文笔更好、更具有故事性与寓意的作品。后来我在视频网站上无意间看到新推出的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出于对文学的热爱,不由自主地就点击进去观看。纪录片的第一集就是讲述贾平凹的故事。在纪录片中,讲述了贾平凹创作的历程与他成长环境的风土人情,其中提到了贾平凹为了创作,会步行几十公里去不同的村庄集镇和当地的居民谈心唠嗑,这是我未了解的收集素材与还原故事真实性的方法。由此,我对贾平凹的作品产生了浓烈的兴趣。看完纪录片的那个下午,我马不停蹄走向图书馆。文学类的作品通常都在一个地方,我轻车熟路地找到贾平凹的《秦腔》。
翻开《秦腔》,开篇第一句就是:要我说,我最喜欢的女人还是白雪。看到第一句,一连串的问题就在我的脑海中像是一连串的气泡不断地冒出。《秦腔》以疯子张引生的视角展开,这张引生也就是“我”,没有父母,可以看见神鬼,在村里人眼中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秦腔》便以这疯子的视角将清风街两代农村人对于土地、爱情、家族、婚姻、人情的生活和命运直白地展露给大家评判。
印象最深的情节莫过于引生自宫,引生因为误偷了白雪的内衣被发现,羞愧难当之后竟然挥刀自宫了。引生偷内衣并不全为了生理上的满足感,而是为了能与白雪有更多的联系,却不料被发现,自宫可表达出引生对被发现偷内衣的羞愧,也同时呼应了开篇第一句“我最喜欢的女人还是白雪”。
通篇下来,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发展较慢的农村与新时代的冲突。现在热议的“小镇做题家”,多多少少有作品中夏风的影子:出身于较落后的地区,凭借着读书到了城市,渴望有着和大城市的居民一样的生活,却一边享受着在家乡更高的尊重一边又被城市的人区别对待,回乡镇与引生最爱的白雪结婚,之后生出带有先天缺陷的女孩时又毫不留情地抛弃。这也暗示了身处时代变革时期的人们对生养的故乡与对现代文明追求的冲突与无奈。在时代浪潮之下,有多少人能清楚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与梦想。
鹿鹿(自由职业者,现居南京):我之前喜欢读甘耀明的《邦查女孩》,里面的民俗描写让我感到新奇与动人。后来我有一位西安的朋友很不服气地对我说,那些无法引起他的共鸣。他知道我看过《白鹿原》,便说,那你去看看贾平凹的书吧,你一定没好好读过,西安哪里写得完。后来我想,他推荐贾平凹的原因大概还是因为西安人的一种文化自豪感吧。 于是我看了贾平凹的不少书。他的小说充满了民间烟火气息和世俗色彩。类似娶亲、丧葬、收魂、驱鬼,还有占卜、因果报应、轮回等,糅在贾平凹具有陕西特色的俗语里,让我感受到陕南鲜活的民俗特色。《高老庄》里石头的画、飞碟、白云湫等也显示了一种形而上学式的追索,常让我驻足思考。
后来陈彦的《主角》拿了茅盾文学奖。我看了《主角》,对秦腔产生了向往,又在网页的书评里看到,贾平凹有本书就叫《秦腔》。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你觉得你一辈子都不会对一些书产生兴趣,可是有一天,当你了解了一点点,就会很后悔自己之前怎么会对它们视若无睹。我在坐地铁的途中陆陆续续看完了《秦腔》。看着清风街里形形色色的人物,我总会不自觉地想到我故乡的一条老街。小时候的印象还算深刻,糕饼店,干果货,卖头花的小摊子。小的时候趴在奶奶的肩头,不曾想这些日子是会过去的,原来那时候害怕的镇上的疯子也有可能有着《秦腔》里爱恋的故事。种种都是故乡的印记。当我抬头,从手机里的世界再看看南京地铁上的陌生人,总有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原来我就那样远离了家乡,原来我在全然不同的地域文化里还能靠近我自己的家乡。
最近我又读了《废都》,毕竟搜索“贾平凹”时,《废都》常在榜首。里面有大篇幅的关于性行为的描写,文中主人公庄之蝶与几位女性情感纠葛的线像死结一样解不开,性行为的描写将这些情感提升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角度,颇有得过且过的意味。最后,庄之蝶踏上南行列车确实给我留下了一种痛苦与孤独感。当回忆完这些,我决定明天从头再读一遍,好感受一下是小说的悲剧色彩更浓厚还是我找不到工作更悲伤。
刘静(媒体运营,现居北京):开始接触贾平凹的作品是在小学的时候。那个时候,不知道谁是贾平凹,只记得他的文章偶尔会出现在课本里,页码旁边会标着一行小字,作者:贾平凹。那个时候是按着作者出现次数来加深熟知度的,像鲁迅、老舍这样的大家文章很多,考试时又是重点,自己关于他们了解的也就多了些。提到贾平凹,就只记得当时他那篇文章好像是写风雨的,还记得老师让仔细体味“风”和“雨”的含义。那时哪知道什么感情和手法这些东西,只知道老师只要一说这样,就是又有一大长段的笔记要铺满翻过来的空白页了。一边唉声叹气,一边又跟不上老师读答案的速度要悄悄地问同桌:“表达了什么?”还有一个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他的《风筝》这篇文章,开头还配了一整页的风筝的插图。因为当时自己特别调皮,上课一直说小话,这篇作文不知道罚抄了多少遍,才有了些许印象。
再次看贾平凹的小说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大学读的是与文科相关的专业,教现当代文学的老师陆陆续续换了好几位。对于贾平凹,这几位老师都秉持着一种相对客观的定位,讲得不多,但也好坏都说。恰巧,期末的一次作业中有贾平凹和鲁迅先生的作品,由于鲁迅先生的作品让我不知道从哪下手,纠结之下我选择了贾平凹的作品。也就是那次期末作业,我打开了认识贾平凹的一扇大门,后来随着课程的继续,我还读了贾平凹其他的作品,例如《静虚村记》和《姐妹本纪》《高老庄》,慢慢发现,贾平凹的作品方向很广,不论是散文还是小说,都在比较直白地传达一些自己的情绪价值,比如对于一个问题的思考,自己的情绪变化,偶然的感悟,或者对于社会的、人生的思考,对于哲理的思考,可能是基于功利性的心理,对于贾平凹的作品,我总是能捕捉住一些不属于自己的想法和价值观,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为我所用。我感觉,其实這就是文学的力量了。
林肃(服装店店主,现居西安):《倒流河》不是我最早接触的贾平凹的作品,但却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作品。虽然它是一篇短篇小说,但书中涵盖的内容却是庞大的。这部作品是我无意中在书店发现的。最先吸引我的是这部作品的题目,初见此题我还误以为是地理学知识的书本,打开一看作者是贾平凹,便知我的初始感觉完全是错误的了。这种巨大的误差感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满怀疑惑开始了这部作品的阅读。读完这部作品,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我们总说生命是一条河流,是一条奔腾不息、一路向前的河流,但在贾平凹这里,生命是一条不一般的河,这条河的名字叫作倒流河。所谓倒流河,就是河水倒流的意思。在贾平凹的书中那些人物的生命也像倒流河一样循环反复,从哪里出发最终也回落到哪里。
该书有两条线,一条是顺顺、立本夫妻,另外一条是老笨、宋鱼父子。两组人物,两条线索,往来于倒流河的两岸,他们怀揣着不同的梦想,在这条倒流河的两端往返。顺顺、立本从挖煤暴富之后又破产,他们的财富来源于煤矿,也失之于煤矿,煤变成了钱,钱最后也变成了无用的煤,他们的生活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宋鱼是个懒惰、好赌、投机、谄媚的乡村无赖,他的存在见证了立本的生命轨迹,他本人的生命轨迹也随着立本发生变化,他是依赖立本生存的藤蔓,他的道德缺陷决定了他的人生必定是起落沉浮的,即使赚了钱,但之后很快又会失去。
文章中的老笨是唯一一个没有依附立本的人,他是中国乡民的道德标本,老实、本分、孱弱,对祖辈赖以生存的土地、河流有着深入骨髓的依恋。他是书中最为重要的连接人,虽然描述的笔触不多,但开头结尾都是老笨在场,他的存在就证明了他的重要性。他也是这部小说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因为从他身上我能感受到一种和我爷爷一样的气息。他们都是淳朴的乡村农民,一辈子都守着自己的道德标准,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他们在时代的潮流中坚守本心,不骄不躁。从他身上我学会了许多道理,那些道理影响着我的处世态度和处世原则。
责任编辑 崔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