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对职业学校教学内容特别是教科书编写中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渗透人文精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职业学校 教学内容 改革
一、教育现状
社会是动态的,人的思想也应是动态的,教育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但回顾我们的教育发展不难发现,不断变化的是教育的手段和教育的设施,而不变的是对人文学科的冷漠。无论是当年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还是今天的“学好电脑和外语,迎接挑战抓机遇”都无例外地把人文学科排除在外。以育人、树人为宗旨的教育被沦为单纯的知识传授和训练,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价值、情感地位被泯灭。教育表现出赤裸裸的急功近利。在这种教育氛围中,教育的功能被扭曲了。本来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思想、智力、情感、体力、技能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的人,而我们的教育在实际上只是从纯功利目的出发,致力于所谓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实际是以分数衡量教学质量或升学率)。按照辩证唯物的观点,智力包括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同时还包括艺术的认识活动和自我认识活动。艺术的认识活动是主体以直觉、情感的方式去认识对象;自我认识活动是人对自身的认识。显然,就智力培养来说,我们的教育也是不完全的,因为它实际上局限于理性品质的培养,而理性品质是很难孤立发展的,它只有在人的综合能力(体力、智力、群体力量、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中才能得以提高。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教育进入误区。
当我们发现教育未达预期目的时,就开始在教学方法、管理方法上找原因,于是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实际是提高学习成绩),各种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纷至沓来,各显身手,结果收效甚微。可是我们仍然在原有观念基础上去检讨我们的教学方法,去反思我们的管理方法,去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其实,教育质量的不尽如人意,其关键在于由教育理念决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机制的不合理,而不在于教学方法,更不是我们的教师不努力。
由于我们严重忽视了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忽视了教育的理性功能与情感功能的有机结合,严重侵犯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把学生当成了被动的知识接收器。由于难以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失去了学习兴,失去了自我,学习由一种向往变成了一种负担,学生由学习的主人变成了学习的奴隶。
二、教育改革的必然性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是现实世界的中心,人类活动必须从人类自身出发来思考人的本质和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人类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认识世界去改造世界,使之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由此得出如下结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受教育者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使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并实现自我完善,在实现自我完善的同时获得幸福。这就是教育思想的核心,它的指向是使主体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得到和谐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把教学的认知功能与情感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成为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1.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注重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学校向社会输送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工人阶级的新鲜血液。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不仅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文明程度,而且对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教学内容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让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脚踏实地、艰苦创业的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境界。为此,所有教科书的编写都应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进入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成为重要生产力,并且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于是,人们对它的作用过分“高估”,以为人类的一切问题都可以用科学技术来圆满解决,因而人文文化被虚置了。其实,科学技术并非万能,因为人类的情感、意志、审美意识等意识层面的问题,是需要通过感受、体验乃至直觉、顿悟等发挥作用而加以解决的。科学技术可以提供日益强大的、有效的工具理性,却不能满足人们对政治理论和伦理道德等意识层面的需求,无法提供人类区别于禽兽的价值理性。当今社会的种种“现代病”表现出了工具理性愈强大,人们的正义感、使命感、公德心、自尊心却愈减弱。医治之方只能是弘扬人文精神,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我们要用人文精神去弥补由于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空虚带来的当今学生的人格缺陷,实现完善人格的教育宗旨。
加强情感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编写,要摆脱单纯说教的面孔。思想教育不是一种知识性教育,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一种情感培养,其目标是提高人的道德修养。而道德修养实质上是人的情操的陶冶,是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是内心世界的净化,人们的道德评价应该是一种理性判断,但在实际上是一种情感判断而非理性判断。目前,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是一种枯燥的知识说教,并且是一些与现实不符,连说教者都不接受的内容。思想政治课不应该成为单纯思想品德知识的传授;不应该只是告诉学生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而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应该十分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对社会现象要从社会根源、历史根源、阶级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心悦诚服。
教科书还应该介绍一些学科发展史,介绍一些科学发明、创造的过程,这样既能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又能使学生认识到人类认识大自然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充满艰难的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人类就是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完成自身改造的,任何科学成果的取得,都不是轻而易举的。让学生从科学家们那艰辛的劳动和不懈的追求中得到启迪和激发,从而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2.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学生除了应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教学内容应突出实践性,特别注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实习环节的教学。专门工艺课教材要按专题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编写,突出内容的实用性。 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也应加大实验、实习分量,教科书要用科学原理去阐释活生生的现实,要从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入手,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不但选择典型的简单事例,也选择复杂事例。分析要详尽、全面、准确。通过对事例的分析,让学生掌握认识的方法、分析的方法,变知识性学习为过程性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知识经济需要具有现代知识结构的创新型人才,职业技术学校必须适应这一要求,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为此,教学内容应及时反映各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时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水平、新成果。通过对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理论的介绍,使学生在接受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的紧迫感,意识到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意识到不学习就意味着落后,不创新就意味着被淘汰。
教材的相对稳定性难以完全适应紧跟形势的要求,因此,要保证教学内容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理论,除教科书编写时要剔除陈旧内容补充新知识提高编写质量外,还应及时编写一些针对教学内容的科技读物供教学参考,也要积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以弥补教材由于滞后性带来的不足。
4.教学内容要体现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之一,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与竞争一样,它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合作性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合作的地位、作用将日益重要。今天的学生,毕业后面对的将是多元、复合、多变的社会,他们不仅应该在学校学得如何竞争,更应该学会如何合作,因为合作是人类社会的本质要求。目前,我们的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的问题非常严重。过去,我们的教育一直过多地强调竞争而忽视了合作。这种育人观念把一个人的成功建立在其他人的失败之上,把别人的成功视为自己的失败。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养成的是一种扭曲了的竞争意识和与之相适应的利己行为。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大都缺乏合作意识,少有利他行为,缺乏与他人相处与交往的基本技能。在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的今天,这种状况令人非常担忧。为此,我们的教学内容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除去在思想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外,其他教科书从内容传授到习题、科目训练都要设计一些由小组共同完成的题目和竞赛内容,积极渗透合作精神。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面对现代教育理念的呼唤,全体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投身教育改革的大潮,用我们的共同努力去创造职业技术教育的辉煌。
(责编 潘冰)
关键词:职业学校 教学内容 改革
一、教育现状
社会是动态的,人的思想也应是动态的,教育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但回顾我们的教育发展不难发现,不断变化的是教育的手段和教育的设施,而不变的是对人文学科的冷漠。无论是当年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还是今天的“学好电脑和外语,迎接挑战抓机遇”都无例外地把人文学科排除在外。以育人、树人为宗旨的教育被沦为单纯的知识传授和训练,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价值、情感地位被泯灭。教育表现出赤裸裸的急功近利。在这种教育氛围中,教育的功能被扭曲了。本来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思想、智力、情感、体力、技能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的人,而我们的教育在实际上只是从纯功利目的出发,致力于所谓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实际是以分数衡量教学质量或升学率)。按照辩证唯物的观点,智力包括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同时还包括艺术的认识活动和自我认识活动。艺术的认识活动是主体以直觉、情感的方式去认识对象;自我认识活动是人对自身的认识。显然,就智力培养来说,我们的教育也是不完全的,因为它实际上局限于理性品质的培养,而理性品质是很难孤立发展的,它只有在人的综合能力(体力、智力、群体力量、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中才能得以提高。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教育进入误区。
当我们发现教育未达预期目的时,就开始在教学方法、管理方法上找原因,于是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实际是提高学习成绩),各种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纷至沓来,各显身手,结果收效甚微。可是我们仍然在原有观念基础上去检讨我们的教学方法,去反思我们的管理方法,去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其实,教育质量的不尽如人意,其关键在于由教育理念决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机制的不合理,而不在于教学方法,更不是我们的教师不努力。
由于我们严重忽视了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忽视了教育的理性功能与情感功能的有机结合,严重侵犯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把学生当成了被动的知识接收器。由于难以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失去了学习兴,失去了自我,学习由一种向往变成了一种负担,学生由学习的主人变成了学习的奴隶。
二、教育改革的必然性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是现实世界的中心,人类活动必须从人类自身出发来思考人的本质和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人类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认识世界去改造世界,使之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由此得出如下结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受教育者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使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并实现自我完善,在实现自我完善的同时获得幸福。这就是教育思想的核心,它的指向是使主体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得到和谐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把教学的认知功能与情感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成为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1.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注重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学校向社会输送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工人阶级的新鲜血液。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不仅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文明程度,而且对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教学内容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让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脚踏实地、艰苦创业的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境界。为此,所有教科书的编写都应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进入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成为重要生产力,并且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于是,人们对它的作用过分“高估”,以为人类的一切问题都可以用科学技术来圆满解决,因而人文文化被虚置了。其实,科学技术并非万能,因为人类的情感、意志、审美意识等意识层面的问题,是需要通过感受、体验乃至直觉、顿悟等发挥作用而加以解决的。科学技术可以提供日益强大的、有效的工具理性,却不能满足人们对政治理论和伦理道德等意识层面的需求,无法提供人类区别于禽兽的价值理性。当今社会的种种“现代病”表现出了工具理性愈强大,人们的正义感、使命感、公德心、自尊心却愈减弱。医治之方只能是弘扬人文精神,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我们要用人文精神去弥补由于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空虚带来的当今学生的人格缺陷,实现完善人格的教育宗旨。
加强情感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编写,要摆脱单纯说教的面孔。思想教育不是一种知识性教育,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一种情感培养,其目标是提高人的道德修养。而道德修养实质上是人的情操的陶冶,是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是内心世界的净化,人们的道德评价应该是一种理性判断,但在实际上是一种情感判断而非理性判断。目前,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是一种枯燥的知识说教,并且是一些与现实不符,连说教者都不接受的内容。思想政治课不应该成为单纯思想品德知识的传授;不应该只是告诉学生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而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应该十分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对社会现象要从社会根源、历史根源、阶级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心悦诚服。
教科书还应该介绍一些学科发展史,介绍一些科学发明、创造的过程,这样既能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又能使学生认识到人类认识大自然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充满艰难的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人类就是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完成自身改造的,任何科学成果的取得,都不是轻而易举的。让学生从科学家们那艰辛的劳动和不懈的追求中得到启迪和激发,从而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2.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学生除了应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教学内容应突出实践性,特别注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实习环节的教学。专门工艺课教材要按专题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编写,突出内容的实用性。 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也应加大实验、实习分量,教科书要用科学原理去阐释活生生的现实,要从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入手,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不但选择典型的简单事例,也选择复杂事例。分析要详尽、全面、准确。通过对事例的分析,让学生掌握认识的方法、分析的方法,变知识性学习为过程性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知识经济需要具有现代知识结构的创新型人才,职业技术学校必须适应这一要求,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为此,教学内容应及时反映各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时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水平、新成果。通过对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理论的介绍,使学生在接受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的紧迫感,意识到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意识到不学习就意味着落后,不创新就意味着被淘汰。
教材的相对稳定性难以完全适应紧跟形势的要求,因此,要保证教学内容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理论,除教科书编写时要剔除陈旧内容补充新知识提高编写质量外,还应及时编写一些针对教学内容的科技读物供教学参考,也要积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以弥补教材由于滞后性带来的不足。
4.教学内容要体现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方式之一,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与竞争一样,它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合作性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合作的地位、作用将日益重要。今天的学生,毕业后面对的将是多元、复合、多变的社会,他们不仅应该在学校学得如何竞争,更应该学会如何合作,因为合作是人类社会的本质要求。目前,我们的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的问题非常严重。过去,我们的教育一直过多地强调竞争而忽视了合作。这种育人观念把一个人的成功建立在其他人的失败之上,把别人的成功视为自己的失败。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养成的是一种扭曲了的竞争意识和与之相适应的利己行为。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大都缺乏合作意识,少有利他行为,缺乏与他人相处与交往的基本技能。在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的今天,这种状况令人非常担忧。为此,我们的教学内容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除去在思想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外,其他教科书从内容传授到习题、科目训练都要设计一些由小组共同完成的题目和竞赛内容,积极渗透合作精神。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面对现代教育理念的呼唤,全体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投身教育改革的大潮,用我们的共同努力去创造职业技术教育的辉煌。
(责编 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