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新课程之后,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有识之士正在积极倡导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学生学习方式上,教师正在积极钻研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 其中,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是指在教师的教学条件下学生高质量的学习;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生学习的组织方式的一种类型,是学生通过群体性互相交流而取得的学习效果的一种形式;探究学习也叫发现式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指学习如科学家搞新发明一样,自己从旧知识的学习中发现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 当前以“新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正朝着有利于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目标迈进,倡导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很少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化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个体与群体的互动、群体与群体的互动. 教与学朝着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里,我校数学教研组提出建构“自学——讨论——辅导”的主体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正是探索今天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怎样做,学生应该怎样学,教学过程应该怎样组织等问题.
二、建构“自学——讨论——辅导”的主体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理解
构建“自学——讨论——辅导”的主体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充分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个性特征、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的不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学为主体,以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为方式,以课堂互动为重点,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景,让学生自主、主动、活泼、有序地参与课堂活动. 加强数学课程内容、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的联系,选择学生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和价值观的内容,通过教学时空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手段开放、教学组织形式开放、课堂学习方法开放及开放式习题教学等现代开放式教学手段,合理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发展能力和科学素养,帮助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所谓“开放式教学手段”主要指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介、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开放,其中以教学方法能否激起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关键,学生是否全身心积极投入学习,是学习结果在个体身上产生明显差异的表现. 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组织模式,重视教学方法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习题开放、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开放.
教学方法开放:设计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以“讨论”式“收集和分析材料”、“实际操作”、“演示实验”等手段,以学生个体自主探索或全体学生分组讨论为组织形式,以探究为途径,以发现为目的,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发现动机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亲身经历对新定义、新结论、新解题思路的感受. 总体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时要多提问、多思考、多表达、多体会、多总结、多归纳.
教学内容开放:初中数学教材内容是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编写的,很多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实践活动往往联系不密切,特别是几何方面的知识. 因此,教师应适时、适度、适量地将教学内容进行开放.
教学习题(或试题)开放:习题(或试题)是培养学生落实双基,学习各种能力的重要媒介,也是检验学生双基掌握情况和检验学生能力的重要媒介,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方法之一.
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开放: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开放性是指建立多元教学目标和树立多元多维的评价论. 据美国当前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心理学教授,《零点项目》学术委员会主席霍华德·加强纳的研究表明,传统智力测量和工作绩效之间的平均效度系数只有0.2,何况传统教学忽视了情感和态度的培养. 据此,我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工作中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挖掘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
三、“自学——讨论——辅导”的主体开放式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
四、“自学——讨论——辅导”的主体开放式数学课堂模式的实施步骤
(一) 创设情景,激活旧知,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从外部信息的输入开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注意与预期开始的. 没有学习者的注意,信息不可能进入短时记忆,更不能进入长时记忆. 而注意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运用某种变化刺激引起的学习对象的有意注意. 另外,建构主义的理论认为:任何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的事件,提供不同学生进行选择的可能,注意学生特长和个性健康发展,同时课堂也应成为了教师创造性才能和智慧充分发挥的舞台.
(二) 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组织问题教学. 这一环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表达、多实践操作、多体会、多总结、多归纳,力争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我结合“洋思中学”的教法,在实践中的做法主要为:一是启发讲授式,即提出问题后,教师以启发性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对比,从中获得结论;二是引导探究式教学,即提出问题后,教师提供相关的事实,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事实的探究获得结论或提出问题后,学生动手实践获得结论;三是自学讨论交流式,即教师以问题形式提出自学要求. 学生先自学教材,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师生交流讨论探索出结论. 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实验与探索”和“数学活动”.
在具体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和教学要求,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决定选择哪种教学方法. 一堂课中往往是多种教学方式的交叉综合运用. 不过,不论采用哪种授课方式,在进行组织解决问题时,都应重视引导学生开展探究讨论和交流. 学生才能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 引导整理知识,形成能力. 教学不是向学生一点点地传递知识,而是突出理解知识的内在结构,在结构中学知识,掌握知识的网络结构. 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把知识进行网络化、程序化,还应教会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及其结构的学习方法和程序的结构,更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推理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科学素养. 在学习完某一内容或章节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知识网络化,加深记忆. 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把知识网络化为:
(四) 练习应用环节和改组认知结构环节. 练习应用环节和改组认知结构环节是密切相连的. 学生通过对习题或试题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如观察、吸引、排除、整理、检查、联想类比、相似借用、模仿改造、迁移、转换、重组、具体问题抽象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比较评价等,通过检索、提取、应用所学知识有关问题,对所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理解,将头脑建立起的知识网络结构,化为动态程序性知识或策略性知识,从而形成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活动经验结构. 我认为学生练习应分为尝试性练习、巩固性练习、应用性练习和创新性练习,其中,尝试性练习与创新性练习的设计要注意采用开放性设计,以引起学生思维积极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操.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课堂教学的模式多种多样,干变万变,但我认为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重在激活学生的情趣,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才是我们作为教师追求的最佳教学途径.
进入新课程之后,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有识之士正在积极倡导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学生学习方式上,教师正在积极钻研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 其中,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是指在教师的教学条件下学生高质量的学习;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生学习的组织方式的一种类型,是学生通过群体性互相交流而取得的学习效果的一种形式;探究学习也叫发现式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指学习如科学家搞新发明一样,自己从旧知识的学习中发现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 当前以“新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正朝着有利于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目标迈进,倡导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很少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化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个体与群体的互动、群体与群体的互动. 教与学朝着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里,我校数学教研组提出建构“自学——讨论——辅导”的主体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正是探索今天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怎样做,学生应该怎样学,教学过程应该怎样组织等问题.
二、建构“自学——讨论——辅导”的主体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理解
构建“自学——讨论——辅导”的主体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充分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个性特征、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的不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学为主体,以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为方式,以课堂互动为重点,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景,让学生自主、主动、活泼、有序地参与课堂活动. 加强数学课程内容、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的联系,选择学生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和价值观的内容,通过教学时空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手段开放、教学组织形式开放、课堂学习方法开放及开放式习题教学等现代开放式教学手段,合理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发展能力和科学素养,帮助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所谓“开放式教学手段”主要指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介、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开放,其中以教学方法能否激起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关键,学生是否全身心积极投入学习,是学习结果在个体身上产生明显差异的表现. 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组织模式,重视教学方法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习题开放、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开放.
教学方法开放:设计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以“讨论”式“收集和分析材料”、“实际操作”、“演示实验”等手段,以学生个体自主探索或全体学生分组讨论为组织形式,以探究为途径,以发现为目的,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发现动机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亲身经历对新定义、新结论、新解题思路的感受. 总体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时要多提问、多思考、多表达、多体会、多总结、多归纳.
教学内容开放:初中数学教材内容是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编写的,很多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实践活动往往联系不密切,特别是几何方面的知识. 因此,教师应适时、适度、适量地将教学内容进行开放.
教学习题(或试题)开放:习题(或试题)是培养学生落实双基,学习各种能力的重要媒介,也是检验学生双基掌握情况和检验学生能力的重要媒介,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方法之一.
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开放: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开放性是指建立多元教学目标和树立多元多维的评价论. 据美国当前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心理学教授,《零点项目》学术委员会主席霍华德·加强纳的研究表明,传统智力测量和工作绩效之间的平均效度系数只有0.2,何况传统教学忽视了情感和态度的培养. 据此,我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工作中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挖掘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
三、“自学——讨论——辅导”的主体开放式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

四、“自学——讨论——辅导”的主体开放式数学课堂模式的实施步骤
(一) 创设情景,激活旧知,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从外部信息的输入开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注意与预期开始的. 没有学习者的注意,信息不可能进入短时记忆,更不能进入长时记忆. 而注意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运用某种变化刺激引起的学习对象的有意注意. 另外,建构主义的理论认为:任何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知结构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的事件,提供不同学生进行选择的可能,注意学生特长和个性健康发展,同时课堂也应成为了教师创造性才能和智慧充分发挥的舞台.
(二) 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组织问题教学. 这一环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表达、多实践操作、多体会、多总结、多归纳,力争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我结合“洋思中学”的教法,在实践中的做法主要为:一是启发讲授式,即提出问题后,教师以启发性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对比,从中获得结论;二是引导探究式教学,即提出问题后,教师提供相关的事实,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事实的探究获得结论或提出问题后,学生动手实践获得结论;三是自学讨论交流式,即教师以问题形式提出自学要求. 学生先自学教材,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师生交流讨论探索出结论. 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实验与探索”和“数学活动”.
在具体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和教学要求,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决定选择哪种教学方法. 一堂课中往往是多种教学方式的交叉综合运用. 不过,不论采用哪种授课方式,在进行组织解决问题时,都应重视引导学生开展探究讨论和交流. 学生才能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 引导整理知识,形成能力. 教学不是向学生一点点地传递知识,而是突出理解知识的内在结构,在结构中学知识,掌握知识的网络结构. 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把知识进行网络化、程序化,还应教会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及其结构的学习方法和程序的结构,更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推理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科学素养. 在学习完某一内容或章节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知识网络化,加深记忆. 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把知识网络化为:

(四) 练习应用环节和改组认知结构环节. 练习应用环节和改组认知结构环节是密切相连的. 学生通过对习题或试题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如观察、吸引、排除、整理、检查、联想类比、相似借用、模仿改造、迁移、转换、重组、具体问题抽象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比较评价等,通过检索、提取、应用所学知识有关问题,对所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理解,将头脑建立起的知识网络结构,化为动态程序性知识或策略性知识,从而形成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活动经验结构. 我认为学生练习应分为尝试性练习、巩固性练习、应用性练习和创新性练习,其中,尝试性练习与创新性练习的设计要注意采用开放性设计,以引起学生思维积极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操.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课堂教学的模式多种多样,干变万变,但我认为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重在激活学生的情趣,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才是我们作为教师追求的最佳教学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