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幼儿游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广泛开展,有利于实现本土化的幼儿教育,传承优秀民间文化,形成园所特色,促进幼儿园建立科学系统的课程理论。因此,如何利用环境资源开展民间游戏,是很多幼儿教师一直关注的工作。本文重点探讨了农村幼儿园利用环境资源开展民间游戏的对策,以期对幼儿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 环境资源 民间游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194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废旧材料越来越被忽略,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间游戏和具有地域性特征的乡土资源也渐行渐远。因此,在农村幼儿园利用环境资源开展民间游戏是具有必要性和可推广性的。在利用环境资源开展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在对废旧材料的选择上应注意安全性和环保性,并能带动幼儿参与共同制作民间游戏材料;对乡土资源和民间游戏的开发利用,应在传承中注意民间游戏的多样性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选择性,通过将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乡土资源融入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游戏活动中,使民间游戏种类更加多样化、游戏材料更加丰富,让幼儿在自由和寬松的环境中,更加丰富多样的选择利用环境资源开展民间游戏的活动。
一、提高非在编教师积极性,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
学前教育处于启蒙教育阶段,教师作为幼儿在园所中的直接接触者和教育者,对幼儿的发展乃至口后的影响都是深远的。而教师整体队伍的师资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同时关系到幼儿园整体教育水平和口后的发展空间。在当下,在公立幼儿园不同比例地存在非在编教师,以我园为例,非在编教师约占全园总教师比例的15%左右,虽然所占比例并不是很明显,在开展具体工作中,教师的积极性、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等方面却存在明显差异。非在编教师由于客观物质条件、待遇相对比在编教师有很多差距,导致非在编教师心理上的落差大,影响了非在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应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队伍素质建设,首先从精神上给予非在编教师更多的关照,让他们能感受到园所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关爱,提升对非在编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减少非在编教师的心理不平衡感;其次,要提高非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递交申请材料,说明非在编幼儿教师当前福利待遇偏低,影响工作积极性和整个园所教育活动的有关情况,请求政府的支援和帮助。逐步提高对非在编教师的社会认同感。非在编教师是幼儿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随着非在编教师逐渐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认同感,非在编教师会自觉融入教师队伍这个大集体中,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挖掘自身潜力,提高工作热情,将成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核心引擎。
二、加强教师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开展园长和教师培训。教育部将于3年内将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政府要于5年内各地要对本辖区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培训。”在这一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幼儿园可以通过鼓励幼儿教师进修学习,给教师更多的机会参加有关的幼儿教育理论的学习培训。在教师的培训和学习中,教师的理论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以我园为例,关于“教师是否想参加关于利用环境资源开展民间游戏的培训”的调查中显示,将近92.5%的教师想参加。教师的培训热情是很高的。我园的教师在开展民间游戏过程中,对于环境资源的整体理论认识是比较浅显的,其中主要表现在幼儿园在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民间游戏活动中,导致教师对乡土资源利用单一,不能很好的、多样化地与民间游戏相融合,因此,教师的理论基础和理论认识水平直接影响了在幼儿园中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开展等一系列环节。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应遵循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运用,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理,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增加知识储备,相应地在实践中反复应用和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以期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三、增加沟通方式,加强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良好效果的取得,建立在园所教师与家长的良性沟通和互动的基础上,幼儿是推动教师与家长不断交流的纽带,因此,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程度是影响家园合作效果的直接因素。以我园为例,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中,教师都会至少选择一种沟通方式就是幼儿接送时间,而交流和互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接送时间、电话、家访、家长会等,教师在接送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是较为便捷的方式,不会耽误双方的时间还可以了解有关于幼儿的针对性问题。这也是教师都会选择这种方式原因之一;教师在选择家访的交流方式时,关键要做到对幼儿之间平等对待、平等关心和关爱。家访应关注每一位幼儿,家访是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对幼儿全面了解的方式,在全面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还可以就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给家长提供建议,教师与家长双方面通力合作,可以更好的促进幼儿发展。与此同时也会增进家长对教师和幼儿园了解,并支持、认同和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的系列活动,为幼儿园更好地、充分地利用家长资源奠定基础。
另外,还可以用“开园门”的方式让家长们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乡土教学活动,通过与家长的及时沟通和交流,逐渐地转变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从而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可以利用幼儿园的班级文化栏、家长会、家园联系手册、家长开放口等途径与家长搭建共育平台。如在家长开放日的时候,组织家长们观摩以乡土文化资源为主题的活动,了解幼儿所在班级的教学活动目标以及开展的活动形式及动态,掌握幼儿的学习内容,使家长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幼儿园中应用乡土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和已取得的成效。再次,教师要善于倾听家长们的建议,了解家长的需求及困惑,实现家园之间真正的合作共育。
总之,民间游戏与环境资源的创新融合,为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可以借鉴的游戏方式和游戏创新等方面的经验,而且有利于本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通过利用废旧材料开展民间游戏,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性的发展,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将乡土资源融入到民间游戏中,使幼儿在感受民间游戏快乐的同时,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幼儿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创新,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民间游戏。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 环境资源 民间游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194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废旧材料越来越被忽略,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间游戏和具有地域性特征的乡土资源也渐行渐远。因此,在农村幼儿园利用环境资源开展民间游戏是具有必要性和可推广性的。在利用环境资源开展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在对废旧材料的选择上应注意安全性和环保性,并能带动幼儿参与共同制作民间游戏材料;对乡土资源和民间游戏的开发利用,应在传承中注意民间游戏的多样性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选择性,通过将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乡土资源融入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游戏活动中,使民间游戏种类更加多样化、游戏材料更加丰富,让幼儿在自由和寬松的环境中,更加丰富多样的选择利用环境资源开展民间游戏的活动。
一、提高非在编教师积极性,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
学前教育处于启蒙教育阶段,教师作为幼儿在园所中的直接接触者和教育者,对幼儿的发展乃至口后的影响都是深远的。而教师整体队伍的师资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同时关系到幼儿园整体教育水平和口后的发展空间。在当下,在公立幼儿园不同比例地存在非在编教师,以我园为例,非在编教师约占全园总教师比例的15%左右,虽然所占比例并不是很明显,在开展具体工作中,教师的积极性、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等方面却存在明显差异。非在编教师由于客观物质条件、待遇相对比在编教师有很多差距,导致非在编教师心理上的落差大,影响了非在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应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队伍素质建设,首先从精神上给予非在编教师更多的关照,让他们能感受到园所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关爱,提升对非在编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减少非在编教师的心理不平衡感;其次,要提高非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递交申请材料,说明非在编幼儿教师当前福利待遇偏低,影响工作积极性和整个园所教育活动的有关情况,请求政府的支援和帮助。逐步提高对非在编教师的社会认同感。非在编教师是幼儿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随着非在编教师逐渐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认同感,非在编教师会自觉融入教师队伍这个大集体中,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挖掘自身潜力,提高工作热情,将成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核心引擎。
二、加强教师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开展园长和教师培训。教育部将于3年内将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政府要于5年内各地要对本辖区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培训。”在这一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幼儿园可以通过鼓励幼儿教师进修学习,给教师更多的机会参加有关的幼儿教育理论的学习培训。在教师的培训和学习中,教师的理论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以我园为例,关于“教师是否想参加关于利用环境资源开展民间游戏的培训”的调查中显示,将近92.5%的教师想参加。教师的培训热情是很高的。我园的教师在开展民间游戏过程中,对于环境资源的整体理论认识是比较浅显的,其中主要表现在幼儿园在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民间游戏活动中,导致教师对乡土资源利用单一,不能很好的、多样化地与民间游戏相融合,因此,教师的理论基础和理论认识水平直接影响了在幼儿园中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开展等一系列环节。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应遵循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运用,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理,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增加知识储备,相应地在实践中反复应用和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以期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三、增加沟通方式,加强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良好效果的取得,建立在园所教师与家长的良性沟通和互动的基础上,幼儿是推动教师与家长不断交流的纽带,因此,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程度是影响家园合作效果的直接因素。以我园为例,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方式中,教师都会至少选择一种沟通方式就是幼儿接送时间,而交流和互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接送时间、电话、家访、家长会等,教师在接送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是较为便捷的方式,不会耽误双方的时间还可以了解有关于幼儿的针对性问题。这也是教师都会选择这种方式原因之一;教师在选择家访的交流方式时,关键要做到对幼儿之间平等对待、平等关心和关爱。家访应关注每一位幼儿,家访是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对幼儿全面了解的方式,在全面了解幼儿的基础上,还可以就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给家长提供建议,教师与家长双方面通力合作,可以更好的促进幼儿发展。与此同时也会增进家长对教师和幼儿园了解,并支持、认同和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的系列活动,为幼儿园更好地、充分地利用家长资源奠定基础。
另外,还可以用“开园门”的方式让家长们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乡土教学活动,通过与家长的及时沟通和交流,逐渐地转变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从而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可以利用幼儿园的班级文化栏、家长会、家园联系手册、家长开放口等途径与家长搭建共育平台。如在家长开放日的时候,组织家长们观摩以乡土文化资源为主题的活动,了解幼儿所在班级的教学活动目标以及开展的活动形式及动态,掌握幼儿的学习内容,使家长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幼儿园中应用乡土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和已取得的成效。再次,教师要善于倾听家长们的建议,了解家长的需求及困惑,实现家园之间真正的合作共育。
总之,民间游戏与环境资源的创新融合,为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可以借鉴的游戏方式和游戏创新等方面的经验,而且有利于本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通过利用废旧材料开展民间游戏,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性的发展,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将乡土资源融入到民间游戏中,使幼儿在感受民间游戏快乐的同时,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幼儿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创新,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民间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