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培训尤其是校本培训如何注重贴近性、突出针对性、讲求实效性?三门峡市二中立足实际,通过“校长讲座”的形式,从教育理念、教育观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系列深入细致的培训,理清了教师的思想认识,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
任何学校,没有教师的主体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在三门峡市二中,备课组、班级教学团队建设是推动学校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教育的大课题。为此,在《两个团队建设的实务说明》《美国教师的“同伴互助”给我们的启示》《我们为什么要建设两个团队》系列讲座中,校长张亚让别出心裁地提出了教育的“晴空效应”——若天气是晴朗的,天空的月亮和每颗星星都是亮的;反之,若天气是阴暗的,月亮和星星就都失去了光彩。延伸来讲,优质学校中的“差”教师也会被认为很优秀,薄弱学校的优秀教师也会被认为很“差”,这一切均缘于其所处的团队。作为教师,要想提升自己,首先要提升自己所在的整个团队。
校本培训不仅是学校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的分内之事,更是其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在一次名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听评课活动》讲座中,张亚让提出,首先,听课要有准备,要提前介入,尤其是要让听课者了解授课者意图所在。其次,听课要着眼于学生,主要看学生主动性发挥得如何,看学习效果如何,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看课”。所以听课者不应坐在后边,而是要坐到学生旁边甚至前边,以利于了解学情。再次,评课要有整体观念,即依照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因素的最优化这一要求,进行总结分析,调整纠正,从而使教师的教学都驶上“轻负高效”的轨道,这样教育质量的提高自然有了根本保障。
教育是培养活生生的人,而人是有个性差异的。三门峡市二中将个性教育作为尊重学生、发展个性、促进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将《个性教育研究与实验》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据介绍,该课题先被确立为省教科所年度课题,次又被确定为省“十五”教育规划课题,而后又被确定为省“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充分说明了这一研究课题的前瞻性和重要性。此外,学校还被确定为全国“和谐教育研究”和“诱思探究教学研究”重点实验基地,承担着《和谐教育下的“四会”能力培养》《中小学语文能力与测评》《生态体验,培养健康人格的德育模式研究》三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任务。在校长的带动下,教师们在课题研究中学习,不但培养了教科研能力,还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个性的和谐发展需要良好的自学能力作为支撑。三门峡市二中是随着三门峡大坝的兴建而崛起的一所学校,始建于1958年,学生来源主要为附近工厂职工子女。学校从办平民学校、做大众教育、让普通孩子受益的理念出发,在新课程实验之初,即已开始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研究。今年,在总结前几年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学校将其定型为“单元自学指导式教学” 。为推进该教学实验,利用暑期的校本培训时间,张亚让联系个人业务成长经历,选编了一系列关于单元教学方面的文章,从整体感知、研析理解、归纳深化、应用巩固、单元过关5个角度,通过讲座形式,向教师传授这一符合校情的教学方法。现在,教师们对这一教学模式已基本上能够运用自如,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校长讲座”中,提问是一种特别的沟通形式。语文教师赵琳娜说,一次,张校长在讲座上问她:“学生如何对学科感兴趣?”听了回答后,校长耐心地进行了点评。王玉珠老师则回忆起“怎样让学生喜欢自学”的提问。每隔一段时间,学校还组织不同类型的师生开座谈会,了解各项工作的进展,关注各种实验的效果,及时予以指导。
原创性颇强的“校长讲座”让三门峡市二中的教师们感到清风扑面。青年教师李培丰说:“有时,可能觉得与教学并无直接联系,但境界宏阔,立意高远,极具思想内涵;细细品味,其实为我们开展教学工作打开了思路。”如他提出的当前学校管理面临的五个重要问题:一是教育对谁(学校还是学生)有利;二是教师的眼光该盯住谁(优生还是差生);三是教育改革是继承发展还是另起炉灶(策略);四是管理究竟越细越好还是适度为好(管理的度);五是学校发展是瞄准名校、示范校还是立足自身发展(定位)等,无疑让人对教育的本质和办学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与学校每年都坚持外聘的“专家讲座”相比,“校长讲座”更具有针对性,特别是注重互动反馈,在相互的思想碰撞中让人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如今,学校教师的研究意识、合作意识得到强化。尤其可喜的是,在团队建设特别是备课组建设方面,由于形成了共识,现在的活动全部由指令性变为自发性,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开展,由自上而下的“要求”变为自下而上的“协作”。外校一些教师则对该校浓厚的研究氛围,特别是教师间无私互助的精神分外羡慕。
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从重建现代学校文化的层面推动学校管理变革,推动学校文化转型,这正是三门峡市二中在教师培训工作中的特点所在。
(责 编 刘 波)
任何学校,没有教师的主体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在三门峡市二中,备课组、班级教学团队建设是推动学校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教育的大课题。为此,在《两个团队建设的实务说明》《美国教师的“同伴互助”给我们的启示》《我们为什么要建设两个团队》系列讲座中,校长张亚让别出心裁地提出了教育的“晴空效应”——若天气是晴朗的,天空的月亮和每颗星星都是亮的;反之,若天气是阴暗的,月亮和星星就都失去了光彩。延伸来讲,优质学校中的“差”教师也会被认为很优秀,薄弱学校的优秀教师也会被认为很“差”,这一切均缘于其所处的团队。作为教师,要想提升自己,首先要提升自己所在的整个团队。
校本培训不仅是学校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的分内之事,更是其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在一次名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听评课活动》讲座中,张亚让提出,首先,听课要有准备,要提前介入,尤其是要让听课者了解授课者意图所在。其次,听课要着眼于学生,主要看学生主动性发挥得如何,看学习效果如何,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看课”。所以听课者不应坐在后边,而是要坐到学生旁边甚至前边,以利于了解学情。再次,评课要有整体观念,即依照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因素的最优化这一要求,进行总结分析,调整纠正,从而使教师的教学都驶上“轻负高效”的轨道,这样教育质量的提高自然有了根本保障。
教育是培养活生生的人,而人是有个性差异的。三门峡市二中将个性教育作为尊重学生、发展个性、促进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将《个性教育研究与实验》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据介绍,该课题先被确立为省教科所年度课题,次又被确定为省“十五”教育规划课题,而后又被确定为省“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充分说明了这一研究课题的前瞻性和重要性。此外,学校还被确定为全国“和谐教育研究”和“诱思探究教学研究”重点实验基地,承担着《和谐教育下的“四会”能力培养》《中小学语文能力与测评》《生态体验,培养健康人格的德育模式研究》三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任务。在校长的带动下,教师们在课题研究中学习,不但培养了教科研能力,还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个性的和谐发展需要良好的自学能力作为支撑。三门峡市二中是随着三门峡大坝的兴建而崛起的一所学校,始建于1958年,学生来源主要为附近工厂职工子女。学校从办平民学校、做大众教育、让普通孩子受益的理念出发,在新课程实验之初,即已开始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研究。今年,在总结前几年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学校将其定型为“单元自学指导式教学” 。为推进该教学实验,利用暑期的校本培训时间,张亚让联系个人业务成长经历,选编了一系列关于单元教学方面的文章,从整体感知、研析理解、归纳深化、应用巩固、单元过关5个角度,通过讲座形式,向教师传授这一符合校情的教学方法。现在,教师们对这一教学模式已基本上能够运用自如,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校长讲座”中,提问是一种特别的沟通形式。语文教师赵琳娜说,一次,张校长在讲座上问她:“学生如何对学科感兴趣?”听了回答后,校长耐心地进行了点评。王玉珠老师则回忆起“怎样让学生喜欢自学”的提问。每隔一段时间,学校还组织不同类型的师生开座谈会,了解各项工作的进展,关注各种实验的效果,及时予以指导。
原创性颇强的“校长讲座”让三门峡市二中的教师们感到清风扑面。青年教师李培丰说:“有时,可能觉得与教学并无直接联系,但境界宏阔,立意高远,极具思想内涵;细细品味,其实为我们开展教学工作打开了思路。”如他提出的当前学校管理面临的五个重要问题:一是教育对谁(学校还是学生)有利;二是教师的眼光该盯住谁(优生还是差生);三是教育改革是继承发展还是另起炉灶(策略);四是管理究竟越细越好还是适度为好(管理的度);五是学校发展是瞄准名校、示范校还是立足自身发展(定位)等,无疑让人对教育的本质和办学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与学校每年都坚持外聘的“专家讲座”相比,“校长讲座”更具有针对性,特别是注重互动反馈,在相互的思想碰撞中让人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如今,学校教师的研究意识、合作意识得到强化。尤其可喜的是,在团队建设特别是备课组建设方面,由于形成了共识,现在的活动全部由指令性变为自发性,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开展,由自上而下的“要求”变为自下而上的“协作”。外校一些教师则对该校浓厚的研究氛围,特别是教师间无私互助的精神分外羡慕。
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从重建现代学校文化的层面推动学校管理变革,推动学校文化转型,这正是三门峡市二中在教师培训工作中的特点所在。
(责 编 刘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