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哉!乐哉!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摩挲着手中的书页,仿佛抚摸着那难以明说的意境。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透过文字所构筑的管道,我看到了那历史长河中跳动的水珠、扑腾的水花,触碰到了最本质、朴实的意境世界。
  画,大多以形写意;文字,则反其道而行之——以意写形。一段平淡无奇的文字,能将人的特点轮廓勾勒得分外生动,不与电视剧苟同,它们所激起的想象,无止境。
  书的意境百味杂陈。《百年孤独》的结尾写道:“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这是何等的悲凉!百年孤独的等待,等来的却是不复存在。但除此之外,作者想告诉我们的似乎不只这些……
  《孔乙己》是鲁迅对封建社会的抨击小说,文末“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又是何等的讽刺!人死竟无从考证,更无人哀悼。“大约”与“的确”道尽多少辛酸与愤慨?社会为何如此麻木?人民为何如此冷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鲁迅是不是也在其中隐忍着无声的呐喊?
  这些悲凉的意境,像是由文字这一管道传输而来的“文件”,时而令人迷醉,时而发人深思。
  唐詩宋词寥寥数句,却能让人读出千百万种不同意境,即便一个字也需要吃力地研读,方能领略其中变化万千的意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那种惊心动魄的美,令我五体投地;“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那种愁肠寸断的痛,令我为之动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种绝境逢“生”的喜悦,令我感到振奋……中国诗歌的发展,从先秦至唐宋达到顶峰,可谓“进化”。但唐宋以后,壮烈诗篇锐减,呈现日渐“退化”趋势,着实让人遗憾。惜哉诗词!
  果然开卷有益!诗的意境之美,还在于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沧桑。《题临安邸》有云:“直把杭州作汴梁。”其中的“汴梁”是北宋都城,“杭州”是南宋王朝苟安之地。由此推知诗人所斥为南宋王朝的腐败,更表达了当时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愤恨。
  书中自有颜如玉。“颜如玉”,大概是对书的理解,也是自己感受到的意境吧!说到底,文字的意境,取决于读者的想象力。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相辅相成。意境的领会,源于心的想象。
  妙哉!乐哉!
  【教师点评】
  本文开头由“摩挲着手中的书页”这一动作,引出对文字意境之美的思考。将文字比作“管道”、将文字与绘画作对比,较为新颖独特。在列举《百年孤独》与《孔乙己》引人深思的结尾及细数种种诗歌辞赋的意境之美之后,小作者指出“意境的领会,源于心的想象”,回应文章开头所提“文字激发想象”,完整论证了意境与想象力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读全文,文字之妙、读书之乐跃然纸上。
其他文献
“付妈妈”是襄阳一桥护桥部队官兵对她的称呼,这个称呼在友谊街回族社區家喻户晓。她叫付理芬,曾在樊城区米公街道友谊街回族社区任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如今的她虽已退休,但依然为居民的幸福生活奔波着。  “付妈妈”这个称号,是因为自17岁进入社区工作的30多年来,付理芬坚持义务为护桥官兵缝补衣服,为背井离乡的新兵送去母亲般的温暖。经她帮助过的官兵几十年里换了一批又一批,而她的坚持却从不曾改变。2016
6月6日上午,襄阳市直机关党建工作信息化管理平台及“作风襄云”手机APP试运行培训会在市直机关工委报告厅召开,酝酿已久的市直机关“互联网 党建”软件正式启动试运行。軟件投入运行后,可实现对市直机关党务、政务监督、考核、管理的全覆盖,实现干部电子日志管理系统、机关党建网、机关党建工作电子台账的“三合一”,通过大数据为干部有为、高效管理、精准考核等工作提供支撑。(李勇 董双)
1  周末的上午,婆婆有事要外出,临走前嘱咐童菲到冰箱里拿菜出来做午饭。婆婆出门不久,童菲走到冰箱旁,拉开柜门,一股呛鼻的硫黄味扑鼻而来,混杂着一种腐烂的果香味。冰箱里塞得满满当当,牛肉、西兰花、腊肉、豌豆都裹着一层白色的保鲜膜,层层叠叠地挤在逼仄的空间里。童菲拿起其中一袋,红色的血水从保鲜膜的空隙中漏出来,滴在她的手上,腐臭味瞬时蔓延开来。一阵恶心在她的胃里翻滚,她捂紧鼻子,才没让胃里未消化的食
孩子要想在城市中接受义务教育,除了要办齐各种手续,还要进行智商测验、开具医院相关证明——这是来自河南南阳邓州农民工魏双恒的8岁儿子航航,在郑州市建设路三小求学时遭遇的难题。而据记者调查发现,航航的遭遇并非孤例。  国家相关法律和规定明确要求,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进行或变相进行与入学挂钩的选拔考试或测试。而郑州的这所小学却要求农民工子女就学先做智商测试,这无疑是违法的,伤害了教育公平。该校此举与此
为解决联系单位项目开工实际问题,鄂州市华容区委统战部等部门组织党员干部项目服务队,推出“三个一”举措,即一个专班跟踪协调,每周明确协调内容,逐项落实到位;一条“热线”跟踪宣传,运用“华容党建红”、华容融媒体中心等阵地,构建了跟踪宣传“热线”;一个故事跟踪宣讲,紧抓红色资源,组织成立“百姓宣讲团”,宣讲项目区域的红色故事。5月18日,该项目已完成并开园。
说起义务法律顾问胡明利,嘉鱼县鱼岳镇大街小巷的人们都知道。68岁的老党员胡明利,自嘉鱼县法院立案庭庭长岗位上退休以来,十几年如一日,在鱼岳镇担任义务法律顾问,接待群众咨询法律知识达1000人次,热心帮助群众书写诉状100余份,写遗嘱、报告80余份等。  基本上,每天都有三四个居民来找胡明利咨询法律方面的问题,包括婚姻关系、债务偿还、消费者权益等方方面面。  2013年6月,鱼岳镇中北小区的居民万玉
摘要:作为一位“学者型诗人”,霍俊明讲求抒情的克制,他的诗歌中有丰富的与“树”相关的意象,这些意象在中西文化的交互中呈现多样的所指。在生成个人诗歌独有意象的过程中,诗人既采用了“树”既有的公认内涵,又加入个人的生命体验,从而转化为自身的精神内质。本文从分析霍俊明对现实的态度开始,研究其将情感付诸诗歌语言的方式,寻觅诗人实现灵魂自由的途径,发掘诗歌特色及思想核心,探究其“不安”的诗歌底色,在“理智与
我见过许多在土里讨生活的人,他们把毕生光阴都献给了神圣的土地,只为了保持地力的肥沃。土地于他们有恩,他们也以双倍的精力去伺奉。  他们不去改变作物的生长规律,能做的只有等待。等月升日落,等时令变迁。  这是真正懂得土地的人。  生命不被干扰地自生自灭的过程,是世界上最自然最高贵的事。  我想到乡间的野果,自然熟透坠落至草丛中,被鸟雀、虫蚁分食,腐烂的肉质又成了土壤营养的一部分,用来滋养生长中的草木
十年前。  一个衣着简朴的小孩蹲在田边。她专注地摆弄着毛茸茸的狗尾草,脏兮兮的小手挥舞到空中,黄瘦的小脸上绽放着无邪的笑。远处,她苍老的奶奶正辛苦劳作,萧瑟的秋风穿过广阔的田野,沙沙作响。  那便是我。童年时,我在这片土地上成长。  那时的生活不算富裕。每逢夏季,匆匆换上的纱门上总有小小的破洞,为猖狂的蚊子敞开大门。它们侵袭我稚嫩的皮肤,留下一个个小包。我无法忍受那份奇痒,一遍又一遍地抓,最后破了
“啾啾——啾啾——”几声鸟鸣唤醒了春天。  窗外,被雪清洗过的天空透亮透亮的。太阳已不像冬日里那么懒散,变得精神起来了。阳光从不吝啬它的温度,而我也真切感受到了它撒下的零星的温暖。万物就这样沉浸在阳光里,阳光把万物泡得软软的、酥酥的、暖暖的……  地上的積雪不知何时已悄然融化,取而代之的是星星点点的绿,像刚睡醒的婴儿的眼睛,眨呀眨地,好奇地窥探着这个世界。小孩们可不管,脱下沉重的外套,呼朋唤友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