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中国证券市场历经十年的风风雨雨,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正在从初创阶段走向高速成长阶段。总结以往的经验得失,完善市场的制度与监管体系,深入推进市场化进程,规范市场运行中的经济主体与经济行为,倡导和营建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提高整个市场的运行效率和谋求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等等问题,都是当前阶段正面临的艰巨任务,也是众多关注中国证券市场未来发展的人士所瞩目的焦点。
基于上述问题,以“中国资本市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作为论坛主题的第五届(2001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于2001年1月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FSI)联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证券报社、新疆金新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主办。来自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各大券商及基金代表、外国著名投资银行驻京机构代表、上市公司代表、新闻单位代表等共计4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由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裁朱利主持,中国证券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陈乃进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词。他说,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即市场化阶段,我们将在这一阶段面临很多艰难的任务,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集体智慧,中国资本市场还很年轻,需要大家的关爱。他代表主办单位对国内数十位著名专家的光临和近400位参会代表和新闻记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中国证监会前任主席刘鸿儒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林岗教授代表纪宝成校长、中国证券业协会秘书长马庆泉博士分别致辞,对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国人民大学前所长、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黄达教授作了总结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FSI)所长吴晓求教授做了题为“中国资本市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发言。吴晓求教授根据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的分析,指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奠基阶段、市场化阶段和国际化阶段。其中,“市场化阶段”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进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由于这一阶段我们所面对的是传统的历史惯性与市场化内在需求之间的剧烈冲突,所以唯有创新才能不断地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才能使中国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具备坚实的基础。吴晓求教授说,当前“市场化阶段”的创新主要指的是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具创新。理念创新的关键是要对资本市场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日趋明显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发展资本市场来购建一个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理念创新是通过制度创新和工具创新来实现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涉及到市场运行的几乎所有环节,贯穿其中的灵魂是市场化的精神。工具创新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的优化和深化,其基本准则是风险与收益的相匹配。吴晓求教授认为,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资本市场资源的均衡、有节制地使用;二是对市场秩序、市场基本规范的维护和完善;三是对市场风险不间断地、有限度地释放。唯有如此,中国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论坛围绕大会主题,先后就“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资本市场发展”、“制度创新与市场成长”、“中国投资银行业向何处去”、“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投资走向”等四个论坛模块,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在“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资本市场发展”模块的讨论中,专家认为,中国2000年的GDP增长率达到8%以上,这意味着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已经开始逐步走出低谷,为资本市场的良好发展打造了坚实的基础;我国证券市场在2000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股票指数增长了50%,未来伴随中国宏观经济走势进一步转好,将继续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速度;与会专家还就GDP增长与股票指数成长速度之间的关系,证券市场发展中的“泡沫”问题,市场发展过程中风险的积累与释放,证券市场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财政货币政策制定与证券市场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在“制度创新与市场成长”模块的讨论中,专家们认为,当前市场化阶段中,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具创新的确是我们将面临的真正艰难的任务,而其中的制度创新又是核心任务所在;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是也必然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当前阶段制度创新将主要围绕证券发行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股权结构优化与国有股减持、兼并收购制度的完善、市场结构创新、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创新等环节展开。
在“中国投资银行业向何处去”模块的讨论中,与会专家详细分析了中国投资银行业当前的现状,指出中国证券公司数量多、规模小、业务创新不足、市场化导向不明显的特点已经极大地制约了中国投行业的竞争力,造成了目前中国投行业低水平竞争的现状;在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利润结构当中,来自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的利润占了很高比重,未来应当主要转向通过为资本市场提供高质量的金融媒介服务、开展工具创新和业务创新等方面赢得利润;世纪之交的中国投资银行业将面对重新定位的问题。
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投资走向”模块的讨论中,与会专家认为,未来的投资走向应当紧密结合中国资本市场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进程,积极参与对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的培育和孵化进程;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资本市场将通过
大量的并购重组完成对存量上市公司的产业区位提升,并通过上市公司产业政策的引导、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业、设立创业板市场等手段来实现对增量上市公司的产业升级目的。在这个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上市公司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和投资潜力;在二级市场上通过股票的买卖差价、甚至利用坐望而却步行为牟取高额利润的行为将不再是成熟投资者的理智选择。
本届论坛与会专家达成如下共识: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正在逐步走出低谷,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并努力构建新世纪现代金融体系的宏微观经济基础已经具备,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资本市场将是全球最具有生命力的市场之一。
参加第五届中国资本市场文化教育坛的知名专家、学者主要有:黄达、董辅、刘鸿儒、萧灼基、王传纶、胡乃武、樊纲、魏杰、邱晓华、谢平、李扬、张维迎、王国刚、易纲、陈淮、韩志国、宋逢明、贝多广、林义相、石小敏、施光耀等,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